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里暗想,这正是给汗父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
元宝炬和元玉英一起转过头来看着秃突佳。
接连数日的北风终于止住了。这天晚上天朗气清,夜幕中缀满繁星,捧着一轮明月。被软禁了数日的宇文泰和于谨看似坐以待毙,实则静观其变。可是他们绝没有想到的是,来放他们的人居然是武卫将军侯和。
侯和的伤还没全好,但是自从高澄对他蛮横无礼之后他整个人性情大变。
宇文泰和于谨其实并不需要有人来特意放掉他们。若是真想走,虽说费力,但也必然能走得了。
侯和带几个人,轻易就解决了哨卫,把宇文泰和于谨放了出来。这让宇文泰和于谨都略觉惊讶。同时三个人像是彼此极有默契一般,谁都没说一句话,行动间极为配合。
“武卫将军就不怕大将军知道是你放了吾等?”于谨难得有一回好奇心。
“家君濮阳郡公是大丞相旧交,岂能不救?”侯和提起了父亲侯景。但显然他并不是因为父亲侯景的缘故,这是三个人都心里明白的事。
不过看来父子终是心意相通。侯景本就是个四处留后路的人,也许结交并不是真心,但是关键时刻也是出路。
确实让高澄说中了,回也不愚,侯和确实不傻。只是他以前从未遇到过像高澄这么不给他面子,敢当众如此侮辱他的人。
没想到一路极顺利,直到从高澄搭的浮桥过河到了西岸,于谨都一直在怀疑这究竟是不是那位大将军的计策。可是管它是不是计策,他们也确实该回来了。若是因此而又引得东魏军中自相猜忌、倾轧倒也不是坏事。
宇文泰在黄河边眺望东岸灯火,不禁叹道,“高子惠如此不惜身惜命,哨卫形同虚设,此人以后必受其累。”
消息很快就传来了,而且是接二连三地传来。
东魏窦泰一路军从风陵渡过了黄河,这个时候宇文泰正在高澄营中,但西魏军集中所有优势兵力,由骠骑将军赵贵率军日夜兼程行抵潼关。赵贵出潼关再往东至小关,选择了一牧泽之处四面埋伏,只等自恃骁勇的东魏军先锋、督将窦泰一到,便将其引入牧泽的泥淖中。
四面楚歌之际,窦泰才发现已是西魏军的重重包围,数万铁骑陷于泥淖而不能突围。在西魏军万弩齐发之际再加上慌乱中的自行拥挤踩踏,窦泰的铁骑已死伤一大半。督将窦泰身中数箭,知道自己已经无法脱出重围,窦泰最后举剑自刎而死,保存了颜面。在临死之际才后悔不该不听大将军高澄数日前送信于他,要他不能轻敌冒进的提醒。
窦泰与渤海王、大丞相高欢互为友婿,他的妻子娄氏是高澄母亲娄妃的妹妹,窦泰也是高澄的嫡亲姨父。从怀朔起,窦泰就一直跟随高欢,两个人同样是镇兵出身,一直白手打天下,行至今日也实属不易。只因骄矜轻敌,导致今日身死殒命。而因为窦泰的一死,东西两魏之战也就注定了结果。
等到高澄知道窦泰已死,又接到军士禀报,被软禁的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和车骑将军于谨早已不知去向。猜也能猜得出来,宇文泰必已渡河西去。而且是利用高澄所造浮桥。至于这个时候再去追究是谁放走了宇文泰和于谨,又给了他们这么大的便利,已经是没有意义的事了。
当高澄连连接到几个奏报后,已经慌了神。他知道窦泰之败还有窦泰之死对于他的父亲渤海王、大丞相高欢来说会是什么样的打击,或者说不只是对高欢,这打击是对整个东魏的。他不能就此罢休。
东魏军营中表面看似安定,实则已是军心散乱。大将军高澄点齐了人马,直奔黄河边造好的浮桥。高澄说什么都不能甘心,至少要渡河与西岸的西魏军一战,他心里还存有一点幻想,说不定可以挽回败局。
谁知道刚出大营便看到先去探看消息的陈元康率兵而回,陈元康风尘赴赴地匆匆拦住了高澄马首。
“大将军,宇文黑獭已经率西寇从西岸渡河而来,马上就要到我营中。”陈元康不想显得过于慌乱而忧乱军心。他伸手牵住了高澄马颈上的缰绳低语道。跟在高澄身后的崔季舒与崔暹都眼巴巴地瞧着,但听得并不十分清楚。只有再远一些的侯和态然自若。
“那又如何?正好与这个竖子一战。”高澄心里是怒极了。没想到前几日宇文泰孤身入敌营,留连数日,说了那么多话,原来全都是在作态,都是为了掩护要奇袭小关的赵贵。他们之间还有一点点的兄弟情义吗?虽然都是互相使诈,但最后他还是被宇文泰骗过。
“大将军千万不可在此时意气用事。”陈元康又不敢太激怒高澄,只能放缓了语气劝道,“赵贵在小关大败窦行台,已经回师向蒲坂而来。大将军不如先撤兵,等到将来时机成熟时再行伐西寇,不可在此时匆忙决断以防再生变故。”
陈元康的话已经说得很缓和了。窦泰已死,这事已成定局。如果就此止损还可保存实力。眼看着赵贵来和宇文泰汇合,若是等到两面夹击,高澄这一路军基本也要败落,到时候损失更大。万一要是世子再有个闪失,那就不只是军事上的损失了,连高氏都要承受巨大的变故。况且,如果窦泰和高澄都败了,高敖曹就算突破蓝田关,到时候也是四面被围,不见前景。
里暗想,这正是给汗父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
元宝炬和元玉英一起转过头来看着秃突佳。
接连数日的北风终于止住了。这天晚上天朗气清,夜幕中缀满繁星,捧着一轮明月。被软禁了数日的宇文泰和于谨看似坐以待毙,实则静观其变。可是他们绝没有想到的是,来放他们的人居然是武卫将军侯和。
侯和的伤还没全好,但是自从高澄对他蛮横无礼之后他整个人性情大变。
宇文泰和于谨其实并不需要有人来特意放掉他们。若是真想走,虽说费力,但也必然能走得了。
侯和带几个人,轻易就解决了哨卫,把宇文泰和于谨放了出来。这让宇文泰和于谨都略觉惊讶。同时三个人像是彼此极有默契一般,谁都没说一句话,行动间极为配合。
“武卫将军就不怕大将军知道是你放了吾等?”于谨难得有一回好奇心。
“家君濮阳郡公是大丞相旧交,岂能不救?”侯和提起了父亲侯景。但显然他并不是因为父亲侯景的缘故,这是三个人都心里明白的事。
不过看来父子终是心意相通。侯景本就是个四处留后路的人,也许结交并不是真心,但是关键时刻也是出路。
确实让高澄说中了,回也不愚,侯和确实不傻。只是他以前从未遇到过像高澄这么不给他面子,敢当众如此侮辱他的人。
没想到一路极顺利,直到从高澄搭的浮桥过河到了西岸,于谨都一直在怀疑这究竟是不是那位大将军的计策。可是管它是不是计策,他们也确实该回来了。若是因此而又引得东魏军中自相猜忌、倾轧倒也不是坏事。
宇文泰在黄河边眺望东岸灯火,不禁叹道,“高子惠如此不惜身惜命,哨卫形同虚设,此人以后必受其累。”
消息很快就传来了,而且是接二连三地传来。
东魏窦泰一路军从风陵渡过了黄河,这个时候宇文泰正在高澄营中,但西魏军集中所有优势兵力,由骠骑将军赵贵率军日夜兼程行抵潼关。赵贵出潼关再往东至小关,选择了一牧泽之处四面埋伏,只等自恃骁勇的东魏军先锋、督将窦泰一到,便将其引入牧泽的泥淖中。
四面楚歌之际,窦泰才发现已是西魏军的重重包围,数万铁骑陷于泥淖而不能突围。在西魏军万弩齐发之际再加上慌乱中的自行拥挤踩踏,窦泰的铁骑已死伤一大半。督将窦泰身中数箭,知道自己已经无法脱出重围,窦泰最后举剑自刎而死,保存了颜面。在临死之际才后悔不该不听大将军高澄数日前送信于他,要他不能轻敌冒进的提醒。
窦泰与渤海王、大丞相高欢互为友婿,他的妻子娄氏是高澄母亲娄妃的妹妹,窦泰也是高澄的嫡亲姨父。从怀朔起,窦泰就一直跟随高欢,两个人同样是镇兵出身,一直白手打天下,行至今日也实属不易。只因骄矜轻敌,导致今日身死殒命。而因为窦泰的一死,东西两魏之战也就注定了结果。
等到高澄知道窦泰已死,又接到军士禀报,被软禁的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和车骑将军于谨早已不知去向。猜也能猜得出来,宇文泰必已渡河西去。而且是利用高澄所造浮桥。至于这个时候再去追究是谁放走了宇文泰和于谨,又给了他们这么大的便利,已经是没有意义的事了。
当高澄连连接到几个奏报后,已经慌了神。他知道窦泰之败还有窦泰之死对于他的父亲渤海王、大丞相高欢来说会是什么样的打击,或者说不只是对高欢,这打击是对整个东魏的。他不能就此罢休。
东魏军营中表面看似安定,实则已是军心散乱。大将军高澄点齐了人马,直奔黄河边造好的浮桥。高澄说什么都不能甘心,至少要渡河与西岸的西魏军一战,他心里还存有一点幻想,说不定可以挽回败局。
谁知道刚出大营便看到先去探看消息的陈元康率兵而回,陈元康风尘赴赴地匆匆拦住了高澄马首。
“大将军,宇文黑獭已经率西寇从西岸渡河而来,马上就要到我营中。”陈元康不想显得过于慌乱而忧乱军心。他伸手牵住了高澄马颈上的缰绳低语道。跟在高澄身后的崔季舒与崔暹都眼巴巴地瞧着,但听得并不十分清楚。只有再远一些的侯和态然自若。
“那又如何?正好与这个竖子一战。”高澄心里是怒极了。没想到前几日宇文泰孤身入敌营,留连数日,说了那么多话,原来全都是在作态,都是为了掩护要奇袭小关的赵贵。他们之间还有一点点的兄弟情义吗?虽然都是互相使诈,但最后他还是被宇文泰骗过。
“大将军千万不可在此时意气用事。”陈元康又不敢太激怒高澄,只能放缓了语气劝道,“赵贵在小关大败窦行台,已经回师向蒲坂而来。大将军不如先撤兵,等到将来时机成熟时再行伐西寇,不可在此时匆忙决断以防再生变故。”
陈元康的话已经说得很缓和了。窦泰已死,这事已成定局。如果就此止损还可保存实力。眼看着赵贵来和宇文泰汇合,若是等到两面夹击,高澄这一路军基本也要败落,到时候损失更大。万一要是世子再有个闪失,那就不只是军事上的损失了,连高氏都要承受巨大的变故。况且,如果窦泰和高澄都败了,高敖曹就算突破蓝田关,到时候也是四面被围,不见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