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回到明末当帝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面对高杰这样赤裸裸的威胁,史可法也麻爪了,原来这扬州巡抚使不好当,高杰真要大开杀戒强行进城,时间长了扬州肯定守不住。然而陛下的口谕犹言在耳,“没有朕的旨意,四镇兵马一概不得擅入扬州城,朕一向赏罚分明……”。
现在的史可法对新皇特别敬畏,觉得陛下近来好想变了个人似的(其实就是变了个人),从清洗厂卫到铲除马士英,手腕硬起来让胆寒,但宽仁起来也让人捉摸不透,比如竟然赦免了祖海和刘孔昭这些马党分子,还委以重任。
皇上性格变了,要再治他的罪恐怕就不是罚俸降级了,弄不好就得砍他的脑壳,但眼前高杰这个楞头青无疑也是要命鬼,因此史可法苦思冥想后只得再次妥协,给高杰加了些价钱,让他进驻镇江。
史可法退让了一步,高杰和胡茂桢一商议,这样也行,镇江也是富庶之地,又是历来自古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先占镇江再图扬州,因此就答应了。
但史可法仍然没这个权利,仍然得上疏请示皇上。
高杰只得耐着性子在城外再等,等来等去,数日后他们翘首而盼的圣旨终于又来了,但旨意竟然是既不让高杰进扬州也不让他进镇江,史可法当然得按旨意而行,于是乎史公只得再次苦着脸出现在扬州城头,婉转地向高杰表达了皇上的意思,但不管怎么婉转,不外乎是一句话,那就是让高杰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
高杰一听暴跳如雷,有一种被人当猴耍的感觉,合着这些天老子白折腾了,老子既然来了就不走了,这次不但要进扬州,镇江老子也进定了!
但跋扈的高杰并不是莽夫,冷静下来还为自己留了一手,表面上答应奉旨撤军,暗中却策动了部下兵变,因此他的人马没走多远,当天夜里三更天三四万人马突然强攻扬州,喊杀声如雷喉打破了夜的宁静,他的炮营也开到后,数门大炮就对准了扬州城,万炮齐发,打得扬州城砖瓦乱飞,硝烟弥漫,燃红了半天边。
好在刘肇基早有准备,亲自上城指挥守城,并命人飞报扬州巡抚使史可法和知府马鸣录两位大人,其实不用报,这几个城官儿早被隆隆的炮声和震天的喊杀惊醒,史可法连夜给朝廷拟好六百里加紧奏折派人送出,然后和知府马鸣录、推官汤来贺等幕僚也来到了城上,与刘肇基一道指挥着数万军民拼死守城。
敢情这人如果要同仇敌忾真了不得,什么叫做人心齐泰山移,高杰可算领教了。
先是炮击,后是强攻,四五万人马从三更天一直打到天亮,进行了两次炮击,组织了三次冲锋,也没能拿下扬州城,高杰只得停下来休整人马。
不过这番激战后,再看扬州城一夜之间面目全非,城墙几处被炸坏,城内的多处房屋成为废墟,城上城下死尸满目,残刀断枪俯仰皆是,残旗,鲜血,还有未燃尽的余光烟尘,随处可见,夹杂着胡焦味与熏烤肢体的味道弥散在清晨的空气中。
城头上,甲衣不整的刘肇基那张古铜的脸此时成灶王爷一样,战袍被烧了几个洞,但他全然不顾,在城头上指挥着将士抢救伤号,修缮城防,不少军民配合着还在拖着疲惫之躯体往城头运滚木、石块、砖瓦、弓箭等守城之物。
高杰此时立马在城外不远处一高坡上,看着近在咫尺的扬州摇头不已,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部下的战斗力了。
这时副将胡茂桢带着几个亲随飞马赶到,胡茂桢滚鞍下马,跑过来对高杰抱拳施礼道:“总爷,事已至此,不能半途而废,属下看清楚了,城中马上就弹尽粮绝,再有一个冲锋,扬州城必然唾手可得,您不能犹豫了,介时昏君如果追究起来,属下早就想好应对之策,史可法和马鸣录、刘肇基都等着顶罪呢,死人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如果拿不下扬州城,事情可就反过来了。”
“嗯,王八日的!”高杰重重地出了一口气,骂了一声,“我部伤亡如何?”
“回总爷,这帮该死的家伙没有火器,我们的伤亡并不惨重,比起他们小多了,士气还可以,再攻一次吧。”
高杰一咬牙:“这次你亲自带人督战,后退者与攻城不力者,斩立决!”
“遵命!”胡茂桢施礼后转身就走,但他还没上马,一骑由远而来,马上一名斥侯边跑边喊,风尘仆仆,嗓子好像都哑了,“都闪一闪,某要见总爷,祸事了……”
高杰和胡茂桢同时转回头,那名斥侯很快滚落马下,一步一个跟头地跑到高杰近前,上气不接下气,说话都吃力了,“总总爷……大大大……大事不好了……黄闯子带着好几万人马猛攻凤阳……弟兄们寡不敌众,只能凭坚守……黄闯子困城了,总爷赶紧定夺……迟了就来不及了……”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封被汗水浸透了封皮的印信。
“什么?”高杰和胡茂桢显然没想到黄闯子敢这么做,惊得嘴张多大,继而从手里接过信拆开观看,这是凤阳守将李直写来的,李直他手下的一个总兵,信的内容与斥侯所言完全相符。
“黄闯子,我日你祖宗,老子跟你玩不了!”高杰出身流贼,张口就骂人,眼下被气疯了,立即传令收兵,五万人马火速赶往凤阳,并派出几名斥侯拿着他的令箭到泗州和徐州调兵谴将,打算与黄得功决一死战。
凤阳离扬州四百余里,五万人马有步兵有骑兵还有辎重部队,因此高杰命副将胡茂桢亲率三个骑兵营九千余人日夜兼程赶往凤阳,这三个营主要是铁甲骑兵、马弓手和轻火器兵组成,所谓的轻火器主要是指由火铳、三眼铳等火器装备,以区别于各种火炮,高杰自统剩余的四万人马垫后,两路人马一前一后冒着蒸笼般的烈日往凤阳开启了急行军之旅。
面对高杰这样赤裸裸的威胁,史可法也麻爪了,原来这扬州巡抚使不好当,高杰真要大开杀戒强行进城,时间长了扬州肯定守不住。然而陛下的口谕犹言在耳,“没有朕的旨意,四镇兵马一概不得擅入扬州城,朕一向赏罚分明……”。
现在的史可法对新皇特别敬畏,觉得陛下近来好想变了个人似的(其实就是变了个人),从清洗厂卫到铲除马士英,手腕硬起来让胆寒,但宽仁起来也让人捉摸不透,比如竟然赦免了祖海和刘孔昭这些马党分子,还委以重任。
皇上性格变了,要再治他的罪恐怕就不是罚俸降级了,弄不好就得砍他的脑壳,但眼前高杰这个楞头青无疑也是要命鬼,因此史可法苦思冥想后只得再次妥协,给高杰加了些价钱,让他进驻镇江。
史可法退让了一步,高杰和胡茂桢一商议,这样也行,镇江也是富庶之地,又是历来自古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先占镇江再图扬州,因此就答应了。
但史可法仍然没这个权利,仍然得上疏请示皇上。
高杰只得耐着性子在城外再等,等来等去,数日后他们翘首而盼的圣旨终于又来了,但旨意竟然是既不让高杰进扬州也不让他进镇江,史可法当然得按旨意而行,于是乎史公只得再次苦着脸出现在扬州城头,婉转地向高杰表达了皇上的意思,但不管怎么婉转,不外乎是一句话,那就是让高杰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
高杰一听暴跳如雷,有一种被人当猴耍的感觉,合着这些天老子白折腾了,老子既然来了就不走了,这次不但要进扬州,镇江老子也进定了!
但跋扈的高杰并不是莽夫,冷静下来还为自己留了一手,表面上答应奉旨撤军,暗中却策动了部下兵变,因此他的人马没走多远,当天夜里三更天三四万人马突然强攻扬州,喊杀声如雷喉打破了夜的宁静,他的炮营也开到后,数门大炮就对准了扬州城,万炮齐发,打得扬州城砖瓦乱飞,硝烟弥漫,燃红了半天边。
好在刘肇基早有准备,亲自上城指挥守城,并命人飞报扬州巡抚使史可法和知府马鸣录两位大人,其实不用报,这几个城官儿早被隆隆的炮声和震天的喊杀惊醒,史可法连夜给朝廷拟好六百里加紧奏折派人送出,然后和知府马鸣录、推官汤来贺等幕僚也来到了城上,与刘肇基一道指挥着数万军民拼死守城。
敢情这人如果要同仇敌忾真了不得,什么叫做人心齐泰山移,高杰可算领教了。
先是炮击,后是强攻,四五万人马从三更天一直打到天亮,进行了两次炮击,组织了三次冲锋,也没能拿下扬州城,高杰只得停下来休整人马。
不过这番激战后,再看扬州城一夜之间面目全非,城墙几处被炸坏,城内的多处房屋成为废墟,城上城下死尸满目,残刀断枪俯仰皆是,残旗,鲜血,还有未燃尽的余光烟尘,随处可见,夹杂着胡焦味与熏烤肢体的味道弥散在清晨的空气中。
城头上,甲衣不整的刘肇基那张古铜的脸此时成灶王爷一样,战袍被烧了几个洞,但他全然不顾,在城头上指挥着将士抢救伤号,修缮城防,不少军民配合着还在拖着疲惫之躯体往城头运滚木、石块、砖瓦、弓箭等守城之物。
高杰此时立马在城外不远处一高坡上,看着近在咫尺的扬州摇头不已,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部下的战斗力了。
这时副将胡茂桢带着几个亲随飞马赶到,胡茂桢滚鞍下马,跑过来对高杰抱拳施礼道:“总爷,事已至此,不能半途而废,属下看清楚了,城中马上就弹尽粮绝,再有一个冲锋,扬州城必然唾手可得,您不能犹豫了,介时昏君如果追究起来,属下早就想好应对之策,史可法和马鸣录、刘肇基都等着顶罪呢,死人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如果拿不下扬州城,事情可就反过来了。”
“嗯,王八日的!”高杰重重地出了一口气,骂了一声,“我部伤亡如何?”
“回总爷,这帮该死的家伙没有火器,我们的伤亡并不惨重,比起他们小多了,士气还可以,再攻一次吧。”
高杰一咬牙:“这次你亲自带人督战,后退者与攻城不力者,斩立决!”
“遵命!”胡茂桢施礼后转身就走,但他还没上马,一骑由远而来,马上一名斥侯边跑边喊,风尘仆仆,嗓子好像都哑了,“都闪一闪,某要见总爷,祸事了……”
高杰和胡茂桢同时转回头,那名斥侯很快滚落马下,一步一个跟头地跑到高杰近前,上气不接下气,说话都吃力了,“总总爷……大大大……大事不好了……黄闯子带着好几万人马猛攻凤阳……弟兄们寡不敌众,只能凭坚守……黄闯子困城了,总爷赶紧定夺……迟了就来不及了……”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封被汗水浸透了封皮的印信。
“什么?”高杰和胡茂桢显然没想到黄闯子敢这么做,惊得嘴张多大,继而从手里接过信拆开观看,这是凤阳守将李直写来的,李直他手下的一个总兵,信的内容与斥侯所言完全相符。
“黄闯子,我日你祖宗,老子跟你玩不了!”高杰出身流贼,张口就骂人,眼下被气疯了,立即传令收兵,五万人马火速赶往凤阳,并派出几名斥侯拿着他的令箭到泗州和徐州调兵谴将,打算与黄得功决一死战。
凤阳离扬州四百余里,五万人马有步兵有骑兵还有辎重部队,因此高杰命副将胡茂桢亲率三个骑兵营九千余人日夜兼程赶往凤阳,这三个营主要是铁甲骑兵、马弓手和轻火器兵组成,所谓的轻火器主要是指由火铳、三眼铳等火器装备,以区别于各种火炮,高杰自统剩余的四万人马垫后,两路人马一前一后冒着蒸笼般的烈日往凤阳开启了急行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