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223wx.cc,草根妖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们很幸运,终于在下午一点五十八分踏进了学妹所告知的教室。
今天上的是新闻学专业的小课,地点却在二楼东侧的一个阶梯教室。因为姚教授的课不拘泥于满堂灌的传统模式,往往用开放式的思维探讨关于新闻学、传播学的学问,所以只要是他的课总有许多其他专业的同学过来旁听。学校也本着开放办学的人性化思路,“大家”的课都在阶梯教室进行。
夏无双他们到的时候,习惯性牵着手走到后面坐下,而前排已经满满当当都是人。
上课铃响起,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先生走了进来,一身灰布衣服再朴素不过。他的教具很简单,一杯清茶便是所有,甚至手里连教材都没拿。
这就是整个华夏新闻传播学学子心目中的大宗师——姚百圣。姚教授作为名满天下的大家,桃李三千从不是一句空话。这些年,纵横华夏新闻界的人才,上到经国喉舌的国家新闻体系当权者、中至全国大地大小报社的扛鼎人物,微至行走基层采访第一手新闻素材的青年记者,多半都是出自他门下。最不济,多少也是听过他教诲的。
老先生走进教室的时候,正是夏无双跟上官清琳才找到座位坐定。
老先生咳嗽一声,环视教室一圈,说道:“上课!”
在座学生皆是恭恭敬敬站起身来问好,虔诚程度,就像小学时候第一次升国旗。
老先生放下手中清茶,朗朗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讲理论,只探讨实战,新闻实战。”
学生中一片哗然,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好,毕竟已经适应了恩师的教学模式,而其他专业莫名而来的人,显然心中有些小小的失望。这些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凑热闹,回头在社交媒体上发个动态炫耀的。岂料人家老先生不按照套路,准备满堂“扯淡”。
“啊,姚教授今天不讲专业课呢”上官清琳都有些失望,她的专业是法医,真心希望跨专业听一听新闻系的课。夏无双轻轻抚摸她后背,失意她稍安勿躁。
老先生继续道:“我从业半生,基本都在跟这三尺讲台和求知若渴的学生打交道。偶尔跟政府的人也打打交道,不过都是我姚百圣自己的学生。我这一生,薄有其名。但先父为我取的名字是姚白。白字,瞿秋白之白,先父期望我能做一个如瞿秋白那般、为国家民族大业而努力的有志青年。二十一岁,我自己改名为姚百圣,姚白之名弃之不用,你们可知是为什么?”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在我们的传统里,身体发肤皆是受之父母,何况是姓名称谓,这一切都是父母及祖上的恩赐。不止我等国人,即便在崇尚自由的欧美,姓名一般都是父母所赐予。
有人立即站起来,回答道:“先生之意,一定是想为国家文化作贡献,做个真正的大家,博采百家之长,立圣后代。”
也有人答道“我以为,先生改名,并不一定是摒弃先父嘱托,而是志存高远,将父辈的期待进一步提升层次。”
一时间,阶梯教室内关于老先生改名的讨论此起彼伏,脑洞也越开越大,有人说姚百圣之所以改名,是因为年轻时候碰上喜欢的姑娘,求之不得,便将自己的名字改了铭志;有人说姚百圣改名,是因为当时国家户籍限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得已改名;甚至还有人说,姚百圣改名的原因很简单,根据道家风水八字做出的改变。
一场关于改名的讨论进行了足足25分钟,老先生站在讲台上品茶,波澜不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就像一个种了满满一麦田小麦的老农,看那茫茫麦海在三伏天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他的教学宗旨很简单,发动学生自主思考。
... -->>
他们很幸运,终于在下午一点五十八分踏进了学妹所告知的教室。
今天上的是新闻学专业的小课,地点却在二楼东侧的一个阶梯教室。因为姚教授的课不拘泥于满堂灌的传统模式,往往用开放式的思维探讨关于新闻学、传播学的学问,所以只要是他的课总有许多其他专业的同学过来旁听。学校也本着开放办学的人性化思路,“大家”的课都在阶梯教室进行。
夏无双他们到的时候,习惯性牵着手走到后面坐下,而前排已经满满当当都是人。
上课铃响起,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先生走了进来,一身灰布衣服再朴素不过。他的教具很简单,一杯清茶便是所有,甚至手里连教材都没拿。
这就是整个华夏新闻传播学学子心目中的大宗师——姚百圣。姚教授作为名满天下的大家,桃李三千从不是一句空话。这些年,纵横华夏新闻界的人才,上到经国喉舌的国家新闻体系当权者、中至全国大地大小报社的扛鼎人物,微至行走基层采访第一手新闻素材的青年记者,多半都是出自他门下。最不济,多少也是听过他教诲的。
老先生走进教室的时候,正是夏无双跟上官清琳才找到座位坐定。
老先生咳嗽一声,环视教室一圈,说道:“上课!”
在座学生皆是恭恭敬敬站起身来问好,虔诚程度,就像小学时候第一次升国旗。
老先生放下手中清茶,朗朗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讲理论,只探讨实战,新闻实战。”
学生中一片哗然,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好,毕竟已经适应了恩师的教学模式,而其他专业莫名而来的人,显然心中有些小小的失望。这些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凑热闹,回头在社交媒体上发个动态炫耀的。岂料人家老先生不按照套路,准备满堂“扯淡”。
“啊,姚教授今天不讲专业课呢”上官清琳都有些失望,她的专业是法医,真心希望跨专业听一听新闻系的课。夏无双轻轻抚摸她后背,失意她稍安勿躁。
老先生继续道:“我从业半生,基本都在跟这三尺讲台和求知若渴的学生打交道。偶尔跟政府的人也打打交道,不过都是我姚百圣自己的学生。我这一生,薄有其名。但先父为我取的名字是姚白。白字,瞿秋白之白,先父期望我能做一个如瞿秋白那般、为国家民族大业而努力的有志青年。二十一岁,我自己改名为姚百圣,姚白之名弃之不用,你们可知是为什么?”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在我们的传统里,身体发肤皆是受之父母,何况是姓名称谓,这一切都是父母及祖上的恩赐。不止我等国人,即便在崇尚自由的欧美,姓名一般都是父母所赐予。
有人立即站起来,回答道:“先生之意,一定是想为国家文化作贡献,做个真正的大家,博采百家之长,立圣后代。”
也有人答道“我以为,先生改名,并不一定是摒弃先父嘱托,而是志存高远,将父辈的期待进一步提升层次。”
一时间,阶梯教室内关于老先生改名的讨论此起彼伏,脑洞也越开越大,有人说姚百圣之所以改名,是因为年轻时候碰上喜欢的姑娘,求之不得,便将自己的名字改了铭志;有人说姚百圣改名,是因为当时国家户籍限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得已改名;甚至还有人说,姚百圣改名的原因很简单,根据道家风水八字做出的改变。
一场关于改名的讨论进行了足足25分钟,老先生站在讲台上品茶,波澜不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就像一个种了满满一麦田小麦的老农,看那茫茫麦海在三伏天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他的教学宗旨很简单,发动学生自主思考。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