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我在现代留过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宪抬起头,看着福宁殿前的御阶。
这是他无比熟悉的地方。
熙宁元年开始,他每隔两年,都在这里陛辞。
大行皇帝会站在福宁殿的高台上,目送他离开。
李宪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虎口满是老茧,厚实的大腿内侧,也都是茧子。
自熙宁元年,王韶献平戎策,主持河湟拓边,他被大行皇帝挑中,去古渭辅佐王韶以来,已经过去了差不多整整十九年。
十九年间,南征北战,戎马西北。
让他从当初的小黄门,成为了如今威震四方的大宋熙河经略。
老实说,这一路上,李宪无数次想过,自己是否还能回到熙河。
但,当他看到汴京城的那一瞬间。
李宪知道,他回不去了。
为什么?
他是上个月的辛酉日(二十八)在熙州接到的要求他回京面圣述职的旨意。
四月甲子(初一),在安排了兰州、河州、会州以及定西城的防御守备后,他率部启程从熙州出发。
当夜,他率部夜宿古狄道旁的一座废弃的山神庙。
是夜他睁着眼睛,看了一整夜的狄道星星。
却并没有等到来自汴京的天子旨意。
这让李宪如梦初醒!
大行皇帝已经驾崩了!
他再也等不到大行皇帝的旨意了!
四月丙寅(初三),他率部进入秦州境内,还是没有朝廷的旨意。
他似乎被遗忘了一样,没有人来催促他,也没有人来告诉他应该走什么道路,从那个方向入京。
而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过去,每有战事或者当他要入京时。
每隔三天,只要道路没有阻断,天子的旨意就会准时到他手中。
虽然这些旨意都是七八天前甚至十几天前,从汴京降下的,用急脚马递送到了他手中的时候,常常局势已经完全不同。
可李宪已经习惯了!
习惯按着汴京在七八天前甚至是十几天前的旨意做事。
所以,当他在四月乙巳,因为山洪阻路不得不绕行一百里的时候,他忽然就和左右说道:“此番回京,我当上表为大行皇帝山陵按行使!”
其后虽然有过动摇,有过犹豫。
但等到他看到汴京城,却依然还是没有任何旨意。
甚至都没有使者来问他为什么这么久了还未到京城。
李宪就已经知道,他该退了。
哪怕他今年才四十三岁,也该退了。
朝廷已经漠不关心!!
他是内臣,一旦没有庙堂上的天子支持,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李都知……”一个年轻的内臣,出现在他面前。
李宪抬起头,看着对方。
他认得这個人,元丰二年,他回京述职,在大内遇到李舜举,彼时李舜举身边似乎就跟着这个小黄门。
如今,当年稚嫩的小黄门,已经是新君身边的近臣。
“大家有旨意,请李都知坤宁殿面圣!”
李宪恭恭敬敬的对着福宁殿一拜:“臣,谨遵旨意!”
然后跟着这个年轻的内臣,向前走去。
穿过福宁殿旁的回廊时,李宪听到了那个年轻的内臣,压低了的细微声音:“都知,大家昨夜曾叮嘱我,务必嘱托都知:娘娘面前切记切记,谦卑恭顺,不可提及任何与熙河有关的武备、征讨之事……”
李宪低着头,静静的听着。
他一路上,已经听过无数少主的传说。
纯孝、仁圣、聪俊。
据说才八岁,就已经能读通春秋,阐发圣人之教,恭以孝子之行,奉两宫为至亲。
就连太师文彦博,也和人说:少主年虽幼冲,却已颇具人君法度,圣王之姿,宋室中兴可期矣!
昨日紫宸殿便殿上,少主无意间一句,看似无的放矢的话。
让他麾下大将王文郁,变成了朝野上下称颂的:忠勇之将。
韩琦韩忠献举荐的大将,还能不忠不勇吗?
于是,已经有人在提议,是不是可以让王文郁留在汴京,出任三衙管军?
等那个年轻的内臣说完,李宪就回答道:“大家教训,老臣铭记在心!”
“都知心中知道就好!”对方道:“娘娘慈圣,见不得打打杀杀……”
李宪继续低头,但他已经听出了对方的弦外之音——陛下喜欢打打杀杀?
嗯!?
于是,内心的火焰,再次燃起。
他才四十三岁。
等得起!
……
坤宁殿,帷幕落下。
李宪亦步亦趋,到了帷幕前,见着那帷幕内影影绰绰的身影,当即跪下来拜道:“臣宪,恭祝皇太后殿下、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都知请起!”帷幕中的太后声音平缓。
“石得一,给都知赐座!”
于是,昔日的大行皇帝身边的大貂铛,出现在李宪身侧。
... -->>
李宪抬起头,看着福宁殿前的御阶。
这是他无比熟悉的地方。
熙宁元年开始,他每隔两年,都在这里陛辞。
大行皇帝会站在福宁殿的高台上,目送他离开。
李宪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虎口满是老茧,厚实的大腿内侧,也都是茧子。
自熙宁元年,王韶献平戎策,主持河湟拓边,他被大行皇帝挑中,去古渭辅佐王韶以来,已经过去了差不多整整十九年。
十九年间,南征北战,戎马西北。
让他从当初的小黄门,成为了如今威震四方的大宋熙河经略。
老实说,这一路上,李宪无数次想过,自己是否还能回到熙河。
但,当他看到汴京城的那一瞬间。
李宪知道,他回不去了。
为什么?
他是上个月的辛酉日(二十八)在熙州接到的要求他回京面圣述职的旨意。
四月甲子(初一),在安排了兰州、河州、会州以及定西城的防御守备后,他率部启程从熙州出发。
当夜,他率部夜宿古狄道旁的一座废弃的山神庙。
是夜他睁着眼睛,看了一整夜的狄道星星。
却并没有等到来自汴京的天子旨意。
这让李宪如梦初醒!
大行皇帝已经驾崩了!
他再也等不到大行皇帝的旨意了!
四月丙寅(初三),他率部进入秦州境内,还是没有朝廷的旨意。
他似乎被遗忘了一样,没有人来催促他,也没有人来告诉他应该走什么道路,从那个方向入京。
而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过去,每有战事或者当他要入京时。
每隔三天,只要道路没有阻断,天子的旨意就会准时到他手中。
虽然这些旨意都是七八天前甚至十几天前,从汴京降下的,用急脚马递送到了他手中的时候,常常局势已经完全不同。
可李宪已经习惯了!
习惯按着汴京在七八天前甚至是十几天前的旨意做事。
所以,当他在四月乙巳,因为山洪阻路不得不绕行一百里的时候,他忽然就和左右说道:“此番回京,我当上表为大行皇帝山陵按行使!”
其后虽然有过动摇,有过犹豫。
但等到他看到汴京城,却依然还是没有任何旨意。
甚至都没有使者来问他为什么这么久了还未到京城。
李宪就已经知道,他该退了。
哪怕他今年才四十三岁,也该退了。
朝廷已经漠不关心!!
他是内臣,一旦没有庙堂上的天子支持,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李都知……”一个年轻的内臣,出现在他面前。
李宪抬起头,看着对方。
他认得这個人,元丰二年,他回京述职,在大内遇到李舜举,彼时李舜举身边似乎就跟着这个小黄门。
如今,当年稚嫩的小黄门,已经是新君身边的近臣。
“大家有旨意,请李都知坤宁殿面圣!”
李宪恭恭敬敬的对着福宁殿一拜:“臣,谨遵旨意!”
然后跟着这个年轻的内臣,向前走去。
穿过福宁殿旁的回廊时,李宪听到了那个年轻的内臣,压低了的细微声音:“都知,大家昨夜曾叮嘱我,务必嘱托都知:娘娘面前切记切记,谦卑恭顺,不可提及任何与熙河有关的武备、征讨之事……”
李宪低着头,静静的听着。
他一路上,已经听过无数少主的传说。
纯孝、仁圣、聪俊。
据说才八岁,就已经能读通春秋,阐发圣人之教,恭以孝子之行,奉两宫为至亲。
就连太师文彦博,也和人说:少主年虽幼冲,却已颇具人君法度,圣王之姿,宋室中兴可期矣!
昨日紫宸殿便殿上,少主无意间一句,看似无的放矢的话。
让他麾下大将王文郁,变成了朝野上下称颂的:忠勇之将。
韩琦韩忠献举荐的大将,还能不忠不勇吗?
于是,已经有人在提议,是不是可以让王文郁留在汴京,出任三衙管军?
等那个年轻的内臣说完,李宪就回答道:“大家教训,老臣铭记在心!”
“都知心中知道就好!”对方道:“娘娘慈圣,见不得打打杀杀……”
李宪继续低头,但他已经听出了对方的弦外之音——陛下喜欢打打杀杀?
嗯!?
于是,内心的火焰,再次燃起。
他才四十三岁。
等得起!
……
坤宁殿,帷幕落下。
李宪亦步亦趋,到了帷幕前,见着那帷幕内影影绰绰的身影,当即跪下来拜道:“臣宪,恭祝皇太后殿下、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都知请起!”帷幕中的太后声音平缓。
“石得一,给都知赐座!”
于是,昔日的大行皇帝身边的大貂铛,出现在李宪身侧。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