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一号大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邓一川努力给自己打气,拼上命地让自己不要紧张。不就是换个单位嘛,又不是大学才毕业,刚开始面对社会。再怎么他也跟岁月有过近十年的抗衡了,单位中形形色色的脸,都见过。
不用怕,真不用怕。再难看的脸,他以后都要见。再刻薄的话,他从现在起得听。他让自己彻底忘掉过去,开始面对新的人生。
上了二楼,能听得到女人的说话声。不用辩,邓一川就知道是馆长伊浅秋的。伊浅秋的声音总是那么悦耳,很饱满也很有感染力,有着歌声的味道。
如果抛开陈原跟伊浅秋的种种过节,或者抛开伊浅秋跟田中和那层关系,单从领导与下属关系来说,能让一个有这样声音的女馆长领导,也算是男人一种福。
因为女人的美,一大半来自声音,可惜很多女人不知道这点。
外表再好看,身材再性感的女人,要是声音刺耳,那是很煞风景的。有些女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要容貌有容貌,要学问有学问,可一开口一说话就让人大失所望,多连一句都不想听。
邓一川就有这方面的体会。
楼道拐弯处停了一会,邓一川挺起胸,装作无所畏惧地朝办公区那边走去。
第一个要见的,自然是馆长伊浅秋。邓一川得先向伊浅秋报告,自己来报到了,打今天起,他就成博物馆的一员。至于让他具体干什么,那就由不得他了,完全要看伊浅秋的心情。
快要到馆长办公室门前时,西边一扇门开了,走出一个跟伊浅秋差不多年纪的女人来。比伊浅秋略显胖些,这胖就有点交待不过去,至少肚子上那疙疙瘩瘩的东西,就让人不大舒服。
不过她的神色还有自信程度,却跟伊浅秋有几分像,属于我最美、我自信、我傲骄那种。
还有她看男人的目光,更是像得如出一辙。
邓一川认得这女人,市里常务副市长王华伟的小姨子杨眺。以前在吉东化工厂上班,好像在厂里干出纳。吉东化工厂倒闭,其他工人全都下岗,另谋生路去了,唯有少量几个借助各种关系,从企业一跃进了政府部门。
这中间最最能称得上小鸡变凤凰、鲤鱼跃龙门的,就属杨眺。
厂子倒闭时,王华伟已经跃升为吉州区长,区长的小姨子,当然不能下岗。王华伟一番操作,杨眺就从工人身份转成了干部,又不知从哪弄来一张文凭,竟然是海东省委党校干部管理专业毕业。于是名正言顺就到了博物馆。
等伊浅秋当了馆长,杨眺顺理成章就当了办公室主任,成正科级干部了。
级别对那些辛辛苦苦干工作的人来说,尤如高山耸立,无法攀登。比如患病的老曾,他现在只是个副科级,都快要退休的人了,正科待遇还是解决不了。还比如苦了一辈子的吉老夫子,也不过是个副处。可到杨眺她们面前,就如同熟透的桃子,不用伸手就能掉进怀里。
邓一川如果没记错,杨眺今天也就三十四、五岁。可她已经在正科位子上差不多三年了,何况起步还只是个工人。
都说世界是公平的,荒诞透了。
看到杨眺,邓一川心里又是一阵多想。
博物馆这种单位,民间有种说法,就是专门用来安排领导干部家属的。目前吉东博物馆,在编干部吃财政的二十二人,如果细算下来,除副馆长吉文斗,还有患病的老曾几个,能找出没背景的,难。
伊浅秋担任馆长后,因为博物馆重修,市里又增了五个编,名义上是为吸收新鲜血液,补充新生力量增的。但真到进人时,就清一色领导干部家属了。有财政局长的老婆,政协主席的儿媳妇,人大主任外甥女。当然还有书记田中和的侄子媳妇。陈原却连一个也没捞到。
邓一川记得,当时陈原夫人叶芝有意想将自己一个学生调进去,被陈原一口否决了。陈原说:“这种地方的热闹就别凑了,越是懂专业的人,这种地方越去不得,去了会遭排挤。”
专业人员被一堆非专业人员排挤,向来是一大特色。
这种特色不只是在博物馆,包括图书馆,文化馆,甚至邓一川曾经蹲过的文联,没哪儿不是这样。
杨眺看见邓一川,故意惊讶了一声:“呀,我说咋这么眼熟呢,原来是邓大秘书啊,啥风把邓大秘书给刮来了?”
杨眺声音很大,明显是说给全楼的人听的。
几乎瞬间,楼里各门都打开,都探出人头来。人们像看稀有动物一样,盯着邓一川看。邓一川一时有些不自在,硬挤出一丝笑说:“啥风,西北风呗。”
又问杨眺:“伊馆长在不,我是来报到的。”
“报到?”杨眺的声音很大,面部表情也分外夸张。
夸张是某种女人的特色。
邓一川明白,作为办公室主任,外界传说的伊浅秋第一心腹,他调到博物馆,杨眺哪能不知。她这样做,明显就是在开涮邓一川。是在告诉大家,落魄的邓一川终于发配到博物馆了。
另一扇门里走出一中年男,腆着个大肚子,头很肥,脖子粗短,一看就是在有油水的单位干过的。
他叫徐学里,以前是吉东文化局长,就因陈原安排工作,他爱听不听,听了一样也不落实。陈原一心想在文化产业上折腾点事,无奈这个文化局长不配合,仗着自己的哥哥在省里担任水利厅副厅长,不把陈原放在眼里。
最终因吉东在全省文化大集上表现太差,被省长点名批评,激怒了陈原,在会上公开表示,非要将徐学里从文化局长位子上拿下来。
表态容易,真要拿下,不知有多难。先是组织部长不表态,陈原虽是市长,但他只管事,不管人。人的事归组织部门管,说穿了是归市委书记田中和管。田中和不吭声,哪个也不可能将一个局长拿掉。
这事吵嚷了接近一年,直到徐学里的哥哥出事,省里一项重大水利工程被曝是豆腐渣工程,此事惊动了水利部,省里这才着急,开始查。这一查,就查出徐学里哥哥不少问题,两个月后,省纪委宣布,徐学里哥哥接受组织调查。徐学里这才变得老实下来,但他还是不想离开文化局。
这中间发生了件趣事,吉东有个做水利工程的老板,之前通过徐学里,给他哥哥送过一笔钱,据说是一百多万,想拿到吉东一项水利工程。可这钱送给徐学里后,工程的事一直没下文,拖了好几个月,最终拖到徐学里哥哥出事。
... -->>
邓一川努力给自己打气,拼上命地让自己不要紧张。不就是换个单位嘛,又不是大学才毕业,刚开始面对社会。再怎么他也跟岁月有过近十年的抗衡了,单位中形形色色的脸,都见过。
不用怕,真不用怕。再难看的脸,他以后都要见。再刻薄的话,他从现在起得听。他让自己彻底忘掉过去,开始面对新的人生。
上了二楼,能听得到女人的说话声。不用辩,邓一川就知道是馆长伊浅秋的。伊浅秋的声音总是那么悦耳,很饱满也很有感染力,有着歌声的味道。
如果抛开陈原跟伊浅秋的种种过节,或者抛开伊浅秋跟田中和那层关系,单从领导与下属关系来说,能让一个有这样声音的女馆长领导,也算是男人一种福。
因为女人的美,一大半来自声音,可惜很多女人不知道这点。
外表再好看,身材再性感的女人,要是声音刺耳,那是很煞风景的。有些女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要容貌有容貌,要学问有学问,可一开口一说话就让人大失所望,多连一句都不想听。
邓一川就有这方面的体会。
楼道拐弯处停了一会,邓一川挺起胸,装作无所畏惧地朝办公区那边走去。
第一个要见的,自然是馆长伊浅秋。邓一川得先向伊浅秋报告,自己来报到了,打今天起,他就成博物馆的一员。至于让他具体干什么,那就由不得他了,完全要看伊浅秋的心情。
快要到馆长办公室门前时,西边一扇门开了,走出一个跟伊浅秋差不多年纪的女人来。比伊浅秋略显胖些,这胖就有点交待不过去,至少肚子上那疙疙瘩瘩的东西,就让人不大舒服。
不过她的神色还有自信程度,却跟伊浅秋有几分像,属于我最美、我自信、我傲骄那种。
还有她看男人的目光,更是像得如出一辙。
邓一川认得这女人,市里常务副市长王华伟的小姨子杨眺。以前在吉东化工厂上班,好像在厂里干出纳。吉东化工厂倒闭,其他工人全都下岗,另谋生路去了,唯有少量几个借助各种关系,从企业一跃进了政府部门。
这中间最最能称得上小鸡变凤凰、鲤鱼跃龙门的,就属杨眺。
厂子倒闭时,王华伟已经跃升为吉州区长,区长的小姨子,当然不能下岗。王华伟一番操作,杨眺就从工人身份转成了干部,又不知从哪弄来一张文凭,竟然是海东省委党校干部管理专业毕业。于是名正言顺就到了博物馆。
等伊浅秋当了馆长,杨眺顺理成章就当了办公室主任,成正科级干部了。
级别对那些辛辛苦苦干工作的人来说,尤如高山耸立,无法攀登。比如患病的老曾,他现在只是个副科级,都快要退休的人了,正科待遇还是解决不了。还比如苦了一辈子的吉老夫子,也不过是个副处。可到杨眺她们面前,就如同熟透的桃子,不用伸手就能掉进怀里。
邓一川如果没记错,杨眺今天也就三十四、五岁。可她已经在正科位子上差不多三年了,何况起步还只是个工人。
都说世界是公平的,荒诞透了。
看到杨眺,邓一川心里又是一阵多想。
博物馆这种单位,民间有种说法,就是专门用来安排领导干部家属的。目前吉东博物馆,在编干部吃财政的二十二人,如果细算下来,除副馆长吉文斗,还有患病的老曾几个,能找出没背景的,难。
伊浅秋担任馆长后,因为博物馆重修,市里又增了五个编,名义上是为吸收新鲜血液,补充新生力量增的。但真到进人时,就清一色领导干部家属了。有财政局长的老婆,政协主席的儿媳妇,人大主任外甥女。当然还有书记田中和的侄子媳妇。陈原却连一个也没捞到。
邓一川记得,当时陈原夫人叶芝有意想将自己一个学生调进去,被陈原一口否决了。陈原说:“这种地方的热闹就别凑了,越是懂专业的人,这种地方越去不得,去了会遭排挤。”
专业人员被一堆非专业人员排挤,向来是一大特色。
这种特色不只是在博物馆,包括图书馆,文化馆,甚至邓一川曾经蹲过的文联,没哪儿不是这样。
杨眺看见邓一川,故意惊讶了一声:“呀,我说咋这么眼熟呢,原来是邓大秘书啊,啥风把邓大秘书给刮来了?”
杨眺声音很大,明显是说给全楼的人听的。
几乎瞬间,楼里各门都打开,都探出人头来。人们像看稀有动物一样,盯着邓一川看。邓一川一时有些不自在,硬挤出一丝笑说:“啥风,西北风呗。”
又问杨眺:“伊馆长在不,我是来报到的。”
“报到?”杨眺的声音很大,面部表情也分外夸张。
夸张是某种女人的特色。
邓一川明白,作为办公室主任,外界传说的伊浅秋第一心腹,他调到博物馆,杨眺哪能不知。她这样做,明显就是在开涮邓一川。是在告诉大家,落魄的邓一川终于发配到博物馆了。
另一扇门里走出一中年男,腆着个大肚子,头很肥,脖子粗短,一看就是在有油水的单位干过的。
他叫徐学里,以前是吉东文化局长,就因陈原安排工作,他爱听不听,听了一样也不落实。陈原一心想在文化产业上折腾点事,无奈这个文化局长不配合,仗着自己的哥哥在省里担任水利厅副厅长,不把陈原放在眼里。
最终因吉东在全省文化大集上表现太差,被省长点名批评,激怒了陈原,在会上公开表示,非要将徐学里从文化局长位子上拿下来。
表态容易,真要拿下,不知有多难。先是组织部长不表态,陈原虽是市长,但他只管事,不管人。人的事归组织部门管,说穿了是归市委书记田中和管。田中和不吭声,哪个也不可能将一个局长拿掉。
这事吵嚷了接近一年,直到徐学里的哥哥出事,省里一项重大水利工程被曝是豆腐渣工程,此事惊动了水利部,省里这才着急,开始查。这一查,就查出徐学里哥哥不少问题,两个月后,省纪委宣布,徐学里哥哥接受组织调查。徐学里这才变得老实下来,但他还是不想离开文化局。
这中间发生了件趣事,吉东有个做水利工程的老板,之前通过徐学里,给他哥哥送过一笔钱,据说是一百多万,想拿到吉东一项水利工程。可这钱送给徐学里后,工程的事一直没下文,拖了好几个月,最终拖到徐学里哥哥出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