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素手遮天:毒妃很绝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454章平地之雷
连南慕封自己都不曾料想到,楚依依的事会对他造成那么大的影响。
也不知道是怎么开始传起来的,等他知晓时整个京城都已经盛传遍了,说是世子爷娶了郡主却不懂珍惜,让旁人对她践踏欺辱,郡主终不堪其辱,自焚而死。
另一个说法虽好了一些,却也相去不远,说是世子爷娶了郡主又纳了表妹,坐享齐人之福,得了实惠好处后便将郡主丢在一旁,连得知府里出了变故都不回府,连郡主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这般狼心狗肺之徒实在让人恶心。
事实上,这两种谣言都说得不对,但是南慕封却不可能站出来澄清,毕竟人都死了,他要是真这样做了只怕又要有人说他是要压榨郡主的最后一点利用价值了。
京城里说他们南忠公府靠着两位皇室女儿起家,晋升到如今的京城新贵的不在少数,南谨轩本就清冷,不爱与人打交道,同他相交的多是三皇子身边的亲信,或是同文家有交情的,自然不会看不起他,其余那些朝臣对他恨得牙痒痒,却也忌讳他如今廉政司副使的身份,不敢任意妄为。
相较之下,倒是南慕封这个状元郎更让人有话说了,说他光有才华却偏混得不如自家庶弟的有之,说他只会读书却不懂人情世故的有之,和南谨轩不同,南慕封素来是个很在意旁人眼光的人,因此那些诋毁和嘲讽都被他记在了心里,只想着有朝一日定会叫纳西人俯首称臣。
南慕封到底在朝廷的根基浅,手里也只当初五皇子给他的几个人,偏这个时候楚思渊被睿武帝派去了南宁,一时半会儿也是回不来,之前暗中同五皇子有所接触的朝臣,当然不可能会为南慕封两肋插刀,大家都是五皇子身边的人,若是五皇子开口兴许还会有人帮忙,如今不过是些流言蜚语,自然没有人会将这些当一回事。
但是南慕封心里却浮起了一股不安,总觉得暗地里仿佛有一股黑气朝他袭来,只能越发谨慎起来。
然而许多事,并不是他谨慎就能熬过去的,因为楚依依的事,景太后气得病了,景家便立刻做出表率,给了南慕封一个没脸,将他之前建议的上行下效的农耕之法好生批判了一番,也不说别的,只说他纸上谈兵,沽名钓誉。
事实上,南慕封所提的农耕之法是极好的,只是他毕竟不是农家出身,许多农耕之中的细节他并不清楚,那时他急着在睿武帝面前表现,便将那些他不太清楚的部分弱化,含糊带过,当然睿武帝也不是农户出身,对那些问题也并不太清楚,但是他到底谨慎些,将南慕封呈上的方法让下头的人亲自去农家询问了一番。
农耕,讲究的是因地制宜,南慕封的农耕之法再好,也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细分,而不能一概而论,当初南慕封呈上奏折时并未将细节言明,他便是盘算着若皇上愿意推行,他再毛遂自荐,详细的方案便是到那时候才拿出来的,若不然早早地拿出来,睿武帝又没将此事交给他,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只是没想到,便是他的这份私心,竟... -->>
第454章平地之雷
连南慕封自己都不曾料想到,楚依依的事会对他造成那么大的影响。
也不知道是怎么开始传起来的,等他知晓时整个京城都已经盛传遍了,说是世子爷娶了郡主却不懂珍惜,让旁人对她践踏欺辱,郡主终不堪其辱,自焚而死。
另一个说法虽好了一些,却也相去不远,说是世子爷娶了郡主又纳了表妹,坐享齐人之福,得了实惠好处后便将郡主丢在一旁,连得知府里出了变故都不回府,连郡主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这般狼心狗肺之徒实在让人恶心。
事实上,这两种谣言都说得不对,但是南慕封却不可能站出来澄清,毕竟人都死了,他要是真这样做了只怕又要有人说他是要压榨郡主的最后一点利用价值了。
京城里说他们南忠公府靠着两位皇室女儿起家,晋升到如今的京城新贵的不在少数,南谨轩本就清冷,不爱与人打交道,同他相交的多是三皇子身边的亲信,或是同文家有交情的,自然不会看不起他,其余那些朝臣对他恨得牙痒痒,却也忌讳他如今廉政司副使的身份,不敢任意妄为。
相较之下,倒是南慕封这个状元郎更让人有话说了,说他光有才华却偏混得不如自家庶弟的有之,说他只会读书却不懂人情世故的有之,和南谨轩不同,南慕封素来是个很在意旁人眼光的人,因此那些诋毁和嘲讽都被他记在了心里,只想着有朝一日定会叫纳西人俯首称臣。
南慕封到底在朝廷的根基浅,手里也只当初五皇子给他的几个人,偏这个时候楚思渊被睿武帝派去了南宁,一时半会儿也是回不来,之前暗中同五皇子有所接触的朝臣,当然不可能会为南慕封两肋插刀,大家都是五皇子身边的人,若是五皇子开口兴许还会有人帮忙,如今不过是些流言蜚语,自然没有人会将这些当一回事。
但是南慕封心里却浮起了一股不安,总觉得暗地里仿佛有一股黑气朝他袭来,只能越发谨慎起来。
然而许多事,并不是他谨慎就能熬过去的,因为楚依依的事,景太后气得病了,景家便立刻做出表率,给了南慕封一个没脸,将他之前建议的上行下效的农耕之法好生批判了一番,也不说别的,只说他纸上谈兵,沽名钓誉。
事实上,南慕封所提的农耕之法是极好的,只是他毕竟不是农家出身,许多农耕之中的细节他并不清楚,那时他急着在睿武帝面前表现,便将那些他不太清楚的部分弱化,含糊带过,当然睿武帝也不是农户出身,对那些问题也并不太清楚,但是他到底谨慎些,将南慕封呈上的方法让下头的人亲自去农家询问了一番。
农耕,讲究的是因地制宜,南慕封的农耕之法再好,也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细分,而不能一概而论,当初南慕封呈上奏折时并未将细节言明,他便是盘算着若皇上愿意推行,他再毛遂自荐,详细的方案便是到那时候才拿出来的,若不然早早地拿出来,睿武帝又没将此事交给他,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只是没想到,便是他的这份私心,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