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认同男的男同恋者 (2/2)
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们认为,同性恋男人也是男人,正如同性恋女人也是女人一样。性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和性生活方式并无必然联系。同性恋者只不过是选择了不同的性行为方式,并不一定因此就产生角色认同方面的问题。这类同性恋者在认同男性角色上并未发生困难,但是仍然认为同性间的性行为比异性间的快乐。由此我们想到,性角色是个综合的概念,它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就是必然的吗?有什么理由证明,一个人有了男性形象,就必定喜欢yīn道交?打领带是男性角色这个综合概念的一部分(属第三性征),要在打领带和yīn道交之间找出必然联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调查对象中的一位在谈到自己性取向的形成原因时,极其强调首次性经验的重要意义。他上中学时追过女孩,应该说在角色认同上已有一定火侯。但是后来因为偶然机会有过一次同性恋经历,随后虽一再克制自己,在压抑了四年之后,心理上仍旧一直渴望,最后再次开始同性恋生活,以致完全不能自拔。
我们将同性恋成因中强调首次性经验重要性的理论称为“空白占据”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性行为方式和性角色认同这两者之间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回事。人们可以在认同了某种性角色之后,在一段时间里,性行为方式还是空白。一旦某种性行为方式首先占据了这一空白,就大有可能固定下来,形成终生的性取向。而这种被选中的性行为方式同性别认同之间并没有必要的联系。也就是说,那些性行为方式以同性为对象的男子并不一定认同女性角色;那些在心理和生理上完全认同男性角色的男子也并不一定将性行为方式固定到异性间的yīn道交上。
在认同男性的调查对象中,除了对最初性经验的强调之外,还有人提出,家庭对他们的过分钟爱是造成日后同性恋性取向的原因。
一同性恋者说:“从小父母十分溺爱我,要什么都给。我一岁到四岁时,家里为我雇了保姆,一个月17元的工资,可那时我母亲才挣15元一个月。”另一位说:“我和弟弟相差12年,所以一直到12岁,不只是父母溺爱我,一大家子人都把我当老儿子养。我的自我感觉是,我小时候是招人喜欢的。坐在公共汽车上,老有人逗我说话,说我长得好看。”
从问卷分析中发现,调查对象中排行老幺的人的确比老大和排行居中的人多。样本中老幺的数量是老大的三倍,是排行居中的人的两倍。有几位倒不是独子或排行老幺但都是长到很大才有了弟妹。一位调查对象是在小学三年级才有弟弟的“弟弟个性强好和父母顶嘴,我长这么大没和父母顶过嘴、红过脸。”另一位说:“我当了十年老幺,这十年就注定了我一生内向离群的性格,注定我称为同性恋者。”
有些少年因为相貌出众而受到家人宠爱,滋长了一种过分顾影自怜的倾向。一位同性恋者回忆道:“小学二年级时,老师看我长的好看,让我进舞蹈班学跳舞,从二年级到五年级。我一开始不喜欢跳舞,后来才喜欢上了自从学了舞,从装束上和一般人就不一样了,没有朴实劲了,也有了好美之心。记得那时候,我为了卷头发在火边烤拢子(梳子的北京话说法),三毛六一把的铝拢子让我烤怀了十几把。上中学时为了买电夹子,我一个月不吃早点,省下钱买的。我那么小就知道自己要打扮了。那年社会上刚刚恢复烫头,我就把头汤了。学校让我把头发剪了,否则开除,可我宁肯不上学也得汤。我还学了摘眉毛,专门学过化妆和着装。”
为什么父母溺爱会成为同性恋倾向的因素之一呢?因为同性恋实际上是一种自恋倾向。从小的溺爱,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是人们注意的中心,是最重要、是可爱的,从而形成自恋倾向,进而导致同性恋。
在溺爱的另一极端,父母过分的冷漠也会给一些少年造成感情饥渴,以致“饥不择食”一位年仅19岁的同性恋者在问卷上这样写到:“在更多的时候,我希望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而对于这种事则看得不是很重。我觉得自己少年时家庭温暖太少了,所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真心待我,让我感到有所依靠,我就喜欢他,相信他。或许,我一直感到自己很脆弱,所以更希望有个象父亲那样的人来爱护我。这或许就是我倾向与这种事的原因。”
有如认为,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容易成为同性恋者,因为缺乏正常的父爱和母爱,性别认同不容易完成。样本中确实有不小一个比例的调查对象是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带大的,虽然其绝对数量少于由父母带大的人。
无论是由于在最初的性经历中将性快感与同性对象固定地联系在一起,还是由于童年环境过于溺爱或过于冷漠,在我们看来,认同于男性的男同性恋倾向的本质都是一种自恋主义。这种自恋主义即表现为过分的自怜自爱,又表现为对自身之外的对象或与自身相异的事物极其缺乏兴趣。
许多学者都曾谈到过同性恋源于自恋主义这一观点。弗洛伊德指出:“一个人最终的性态度直至青春期后才稳定下来,其中宿因很多我们未见得全能了解;有些是体质上的关系,有些则是环境的影响。无疑地在个别的例子里,常会有一两个因素特别显著,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但是一般言之,宿因的多重性已表现在人类性态度的复杂不一里。在倒错类型,你常可见到远古的体质与原始的精神机理占着优势。他们最基本的特征似乎是自恋式的对象及肛门快感区的持续作用。”(弗洛伊德,第51页)
从本质上看,同性恋属于一种对异性无好奇心的现象。正如斯克拉顿所说:“我们渴望了解一些非自身所有的东西,这些陌生的事物是对我们内心的挑战。同性恋欲望与异性恋欲望的区别即在于此。异性恋者在性别的另一个世界中探索,而与同性恋者发生关系的人们不属于另一个世界。因此,同性恋者对他的伴侣的感觉有一种特殊的内在熟习性,他对伴侣的各种特征的了解,即是去了解那些他早已知晓的东西。”(斯克拉顿,第283页)在异性恋行为中,自我从自身走向别人,对方的一切包括肉体,是自身所不了解、不熟习的;而在同性恋行为中,自我仍旧在自身之中,怀着自恋主义的激情注视着他人,而他人不过是自己的镜子而已。
卡文顿在性文明一书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显然,同性恋倾向中有着自恋主义的重要成分。同性恋者喜欢同性的伴侣,是因为他比异性伴侣更象他自己。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自恋主义与同性恋十分想象。”(卡文顿,第449页)
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一位是个中学生,他把同性恋者的自恋心态表达得淋漓尽致,他说:“我觉得就象和自己在一起一样。”此话表明,至少在那些认同于男性的同性恋者心目中,自恋主义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对自身之外的事物缺乏好奇心,甚至感到沉重,因此不愿去探索自己所不了解的异性世界的秘密,宁愿轻松地“和自己在一起”或至少和与自己十分相象十分熟习的同性在一起。
;他们认为,同性恋男人也是男人,正如同性恋女人也是女人一样。性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和性生活方式并无必然联系。同性恋者只不过是选择了不同的性行为方式,并不一定因此就产生角色认同方面的问题。这类同性恋者在认同男性角色上并未发生困难,但是仍然认为同性间的性行为比异性间的快乐。由此我们想到,性角色是个综合的概念,它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就是必然的吗?有什么理由证明,一个人有了男性形象,就必定喜欢yīn道交?打领带是男性角色这个综合概念的一部分(属第三性征),要在打领带和yīn道交之间找出必然联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调查对象中的一位在谈到自己性取向的形成原因时,极其强调首次性经验的重要意义。他上中学时追过女孩,应该说在角色认同上已有一定火侯。但是后来因为偶然机会有过一次同性恋经历,随后虽一再克制自己,在压抑了四年之后,心理上仍旧一直渴望,最后再次开始同性恋生活,以致完全不能自拔。
我们将同性恋成因中强调首次性经验重要性的理论称为“空白占据”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性行为方式和性角色认同这两者之间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回事。人们可以在认同了某种性角色之后,在一段时间里,性行为方式还是空白。一旦某种性行为方式首先占据了这一空白,就大有可能固定下来,形成终生的性取向。而这种被选中的性行为方式同性别认同之间并没有必要的联系。也就是说,那些性行为方式以同性为对象的男子并不一定认同女性角色;那些在心理和生理上完全认同男性角色的男子也并不一定将性行为方式固定到异性间的yīn道交上。
在认同男性的调查对象中,除了对最初性经验的强调之外,还有人提出,家庭对他们的过分钟爱是造成日后同性恋性取向的原因。
一同性恋者说:“从小父母十分溺爱我,要什么都给。我一岁到四岁时,家里为我雇了保姆,一个月17元的工资,可那时我母亲才挣15元一个月。”另一位说:“我和弟弟相差12年,所以一直到12岁,不只是父母溺爱我,一大家子人都把我当老儿子养。我的自我感觉是,我小时候是招人喜欢的。坐在公共汽车上,老有人逗我说话,说我长得好看。”
从问卷分析中发现,调查对象中排行老幺的人的确比老大和排行居中的人多。样本中老幺的数量是老大的三倍,是排行居中的人的两倍。有几位倒不是独子或排行老幺但都是长到很大才有了弟妹。一位调查对象是在小学三年级才有弟弟的“弟弟个性强好和父母顶嘴,我长这么大没和父母顶过嘴、红过脸。”另一位说:“我当了十年老幺,这十年就注定了我一生内向离群的性格,注定我称为同性恋者。”
有些少年因为相貌出众而受到家人宠爱,滋长了一种过分顾影自怜的倾向。一位同性恋者回忆道:“小学二年级时,老师看我长的好看,让我进舞蹈班学跳舞,从二年级到五年级。我一开始不喜欢跳舞,后来才喜欢上了自从学了舞,从装束上和一般人就不一样了,没有朴实劲了,也有了好美之心。记得那时候,我为了卷头发在火边烤拢子(梳子的北京话说法),三毛六一把的铝拢子让我烤怀了十几把。上中学时为了买电夹子,我一个月不吃早点,省下钱买的。我那么小就知道自己要打扮了。那年社会上刚刚恢复烫头,我就把头汤了。学校让我把头发剪了,否则开除,可我宁肯不上学也得汤。我还学了摘眉毛,专门学过化妆和着装。”
为什么父母溺爱会成为同性恋倾向的因素之一呢?因为同性恋实际上是一种自恋倾向。从小的溺爱,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是人们注意的中心,是最重要、是可爱的,从而形成自恋倾向,进而导致同性恋。
在溺爱的另一极端,父母过分的冷漠也会给一些少年造成感情饥渴,以致“饥不择食”一位年仅19岁的同性恋者在问卷上这样写到:“在更多的时候,我希望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而对于这种事则看得不是很重。我觉得自己少年时家庭温暖太少了,所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真心待我,让我感到有所依靠,我就喜欢他,相信他。或许,我一直感到自己很脆弱,所以更希望有个象父亲那样的人来爱护我。这或许就是我倾向与这种事的原因。”
有如认为,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容易成为同性恋者,因为缺乏正常的父爱和母爱,性别认同不容易完成。样本中确实有不小一个比例的调查对象是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带大的,虽然其绝对数量少于由父母带大的人。
无论是由于在最初的性经历中将性快感与同性对象固定地联系在一起,还是由于童年环境过于溺爱或过于冷漠,在我们看来,认同于男性的男同性恋倾向的本质都是一种自恋主义。这种自恋主义即表现为过分的自怜自爱,又表现为对自身之外的对象或与自身相异的事物极其缺乏兴趣。
许多学者都曾谈到过同性恋源于自恋主义这一观点。弗洛伊德指出:“一个人最终的性态度直至青春期后才稳定下来,其中宿因很多我们未见得全能了解;有些是体质上的关系,有些则是环境的影响。无疑地在个别的例子里,常会有一两个因素特别显著,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但是一般言之,宿因的多重性已表现在人类性态度的复杂不一里。在倒错类型,你常可见到远古的体质与原始的精神机理占着优势。他们最基本的特征似乎是自恋式的对象及肛门快感区的持续作用。”(弗洛伊德,第51页)
从本质上看,同性恋属于一种对异性无好奇心的现象。正如斯克拉顿所说:“我们渴望了解一些非自身所有的东西,这些陌生的事物是对我们内心的挑战。同性恋欲望与异性恋欲望的区别即在于此。异性恋者在性别的另一个世界中探索,而与同性恋者发生关系的人们不属于另一个世界。因此,同性恋者对他的伴侣的感觉有一种特殊的内在熟习性,他对伴侣的各种特征的了解,即是去了解那些他早已知晓的东西。”(斯克拉顿,第283页)在异性恋行为中,自我从自身走向别人,对方的一切包括肉体,是自身所不了解、不熟习的;而在同性恋行为中,自我仍旧在自身之中,怀着自恋主义的激情注视着他人,而他人不过是自己的镜子而已。
卡文顿在性文明一书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显然,同性恋倾向中有着自恋主义的重要成分。同性恋者喜欢同性的伴侣,是因为他比异性伴侣更象他自己。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自恋主义与同性恋十分想象。”(卡文顿,第449页)
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一位是个中学生,他把同性恋者的自恋心态表达得淋漓尽致,他说:“我觉得就象和自己在一起一样。”此话表明,至少在那些认同于男性的同性恋者心目中,自恋主义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对自身之外的事物缺乏好奇心,甚至感到沉重,因此不愿去探索自己所不了解的异性世界的秘密,宁愿轻松地“和自己在一起”或至少和与自己十分相象十分熟习的同性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