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重生之刹那芳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却在潜移默化中使她的临床思维更为缜密,考虑治疗方案更为全面了。
此外,芳华还要不定期地参加科里的学术学习活动。
一般在每周三的早交班后有一次journalclub,也就是读书会活动。每次由一位医生就自己最近看到的某一学术问题进行演讲,大家进行讨论。
来自世界各地的进修医生也可以上去演讲,英语可以说是医生们的通用语言了。虽然很多人的口音很重,但好在医学的专业名词大家都比较熟悉,一般抓住关键词听懂了,大概也就都能明白了。
听的南腔北调的英语多了,芳华越来越发现自己的英语发音其实还是挺标准的嘛,这让她对自己的信心更增强了不少,后来也有几次主动上台演讲,并且还颇受欢迎。
有时候,科里也会选一个手术少的日子,中午在医院食堂定下一个房间,在那里举行一个午餐会。大家在这里一边端着盘子吃着自助餐,一边自由讨论着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或是手术心得体会等等。
这午餐会的气氛很随意轻松,大家往往都还穿着手术室的洗手衣,有的还戴着手术帽,很自然地和周围的人交谈着。
这种聚会,消除了芳华刚刚产生的瑞士人很刻板的印象。因为她在几次出外散步的时候,迎面走来的陌生路人都会开口向她问好,但当她循声看去时,却发现对面的人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嘴巴也几乎是纹丝不动的。
这让她觉得挺诡异的,便认为瑞士人也像德国人一样严谨得有点刻板了,问好其实只是深入他们骨髓的一种习惯动作罢了。
不过在这午餐会上,芳华发现其实他们还是很会放松的。在她后来见识了瑞士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对滑雪有着高涨的热情后,就彻底放弃了刻板的这一印象。本来,瑞士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这一带靠近德国,只是略微有点受到德国人的影响罢了。
除了科里的学习活动,医学院内还经常举行各种学术讲座。
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主讲的。内容涉及临床的,基础的,生物的,内科的,外科的,,总之是涉及医学的各个分科。
这讲座大多是在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举行,只要有时间芳华是一定要去听听的,多了解一些医学各领域的新进展,总是有好处的嘛。
所以,芳华在苏黎世医院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忙碌。
她往往早上七点就出门,晚上也常常七八点才能回到鲁迪房东家,午餐和晚餐大多就在医院食堂里解决了。
不过有时候回来的早,她也会和鲁迪一家共进晚餐,和小佩特拉做汉语口语练习,也教她写字,还会教她唱中文歌曲,因为学某种语言的同时学唱该种语言的歌曲,有助于融入那种语言氛围。
小佩特拉也很喜欢唱歌,不过让芳华费解的是,她对什么儿歌、或是流行歌曲都是一般般的喜欢,唯独特别喜欢青藏高原这首歌。
芳华自己唱高音是很勉强的,她便从网上找来这歌,放给佩特拉听,旋律基本就靠佩特拉自学了,芳华只负责解释歌词和指导她的咬字。
没想到小女孩清脆的童声唱起这歌来,还真是蛮好听的。而且在鲁迪和米娅也一致表扬和赞赏后,小佩特拉越发天天地在屋子里“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地唱个不停了。
佩特拉还拿出自己收藏的画册,指着上面的喜马拉雅山,对芳华说自己非常喜欢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长大后一定要去那里旅游。
芳华猜想这小姑娘之所以这么喜欢高原和雪山,是因为苏黎世就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北麓,在苏黎世湖畔的山坡上就可以远眺阿尔卑斯山的雪峰。
在湖泊、雪峰、蓝天、绿地、鲜花的环境中,又是这样富足悠闲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性活泼开朗,热爱大自然,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其实,瑞士整个国家的人都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
比如这条流经老城区的利马特河及其上游的苏黎世湖,在40年前也并不是像现在这么清澈见底的。因为苏黎世是瑞士第一大城市,也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当年高度发展的工业使得苏黎世湖成了污染的重灾区,湖里的水质甚至差到不能游泳的程度。
这生活环境的急剧恶化,成为苏黎世人的切肤之痛。他们痛下决心,建立了发达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全市所有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都要经过机械、生物、化学、渗透等净化程序后,才能排放入连通苏黎世湖的利马特河。也就是说,在苏黎世,流入苏黎世湖的每滴水都是经过净化处理的。
经过多年的治理后,瑞士人骄傲地宣称,苏黎世湖中心的湖水质量已经达到了可以直接饮用的程度。
而且不但湖水河水的质量得到了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大大改善,也就吸引了大量的水鸟长年在湖上河中飞翔栖息。
芳华和佩特拉常常在傍晚或者周末,一起沿着河边湖畔散步,欣赏河中美丽的白天鹅的嬉游。她们也常常走下河堤的台阶,抛洒面包屑给它们喂食。
苏黎世的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真的很宜人。所以,即使在外面散步很久,也不觉得很冷。
而且空气很湿润,有点像成都的感觉,不过空气质量可就比成都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芳华在这里虽然天天徒步走路,很少坐车,但是一星期下来皮鞋也是干干净净,几乎不用擦的。她每天晚上洗漱的时候,也明显感觉到这脸比在国内时每天的风尘仆仆干净多了。
不过这里再好,也是异乡。
来到苏黎世已经一个月,在经过初到时忙于熟悉环境、适应新生活的紧张之后,芳华对这儿的新鲜感有些减退。而且她每日的生活又非常规律,规律到有点枯燥了,芳华不由开始频频思念起嘉辉来。
结了婚还是和纯谈恋爱的时候不一样。
同样的思念,在婚后却会更加有画面感。有时,那画面会让芳华自己都红了脸。
好在房东家里、科里、实验室里到处都可以上网,几乎每天中午芳华都可以和嘉辉在网上视频聊天,那个时候的北京正是傍晚。
所以,芳华虽想念嘉辉,但还可以忍受。
嘉辉在北京的生活,她很熟悉。所以,每次聊天几乎都是她喋喋不休地跟嘉辉诉说着自己在这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她的一点一滴的收获和喜悦,嘉辉都知道,也都感同身受。
有时候,她也会故意对着屏幕上的嘉辉撒娇:“唉——,我在这边孤枕难眠,怎么办啊?”
嘉辉就会低下头,右手食指和中指轮流轻轻擦一下眉梢,这是他思考时爱做的小动作。
然后他抬起头,认真地说:“要不,我寄个人形抱枕给你,你抱着它睡觉?”
芳华却又会哈哈大笑:“才不要,我的床小,放不下。”
而屏幕上的嘉辉也会嘴角轻翘,微笑不语。
这天,芳华说完了闲话后,又说道:“昨天都立春了,还有一星期就过年了。今年我不在北京,你要不要回四川过年啊?”
“嗯,过两天我请了假再说。其实实验室这两天就已经在封门冻细胞,都没怎么干活了。”
“哦。”
嘉辉却很关心地问她:“第一次在国外过春节,你准备怎么过?”
“没怎么打算。哦,对了,赵玉玲倒是说,让我去慕尼黑找她玩。”
“那也好啊。”
“可我懒得动,我就在瑞士还人生地不熟的,要我跨国旅行啊,我还怕找不到地方呢。再说,她都来这半年了,也算地头蛇了,应该她来看我噻。”
“我看,你就是懒惯了。算了,你一个人出门我也不放心。不过,过年的时候可别一个人闷在屋子里。我有经验,那种滋味可不太好受。”
芳华静默了一会儿才说:“好啦,知道了。对了,苏黎世大学也有好几百号中国留学生呢,到时候应该有很多活动吧。我去那儿凑凑热闹好了。”
却在潜移默化中使她的临床思维更为缜密,考虑治疗方案更为全面了。
此外,芳华还要不定期地参加科里的学术学习活动。
一般在每周三的早交班后有一次journalclub,也就是读书会活动。每次由一位医生就自己最近看到的某一学术问题进行演讲,大家进行讨论。
来自世界各地的进修医生也可以上去演讲,英语可以说是医生们的通用语言了。虽然很多人的口音很重,但好在医学的专业名词大家都比较熟悉,一般抓住关键词听懂了,大概也就都能明白了。
听的南腔北调的英语多了,芳华越来越发现自己的英语发音其实还是挺标准的嘛,这让她对自己的信心更增强了不少,后来也有几次主动上台演讲,并且还颇受欢迎。
有时候,科里也会选一个手术少的日子,中午在医院食堂定下一个房间,在那里举行一个午餐会。大家在这里一边端着盘子吃着自助餐,一边自由讨论着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或是手术心得体会等等。
这午餐会的气氛很随意轻松,大家往往都还穿着手术室的洗手衣,有的还戴着手术帽,很自然地和周围的人交谈着。
这种聚会,消除了芳华刚刚产生的瑞士人很刻板的印象。因为她在几次出外散步的时候,迎面走来的陌生路人都会开口向她问好,但当她循声看去时,却发现对面的人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嘴巴也几乎是纹丝不动的。
这让她觉得挺诡异的,便认为瑞士人也像德国人一样严谨得有点刻板了,问好其实只是深入他们骨髓的一种习惯动作罢了。
不过在这午餐会上,芳华发现其实他们还是很会放松的。在她后来见识了瑞士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对滑雪有着高涨的热情后,就彻底放弃了刻板的这一印象。本来,瑞士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这一带靠近德国,只是略微有点受到德国人的影响罢了。
除了科里的学习活动,医学院内还经常举行各种学术讲座。
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主讲的。内容涉及临床的,基础的,生物的,内科的,外科的,,总之是涉及医学的各个分科。
这讲座大多是在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举行,只要有时间芳华是一定要去听听的,多了解一些医学各领域的新进展,总是有好处的嘛。
所以,芳华在苏黎世医院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忙碌。
她往往早上七点就出门,晚上也常常七八点才能回到鲁迪房东家,午餐和晚餐大多就在医院食堂里解决了。
不过有时候回来的早,她也会和鲁迪一家共进晚餐,和小佩特拉做汉语口语练习,也教她写字,还会教她唱中文歌曲,因为学某种语言的同时学唱该种语言的歌曲,有助于融入那种语言氛围。
小佩特拉也很喜欢唱歌,不过让芳华费解的是,她对什么儿歌、或是流行歌曲都是一般般的喜欢,唯独特别喜欢青藏高原这首歌。
芳华自己唱高音是很勉强的,她便从网上找来这歌,放给佩特拉听,旋律基本就靠佩特拉自学了,芳华只负责解释歌词和指导她的咬字。
没想到小女孩清脆的童声唱起这歌来,还真是蛮好听的。而且在鲁迪和米娅也一致表扬和赞赏后,小佩特拉越发天天地在屋子里“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地唱个不停了。
佩特拉还拿出自己收藏的画册,指着上面的喜马拉雅山,对芳华说自己非常喜欢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长大后一定要去那里旅游。
芳华猜想这小姑娘之所以这么喜欢高原和雪山,是因为苏黎世就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北麓,在苏黎世湖畔的山坡上就可以远眺阿尔卑斯山的雪峰。
在湖泊、雪峰、蓝天、绿地、鲜花的环境中,又是这样富足悠闲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性活泼开朗,热爱大自然,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其实,瑞士整个国家的人都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
比如这条流经老城区的利马特河及其上游的苏黎世湖,在40年前也并不是像现在这么清澈见底的。因为苏黎世是瑞士第一大城市,也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当年高度发展的工业使得苏黎世湖成了污染的重灾区,湖里的水质甚至差到不能游泳的程度。
这生活环境的急剧恶化,成为苏黎世人的切肤之痛。他们痛下决心,建立了发达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全市所有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都要经过机械、生物、化学、渗透等净化程序后,才能排放入连通苏黎世湖的利马特河。也就是说,在苏黎世,流入苏黎世湖的每滴水都是经过净化处理的。
经过多年的治理后,瑞士人骄傲地宣称,苏黎世湖中心的湖水质量已经达到了可以直接饮用的程度。
而且不但湖水河水的质量得到了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大大改善,也就吸引了大量的水鸟长年在湖上河中飞翔栖息。
芳华和佩特拉常常在傍晚或者周末,一起沿着河边湖畔散步,欣赏河中美丽的白天鹅的嬉游。她们也常常走下河堤的台阶,抛洒面包屑给它们喂食。
苏黎世的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真的很宜人。所以,即使在外面散步很久,也不觉得很冷。
而且空气很湿润,有点像成都的感觉,不过空气质量可就比成都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芳华在这里虽然天天徒步走路,很少坐车,但是一星期下来皮鞋也是干干净净,几乎不用擦的。她每天晚上洗漱的时候,也明显感觉到这脸比在国内时每天的风尘仆仆干净多了。
不过这里再好,也是异乡。
来到苏黎世已经一个月,在经过初到时忙于熟悉环境、适应新生活的紧张之后,芳华对这儿的新鲜感有些减退。而且她每日的生活又非常规律,规律到有点枯燥了,芳华不由开始频频思念起嘉辉来。
结了婚还是和纯谈恋爱的时候不一样。
同样的思念,在婚后却会更加有画面感。有时,那画面会让芳华自己都红了脸。
好在房东家里、科里、实验室里到处都可以上网,几乎每天中午芳华都可以和嘉辉在网上视频聊天,那个时候的北京正是傍晚。
所以,芳华虽想念嘉辉,但还可以忍受。
嘉辉在北京的生活,她很熟悉。所以,每次聊天几乎都是她喋喋不休地跟嘉辉诉说着自己在这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她的一点一滴的收获和喜悦,嘉辉都知道,也都感同身受。
有时候,她也会故意对着屏幕上的嘉辉撒娇:“唉——,我在这边孤枕难眠,怎么办啊?”
嘉辉就会低下头,右手食指和中指轮流轻轻擦一下眉梢,这是他思考时爱做的小动作。
然后他抬起头,认真地说:“要不,我寄个人形抱枕给你,你抱着它睡觉?”
芳华却又会哈哈大笑:“才不要,我的床小,放不下。”
而屏幕上的嘉辉也会嘴角轻翘,微笑不语。
这天,芳华说完了闲话后,又说道:“昨天都立春了,还有一星期就过年了。今年我不在北京,你要不要回四川过年啊?”
“嗯,过两天我请了假再说。其实实验室这两天就已经在封门冻细胞,都没怎么干活了。”
“哦。”
嘉辉却很关心地问她:“第一次在国外过春节,你准备怎么过?”
“没怎么打算。哦,对了,赵玉玲倒是说,让我去慕尼黑找她玩。”
“那也好啊。”
“可我懒得动,我就在瑞士还人生地不熟的,要我跨国旅行啊,我还怕找不到地方呢。再说,她都来这半年了,也算地头蛇了,应该她来看我噻。”
“我看,你就是懒惯了。算了,你一个人出门我也不放心。不过,过年的时候可别一个人闷在屋子里。我有经验,那种滋味可不太好受。”
芳华静默了一会儿才说:“好啦,知道了。对了,苏黎世大学也有好几百号中国留学生呢,到时候应该有很多活动吧。我去那儿凑凑热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