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梦回宋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干部。由此,也引发了司马光与王安石之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争论。
这是1068年春天的事情了。
争论始自于祭天大典红包,但随着话题的深入,已经转变成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了。
王安石认为国家财政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缺乏善于理财的人。司马光表示反对,他认为王安石所言之理财,不过是巧立名目,在百姓头上增加捐税而已。
王安石坚持自己的观点,说:“不是这样。善于理财者,可以不增加捐税却使国库充盈。”
司马光对此大不以为然,他说:“天下哪里有这个道理?天地所生的钱财万物,不在民间,就在政府。设法从老百姓那里巧取豪夺,比增加捐税还坏。你这实际上就是当年桑弘羊之流蒙骗汉武帝的那套说辞。”
其实,但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王安石的话也是正确的。现代社会已经证明了,不增加捐税也能增加财政收入的办法很多,比如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如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比如完善社会生产制度……
司马光把桑弘羊拿来做例子以反驳王安石,是没有看到他们两者之间本质的区别。
王安石出台了青苗法,规定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由政府提供给农民低息贷款,让他们购买棉粮种子,等秋后丰收再行偿还。在贷款过程里,贫穷的农民要拿青苗作为抵押,是以此法称为“青苗法”。这部法律打击了在农村里猖獗的高利贷活动,维护了农民的利益。现在看来,王安石的青苗法已经有了用市场手段来调剂经济政策的影子。
而桑弘羊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将铸钱、冶铁、制盐、卖酒等最赚钱的行业全部收归国有,实行*;甚至一度准备将河湖塘湾与海洋中捕鱼捞虾也实行国家*。一句话,就是实行国家垄断。垄断当然是最来钱的勾当了,这事儿我们现在的中国电信、中国石油等企业正干得不亦悦乎呢。国家当然是富了,可惜老百姓的口袋因此而被掏空了。
在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宋神宗还是选择站在了王安石这一边。国家财政确实太差钱了,王安石的那套理论更适合宋神宗的胃口。
冬天,苏轼两兄弟服丧期已满,举家搬迁,正在赶来首都的路上。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第九幕
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在王安石大刀阔斧的运作之下,闻名中外的熙宁变法正式开始。
王安石的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主要内容有:
一、青苗法。这个办法是他以前在地方搞改革试点的成绩,现在拿来在全国推广;
二、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地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三、免役法。官府的各种差役,公民可以不用自己服役,交一笔免役钱,政府另行雇人服役。按照该法规定,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这样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四、方田均税法。为了防止大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人口,由政府丈量土地,核实土地数量,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
五、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每十家是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家里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抽一个当保丁,农闲练兵,战时编入军队打仗。
王安石的改革政策刚刚实施,就在朝廷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一个站出来批评他的就是他曾经的老朋友:司马光。
作为朝廷器重的大臣,司马光发现改革可能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时,他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三次给王安石写信,要他权衡考虑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劝告王安石不可“用心太过,自信太厚”,借此“以尽益友之忠”。 王安石的反应则是那封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他以彬彬有礼的风度,针锋相对的反驳了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加在自己身上的罪名。这封信曾经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巨大的政治立场差异,导致他们谁也无法将对方说服。从那开始,他们不但是政治上的死敌,在私人感情上也断绝了联系。
虽然司马光身后站着一个庞大的名臣队伍,比如欧阳修、韩琦、苏轼等人,他甚至还获得了皇太后的支持。但是,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参知政事王安石,还有宋神宗。一心要励精图治的宋神宗把赌注全部押到了王安石身上。因此,可供司马光选择的道路不多:要么转变立场支持王安石,要么收拾行李上路,退出权力中心。前者不符合司马光的做事风格,他就只有选择黯然离开了。
宋神宗其实也很器重司马光,他一边支持王安石变法,一边竭力挽留司马光,而且欲封他做国防部副部长。司马光目光坚毅的看着宋神宗,说:“要我留下也可以,请你全部废除王安石的变法。”
话说到这份上,宋神宗也只好黯然神伤的看着司马光离去。
在接下来的10几年里,司马光一直过着隐居生活,专心致志的写那一本传世之作《资治通鉴》。
司马光走后,宋神宗不无担忧的询问王安石:“爱卿啊,虽然我是义无反顾的支持你,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老干部都反对你呢?”
王安石以他一以贯之的彪悍表情说:“改革嘛,总是会触及到许多既得利益者利益,他们反对才是正常的表现,这才证明改革是行之有效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可以趁此机会为国家补充新鲜血液。”
事实上,王安石在变法里确实提拔了一大批忠诚于他的年轻干部。比如前面说到的沈括,后面将会说到的蔡京。
宋神宗接着王安石的话题说:“我看苏轼这年轻人挺不错,要不把他升为谏官?”
王安石其实也很欣赏苏轼的文学才华,但对他趋向保守的政治立场相当不满,委婉的对向宋神宗说:“轼才亦高,但所学不正……”
宋神宗的建议就此搁浅。
当然,王安石也并未因为苏轼对改革持异议就把他冷藏起来,任命他为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可是苏轼这浑小子毫不领情。王安石打算改革考试制度,他却发表《议学校贡举状》和王安石唱对台戏,王安石当然不高兴了,把他赶到开封做了一个推官。
王安石的算盘很精:当你被那些大大小小的事务缠在身上的时候,也就没什么功夫管我的闲事了。(未完待续)
干部。由此,也引发了司马光与王安石之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争论。
这是1068年春天的事情了。
争论始自于祭天大典红包,但随着话题的深入,已经转变成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了。
王安石认为国家财政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缺乏善于理财的人。司马光表示反对,他认为王安石所言之理财,不过是巧立名目,在百姓头上增加捐税而已。
王安石坚持自己的观点,说:“不是这样。善于理财者,可以不增加捐税却使国库充盈。”
司马光对此大不以为然,他说:“天下哪里有这个道理?天地所生的钱财万物,不在民间,就在政府。设法从老百姓那里巧取豪夺,比增加捐税还坏。你这实际上就是当年桑弘羊之流蒙骗汉武帝的那套说辞。”
其实,但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王安石的话也是正确的。现代社会已经证明了,不增加捐税也能增加财政收入的办法很多,比如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如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比如完善社会生产制度……
司马光把桑弘羊拿来做例子以反驳王安石,是没有看到他们两者之间本质的区别。
王安石出台了青苗法,规定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由政府提供给农民低息贷款,让他们购买棉粮种子,等秋后丰收再行偿还。在贷款过程里,贫穷的农民要拿青苗作为抵押,是以此法称为“青苗法”。这部法律打击了在农村里猖獗的高利贷活动,维护了农民的利益。现在看来,王安石的青苗法已经有了用市场手段来调剂经济政策的影子。
而桑弘羊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将铸钱、冶铁、制盐、卖酒等最赚钱的行业全部收归国有,实行*;甚至一度准备将河湖塘湾与海洋中捕鱼捞虾也实行国家*。一句话,就是实行国家垄断。垄断当然是最来钱的勾当了,这事儿我们现在的中国电信、中国石油等企业正干得不亦悦乎呢。国家当然是富了,可惜老百姓的口袋因此而被掏空了。
在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宋神宗还是选择站在了王安石这一边。国家财政确实太差钱了,王安石的那套理论更适合宋神宗的胃口。
冬天,苏轼两兄弟服丧期已满,举家搬迁,正在赶来首都的路上。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第九幕
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在王安石大刀阔斧的运作之下,闻名中外的熙宁变法正式开始。
王安石的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主要内容有:
一、青苗法。这个办法是他以前在地方搞改革试点的成绩,现在拿来在全国推广;
二、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地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三、免役法。官府的各种差役,公民可以不用自己服役,交一笔免役钱,政府另行雇人服役。按照该法规定,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这样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四、方田均税法。为了防止大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人口,由政府丈量土地,核实土地数量,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
五、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每十家是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家里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抽一个当保丁,农闲练兵,战时编入军队打仗。
王安石的改革政策刚刚实施,就在朝廷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一个站出来批评他的就是他曾经的老朋友:司马光。
作为朝廷器重的大臣,司马光发现改革可能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时,他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三次给王安石写信,要他权衡考虑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劝告王安石不可“用心太过,自信太厚”,借此“以尽益友之忠”。 王安石的反应则是那封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他以彬彬有礼的风度,针锋相对的反驳了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加在自己身上的罪名。这封信曾经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巨大的政治立场差异,导致他们谁也无法将对方说服。从那开始,他们不但是政治上的死敌,在私人感情上也断绝了联系。
虽然司马光身后站着一个庞大的名臣队伍,比如欧阳修、韩琦、苏轼等人,他甚至还获得了皇太后的支持。但是,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参知政事王安石,还有宋神宗。一心要励精图治的宋神宗把赌注全部押到了王安石身上。因此,可供司马光选择的道路不多:要么转变立场支持王安石,要么收拾行李上路,退出权力中心。前者不符合司马光的做事风格,他就只有选择黯然离开了。
宋神宗其实也很器重司马光,他一边支持王安石变法,一边竭力挽留司马光,而且欲封他做国防部副部长。司马光目光坚毅的看着宋神宗,说:“要我留下也可以,请你全部废除王安石的变法。”
话说到这份上,宋神宗也只好黯然神伤的看着司马光离去。
在接下来的10几年里,司马光一直过着隐居生活,专心致志的写那一本传世之作《资治通鉴》。
司马光走后,宋神宗不无担忧的询问王安石:“爱卿啊,虽然我是义无反顾的支持你,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老干部都反对你呢?”
王安石以他一以贯之的彪悍表情说:“改革嘛,总是会触及到许多既得利益者利益,他们反对才是正常的表现,这才证明改革是行之有效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可以趁此机会为国家补充新鲜血液。”
事实上,王安石在变法里确实提拔了一大批忠诚于他的年轻干部。比如前面说到的沈括,后面将会说到的蔡京。
宋神宗接着王安石的话题说:“我看苏轼这年轻人挺不错,要不把他升为谏官?”
王安石其实也很欣赏苏轼的文学才华,但对他趋向保守的政治立场相当不满,委婉的对向宋神宗说:“轼才亦高,但所学不正……”
宋神宗的建议就此搁浅。
当然,王安石也并未因为苏轼对改革持异议就把他冷藏起来,任命他为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可是苏轼这浑小子毫不领情。王安石打算改革考试制度,他却发表《议学校贡举状》和王安石唱对台戏,王安石当然不高兴了,把他赶到开封做了一个推官。
王安石的算盘很精:当你被那些大大小小的事务缠在身上的时候,也就没什么功夫管我的闲事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