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223wx.cc,迷失在一六二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虽然并不知道当初双方第一次谈判之后,周,钱,毕,杨四人之间关于对“髡人学说”观点的分歧,但以林汉龙的阅历和情商,他也完全能理解这些大儒们的恐惧:自己穷尽一生心血,好不容易才取得了相当成就的道路,岂能随随便便就改弦更张!
对于这些传统文人来说,孔孟之道与儒家学说,可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更是关系到他们一生事业,家族传承,以及整个文明道统的存续问题。历史上直到清末,“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规模的外国入侵才打破了传统文人们天朝上国儒家文化不可撼动的自信,转而迫使他们去学习和了解更为先进的西洋文明。
而在这个时空,尽管琼海军所拥有的文明水准更高,但一方面由于他们毕竟人数太少,规模不大,造成的影响有限。而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对大明帝国的总体方针是:“温和友善,互利共赢”,这就使得那些明朝文人暂时还感受不到什么压力,当然也就没有更深入了解新文化的动力。
故此周钱二人还只是抱着应付差事的想法,仔细将与天津港开发协议和贷款协议有关的内容询问清楚,确保在向皇帝汇报时不至于答不上来,也就足够了。之后双方又聊了一些闲话,比如周阁老貌似无意的问了一句:如果朝廷当真想要向琼镇借款,是否有可能实现?
而林汉龙的回复是只要有可靠抵押,本金和利息能保证收得回来,那琼海银行没有放着生意不做的道理。周阁老起初还以为这只是一句虚头话——真要有这种稳赚不赔的好事,那还用得着你们短毛出钱?京师里几家大户自己就能包圆了。
但林汉龙随即却拿天津港举例子,说大明其实有很多类似于天津港这种,具备独特优势,却尚未得到开发的优质资源。只要找对了路子,有一笔起步投资和正确的经营管理,就很容易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这下子周阁老顿时感兴趣了,只是再想详细询问时,这姓林的可恶小子却又把话题给扯到其它方面去了。对此周延儒也倒也心知肚明——短毛又不傻,这等好事当然不会平白无故拿出来,肯定要进行利益交换的。于是便与其约定等以后有空了,再行细谈。
…………
两日之后的一大清早,作足了功课和准备的二位阁老施施然进了宫。他俩的袖子里都贴满了小纸条,眼圈也略带些青黑之色,显然这两天中为了背答案还是略吃了一点苦头的。
好在他们的这番辛苦并未白费,稍后,云台门外,在与崇祯皇帝的面对面交流中,两位阁老很圆满的完成了这趟“答疑”任务,对于皇帝所提出的相关问题,他们基本上都做出了坦率而且比较详实的回应。这让朱由检感到很满意——随着他执政年头的增长,以及与臣下斗智斗勇经验的增加,他对于朝中大臣的品性和操守越来越感到怀疑。对于他们所说的话也开始渐渐难以相信,于是愈发的信赖太监。
不过至少这次,在这件事情上,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应该是得到了较为真实的奏报,因为两位阁老在奏报中所谈及的概念,说出的一些名词,显然都不是他们自身学识体系中能拥有的东西。那些与传统孔孟之道,儒家学说完全不搭边儿,纯粹只注重实用性的特点,只能是出自髡人之口。
两位阁老配合得也不错,当一人被皇帝忽然提出的某个问题难住时,另一人便设法绕个弯子,或者转移下话题,把皇帝注意力吸引过来,给后者创造机会,好悄悄翻看袖子里的小纸条——朱由检其实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他这时候总算知道应该展现出君王气度,故意装作不知道,耐心等待臣下看完小抄以后再继续答题。
只是到最后,朱由检提出的一个问题,让两位阁老稍稍犯了难。
“……那么,以二位卿家之见,这一次,到底算是髡人占了朝廷的便宜,还是朝廷承了他们的人情?”
皇帝的这个问题可没有标准答案,但却又不能不答,两位阁老对视半天,又低声商议了一阵子,方才由周阁老开口道:
“关于此点,臣等也多次计议,各有所论……众人商讨下来,皆以为津门海口之地利本为我大明所有,但琼镇却将其充分发掘出来。平心而论,应是双方各展其长,亦共享其成……以此论之,臣以为,恐怕髡人所说的一句言辞还是有点道理的。”
“哦?是何言辞?”
旁边钱阁老亦站起身来,低头道:
“启禀陛下,按他们的说法,这叫双赢。”(未完待续。)
。
虽然并不知道当初双方第一次谈判之后,周,钱,毕,杨四人之间关于对“髡人学说”观点的分歧,但以林汉龙的阅历和情商,他也完全能理解这些大儒们的恐惧:自己穷尽一生心血,好不容易才取得了相当成就的道路,岂能随随便便就改弦更张!
对于这些传统文人来说,孔孟之道与儒家学说,可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更是关系到他们一生事业,家族传承,以及整个文明道统的存续问题。历史上直到清末,“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规模的外国入侵才打破了传统文人们天朝上国儒家文化不可撼动的自信,转而迫使他们去学习和了解更为先进的西洋文明。
而在这个时空,尽管琼海军所拥有的文明水准更高,但一方面由于他们毕竟人数太少,规模不大,造成的影响有限。而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对大明帝国的总体方针是:“温和友善,互利共赢”,这就使得那些明朝文人暂时还感受不到什么压力,当然也就没有更深入了解新文化的动力。
故此周钱二人还只是抱着应付差事的想法,仔细将与天津港开发协议和贷款协议有关的内容询问清楚,确保在向皇帝汇报时不至于答不上来,也就足够了。之后双方又聊了一些闲话,比如周阁老貌似无意的问了一句:如果朝廷当真想要向琼镇借款,是否有可能实现?
而林汉龙的回复是只要有可靠抵押,本金和利息能保证收得回来,那琼海银行没有放着生意不做的道理。周阁老起初还以为这只是一句虚头话——真要有这种稳赚不赔的好事,那还用得着你们短毛出钱?京师里几家大户自己就能包圆了。
但林汉龙随即却拿天津港举例子,说大明其实有很多类似于天津港这种,具备独特优势,却尚未得到开发的优质资源。只要找对了路子,有一笔起步投资和正确的经营管理,就很容易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这下子周阁老顿时感兴趣了,只是再想详细询问时,这姓林的可恶小子却又把话题给扯到其它方面去了。对此周延儒也倒也心知肚明——短毛又不傻,这等好事当然不会平白无故拿出来,肯定要进行利益交换的。于是便与其约定等以后有空了,再行细谈。
…………
两日之后的一大清早,作足了功课和准备的二位阁老施施然进了宫。他俩的袖子里都贴满了小纸条,眼圈也略带些青黑之色,显然这两天中为了背答案还是略吃了一点苦头的。
好在他们的这番辛苦并未白费,稍后,云台门外,在与崇祯皇帝的面对面交流中,两位阁老很圆满的完成了这趟“答疑”任务,对于皇帝所提出的相关问题,他们基本上都做出了坦率而且比较详实的回应。这让朱由检感到很满意——随着他执政年头的增长,以及与臣下斗智斗勇经验的增加,他对于朝中大臣的品性和操守越来越感到怀疑。对于他们所说的话也开始渐渐难以相信,于是愈发的信赖太监。
不过至少这次,在这件事情上,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应该是得到了较为真实的奏报,因为两位阁老在奏报中所谈及的概念,说出的一些名词,显然都不是他们自身学识体系中能拥有的东西。那些与传统孔孟之道,儒家学说完全不搭边儿,纯粹只注重实用性的特点,只能是出自髡人之口。
两位阁老配合得也不错,当一人被皇帝忽然提出的某个问题难住时,另一人便设法绕个弯子,或者转移下话题,把皇帝注意力吸引过来,给后者创造机会,好悄悄翻看袖子里的小纸条——朱由检其实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他这时候总算知道应该展现出君王气度,故意装作不知道,耐心等待臣下看完小抄以后再继续答题。
只是到最后,朱由检提出的一个问题,让两位阁老稍稍犯了难。
“……那么,以二位卿家之见,这一次,到底算是髡人占了朝廷的便宜,还是朝廷承了他们的人情?”
皇帝的这个问题可没有标准答案,但却又不能不答,两位阁老对视半天,又低声商议了一阵子,方才由周阁老开口道:
“关于此点,臣等也多次计议,各有所论……众人商讨下来,皆以为津门海口之地利本为我大明所有,但琼镇却将其充分发掘出来。平心而论,应是双方各展其长,亦共享其成……以此论之,臣以为,恐怕髡人所说的一句言辞还是有点道理的。”
“哦?是何言辞?”
旁边钱阁老亦站起身来,低头道:
“启禀陛下,按他们的说法,这叫双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