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黄海县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肉票,极少舍得买肉吃,而是托李爱民父亲,等哪天有猪板油卖时通知他家,将板油买回来熬油,可以省下买食油的钱,油渣还能当肉吃解馋。
刘向阳家日子苦,他父亲生前是桥梁队工人,在一次桥下施工时被桥上掉下的石板砸死,留下六岁的他和两个更小的妹妹,就靠他母亲每个月二十多元的工资养活。直到他大妹妹刘向红去年招工到朝阳饭店上班,家里的日子才好起来。
九月的天阴雨绵绵,工地只能在室内作业,搞搞粉刷、做做杂事。小工的活是轻松了,可韩红星的心情却像外面的天,很沉很沉。对比两个月前坐在一个教室的同学们,经过一场考试,结果上大学的上大学,做苦力的做苦力。
自从李爱民提出去深圳闯的目标,大家为了路费憋足劲在工地上干,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韩红星生出想法:即便到了深圳又能干啥?难道自己有什么本领在这里无法施展而到了深圳就能发挥吗?电视上总宣传深圳欢迎人才,可自己算人才么?也曾跟着课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一旦考不上大学,连推个翻斗车都推不好,能有什么本领去闯深圳?
看不到出去闯的希望,就只能坐等命运的安排。会有怎样的命运安排自己?韩红星又想起黄老师常挂嘴边的话——考不上,城里的待业去吧,乡下去种田去吧。
直到此时,韩红星才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意,不由得庆幸起自已是城里人,可以享受到“待业”的待遇。
班里同学农村的住校,县城的走读,大家身份不同,作息时间不同,不经意间形成两个世界,老师也用“待业”和“回家种田”两种命运鞭策同学们努力学习。农村的同学要改变命运得跳出农门,唯一途径是考上大学,才能将户口从农村迁到城里并安排工作;县城的同学就是考不上大学也能通过招工找一份工作,所以,农村的同学为了能考上大学往往更拼,可即使这样,能考上的仍凤毛麟角。
对于韩红星这代来说,大学梦是渐行渐近的事。
上小学时,同学们都是红小兵,在学校里学工、学农、学军比学文化更重要,周围的哥哥姐姐从学校毕业后,上山下乡是最光荣的事。恢复高考后,黄海镇上人视考上大学为中状元,因为能考上的太少,没有哪家敢有自家出大学生的奢望。
读初中时,红小兵已改称为少先队员,上面也没有上山下乡政策了,高中毕业后考不上大学可以参加招工考试,成绩好的可到全民单位,成绩不好的只能到集体单位,工资待遇有差别,人们已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等上了高中,上面在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政策辐射到黄海县,全县上下到处找年轻的、有文凭的人提拨重用,可大学生本就稀缺,能分到县城的更少,于是有中专文凭的也提拨重用。以前在单位当到一把手要到50岁左右年龄,这两年为了顺应潮流,有文凭的人越年轻提拔得越快。重视知识的改革终于触动了每个人的神经,大人们期望家庭里能出个大学生兴旺门庭;学生们期望自己能考上大学功成名就。
韩红星不是个心路高的人,对上大学本没有太大野心,只想高中毕业后找份工作。进入高中后,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让每个同学都认为考不上大学就是失败,母亲对自己上大学也寄予了太高的期望,才让自己有了考上大学的梦想,可结果却是失望。
王义军寄信回来,告诉大家他学的是电子专业,说大学里有教授,可同时替几百人上课;大学里不再男女授受不亲,男生和女生可以在一起唱歌跳舞,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同学;大学里老师不再为学习的事没完没了地唠叨,让人喘不过气来;周末假日可以出去逛商场、动物园,公共汽车一直通到校门口。总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读这封信的三个人无缘大学门,体会不到外面的精彩。小工才做了不到一个月,攒路费的计划就流产,原因是李爱民已找到工作:他符合顶替政策,准备到食品公司顶替他父亲上班,手续正在做,很快去单位报到。
“这是件大好事啊,有几个单位能比吃肉不上计划的食品公司好!”韩红星和刘向阳一致认为。
“可是,说好了一起闯深圳的,现在却失言了!”李爱民高兴的同时也不好意思。
“其实我妈也早跟我念叨,说宁愿在家待业也不到工地做工,就怕出事故。”刘向阳一直不好意思说他的状况:“街道照顾我家,已答应让我到街道的菜场里做管理员,工资8角,虽少二角钱一天,但比工地安全,也轻巧。”
本来,黄海镇人哪怕一直待业下去,也没人肯当建筑工人,既危险又苦,还没面子。当初三个人只为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才到工地来做小工,现在李爱民找到工作要散伙,韩红星也看不到去深圳的希望,既然大家都失了奋斗目标,也就没必要将小工继续往下做,于是决定,等干满一个月,领到工钱走人。
肉票,极少舍得买肉吃,而是托李爱民父亲,等哪天有猪板油卖时通知他家,将板油买回来熬油,可以省下买食油的钱,油渣还能当肉吃解馋。
刘向阳家日子苦,他父亲生前是桥梁队工人,在一次桥下施工时被桥上掉下的石板砸死,留下六岁的他和两个更小的妹妹,就靠他母亲每个月二十多元的工资养活。直到他大妹妹刘向红去年招工到朝阳饭店上班,家里的日子才好起来。
九月的天阴雨绵绵,工地只能在室内作业,搞搞粉刷、做做杂事。小工的活是轻松了,可韩红星的心情却像外面的天,很沉很沉。对比两个月前坐在一个教室的同学们,经过一场考试,结果上大学的上大学,做苦力的做苦力。
自从李爱民提出去深圳闯的目标,大家为了路费憋足劲在工地上干,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韩红星生出想法:即便到了深圳又能干啥?难道自己有什么本领在这里无法施展而到了深圳就能发挥吗?电视上总宣传深圳欢迎人才,可自己算人才么?也曾跟着课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一旦考不上大学,连推个翻斗车都推不好,能有什么本领去闯深圳?
看不到出去闯的希望,就只能坐等命运的安排。会有怎样的命运安排自己?韩红星又想起黄老师常挂嘴边的话——考不上,城里的待业去吧,乡下去种田去吧。
直到此时,韩红星才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意,不由得庆幸起自已是城里人,可以享受到“待业”的待遇。
班里同学农村的住校,县城的走读,大家身份不同,作息时间不同,不经意间形成两个世界,老师也用“待业”和“回家种田”两种命运鞭策同学们努力学习。农村的同学要改变命运得跳出农门,唯一途径是考上大学,才能将户口从农村迁到城里并安排工作;县城的同学就是考不上大学也能通过招工找一份工作,所以,农村的同学为了能考上大学往往更拼,可即使这样,能考上的仍凤毛麟角。
对于韩红星这代来说,大学梦是渐行渐近的事。
上小学时,同学们都是红小兵,在学校里学工、学农、学军比学文化更重要,周围的哥哥姐姐从学校毕业后,上山下乡是最光荣的事。恢复高考后,黄海镇上人视考上大学为中状元,因为能考上的太少,没有哪家敢有自家出大学生的奢望。
读初中时,红小兵已改称为少先队员,上面也没有上山下乡政策了,高中毕业后考不上大学可以参加招工考试,成绩好的可到全民单位,成绩不好的只能到集体单位,工资待遇有差别,人们已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等上了高中,上面在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政策辐射到黄海县,全县上下到处找年轻的、有文凭的人提拨重用,可大学生本就稀缺,能分到县城的更少,于是有中专文凭的也提拨重用。以前在单位当到一把手要到50岁左右年龄,这两年为了顺应潮流,有文凭的人越年轻提拔得越快。重视知识的改革终于触动了每个人的神经,大人们期望家庭里能出个大学生兴旺门庭;学生们期望自己能考上大学功成名就。
韩红星不是个心路高的人,对上大学本没有太大野心,只想高中毕业后找份工作。进入高中后,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让每个同学都认为考不上大学就是失败,母亲对自己上大学也寄予了太高的期望,才让自己有了考上大学的梦想,可结果却是失望。
王义军寄信回来,告诉大家他学的是电子专业,说大学里有教授,可同时替几百人上课;大学里不再男女授受不亲,男生和女生可以在一起唱歌跳舞,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同学;大学里老师不再为学习的事没完没了地唠叨,让人喘不过气来;周末假日可以出去逛商场、动物园,公共汽车一直通到校门口。总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读这封信的三个人无缘大学门,体会不到外面的精彩。小工才做了不到一个月,攒路费的计划就流产,原因是李爱民已找到工作:他符合顶替政策,准备到食品公司顶替他父亲上班,手续正在做,很快去单位报到。
“这是件大好事啊,有几个单位能比吃肉不上计划的食品公司好!”韩红星和刘向阳一致认为。
“可是,说好了一起闯深圳的,现在却失言了!”李爱民高兴的同时也不好意思。
“其实我妈也早跟我念叨,说宁愿在家待业也不到工地做工,就怕出事故。”刘向阳一直不好意思说他的状况:“街道照顾我家,已答应让我到街道的菜场里做管理员,工资8角,虽少二角钱一天,但比工地安全,也轻巧。”
本来,黄海镇人哪怕一直待业下去,也没人肯当建筑工人,既危险又苦,还没面子。当初三个人只为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才到工地来做小工,现在李爱民找到工作要散伙,韩红星也看不到去深圳的希望,既然大家都失了奋斗目标,也就没必要将小工继续往下做,于是决定,等干满一个月,领到工钱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