第三百二十九章 长治久安之论礼 (1/2)
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感谢兄弟们的大力支持,今日小爆发,三更奉献!!新的一个月,兄弟们千万别忘了,给老醋收藏和月票呀!!!
太子丹奏完议政院之事,又提议县以下,由得爵之人,选拔德高望重之人为乡、村之长,负责执行赋税劳役之事,关于乡村之长的赋税免除等待遇,仍然不变。
等太子丹奏到这里,殿中群臣才知道太子之所以设置民功爵,除了提振工、商、学等的意图之外,主要还是为了组建议政院打下基础。
至于组建议政院的利弊,每个人立场身份不同,则态度各异。有的感觉这事不错,一旦自己不在朝中任职,还可以进入议政院参议国事,比起在朝中任职,或许更有利些,但也有的大臣觉的太子丹此举,实在是多此一举,议政院所设,只怕没啥用处。更有大臣觉的太子此举,实在是前人所未有,前面变革官制,还可说因事立职,如今又妄自创立这议政院,未免有些不伦不类。
但更多的大臣细细想来,太子此议虽是亘古未有,但深究起来,其中还是纳贤之意,议政院中,多是元老勋臣,既不执掌政事,偏又能监督国政和大臣,助大王治理天下,可算是妙策。
燕王高坐在上,听太子丹奏完,燕王喜扫一眼殿中大臣,见殿中之人多有跃跃欲试,想要上前参奏的。燕王喜微微一笑,道:“丹儿所奏,虽然不过几件,但俱是思谋深远,非一言一时可明,诸卿想必多有疑问,或有劝谏之语,寡人与丹儿,都不是糊涂之辈,众卿良言,自当听从。”
“唯诸事牵扯甚广,丹儿不过概括而论,寡人之意,可将诸事,分入诸寺监当中,按照丹儿所说,详细议定细则,公之于朝堂,诸卿细阅之后,或否或赞,再行上奏不迟!”
“凡丹儿所奏,已经列明何处该管的,即有该处寺监之卿拟定,经丹儿、国相、剧卿、张卿、韩卿会同审阅后上奏。”
“北方诸郡,乃我大燕新的之地,民情与中原不同,宗室子弟欲效力国家,到北方历练,一来熟知国情,二来也可让远方之人,得见我大燕王室子弟之风采,实乃大事,宗正寺需好好研议,莫让寡人与丹儿对宗室的一片爱护之心,付之流水。”
“北方诸郡任职各将军万户,以功劳之身,远赴苦寒之地,寡人岂能偏劳诸卿?吏爵寺当好生研议,如何轮调各官职,也好让诸卿苦乐稍均。且北方之地,各有蛮夷远接,非智勇之士,不能任其职,如何选拔得用之人,吏爵寺还需早有筹备。”
“远方之人,慕中原繁华,愿意南下居住,既是有功,寡人当然要赏之,此亦吏爵寺当办之事。”
“议政院之论,实丹儿熟思良久之策,只是前所未有,不可莽撞而行,鞠卿为太师,乃国家老臣,此事就以鞠卿、国相和太子三人,详细商议章程,容后再议!”
燕王喜这样说,太子丹在一侧站着,暗道这老爷子不愧是坐了二十来年的大王,对付群臣,还真有一套,如是马上开议,只怕这么多条款,众臣不过听了一遍,哪里能想的明白,无非是揪住一点,不计其余的赞成或反对罢了,各该办寺监诸卿,只怕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进行,父王这几句吩咐,却是先把可能的反对都给压了下去,各寺监只能先奉令去办,还要经自己审阅之后才能再行上奏,如此一来,不但给了自己和诸寺监列卿私下沟通训示的时间,还可经过私下的交流,了解他人的看法,一则为将来正式商议辩论做好准备,二则也可以先行说服一些列卿给予支持。
同时这细化之后上奏,别人看到的是完整详细的执行规则,本身就可以将很多疑问解决掉不说,还可将一些发对者的思路给引导相应的方案当中,让反对者从全面反对变成对某些条文细则的挑剔和否定,那样不但不是变革的阻力,反而因其反对,能使方案细则更为的完善。
不得不说,这姜还是老的辣呀!
殿中大臣,有一些确实被太子左一事,右一桩的,都给绕的糊涂了,听大王这么一说,可是正中下怀。太子丹和国相范增领着众大臣都是齐声称诺,各自下去。
随后几日,每日例行朝会之后,太子丹都是约见相应大臣,探讨商议各项细则之事,公子隆、易阳君、鞠武、范增、郦生、张耳、韩非、阳庆、吕览、尉缭、贯高、荆轲这些人,或是宗室大臣,或是三公,或是该管寺监,几乎天天都要聚在一起,参谋诸事,经过半个月的时间,陆续将太子丹所奏诸... -->>
ps:感谢兄弟们的大力支持,今日小爆发,三更奉献!!新的一个月,兄弟们千万别忘了,给老醋收藏和月票呀!!!
太子丹奏完议政院之事,又提议县以下,由得爵之人,选拔德高望重之人为乡、村之长,负责执行赋税劳役之事,关于乡村之长的赋税免除等待遇,仍然不变。
等太子丹奏到这里,殿中群臣才知道太子之所以设置民功爵,除了提振工、商、学等的意图之外,主要还是为了组建议政院打下基础。
至于组建议政院的利弊,每个人立场身份不同,则态度各异。有的感觉这事不错,一旦自己不在朝中任职,还可以进入议政院参议国事,比起在朝中任职,或许更有利些,但也有的大臣觉的太子丹此举,实在是多此一举,议政院所设,只怕没啥用处。更有大臣觉的太子此举,实在是前人所未有,前面变革官制,还可说因事立职,如今又妄自创立这议政院,未免有些不伦不类。
但更多的大臣细细想来,太子此议虽是亘古未有,但深究起来,其中还是纳贤之意,议政院中,多是元老勋臣,既不执掌政事,偏又能监督国政和大臣,助大王治理天下,可算是妙策。
燕王高坐在上,听太子丹奏完,燕王喜扫一眼殿中大臣,见殿中之人多有跃跃欲试,想要上前参奏的。燕王喜微微一笑,道:“丹儿所奏,虽然不过几件,但俱是思谋深远,非一言一时可明,诸卿想必多有疑问,或有劝谏之语,寡人与丹儿,都不是糊涂之辈,众卿良言,自当听从。”
“唯诸事牵扯甚广,丹儿不过概括而论,寡人之意,可将诸事,分入诸寺监当中,按照丹儿所说,详细议定细则,公之于朝堂,诸卿细阅之后,或否或赞,再行上奏不迟!”
“凡丹儿所奏,已经列明何处该管的,即有该处寺监之卿拟定,经丹儿、国相、剧卿、张卿、韩卿会同审阅后上奏。”
“北方诸郡,乃我大燕新的之地,民情与中原不同,宗室子弟欲效力国家,到北方历练,一来熟知国情,二来也可让远方之人,得见我大燕王室子弟之风采,实乃大事,宗正寺需好好研议,莫让寡人与丹儿对宗室的一片爱护之心,付之流水。”
“北方诸郡任职各将军万户,以功劳之身,远赴苦寒之地,寡人岂能偏劳诸卿?吏爵寺当好生研议,如何轮调各官职,也好让诸卿苦乐稍均。且北方之地,各有蛮夷远接,非智勇之士,不能任其职,如何选拔得用之人,吏爵寺还需早有筹备。”
“远方之人,慕中原繁华,愿意南下居住,既是有功,寡人当然要赏之,此亦吏爵寺当办之事。”
“议政院之论,实丹儿熟思良久之策,只是前所未有,不可莽撞而行,鞠卿为太师,乃国家老臣,此事就以鞠卿、国相和太子三人,详细商议章程,容后再议!”
燕王喜这样说,太子丹在一侧站着,暗道这老爷子不愧是坐了二十来年的大王,对付群臣,还真有一套,如是马上开议,只怕这么多条款,众臣不过听了一遍,哪里能想的明白,无非是揪住一点,不计其余的赞成或反对罢了,各该办寺监诸卿,只怕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进行,父王这几句吩咐,却是先把可能的反对都给压了下去,各寺监只能先奉令去办,还要经自己审阅之后才能再行上奏,如此一来,不但给了自己和诸寺监列卿私下沟通训示的时间,还可经过私下的交流,了解他人的看法,一则为将来正式商议辩论做好准备,二则也可以先行说服一些列卿给予支持。
同时这细化之后上奏,别人看到的是完整详细的执行规则,本身就可以将很多疑问解决掉不说,还可将一些发对者的思路给引导相应的方案当中,让反对者从全面反对变成对某些条文细则的挑剔和否定,那样不但不是变革的阻力,反而因其反对,能使方案细则更为的完善。
不得不说,这姜还是老的辣呀!
殿中大臣,有一些确实被太子左一事,右一桩的,都给绕的糊涂了,听大王这么一说,可是正中下怀。太子丹和国相范增领着众大臣都是齐声称诺,各自下去。
随后几日,每日例行朝会之后,太子丹都是约见相应大臣,探讨商议各项细则之事,公子隆、易阳君、鞠武、范增、郦生、张耳、韩非、阳庆、吕览、尉缭、贯高、荆轲这些人,或是宗室大臣,或是三公,或是该管寺监,几乎天天都要聚在一起,参谋诸事,经过半个月的时间,陆续将太子丹所奏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