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新世界1620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建国后也不得不采用了金银复本位。不过比起欧洲各国通行的那种更容易因金银比价不稳而导致流通混乱的平行本位制,华美的货币政策选择了双本位制,即华美规定了金银的法定比价1:15,并允许正常流通。
华美央行为此还专门铸造了少部分10美元面额的金币用于大宗结算,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美元和十美分银币依然是华美国内的最主要流通货币。
华美的出现,比历史同期多得多的白银顺着大西洋贸易离开欧洲,进入华美和远东。加上荷兰商人的推波助澜,欧洲的白银短缺现象比原本的历史提前了十几年,欧洲货币危机初现端倪。于是当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的金银比价在1636年史无前例地变为1:13.5时候,数以百万计的华美银元又开始从各个渠道涌了出去。英格兰17世纪末大肆赚取海外利润的同时却国内白银日渐稀少的荒唐事,也在华美开始复制。
大量套利的黄金涌入,作为主要流通本位币的美元银币外流速度加快,国内开始渐渐出现银币供应不足的现象。再加之占本国国民主体的华裔国民的私下储藏货币的行为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国内银荒在悄然蔓延,一些不足值的欧洲银币都堂而皇之的、诡异地出现在华美本土。
执行稳定的金银比值政策,从长期来讲是华美稳固国内经济发展、建立国家货币信用的必须手段,哪怕要忍受外部环境的冲击,无论是法律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都必须咬牙坚持。
在国内,利用银行票证这类廉价的记账货币,取代繁杂和高成本的实体金银货币结算,加大货币流通率,其实已经早早实行并被各个企业所接受。但在海外贸易结算中,因汇率变动引发的货币损失则防不胜防,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为把货币灾难阻挡在国门之外,华美1636年就在亚速尔美租界初步建立了可操作的票证贴现与结汇制度,开始防范黄金进口和白银流出的套利行为。但大批的白银还是借着国际贸易结算,被本国或他国商人用黄金套走,1640年华美央行铸币厂出现连续六个月的平均银币铸造量只及往年30的窘事。
华美各大贸易企业对国家伸手严控亚速尔贸易货币结算的政策也逐渐不满,尤其是来自自由派的抨击从1638年开始,每年都在国会上演,就连部分新兴的进步派掌握的私营银行或贸易企业都出现了微词。
原因无他,为针对以自由派为主的各大私营银行和贸易集团见钱眼看赤裸裸的黄金进口套利行为,欧洲进出口的相关贸易结算被强制性划给了国有大西洋银行。任何和进出口贸易有关的票证贴现结算都必须在国有大西洋银行进行,并禁止单笔超过10万美元银币的出境交易。
在断人钱财和杀人父母逐渐划等号的暴发户眼里,以保守派为主的国会参议院主导定下的死政策无疑是“妨碍经济自由”的绊脚石。即便许多人一知半解也大概明白了参议院的良苦用心,但终归有人心里不舒服。
实行跛行本位制这种事实上的金本位,将白银从本位币变成辅币,从而回避银价变动的损失,似乎成为华美接下来不得不接受的解决方案。但以华美的身子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物质准备。
……
从1638年开始,华美和荷兰有关“建立大西洋贸易国际票证结算中心”的谈判就时断时续地进行了好几轮。
华美是另有目的地企图借用荷兰在欧洲的商业信用,以及国际票证结算业务这种廉价货币手段,通过严格的国际信用货币结算制度,来缓解本国银元因汇率差而不断外流的窘境。也为建立有利于自身货币经济稳定的金本位做伏笔,更为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因货币危机导致的大规模经济混乱提前做好准备。
荷兰则是野心勃勃地早就看中了蓬勃发展的大西洋贸易这块大肥肉,荷兰的金融资本同样对华美试图在欧洲单方面推行另一套票证结算模式表示警惕。
交涉一直持续到1641年秋季,荷兰方面希望“大西洋贸易国际票证结算中心”干脆就在阿姆斯特丹,理由是荷兰本地的货币供应稳定,而阿姆斯特丹银行则能够提供最佳的担保和承兑服务。
在华美看来,虽然阿姆斯特丹银行的资本更足,但“战场主动权”不能就这样交到荷兰的手上。国内数家私立银行也不愿意票证贴现的庞大利息利润单方面被荷兰人赚走,强烈要求结算中心设置在海州青城市,并由两国指定的若干银行共同承接大西洋贸易的国际票证贴现结算业务。
最终,在1641年的11月1日的新一轮谈判中,华美和荷兰达成了一致妥协。未来一年内,亚速尔英雄港将成为新的大西洋贸易国际票证结算中心的设置地。华美以国有大西洋银行为主导,外加国内数家大型私营银行,联合成立“亚特兰蒂斯银行”,接手由国家管控的跨大西洋进出口贸易国际票证结算业务,并在曼城、青城、百慕大海外领以及加勒比海外州蝴蝶岛双子港设置分支机构。
相对应的,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银行也成为这个新的国际票证结算中心的第二家、也是唯一的一家欧洲银行,同时在阿姆斯特丹和亚速尔开展欧洲对华美贸易的票证贴现结算业务。
华美亚特兰蒂斯银行开具的票证,可以在阿姆斯特丹银行结算,反之亦然。双方都分享这种银行票证贴现的业务利润,并以严格足值的货币完成所有贸易结算,具体的业务细则还进行了更细致的定义,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
虽然华美和荷兰都没有达到独霸的目的,甚至华美让出的利益份额还更多一些,但对于华美来讲,至少已经朝未来建立自己的金融霸权迈进了里程碑的一步,也是解决不可阻挡的历史**烦的唯一方法。
大西洋贸易国际票证结算中心的开业还要等一年,但华美国内已经迫不及待地进行了又一轮金融制度的改革调整。
1641年11月4日周一,《曼城周报》、《北美时报》以及《曼城金融报》等主要国内报纸都刊登了《国家银行法》修正案的内容。国内银行贷款年利率首次法定限制在最高8的水平,而之前普遍高达12以上的华美国内银行贷款利率将在1642年1月1日正式取缔。
银行贷款利率的降低,以及更加广泛的国内银行信用票证等记账货币的使用,可以用更廉价的手段推动货币流通,也使更多的资金能够用于工商业发展。
这是历史上几十年后的英格兰银行作出的最英明决策,更是华美经济发展到现在水到渠成能够直接套用的结果。对普通国民而言,银行存款利率跟着下调,也能变相遏制储蓄行为,促使国民手中的货币流通。RS
建国后也不得不采用了金银复本位。不过比起欧洲各国通行的那种更容易因金银比价不稳而导致流通混乱的平行本位制,华美的货币政策选择了双本位制,即华美规定了金银的法定比价1:15,并允许正常流通。
华美央行为此还专门铸造了少部分10美元面额的金币用于大宗结算,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美元和十美分银币依然是华美国内的最主要流通货币。
华美的出现,比历史同期多得多的白银顺着大西洋贸易离开欧洲,进入华美和远东。加上荷兰商人的推波助澜,欧洲的白银短缺现象比原本的历史提前了十几年,欧洲货币危机初现端倪。于是当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的金银比价在1636年史无前例地变为1:13.5时候,数以百万计的华美银元又开始从各个渠道涌了出去。英格兰17世纪末大肆赚取海外利润的同时却国内白银日渐稀少的荒唐事,也在华美开始复制。
大量套利的黄金涌入,作为主要流通本位币的美元银币外流速度加快,国内开始渐渐出现银币供应不足的现象。再加之占本国国民主体的华裔国民的私下储藏货币的行为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国内银荒在悄然蔓延,一些不足值的欧洲银币都堂而皇之的、诡异地出现在华美本土。
执行稳定的金银比值政策,从长期来讲是华美稳固国内经济发展、建立国家货币信用的必须手段,哪怕要忍受外部环境的冲击,无论是法律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都必须咬牙坚持。
在国内,利用银行票证这类廉价的记账货币,取代繁杂和高成本的实体金银货币结算,加大货币流通率,其实已经早早实行并被各个企业所接受。但在海外贸易结算中,因汇率变动引发的货币损失则防不胜防,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为把货币灾难阻挡在国门之外,华美1636年就在亚速尔美租界初步建立了可操作的票证贴现与结汇制度,开始防范黄金进口和白银流出的套利行为。但大批的白银还是借着国际贸易结算,被本国或他国商人用黄金套走,1640年华美央行铸币厂出现连续六个月的平均银币铸造量只及往年30的窘事。
华美各大贸易企业对国家伸手严控亚速尔贸易货币结算的政策也逐渐不满,尤其是来自自由派的抨击从1638年开始,每年都在国会上演,就连部分新兴的进步派掌握的私营银行或贸易企业都出现了微词。
原因无他,为针对以自由派为主的各大私营银行和贸易集团见钱眼看赤裸裸的黄金进口套利行为,欧洲进出口的相关贸易结算被强制性划给了国有大西洋银行。任何和进出口贸易有关的票证贴现结算都必须在国有大西洋银行进行,并禁止单笔超过10万美元银币的出境交易。
在断人钱财和杀人父母逐渐划等号的暴发户眼里,以保守派为主的国会参议院主导定下的死政策无疑是“妨碍经济自由”的绊脚石。即便许多人一知半解也大概明白了参议院的良苦用心,但终归有人心里不舒服。
实行跛行本位制这种事实上的金本位,将白银从本位币变成辅币,从而回避银价变动的损失,似乎成为华美接下来不得不接受的解决方案。但以华美的身子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物质准备。
……
从1638年开始,华美和荷兰有关“建立大西洋贸易国际票证结算中心”的谈判就时断时续地进行了好几轮。
华美是另有目的地企图借用荷兰在欧洲的商业信用,以及国际票证结算业务这种廉价货币手段,通过严格的国际信用货币结算制度,来缓解本国银元因汇率差而不断外流的窘境。也为建立有利于自身货币经济稳定的金本位做伏笔,更为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因货币危机导致的大规模经济混乱提前做好准备。
荷兰则是野心勃勃地早就看中了蓬勃发展的大西洋贸易这块大肥肉,荷兰的金融资本同样对华美试图在欧洲单方面推行另一套票证结算模式表示警惕。
交涉一直持续到1641年秋季,荷兰方面希望“大西洋贸易国际票证结算中心”干脆就在阿姆斯特丹,理由是荷兰本地的货币供应稳定,而阿姆斯特丹银行则能够提供最佳的担保和承兑服务。
在华美看来,虽然阿姆斯特丹银行的资本更足,但“战场主动权”不能就这样交到荷兰的手上。国内数家私立银行也不愿意票证贴现的庞大利息利润单方面被荷兰人赚走,强烈要求结算中心设置在海州青城市,并由两国指定的若干银行共同承接大西洋贸易的国际票证贴现结算业务。
最终,在1641年的11月1日的新一轮谈判中,华美和荷兰达成了一致妥协。未来一年内,亚速尔英雄港将成为新的大西洋贸易国际票证结算中心的设置地。华美以国有大西洋银行为主导,外加国内数家大型私营银行,联合成立“亚特兰蒂斯银行”,接手由国家管控的跨大西洋进出口贸易国际票证结算业务,并在曼城、青城、百慕大海外领以及加勒比海外州蝴蝶岛双子港设置分支机构。
相对应的,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银行也成为这个新的国际票证结算中心的第二家、也是唯一的一家欧洲银行,同时在阿姆斯特丹和亚速尔开展欧洲对华美贸易的票证贴现结算业务。
华美亚特兰蒂斯银行开具的票证,可以在阿姆斯特丹银行结算,反之亦然。双方都分享这种银行票证贴现的业务利润,并以严格足值的货币完成所有贸易结算,具体的业务细则还进行了更细致的定义,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
虽然华美和荷兰都没有达到独霸的目的,甚至华美让出的利益份额还更多一些,但对于华美来讲,至少已经朝未来建立自己的金融霸权迈进了里程碑的一步,也是解决不可阻挡的历史**烦的唯一方法。
大西洋贸易国际票证结算中心的开业还要等一年,但华美国内已经迫不及待地进行了又一轮金融制度的改革调整。
1641年11月4日周一,《曼城周报》、《北美时报》以及《曼城金融报》等主要国内报纸都刊登了《国家银行法》修正案的内容。国内银行贷款年利率首次法定限制在最高8的水平,而之前普遍高达12以上的华美国内银行贷款利率将在1642年1月1日正式取缔。
银行贷款利率的降低,以及更加广泛的国内银行信用票证等记账货币的使用,可以用更廉价的手段推动货币流通,也使更多的资金能够用于工商业发展。
这是历史上几十年后的英格兰银行作出的最英明决策,更是华美经济发展到现在水到渠成能够直接套用的结果。对普通国民而言,银行存款利率跟着下调,也能变相遏制储蓄行为,促使国民手中的货币流通。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