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寒门宰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须由天子下诏专门为招揽人才而设。
“制科收录极少,且不因时而设,故而老夫没听过哪个读书人以制科……”
“本乡先达吴相公,不正是以制科授官吗?”
章越忍不住出声,他上一世混论坛时就是ETC,好抬杠不能自已。而章越所言的吴相公,就是当朝宰执吴育。前不久章越还在彭县尉那见过他的侄儿。
郭学究点头道:“正是,为师疏忽了。本朝两百年来制科入三等者,唯吴相公一人也!制科入三等更难于得状元,本朝状元迄今几十人,但制科三等仅吴相公一人,你说是不是制科更难于常科。”
下面郭学究所言的常科就是众所周知的科举方式。
而常科就是固定几年一贡举,说是常科其实也不常,比如有两年一贡举,也有四年一贡举,甚至有五年不贡举的。但近年来已定为两年一贡举。
郭学究又道:“常科也分两科,进士科与诸科。所谓诸科也就是唐时的明经科,但进士科却一直称谓不变。”
“进士科论诗赋策论及帖经墨义。但诸科不用诗赋策论,只帖经墨义就好,我就先与你说说诸科吧!”
所谓贴经就是考书上原文,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给你盖住上句,让你写下句,或盖住上句写下句如此。但诸科里不会如此简单,一般是盖住好几个字如此。
墨义就是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解释出来。诸科只考帖经与墨义,说白了就是考你背书的功夫!
宋朝诸科有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等等。
章越心想以郭学究言语里的意思,暗示自己考诸科是再明显不过。而进士科的诗赋策论是要看才学的,且没有统一的标准。
以寒家子弟而论,没有人传扬你的文章,将你引荐给公卿,往进士科走希望太过渺茫。唯独死记硬背的诸科有较大的希望。
郭学究问道:“三礼可乎?”
三礼科就是《礼记》,《周礼》,《仪规》。
章越摇了摇头道:“太少。”
郭学究满是欣慰,他方才其实在‘问志’。章越没有为了偷懒去选学究科,也没有不‘尊经’选三史,开元礼,明法等科,这说明此子可以造就。
郭学究又问道:“三传可乎?”
三传是《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礼加在一起大约二十万字,但三传仅左传一本就二十万字。
“还是太少!”章越毫不犹豫。
郭学究更是高兴:“五经可乎?”
五经之前他所提毛诗,尚书,礼记,左传,周易五经,孔颍达曾作《五经正义》阐述这五经,然后被确立为官方科举用书,但凡读书人不按照五经正义解释这五经文章,皆被视作歪理邪说。
尽管弊病许多,但五经正义革除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之弊,有了个共同标准。
章越明白进士科太过飘渺,没有标准答案,上下是考官说得算。他身为寒家子弟底子薄,要想碰一碰运气实在太难,将来成功的机会也小。但常科倒是可以,这里一份努力一份收获,答对答错一目了然。所以郭学究的意思,是期许章越能选五经科的。
章越想到这里,继续摇头道:“太少。”
郭学究吃了一惊,疑道:“你要选何科?”
章越反问:“师兄要选何科?”
郭学究闻言沉默片刻,这才道:“你师兄他……我教他五岁即读论语,为得是有朝一日能九经科及第。”
随即郭学究又对章越道:“但九经科乃诸科中最难得,你大可不必强求。”
正如郭学究所言,诸科之中最难的要属九经科。
读九经科的考生要读《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九经。
考试内容也是最多,要答帖书一百二十帖,答墨义六十条。
而唐朝仅次于进士科最难的五经科,考试范围也在这九经。
不过唐朝将《礼记》、《左传》列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
考试时,二大经为必考,再从中经小经中选三经凑成五经即可。
但宋朝的九经科是全部都要考!
郭学究深深地看着章越,言下之意是你真要考九经科吗?
“听闻九经科出身要在诸科之上?”章越问道。
郭学究闻言心道,此子功利心太重,不问愿不愿学,而问是何出身?将来再慢慢纠之吧!
郭学究叹道:“正是如此,九经科出身确实高于诸科。在进士授官里,进士甲科里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五名是一等。”
“而甲科第六人以下及《九经》及第,为第二等。而其余诸科出身则与进士第五甲同出身,须守选。”
章越心底有了计较,进士科分为五等。
进士科甲等前五名是一等出身。
而九经科及第与甲等第六名以后是二等出身。
再下面才是进士科乙等丙等等等。
所谓守选就是不能立即授官,必须三年后以选人的身份至流内铨参选,又要考试一次。其他诸科出身与进士科第五等又是一个待遇。
由此可见,九经科及第有多难,章越更想不到,其貌不扬的郭林居然有此决心。
“莫非你要学九经科?”郭学究问道。
ps1:感谢熿裘书友成为本书第三位盟主!
ps2:大家要越越选什么科?
须由天子下诏专门为招揽人才而设。
“制科收录极少,且不因时而设,故而老夫没听过哪个读书人以制科……”
“本乡先达吴相公,不正是以制科授官吗?”
章越忍不住出声,他上一世混论坛时就是ETC,好抬杠不能自已。而章越所言的吴相公,就是当朝宰执吴育。前不久章越还在彭县尉那见过他的侄儿。
郭学究点头道:“正是,为师疏忽了。本朝两百年来制科入三等者,唯吴相公一人也!制科入三等更难于得状元,本朝状元迄今几十人,但制科三等仅吴相公一人,你说是不是制科更难于常科。”
下面郭学究所言的常科就是众所周知的科举方式。
而常科就是固定几年一贡举,说是常科其实也不常,比如有两年一贡举,也有四年一贡举,甚至有五年不贡举的。但近年来已定为两年一贡举。
郭学究又道:“常科也分两科,进士科与诸科。所谓诸科也就是唐时的明经科,但进士科却一直称谓不变。”
“进士科论诗赋策论及帖经墨义。但诸科不用诗赋策论,只帖经墨义就好,我就先与你说说诸科吧!”
所谓贴经就是考书上原文,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给你盖住上句,让你写下句,或盖住上句写下句如此。但诸科里不会如此简单,一般是盖住好几个字如此。
墨义就是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解释出来。诸科只考帖经与墨义,说白了就是考你背书的功夫!
宋朝诸科有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等等。
章越心想以郭学究言语里的意思,暗示自己考诸科是再明显不过。而进士科的诗赋策论是要看才学的,且没有统一的标准。
以寒家子弟而论,没有人传扬你的文章,将你引荐给公卿,往进士科走希望太过渺茫。唯独死记硬背的诸科有较大的希望。
郭学究问道:“三礼可乎?”
三礼科就是《礼记》,《周礼》,《仪规》。
章越摇了摇头道:“太少。”
郭学究满是欣慰,他方才其实在‘问志’。章越没有为了偷懒去选学究科,也没有不‘尊经’选三史,开元礼,明法等科,这说明此子可以造就。
郭学究又问道:“三传可乎?”
三传是《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礼加在一起大约二十万字,但三传仅左传一本就二十万字。
“还是太少!”章越毫不犹豫。
郭学究更是高兴:“五经可乎?”
五经之前他所提毛诗,尚书,礼记,左传,周易五经,孔颍达曾作《五经正义》阐述这五经,然后被确立为官方科举用书,但凡读书人不按照五经正义解释这五经文章,皆被视作歪理邪说。
尽管弊病许多,但五经正义革除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之弊,有了个共同标准。
章越明白进士科太过飘渺,没有标准答案,上下是考官说得算。他身为寒家子弟底子薄,要想碰一碰运气实在太难,将来成功的机会也小。但常科倒是可以,这里一份努力一份收获,答对答错一目了然。所以郭学究的意思,是期许章越能选五经科的。
章越想到这里,继续摇头道:“太少。”
郭学究吃了一惊,疑道:“你要选何科?”
章越反问:“师兄要选何科?”
郭学究闻言沉默片刻,这才道:“你师兄他……我教他五岁即读论语,为得是有朝一日能九经科及第。”
随即郭学究又对章越道:“但九经科乃诸科中最难得,你大可不必强求。”
正如郭学究所言,诸科之中最难的要属九经科。
读九经科的考生要读《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九经。
考试内容也是最多,要答帖书一百二十帖,答墨义六十条。
而唐朝仅次于进士科最难的五经科,考试范围也在这九经。
不过唐朝将《礼记》、《左传》列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
考试时,二大经为必考,再从中经小经中选三经凑成五经即可。
但宋朝的九经科是全部都要考!
郭学究深深地看着章越,言下之意是你真要考九经科吗?
“听闻九经科出身要在诸科之上?”章越问道。
郭学究闻言心道,此子功利心太重,不问愿不愿学,而问是何出身?将来再慢慢纠之吧!
郭学究叹道:“正是如此,九经科出身确实高于诸科。在进士授官里,进士甲科里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五名是一等。”
“而甲科第六人以下及《九经》及第,为第二等。而其余诸科出身则与进士第五甲同出身,须守选。”
章越心底有了计较,进士科分为五等。
进士科甲等前五名是一等出身。
而九经科及第与甲等第六名以后是二等出身。
再下面才是进士科乙等丙等等等。
所谓守选就是不能立即授官,必须三年后以选人的身份至流内铨参选,又要考试一次。其他诸科出身与进士科第五等又是一个待遇。
由此可见,九经科及第有多难,章越更想不到,其貌不扬的郭林居然有此决心。
“莫非你要学九经科?”郭学究问道。
ps1:感谢熿裘书友成为本书第三位盟主!
ps2:大家要越越选什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