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字经(5) (1/2)
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周共和[1],始纪年。历宣幽[2],遂东迁。
【注释】
[1]共和:公元前841年,因国人暴动周厉王逃离镐京,由周公、捎公共同执政,历史上将这一年称为“共和元年”,是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2]宣幽:指周宣王、周幽王。
【译文】
我国从周朝共和之年开始有正式纪年。经历了周宣王和周幽王,周朝首都东迁洛阳。
【解读】
周朝第十代的厉王暴虐无道,终于被赶出皇宫,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政权,后来由厉王的儿子宣王继位,到了周幽王时,镐京为犬戎攻破,周朝首都东迁洛阳,称为东周。
周辙东[1],王纲[2]坠[3],逞[4]干戈[5],尚游说[6]。
【注释】
[1]周辙东:指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阳。辙,这里指代车,意为搬迁。[2]王纲:指王朝的统治。[3]坠:衰落。[4]逞:显示、夸耀。[5]干戈:军事力量、武力。[6]游说:政客以口才劝说各诸侯采纳他们的主张献策。
【译文】
自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开始衰落,诸侯国之间时常武力相争,而游说之士们也开始鼓吹、游说,大行其道。
【解读】
周平王国都东迁至洛阳,搬迁过程中秦国、魏国、郑国帮助王室完成了东迁的任务。为了奖赏这几个诸侯国,王室划分了一些区域领土酬谢各有功国,这使得原本在西北一隅的秦国骤然强大,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王室逐渐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诸侯国都想称王称霸,动不动干戈以见,战争连年不绝,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始春秋[1],终战国[2]。五霸[3]强,七雄[4]出。
【注释】
[1]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2]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因当时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而得名。[3]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4]七雄:指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强国。
【译文】
东周分两个时期,东周前期为春秋时期,后期称为战国时期。春秋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强称霸。战国时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解读】
周平王东迁后,一统天下的地位早已名存实亡,而是“五霸”说了算。齐桓公是五霸之首,他重于改革,国力日益强盛。宋襄公帮助了齐孝公登上了王位,并以讲信用、讲仁义著称。由于晋文公的父亲把王位传给了小儿子,晋文公先后在卫国、齐国、曹国、楚国过着十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在秦国的帮助下晋文公重新回到自己的国家当上了国君。现在的清明节也是起源于晋文公悼念曾经帮过他的介子推“割股充饥”之恩。秦穆公是晋文公的岳父,他任人唯贤,渴慕贤才。他用五张羊皮把当时在楚成王手下养马的百里奚换回,后成为秦穆公的贤臣。“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的就是楚成王的一鸣惊人,成就霸业。
嬴秦氏[1],始兼并。传二世[2],楚[3]汉[4]争[5]。
【注释】
[1]嬴秦氏:秦国君姓嬴,所以秦也称为嬴秦,这里指秦始皇嬴政。[2]二世:名胡亥,秦始皇儿子,继承始皇为二世皇帝。[3]楚:楚霸王项羽。[4]汉:汉高祖刘邦。[5]争:争权。
【译文】
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益强大,兼并了其他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大乱,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解读】
战国末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的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制度国家。虽然秦始皇在位统治的十五年期间苛政杂税、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等,产生了很多负面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使得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以及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方面的贡献。此外,秦始皇还推行郡县制,修筑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长城。如今,长城早已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之一。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皇在古代的意思是大,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皇帝就意味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而且是上天赐予的,就是君权神授。秦始皇还采取了很多遵君措施使得皇帝的地位神圣化,例如,只有皇帝自称为朕,只有皇帝用的玉印称为玺。
高祖兴[1],汉业建,至孝平[2],王莽[3]篡[4]。
【注释】
[1]兴:兴起。[2]孝平:孝平帝,在位五年被外戚王莽篡权杀害。[3]王莽:汉朝大司马,汉元帝皇后侄,杀害孝平帝篡权为帝,改国号为“新”。[4]篡:夺取。
【译文】
汉高祖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基业。汉朝皇位传到孝平帝时,被王莽篡夺了。
【解读】
汉朝建立后,经过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的“文景之治”,又经过汉武帝的开疆拓荒,汉朝日趋强大,进入鼎盛时期。但内部的混乱使得官宦外戚相争,王莽就出现了。王莽,字巨君,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子。汉哀帝公元前1年去世后,汉平帝即位,元后临朝掌制,王莽出任大司马为辅政大臣,封“安汉公”,即能安定汉室的公爵。公元3年,在王莽的策划下,汉平帝刘衎娶比自己大三岁的王莽女儿为妻。公元6年,大臣们给刘衎祝寿,王莽乘机敬上毒酒,刘衎一饮而尽。公元9年,王莽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直至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后,王莽被杀,在位15年。
光武[1]兴,为东汉[2],四百年,终于献[3]。
【注释】
[1]光武:指光武帝刘秀。刘秀,字文叔,公元25年称帝重建汉朝,史称“光武中兴”。[2]东汉:指光武帝定都洛阳,故称东汉,以前为西汉。[3]献:汉献帝,东汉末代皇帝。
【译文】
为光复汉室,刘秀兴起,推翻新朝,恢复国号为汉。东汉历时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解读】
刘秀加入绿林起义军,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在昆阳地区击败王莽主力军,攻入长安城,放火烧了未央宫。之后,刘秀利用赤眉起义军与绿林军间的矛盾,削平割据势力,剿灭各地豪强,恢复天下... -->>
周共和[1],始纪年。历宣幽[2],遂东迁。
【注释】
[1]共和:公元前841年,因国人暴动周厉王逃离镐京,由周公、捎公共同执政,历史上将这一年称为“共和元年”,是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2]宣幽:指周宣王、周幽王。
【译文】
我国从周朝共和之年开始有正式纪年。经历了周宣王和周幽王,周朝首都东迁洛阳。
【解读】
周朝第十代的厉王暴虐无道,终于被赶出皇宫,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政权,后来由厉王的儿子宣王继位,到了周幽王时,镐京为犬戎攻破,周朝首都东迁洛阳,称为东周。
周辙东[1],王纲[2]坠[3],逞[4]干戈[5],尚游说[6]。
【注释】
[1]周辙东:指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阳。辙,这里指代车,意为搬迁。[2]王纲:指王朝的统治。[3]坠:衰落。[4]逞:显示、夸耀。[5]干戈:军事力量、武力。[6]游说:政客以口才劝说各诸侯采纳他们的主张献策。
【译文】
自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开始衰落,诸侯国之间时常武力相争,而游说之士们也开始鼓吹、游说,大行其道。
【解读】
周平王国都东迁至洛阳,搬迁过程中秦国、魏国、郑国帮助王室完成了东迁的任务。为了奖赏这几个诸侯国,王室划分了一些区域领土酬谢各有功国,这使得原本在西北一隅的秦国骤然强大,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王室逐渐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诸侯国都想称王称霸,动不动干戈以见,战争连年不绝,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始春秋[1],终战国[2]。五霸[3]强,七雄[4]出。
【注释】
[1]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2]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因当时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而得名。[3]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4]七雄:指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强国。
【译文】
东周分两个时期,东周前期为春秋时期,后期称为战国时期。春秋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强称霸。战国时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解读】
周平王东迁后,一统天下的地位早已名存实亡,而是“五霸”说了算。齐桓公是五霸之首,他重于改革,国力日益强盛。宋襄公帮助了齐孝公登上了王位,并以讲信用、讲仁义著称。由于晋文公的父亲把王位传给了小儿子,晋文公先后在卫国、齐国、曹国、楚国过着十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在秦国的帮助下晋文公重新回到自己的国家当上了国君。现在的清明节也是起源于晋文公悼念曾经帮过他的介子推“割股充饥”之恩。秦穆公是晋文公的岳父,他任人唯贤,渴慕贤才。他用五张羊皮把当时在楚成王手下养马的百里奚换回,后成为秦穆公的贤臣。“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的就是楚成王的一鸣惊人,成就霸业。
嬴秦氏[1],始兼并。传二世[2],楚[3]汉[4]争[5]。
【注释】
[1]嬴秦氏:秦国君姓嬴,所以秦也称为嬴秦,这里指秦始皇嬴政。[2]二世:名胡亥,秦始皇儿子,继承始皇为二世皇帝。[3]楚:楚霸王项羽。[4]汉:汉高祖刘邦。[5]争:争权。
【译文】
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益强大,兼并了其他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大乱,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解读】
战国末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的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制度国家。虽然秦始皇在位统治的十五年期间苛政杂税、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等,产生了很多负面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使得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以及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方面的贡献。此外,秦始皇还推行郡县制,修筑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长城。如今,长城早已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之一。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皇在古代的意思是大,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皇帝就意味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而且是上天赐予的,就是君权神授。秦始皇还采取了很多遵君措施使得皇帝的地位神圣化,例如,只有皇帝自称为朕,只有皇帝用的玉印称为玺。
高祖兴[1],汉业建,至孝平[2],王莽[3]篡[4]。
【注释】
[1]兴:兴起。[2]孝平:孝平帝,在位五年被外戚王莽篡权杀害。[3]王莽:汉朝大司马,汉元帝皇后侄,杀害孝平帝篡权为帝,改国号为“新”。[4]篡:夺取。
【译文】
汉高祖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基业。汉朝皇位传到孝平帝时,被王莽篡夺了。
【解读】
汉朝建立后,经过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的“文景之治”,又经过汉武帝的开疆拓荒,汉朝日趋强大,进入鼎盛时期。但内部的混乱使得官宦外戚相争,王莽就出现了。王莽,字巨君,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子。汉哀帝公元前1年去世后,汉平帝即位,元后临朝掌制,王莽出任大司马为辅政大臣,封“安汉公”,即能安定汉室的公爵。公元3年,在王莽的策划下,汉平帝刘衎娶比自己大三岁的王莽女儿为妻。公元6年,大臣们给刘衎祝寿,王莽乘机敬上毒酒,刘衎一饮而尽。公元9年,王莽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直至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后,王莽被杀,在位15年。
光武[1]兴,为东汉[2],四百年,终于献[3]。
【注释】
[1]光武:指光武帝刘秀。刘秀,字文叔,公元25年称帝重建汉朝,史称“光武中兴”。[2]东汉:指光武帝定都洛阳,故称东汉,以前为西汉。[3]献:汉献帝,东汉末代皇帝。
【译文】
为光复汉室,刘秀兴起,推翻新朝,恢复国号为汉。东汉历时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解读】
刘秀加入绿林起义军,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在昆阳地区击败王莽主力军,攻入长安城,放火烧了未央宫。之后,刘秀利用赤眉起义军与绿林军间的矛盾,削平割据势力,剿灭各地豪强,恢复天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