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灵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可无休止地冤冤相报。还是善良待人,修养身家,到此为止吧。”
高太后乘着胡太妃求情的机会,从于忠手里挣脱开,跪在地上求饶说:“但求放我一条生路,以后永作平民,不再进宫。”
胡太妃对于忠说:“生灵可贵,佛恩慈悲。愿将军构筑七级浮屠之业,广积来生宏财伟业,佛主在天之灵会给你最好的回报。”
高太后也说:“从今以后,我愿皈依佛主,脱离尘缘,求将军饶命。”
崔光原先跟在他们后面没有说话,到了这时,也出来说道:“既然太妃担保,就让高氏剃度出家吧。”
四十八到了此时,于忠再无别的办法,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于是他喝令宫人当时就给高太后剃度,派专人押着她去皇家的瑶光寺出家,并宣称:“不在节假日或奉诏,不得再入宫中。”
刚刚送走剃度了的高太后,又见侯刚押着高太后的亲生女儿建德公主过来情示说:“这个小女孩怎么办?”
于忠说:“一起送到瑶光寺。”
胡太妃马上拉起建德公主的手说:“她才刚刚五岁,还什么都不懂,是我早就认下的干女儿,她得跟随我在一起。”
崔光向于忠示意,随她去。于忠也不好再坚持什么,犹豫之际,胡太妃乘机拉着建德公主回宣光殿去了。以后,建德公主每日里都在胡太妃身边,视胡太妃如亲生母亲,胡太妃也把她看成自己的亲骨肉一样,爱抚非常,照顾周到。
瑶光寺里,高太后这个昔日美人。宫中的主宰,今日的尼姑。无发女人,整天用泪水洗面。她恨不得立即变成厉鬼,把于忠。崔光和这时的胡太妃全都撕个粉碎,让他们都烟飞魂灭才解心头之恨。她在寺中每天都祈求上天,能给她的仇人一个最解恨的恶报。因她的为人如何都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寺里没有人和她说话,也不把她的行为当作事件汇报,高尼姑也就相安无事地生活着。
自此以后,于忠整天围着小皇帝转,在宫中哄着小皇上玩,上朝下朝都背着小孩子走。那七龄年纪的小皇帝能懂什么朝纲政法?不过是这些大臣们的一个玩偶而已,宫中宫外全凭这几个大臣的意图办事。因于忠总在他身旁,顺着他的意图办,所以只要是于忠说话,小皇帝必然点头赞同。而元雍等循规蹈矩。对皇上毕恭毕敬的人每次见皇上时,都必参拜大礼。小皇上先时还觉好奇,后来就觉得乏味,心中发烦,就不愿意再见他们了。于忠更是借机独揽权柄,动辄便说:“这是皇上亲敕。”别人明知是他自己的意图,也没有办法反驳他。后来发展到大臣朝拜皇上要看于忠的脸色行事,于是于忠说话就是圣旨,他竟发展到擅权越规,无人敢制止的地步。因为,人人都怕“皇上”随意说出一话来,要了自己的命,甚至身家难保。
有裴尚书和郭仆射两人,见朝庭被弄到这种地步十分痛心。联合向西柏堂主持人元雍面奏,要求惩治挟制皇上,假传圣旨,独断专行的于忠。就在元雍考虑如何处理这件事的时候,被于忠的“耳目”发现,并向于忠报告了此事。
第二天早朝时,侯刚就当庭宣布裴。郭二人诬讥皇上,罪不容赦。于是“朝庭”就把这两个人逮捕下狱,定成死罪,很轻易地活活冤死两个忠臣。
为这事,元雍气得要命,出面向皇上起奏,想要说明这个问题。可是小皇上一听是说于忠坏话的,当庭就哭闹起来,死活也不让把于忠如何,还让元雍快滚开。
于忠也顾不得什么避嫌,从小皇上身边站出来说:“大胆元雍,你把皇上逼成这个样子,是要造反吗?若不看你是三朝老臣的面子,祸及九族也是不够的,还不快快回家去!”
第二天,于忠反以此为由,把元雍的官给免了。
崔光感到,如此下去又将是一番败乱局面,对自己也会不利,必须尽快改变当前形势。一天早朝以后,他把于忠找到议政堂,对于忠说:“将军为政辛苦,但皇族势力太大,是无人能抵御得了的。再说还有众人觊觎权势,现在这样,难免不惹出意外之祸,那时你们于家世代忠良的美誉将要难保了。”
于忠翻翻眼珠说:“不过是元雍。元澄之人在下面作祟罢了。”
崔光说:“非也,怿。怀。悦等诸王爷的实力也都很大,作为皇亲的高肇经营多年尚不能动损其毫毛,而于将军才不过几月功夫就有多人参奏,请你对这样的事情三思而行吧。”
于忠说:“依你高见,该如何办?”
崔光说:“当今朝中旗鼓相当者有多人,以你一杆旗帜难以压众,万一引起众怒,岂有你我的位置?当前皇上年幼,年长以后若认为咱们挟制皇上怎么办?若再扶起皇族,有谁能和咱们始终一条心?依我看,莫不如辅佐后宫,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事好事坏都是他们皇族的事,与咱们无关。”
于忠说:“你的意见是胡太妃?她乃女中豪杰,是不易辅佐的。”
崔光说:“非她不可,太妃仁慈,心无杀机,又能权衡轻重。最重要的是,她是国母,谁人不服?而太妃在朝中没有根基,她不用你我,还能用谁?”
听了这番话,于忠心里早已诚服,向着崔光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崔老大人真是深谋远虑,给在下上了一课,我实在是不如你呀。”
两人在这件事上达成了共识,又在一起商议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步骤,然后高兴地在一起喝起酒来。
****
第二天早朝后,殿前只乘下几个辅政大臣时。按照商议已定的事,于忠首先提出:“当今皇上圣明,而太后位空,应进胡太妃为太后。”
崔光立即应和:“此议甚当。胡太妃文采精湛,弓马娴熟,这是众所周知,也是先皇曾多次赞赏的人。只因高氏发难,压抑长久。当今国家待兴之日,宜由太妃主掌后宫,兼以辅佐国事,使朝庭更有主见。”
侯刚见机转舵,同声应和。
有的大臣见所举之人是皇上的亲生母亲,也觉心中平衡。有的人见此举可以减少于忠的权力,更是异口同声表示赞同。其实,朝中百官谁都不希望于忠独自专权,听了这样的意见,自然是共同赞同由胡太妃主政。
小皇帝本来对亲生母亲没有什么印象,可是他见众人都齐声赞同,虽然他不知是怎么一回事,也因是于忠说的话,便点头表示应允。
当年八月六日,朝庭下令颁诏:“尊胡太妃为太后,居崇训宫。”同时进胡国珍为光禄大夫。侍中。安定公,进刘腾为太仆。
第二天,崔光。于忠。侯刚。刘腾等人进崇训宫谒见胡太后,一起请求胡太后临朝听政,辅佐幼主。
胡太后表示:“这是关系国家的大事,要由朝庭全体大臣和皇家官员共同协商以后,才能考虑是否参政,万万不能草率从事。”
于忠等人左说右说地百般请求,也不能得到胡太后的应允,只好先告退出来。他们小议以后,分头去和朝中众臣及皇亲国戚们商议。要求皇亲国戚们再来劝说一番,然后准备用最隆重的仪式请胡太后出朝执政。
按照朝庭的安排,胡国珍全家迁进京城。这样的消息对胡太后来说,实在是个很好的事情,将是胡家父女分别多年后的重逢。已经是皇太后的胡氏从得知消息开始,整整几天不能睡好觉。她时刻想着看望父亲。妹妹和最惦记着的小弟弟,恨不得立即就能见到他们的面。她天天打发宫人出京城探望家人的消息,看家人们离京城还有多远。胡太后细心地为父亲及弟妹安排好了住处,还为他们每人都准备了一份见面礼。这些天,她时时刻刻对着这些礼物呆呆地看,思索着还应为他们做些什么。
终于盼来了家人即将到京城的音讯,胡太后便急得当即唤人去牵车马,自己则随手牵过宫女捧着的斗蓬披在身上便出了崇训宫。被扔在后面的宫女们甚至来不及说什么,只能紧跑慢跑地追赶。她却顺脚跳上迎面而来的鸾驾急忙驶出皇宫大门,再从京城洛阳的西门出来,向着前方奔去。
众宫人在后面紧紧跟随,又驰出三十多里路,才远远地看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向着京城开来。她立即叫人停住自己的车辆,从车上跳了下来,站在路旁遥望着远方的亲人。
胡国珍带领全体家人知是太后相迎,也早早下车,向皇太后这边跑来。众人跑到太后眼前,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太后忙上前双手扶起胡国珍,流着眼泪说:“爹爹不可这样,折死女儿了。”
说完就要跪下给父亲行礼。
胡国珍那里肯让,一再地说:“你现在是国母,万万不可给下官行礼。”
父女二人相搀相扶地推让了半天,太后无法,又怕老父劳累,只好作罢。她又忙让大家都免跪。起身,众人才纷纷起身站在一边,看着这一家亲人久别之后的相逢之喜。胡太后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进人群,寻找妹妹和弟弟。
胡国珍忙唤两人出来,与姐姐相见。姐妹和弟弟三人抱在一起,又是哭。又是笑,胡国珍也站在一旁连连地用手抹泪。
胡太后摸着刚十几岁的弟弟脸说:“长大了,长得好看多了。”又说妹妹:“该出嫁了,该有人家了。”
弟弟和妹妹都让她说得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说:“不配姐姐夸奖。”
三人说了好一阵子话,胡太后才一手拉着妹妹,一手拉着弟弟,跟着父亲,四个人向着京城的方向一面聊家常,一面慢慢地走着。
宫中众人跪请胡太后上车,胡太后让老父亲先上了车,才拉着弟弟和妹妹一起上了自己的皇家马车。三人在车中有那述不完的情,说不尽的话,高高兴兴地向着洛阳皇城走来。
可无休止地冤冤相报。还是善良待人,修养身家,到此为止吧。”
高太后乘着胡太妃求情的机会,从于忠手里挣脱开,跪在地上求饶说:“但求放我一条生路,以后永作平民,不再进宫。”
胡太妃对于忠说:“生灵可贵,佛恩慈悲。愿将军构筑七级浮屠之业,广积来生宏财伟业,佛主在天之灵会给你最好的回报。”
高太后也说:“从今以后,我愿皈依佛主,脱离尘缘,求将军饶命。”
崔光原先跟在他们后面没有说话,到了这时,也出来说道:“既然太妃担保,就让高氏剃度出家吧。”
四十八到了此时,于忠再无别的办法,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于是他喝令宫人当时就给高太后剃度,派专人押着她去皇家的瑶光寺出家,并宣称:“不在节假日或奉诏,不得再入宫中。”
刚刚送走剃度了的高太后,又见侯刚押着高太后的亲生女儿建德公主过来情示说:“这个小女孩怎么办?”
于忠说:“一起送到瑶光寺。”
胡太妃马上拉起建德公主的手说:“她才刚刚五岁,还什么都不懂,是我早就认下的干女儿,她得跟随我在一起。”
崔光向于忠示意,随她去。于忠也不好再坚持什么,犹豫之际,胡太妃乘机拉着建德公主回宣光殿去了。以后,建德公主每日里都在胡太妃身边,视胡太妃如亲生母亲,胡太妃也把她看成自己的亲骨肉一样,爱抚非常,照顾周到。
瑶光寺里,高太后这个昔日美人。宫中的主宰,今日的尼姑。无发女人,整天用泪水洗面。她恨不得立即变成厉鬼,把于忠。崔光和这时的胡太妃全都撕个粉碎,让他们都烟飞魂灭才解心头之恨。她在寺中每天都祈求上天,能给她的仇人一个最解恨的恶报。因她的为人如何都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寺里没有人和她说话,也不把她的行为当作事件汇报,高尼姑也就相安无事地生活着。
自此以后,于忠整天围着小皇帝转,在宫中哄着小皇上玩,上朝下朝都背着小孩子走。那七龄年纪的小皇帝能懂什么朝纲政法?不过是这些大臣们的一个玩偶而已,宫中宫外全凭这几个大臣的意图办事。因于忠总在他身旁,顺着他的意图办,所以只要是于忠说话,小皇帝必然点头赞同。而元雍等循规蹈矩。对皇上毕恭毕敬的人每次见皇上时,都必参拜大礼。小皇上先时还觉好奇,后来就觉得乏味,心中发烦,就不愿意再见他们了。于忠更是借机独揽权柄,动辄便说:“这是皇上亲敕。”别人明知是他自己的意图,也没有办法反驳他。后来发展到大臣朝拜皇上要看于忠的脸色行事,于是于忠说话就是圣旨,他竟发展到擅权越规,无人敢制止的地步。因为,人人都怕“皇上”随意说出一话来,要了自己的命,甚至身家难保。
有裴尚书和郭仆射两人,见朝庭被弄到这种地步十分痛心。联合向西柏堂主持人元雍面奏,要求惩治挟制皇上,假传圣旨,独断专行的于忠。就在元雍考虑如何处理这件事的时候,被于忠的“耳目”发现,并向于忠报告了此事。
第二天早朝时,侯刚就当庭宣布裴。郭二人诬讥皇上,罪不容赦。于是“朝庭”就把这两个人逮捕下狱,定成死罪,很轻易地活活冤死两个忠臣。
为这事,元雍气得要命,出面向皇上起奏,想要说明这个问题。可是小皇上一听是说于忠坏话的,当庭就哭闹起来,死活也不让把于忠如何,还让元雍快滚开。
于忠也顾不得什么避嫌,从小皇上身边站出来说:“大胆元雍,你把皇上逼成这个样子,是要造反吗?若不看你是三朝老臣的面子,祸及九族也是不够的,还不快快回家去!”
第二天,于忠反以此为由,把元雍的官给免了。
崔光感到,如此下去又将是一番败乱局面,对自己也会不利,必须尽快改变当前形势。一天早朝以后,他把于忠找到议政堂,对于忠说:“将军为政辛苦,但皇族势力太大,是无人能抵御得了的。再说还有众人觊觎权势,现在这样,难免不惹出意外之祸,那时你们于家世代忠良的美誉将要难保了。”
于忠翻翻眼珠说:“不过是元雍。元澄之人在下面作祟罢了。”
崔光说:“非也,怿。怀。悦等诸王爷的实力也都很大,作为皇亲的高肇经营多年尚不能动损其毫毛,而于将军才不过几月功夫就有多人参奏,请你对这样的事情三思而行吧。”
于忠说:“依你高见,该如何办?”
崔光说:“当今朝中旗鼓相当者有多人,以你一杆旗帜难以压众,万一引起众怒,岂有你我的位置?当前皇上年幼,年长以后若认为咱们挟制皇上怎么办?若再扶起皇族,有谁能和咱们始终一条心?依我看,莫不如辅佐后宫,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事好事坏都是他们皇族的事,与咱们无关。”
于忠说:“你的意见是胡太妃?她乃女中豪杰,是不易辅佐的。”
崔光说:“非她不可,太妃仁慈,心无杀机,又能权衡轻重。最重要的是,她是国母,谁人不服?而太妃在朝中没有根基,她不用你我,还能用谁?”
听了这番话,于忠心里早已诚服,向着崔光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崔老大人真是深谋远虑,给在下上了一课,我实在是不如你呀。”
两人在这件事上达成了共识,又在一起商议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步骤,然后高兴地在一起喝起酒来。
****
第二天早朝后,殿前只乘下几个辅政大臣时。按照商议已定的事,于忠首先提出:“当今皇上圣明,而太后位空,应进胡太妃为太后。”
崔光立即应和:“此议甚当。胡太妃文采精湛,弓马娴熟,这是众所周知,也是先皇曾多次赞赏的人。只因高氏发难,压抑长久。当今国家待兴之日,宜由太妃主掌后宫,兼以辅佐国事,使朝庭更有主见。”
侯刚见机转舵,同声应和。
有的大臣见所举之人是皇上的亲生母亲,也觉心中平衡。有的人见此举可以减少于忠的权力,更是异口同声表示赞同。其实,朝中百官谁都不希望于忠独自专权,听了这样的意见,自然是共同赞同由胡太妃主政。
小皇帝本来对亲生母亲没有什么印象,可是他见众人都齐声赞同,虽然他不知是怎么一回事,也因是于忠说的话,便点头表示应允。
当年八月六日,朝庭下令颁诏:“尊胡太妃为太后,居崇训宫。”同时进胡国珍为光禄大夫。侍中。安定公,进刘腾为太仆。
第二天,崔光。于忠。侯刚。刘腾等人进崇训宫谒见胡太后,一起请求胡太后临朝听政,辅佐幼主。
胡太后表示:“这是关系国家的大事,要由朝庭全体大臣和皇家官员共同协商以后,才能考虑是否参政,万万不能草率从事。”
于忠等人左说右说地百般请求,也不能得到胡太后的应允,只好先告退出来。他们小议以后,分头去和朝中众臣及皇亲国戚们商议。要求皇亲国戚们再来劝说一番,然后准备用最隆重的仪式请胡太后出朝执政。
按照朝庭的安排,胡国珍全家迁进京城。这样的消息对胡太后来说,实在是个很好的事情,将是胡家父女分别多年后的重逢。已经是皇太后的胡氏从得知消息开始,整整几天不能睡好觉。她时刻想着看望父亲。妹妹和最惦记着的小弟弟,恨不得立即就能见到他们的面。她天天打发宫人出京城探望家人的消息,看家人们离京城还有多远。胡太后细心地为父亲及弟妹安排好了住处,还为他们每人都准备了一份见面礼。这些天,她时时刻刻对着这些礼物呆呆地看,思索着还应为他们做些什么。
终于盼来了家人即将到京城的音讯,胡太后便急得当即唤人去牵车马,自己则随手牵过宫女捧着的斗蓬披在身上便出了崇训宫。被扔在后面的宫女们甚至来不及说什么,只能紧跑慢跑地追赶。她却顺脚跳上迎面而来的鸾驾急忙驶出皇宫大门,再从京城洛阳的西门出来,向着前方奔去。
众宫人在后面紧紧跟随,又驰出三十多里路,才远远地看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向着京城开来。她立即叫人停住自己的车辆,从车上跳了下来,站在路旁遥望着远方的亲人。
胡国珍带领全体家人知是太后相迎,也早早下车,向皇太后这边跑来。众人跑到太后眼前,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太后忙上前双手扶起胡国珍,流着眼泪说:“爹爹不可这样,折死女儿了。”
说完就要跪下给父亲行礼。
胡国珍那里肯让,一再地说:“你现在是国母,万万不可给下官行礼。”
父女二人相搀相扶地推让了半天,太后无法,又怕老父劳累,只好作罢。她又忙让大家都免跪。起身,众人才纷纷起身站在一边,看着这一家亲人久别之后的相逢之喜。胡太后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进人群,寻找妹妹和弟弟。
胡国珍忙唤两人出来,与姐姐相见。姐妹和弟弟三人抱在一起,又是哭。又是笑,胡国珍也站在一旁连连地用手抹泪。
胡太后摸着刚十几岁的弟弟脸说:“长大了,长得好看多了。”又说妹妹:“该出嫁了,该有人家了。”
弟弟和妹妹都让她说得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说:“不配姐姐夸奖。”
三人说了好一阵子话,胡太后才一手拉着妹妹,一手拉着弟弟,跟着父亲,四个人向着京城的方向一面聊家常,一面慢慢地走着。
宫中众人跪请胡太后上车,胡太后让老父亲先上了车,才拉着弟弟和妹妹一起上了自己的皇家马车。三人在车中有那述不完的情,说不尽的话,高高兴兴地向着洛阳皇城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