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半夜等鬼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番两次奇幻般的经历,我难免要在小伙伴们面前添油加醋、大肆吹嘘一番。众伙伴有的自然不信,有的勉强信了。
正当我得意洋洋之际,冬梅冷不丁冒了句:“有本事就去动老宁叔的小鬼坛子试试?”看来她对我暗中换走她那枚小铜镜一事,还有点耿耿于怀!
老宁叔原名“封昌宁”,是第九生产队的,现在也已七老八十了,晚一辈按习惯叫他“昌宁叔”,更小的便叫他“老宁叔”。至于他的小鬼坛子,听说是一个大陶罐,形状与各家日常腌咸菜干的用的坛子差不多。
有关那个坛子的传说,曾经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有说人封昌宁在坛里养了只小鬼。
但说归说,谁也没办法证实。况且封昌宁性格古怪,寡言少语,且时常摆着一副臭脸,平时很少与邻居来往,子孙后辈也与其不亲。所以,也不知是谁曾见过那坛子,并把它的故事讲了出来,只是大家都认为,这传说十有八九是某一人编的。
说来,那是二十年前,那时正闹饥荒,村里虽没饿死过人,但有不少人因家中时常断粮,米面等粗粮吃得少,多用蔬菜、瓜果等充饥,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浑身浮肿等。
不过,奇怪的是封昌宁一家的口粮似乎不曾断过。那时还是大集体,谁家的粮食多点、谁家的粮食少点,虽有差别但也大不到哪里去,大家都心中有数。于是便有人怀疑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
本来怀疑归怀疑,大家都是同宗,也没人在意,但偏偏同一生产队里有一名叫“封必福”的懒汉,得了“红眼病”。
封必福平日里好吃懒做,习惯寅吃卯粮,常年还好,尚可勉强度日,但一遇饥荒之年,自然就时常被饿得呱呱叫。他听到封昌宁一家可能私藏粮食的议论后,便趁着农闲,报告给了生产队长,非要生产队长带人查个究竟不可。
原第九生产队队长名叫“封秋茂”,他对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一事并不怎么相信。
毕竟,作为生产队长,在集大体年代,平时要带领大家下地共同搞生产、分配粮食。因此,地里产出多少粮食,仓库的进出,他心中一清二楚,几斤几两也有账本可查。
要说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那么那些私藏的粮食是哪里来的?若是偷的那就直接说是偷的,没必要说成私藏。但这两年一饥荒,大家都对粮仓盯得紧紧的,也没听说哪一生产队的粮仓被失窃过。
换个角度讲,说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不等于是在说他封秋茂作为队长,监管不力,打他的脸吗?况且这一查,不管封昌宁一家有没有私藏粮食,面子上都说不过去。
而且,作为生产队长,他对好吃懒做的封必福并无好感。因此,对于封必福的举报,他自然不爱搭理。
封秋茂慢悠悠地点了根烟,在脑子里仔细分析一番,很快便得出了结论:
“所谓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一事,可能是有人见他们家未断过粮,但又不敢乱说他们是偷来的,便给他们安了个不愠不火的罪名。后来,这事传到了封必福耳里,也就他会较真!”
封必福见队长有些犹豫了,便上前振振有词道:“您作为生产队长,这事一定要查个一清二楚,给队员们一个交代,不然大家心里个梗,会影响生产积极性。再说,这事您若不管,日后恐怕会有人说您偏袒昌宁叔一家!”
封秋茂漫不经心道:“这事谁说的,有证据吗?”“大家都在议论着呢!要证据,上他们家查一查不就有了吗?”封必福回道。
“要是没有呢?”封秋茂反问道。“没有就没有,省得大家继续冤枉他们。”见队长不上心,封必福便左右抓着理不放。
封秋茂奈不住封必福的一番死缠烂打,也为了给队员们一个交代,同时证明自己没偏袒封昌宁一家,便同意了封必福的要求。再说,若昌宁叔一家是清白的,也等于证明了自己不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
封必福虽懒,但脑子好使,向队长建议说要对封昌宁家进行突击检查。封秋茂无话可说,便同意了封必福的建议,还叫上另两名队员一起去。
在大集体时代,作为生产队长,负责带领队员从事生产劳动及粮食分配等。因此,只有在耕作上是一把好手,且能服众的人,才有可能被推选为生产队长,生产队长算不上是村干部,但还是有一定的权威,要上哪家查看是否有私藏粮食,还没谁敢说不。
到了封昌宁家,正见封昌宁独自坐在门口抽烟。封秋茂和另两名队员一时不好意思开口,也知道封昌宁性情古怪,不好打交道,因此便有些踌躇不前。好在封必福猴急,主动冒上前去打头阵。
封必福双手叉腰,昂首挺胸道:“昌宁叔,就您一个人在家吗?今天队长带领我们来查查你们家私藏粮食一事。”其口头上虽尊敬,但口气不小,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与影视剧中的汉奸无异!
封昌宁闻言后,仍坐在凳子上,跷着二郎腿,并未起身,待吐了一口烟圈,方慢悠悠道:“我家怎么就私藏粮食了?这事谁说的?”
“大家都在说。”封必福道。封昌宁听了,便追问道:“大家都是谁?”
封必福脑子转得快,立即回顶道:“谁说的自然不能跟你说,这叫做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懂不?”封昌宁听了,便冷笑一声:“举报人怕就是你吧?”
&nbs... -->>
三番两次奇幻般的经历,我难免要在小伙伴们面前添油加醋、大肆吹嘘一番。众伙伴有的自然不信,有的勉强信了。
正当我得意洋洋之际,冬梅冷不丁冒了句:“有本事就去动老宁叔的小鬼坛子试试?”看来她对我暗中换走她那枚小铜镜一事,还有点耿耿于怀!
老宁叔原名“封昌宁”,是第九生产队的,现在也已七老八十了,晚一辈按习惯叫他“昌宁叔”,更小的便叫他“老宁叔”。至于他的小鬼坛子,听说是一个大陶罐,形状与各家日常腌咸菜干的用的坛子差不多。
有关那个坛子的传说,曾经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有说人封昌宁在坛里养了只小鬼。
但说归说,谁也没办法证实。况且封昌宁性格古怪,寡言少语,且时常摆着一副臭脸,平时很少与邻居来往,子孙后辈也与其不亲。所以,也不知是谁曾见过那坛子,并把它的故事讲了出来,只是大家都认为,这传说十有八九是某一人编的。
说来,那是二十年前,那时正闹饥荒,村里虽没饿死过人,但有不少人因家中时常断粮,米面等粗粮吃得少,多用蔬菜、瓜果等充饥,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浑身浮肿等。
不过,奇怪的是封昌宁一家的口粮似乎不曾断过。那时还是大集体,谁家的粮食多点、谁家的粮食少点,虽有差别但也大不到哪里去,大家都心中有数。于是便有人怀疑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
本来怀疑归怀疑,大家都是同宗,也没人在意,但偏偏同一生产队里有一名叫“封必福”的懒汉,得了“红眼病”。
封必福平日里好吃懒做,习惯寅吃卯粮,常年还好,尚可勉强度日,但一遇饥荒之年,自然就时常被饿得呱呱叫。他听到封昌宁一家可能私藏粮食的议论后,便趁着农闲,报告给了生产队长,非要生产队长带人查个究竟不可。
原第九生产队队长名叫“封秋茂”,他对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一事并不怎么相信。
毕竟,作为生产队长,在集大体年代,平时要带领大家下地共同搞生产、分配粮食。因此,地里产出多少粮食,仓库的进出,他心中一清二楚,几斤几两也有账本可查。
要说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那么那些私藏的粮食是哪里来的?若是偷的那就直接说是偷的,没必要说成私藏。但这两年一饥荒,大家都对粮仓盯得紧紧的,也没听说哪一生产队的粮仓被失窃过。
换个角度讲,说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不等于是在说他封秋茂作为队长,监管不力,打他的脸吗?况且这一查,不管封昌宁一家有没有私藏粮食,面子上都说不过去。
而且,作为生产队长,他对好吃懒做的封必福并无好感。因此,对于封必福的举报,他自然不爱搭理。
封秋茂慢悠悠地点了根烟,在脑子里仔细分析一番,很快便得出了结论:
“所谓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一事,可能是有人见他们家未断过粮,但又不敢乱说他们是偷来的,便给他们安了个不愠不火的罪名。后来,这事传到了封必福耳里,也就他会较真!”
封必福见队长有些犹豫了,便上前振振有词道:“您作为生产队长,这事一定要查个一清二楚,给队员们一个交代,不然大家心里个梗,会影响生产积极性。再说,这事您若不管,日后恐怕会有人说您偏袒昌宁叔一家!”
封秋茂漫不经心道:“这事谁说的,有证据吗?”“大家都在议论着呢!要证据,上他们家查一查不就有了吗?”封必福回道。
“要是没有呢?”封秋茂反问道。“没有就没有,省得大家继续冤枉他们。”见队长不上心,封必福便左右抓着理不放。
封秋茂奈不住封必福的一番死缠烂打,也为了给队员们一个交代,同时证明自己没偏袒封昌宁一家,便同意了封必福的要求。再说,若昌宁叔一家是清白的,也等于证明了自己不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
封必福虽懒,但脑子好使,向队长建议说要对封昌宁家进行突击检查。封秋茂无话可说,便同意了封必福的建议,还叫上另两名队员一起去。
在大集体时代,作为生产队长,负责带领队员从事生产劳动及粮食分配等。因此,只有在耕作上是一把好手,且能服众的人,才有可能被推选为生产队长,生产队长算不上是村干部,但还是有一定的权威,要上哪家查看是否有私藏粮食,还没谁敢说不。
到了封昌宁家,正见封昌宁独自坐在门口抽烟。封秋茂和另两名队员一时不好意思开口,也知道封昌宁性情古怪,不好打交道,因此便有些踌躇不前。好在封必福猴急,主动冒上前去打头阵。
封必福双手叉腰,昂首挺胸道:“昌宁叔,就您一个人在家吗?今天队长带领我们来查查你们家私藏粮食一事。”其口头上虽尊敬,但口气不小,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与影视剧中的汉奸无异!
封昌宁闻言后,仍坐在凳子上,跷着二郎腿,并未起身,待吐了一口烟圈,方慢悠悠道:“我家怎么就私藏粮食了?这事谁说的?”
“大家都在说。”封必福道。封昌宁听了,便追问道:“大家都是谁?”
封必福脑子转得快,立即回顶道:“谁说的自然不能跟你说,这叫做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懂不?”封昌宁听了,便冷笑一声:“举报人怕就是你吧?”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