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生于望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夜过去,文怡与柳东行仿佛忘了那一点小风波似的,仍旧如往日般恩爱亲密,但谁也没再提起太子与朱景深这两个人。文怡本有心再劝一劝柳东行,不要对太子生出心结,但看到柳东行的态度,又忍住了想要说的话。
接着,柳东行忽然忙碌起来,每日都要出门去,而且常常去拜访邻居朱家。两家本就住在一条胡同里,外人看不出来,家里人却是清楚的,见柳东行去得勤,有时候一天去三四次,不免觉得怪异。
连文慧都看出来了,还跟文怡说笑:“你男人这是怎么了?难道是跟你拌了嘴,跑邻居家躲难去了?”
文怡横了她一眼:“胡说八道!天天念叨着要出家的人少管别人的家事!”
文慧撇撇嘴,不理她了。
但她那句话还真是戳中了文怡的心事,心里不由得多想。邻居朱家是通政司的官员,从前跟柳东行也打过交道,难不成柳东行过去是要找通政司打听些什么消息吗?
朱太太仍旧三天两头地过来陪卢老夫人闲话。她以前碍着丈夫的身份,极少与别家女眷来往,如今搬到羊肝儿胡同里,卢老夫人与文怡在通政司的人眼中也算是半个自家人的家眷,因此她少了许多顾忌,只要有空,必要过来的。文怡便寻了个空子,旁敲侧击地向她打听柳东行每日去朱家的目的,不料她却说:“也没什么事,我们家老爷以前跟他碰过面,脾气挺合得来的,两人无事说说闲话罢了。”
文怡怎会相信,却也没法子,到了晚上,柳东行回来了,这一回甚至连晚饭都是在外头吃的。文怡有些生气了。
朱景深会记恨柳东行,确实是她导致的,可她又做错了什么呢?她可是从议婚起,就一直认定了柳东行这个人,哪怕明知道他有可能死在战场上,或是受伤致残破相,也依然坚持要在他出征前嫁给他。她自问没有任何对不起他的地方。他若觉得委屈,稍稍发点脾气,她也就认了,可是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实际上却在有意无意地冷淡她,她可不依!文怡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小鹌鹑般的性子了,她清楚地知道,有时候若是她自觉退让了,以后就可能要不停地退让,别人却不放在心上。
于是文怡遣走了丫环,在柳东行换过家常衣裳,坐在暖阁的罗汉床上喝茶休息的时候,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冷冷地道:“相公可是因前儿那件事恼了我了?若你心里真有什么不爽快的,还是照直说的好,别憋在心里,憋出病来!祖母与六姐姐眼看着就要起程了,再过不久,我们也要出发,要收拾的行李和处置的产业还有许多没料理完呢,还有送回恒安老家的信,也还没写。这种种大事,相公不在,我找谁商量去?耽误了行程,可不是玩儿的。若相公不愿看到我在跟前晃悠,我到祖母那儿打发时间去,如何?!”
柳东行听得一愣:“这是怎么说的?我哪里有生气?”
文怡眼圈一红:“你不生气,不生气你天天出门做什么?朱家有什么吸引你么?你大清早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在邻居家里一待就是一天,闹得朱太太只能避到我们家来找祖母说话打发时间。如今连六姐姐都看出来不对头了,祖母不好说什么,便让赵嬷嬷悄悄儿来问我,我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你干脆给我一个痛快好了!”说罢便忍不住委屈地想掉眼泪。
柳东行忙放下茶碗,拉起她的手道:“我何曾有恼过你来?那天晚上听你说了那件事后,我起初也有几分生气,但想一想,这本是那深世子任性胡闹,与你什么相干?况且我生完一场气后,便不再惦记着这件事了,又怎会因为恼你,便天天避出门去?实在是因为有事。”
文怡一把擦掉眼泪,双眼一瞪:“什么事?”
柳东行稍一迟疑,才道:“朱家的长子名叫朱汉进,早年离家出走,便再没了他的消息。最近我听说了有他的下落了,朱大人已经派人去找,我是过去陪着出出主意的。说起来,朱家的长子当年原是因为朱大人长年出外差,不能陪伴在家人左右,连父母亡故都未能回家送葬,故此愤然离家。朱大人一直为此事伤心,多年来从未放弃寻找,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消息,自然是激动非常,可惜没人可以听他倾述心事。我算是半个知情人,从前也曾经受过他的提点,只好硬着头皮陪他了。”
文怡听得奇怪:“原来如此,那朱太太为什么还会每天过来陪祖母说话呢?”
柳东行笑了笑:“朱大人这位长子乃是元配所出,如今这位朱太太却是填房。”又搂过文怡哄道:“我真的没有恼你,好娘子,别生气,最近是我疏忽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文怡挑挑眉,面上露出相信的微笑,私底下却把这个疑问悄悄埋在了心底。
第二天,柳东行吃了早饭,打了招呼:“今儿我要出一趟门,小傅说好了要请我们一帮兄弟吃酒,为当日他去李家求亲时,我们为他押阵道谢的,晚上我会回来吃饭。”
文怡应了,送他出了二门,便叫过一个小丫头跟上去,确认他是直接出了胡同口,方才罢了。不料上午朱太太过来时,已经换了说法:“这几日,为着我们家早些年出走的汉哥儿,劳烦柳将军辛苦了几日,实在是不好意思。人已经找到了,只是在外地,我们老爷正要打发人去接呢。”
文怡心中狐疑,不由得想起当日钟离太太到了朱家,似乎并不是走羊肝儿胡同来的,莫非朱家在别处还有后门或角门?昨天朱太太分明不是这个说法,怎么才一晚上,就改了口?
卢老夫人正在问朱太太:“你们家的汉哥儿,可是你上回跟我提的,元配留下来的那个?”
朱太太点点头:“就是他,他年纪尚小就没了母亲,我们老爷又忙于公事,无法照看他,我进门后,本来也是把他当亲生儿子一般疼的,可他不知何故就是没法与我亲近,只得养在我婆婆身边。后来我婆婆去了,他在家待了不到半年,便自个儿出走了。老爷为了找他,真是操碎了心,还辞了外差,回京里做闲职,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人也老了,只好退下来。”
文怡心下一动,想起了罗明敏的差事,心中不由得暗叹,做通政司的差事,真是不容易啊,象罗明敏这样,为了公事推迟婚期,已经算是好的了,朱大人年轻时,居然因为要出外差而无法照顾父母妻儿,又能找谁说理去呢?想到这里,她对柳东行那几分疑心也淡了,真心希望朱家真的是找到了失散已久的儿子。无论柳东行是不是真的有事瞒着她,至少,他是在她身边的。
从此文怡又恢复了对... -->>
一夜过去,文怡与柳东行仿佛忘了那一点小风波似的,仍旧如往日般恩爱亲密,但谁也没再提起太子与朱景深这两个人。文怡本有心再劝一劝柳东行,不要对太子生出心结,但看到柳东行的态度,又忍住了想要说的话。
接着,柳东行忽然忙碌起来,每日都要出门去,而且常常去拜访邻居朱家。两家本就住在一条胡同里,外人看不出来,家里人却是清楚的,见柳东行去得勤,有时候一天去三四次,不免觉得怪异。
连文慧都看出来了,还跟文怡说笑:“你男人这是怎么了?难道是跟你拌了嘴,跑邻居家躲难去了?”
文怡横了她一眼:“胡说八道!天天念叨着要出家的人少管别人的家事!”
文慧撇撇嘴,不理她了。
但她那句话还真是戳中了文怡的心事,心里不由得多想。邻居朱家是通政司的官员,从前跟柳东行也打过交道,难不成柳东行过去是要找通政司打听些什么消息吗?
朱太太仍旧三天两头地过来陪卢老夫人闲话。她以前碍着丈夫的身份,极少与别家女眷来往,如今搬到羊肝儿胡同里,卢老夫人与文怡在通政司的人眼中也算是半个自家人的家眷,因此她少了许多顾忌,只要有空,必要过来的。文怡便寻了个空子,旁敲侧击地向她打听柳东行每日去朱家的目的,不料她却说:“也没什么事,我们家老爷以前跟他碰过面,脾气挺合得来的,两人无事说说闲话罢了。”
文怡怎会相信,却也没法子,到了晚上,柳东行回来了,这一回甚至连晚饭都是在外头吃的。文怡有些生气了。
朱景深会记恨柳东行,确实是她导致的,可她又做错了什么呢?她可是从议婚起,就一直认定了柳东行这个人,哪怕明知道他有可能死在战场上,或是受伤致残破相,也依然坚持要在他出征前嫁给他。她自问没有任何对不起他的地方。他若觉得委屈,稍稍发点脾气,她也就认了,可是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实际上却在有意无意地冷淡她,她可不依!文怡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小鹌鹑般的性子了,她清楚地知道,有时候若是她自觉退让了,以后就可能要不停地退让,别人却不放在心上。
于是文怡遣走了丫环,在柳东行换过家常衣裳,坐在暖阁的罗汉床上喝茶休息的时候,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冷冷地道:“相公可是因前儿那件事恼了我了?若你心里真有什么不爽快的,还是照直说的好,别憋在心里,憋出病来!祖母与六姐姐眼看着就要起程了,再过不久,我们也要出发,要收拾的行李和处置的产业还有许多没料理完呢,还有送回恒安老家的信,也还没写。这种种大事,相公不在,我找谁商量去?耽误了行程,可不是玩儿的。若相公不愿看到我在跟前晃悠,我到祖母那儿打发时间去,如何?!”
柳东行听得一愣:“这是怎么说的?我哪里有生气?”
文怡眼圈一红:“你不生气,不生气你天天出门做什么?朱家有什么吸引你么?你大清早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在邻居家里一待就是一天,闹得朱太太只能避到我们家来找祖母说话打发时间。如今连六姐姐都看出来不对头了,祖母不好说什么,便让赵嬷嬷悄悄儿来问我,我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你干脆给我一个痛快好了!”说罢便忍不住委屈地想掉眼泪。
柳东行忙放下茶碗,拉起她的手道:“我何曾有恼过你来?那天晚上听你说了那件事后,我起初也有几分生气,但想一想,这本是那深世子任性胡闹,与你什么相干?况且我生完一场气后,便不再惦记着这件事了,又怎会因为恼你,便天天避出门去?实在是因为有事。”
文怡一把擦掉眼泪,双眼一瞪:“什么事?”
柳东行稍一迟疑,才道:“朱家的长子名叫朱汉进,早年离家出走,便再没了他的消息。最近我听说了有他的下落了,朱大人已经派人去找,我是过去陪着出出主意的。说起来,朱家的长子当年原是因为朱大人长年出外差,不能陪伴在家人左右,连父母亡故都未能回家送葬,故此愤然离家。朱大人一直为此事伤心,多年来从未放弃寻找,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消息,自然是激动非常,可惜没人可以听他倾述心事。我算是半个知情人,从前也曾经受过他的提点,只好硬着头皮陪他了。”
文怡听得奇怪:“原来如此,那朱太太为什么还会每天过来陪祖母说话呢?”
柳东行笑了笑:“朱大人这位长子乃是元配所出,如今这位朱太太却是填房。”又搂过文怡哄道:“我真的没有恼你,好娘子,别生气,最近是我疏忽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文怡挑挑眉,面上露出相信的微笑,私底下却把这个疑问悄悄埋在了心底。
第二天,柳东行吃了早饭,打了招呼:“今儿我要出一趟门,小傅说好了要请我们一帮兄弟吃酒,为当日他去李家求亲时,我们为他押阵道谢的,晚上我会回来吃饭。”
文怡应了,送他出了二门,便叫过一个小丫头跟上去,确认他是直接出了胡同口,方才罢了。不料上午朱太太过来时,已经换了说法:“这几日,为着我们家早些年出走的汉哥儿,劳烦柳将军辛苦了几日,实在是不好意思。人已经找到了,只是在外地,我们老爷正要打发人去接呢。”
文怡心中狐疑,不由得想起当日钟离太太到了朱家,似乎并不是走羊肝儿胡同来的,莫非朱家在别处还有后门或角门?昨天朱太太分明不是这个说法,怎么才一晚上,就改了口?
卢老夫人正在问朱太太:“你们家的汉哥儿,可是你上回跟我提的,元配留下来的那个?”
朱太太点点头:“就是他,他年纪尚小就没了母亲,我们老爷又忙于公事,无法照看他,我进门后,本来也是把他当亲生儿子一般疼的,可他不知何故就是没法与我亲近,只得养在我婆婆身边。后来我婆婆去了,他在家待了不到半年,便自个儿出走了。老爷为了找他,真是操碎了心,还辞了外差,回京里做闲职,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人也老了,只好退下来。”
文怡心下一动,想起了罗明敏的差事,心中不由得暗叹,做通政司的差事,真是不容易啊,象罗明敏这样,为了公事推迟婚期,已经算是好的了,朱大人年轻时,居然因为要出外差而无法照顾父母妻儿,又能找谁说理去呢?想到这里,她对柳东行那几分疑心也淡了,真心希望朱家真的是找到了失散已久的儿子。无论柳东行是不是真的有事瞒着她,至少,他是在她身边的。
从此文怡又恢复了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