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大秦帝国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77章老天一定会惩罚他
顿弱,历史上大秦统一期间曾有留名,事迹见于战国策。从战国策中的事迹来推测,他也是一个纵横家,和姚贾一样,在大秦统一之前奔走于关东诸国,以重金贿赂他国重臣,暗中干着“反间”等一系列破坏他国稳定的事情。韩魏两国的败亡,赵国李牧的死亡,都和他的“纵横”之策有直接关系。
真实历史上,顿弱是个何等人物?顿弱是魏国人,鬼谷学派的名士,在中原士人中颇有声名,人称顿子。这个时代以“子”称之的大贤,肯定是某个学派的泰斗人物,顿弱就是当今鬼谷学派的一个显赫标志。顿弱有贤名,但在仕途上屡遭挫折,于是心灰意冷,隐于山野,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纵情于山水。
他的朋友大都出自鬼谷一派,其中就有尉缭。尉缭也是魏人,同是鬼谷学派的大贤,偏重于兵家,志在谋取天下,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和平世界。带着这种“救世”的理想,尉缭到了咸阳,做了秦王政的客卿,帮助秦王政统一天下。
嫪毐(li)之-本文转自-,楚系外戚独霸朝堂,秦王政急切想扩大自己的实力,想招揽更多的大贤,于是尉缭向他推荐了顿弱。顿弱的才能毋庸置疑,他和尉缭一文一武,尽力辅佐秦王政,而首要之务就是打击楚系外戚,集中王权,其中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把公子宝鼎从北疆放出来,利用公子宝鼎的特殊背景,挑起老秦人与楚系外戚之间的斗争。
任何一个策略的实施,都带有很大的风险。公子宝鼎假如不堪大用,此策必定半途而废;如果尚可造就,此策即便不能成功,也能达到一定目的。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公子宝鼎竟然是个罕见的天才,这个天才反过来利用他们的策略迅速崛起,从而彻底打乱了他们的部署,导致大秦政局逐渐脱离了他们的控制。
现在回头再看,把公子宝鼎赶出咸阳是个无法挽回的错误,是个重大失策。从公子宝鼎离京就国开始,大秦的政局便开始失控,中原局势的风云变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公子宝鼎不仅仅是个罕见的天才,他似乎和天上的神有某种联系,总是能准确预测局势的发展,总是能提前布局,结果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如果公子宝鼎仅仅是给大秦创造奇迹,给大秦带来一个个胜利,咸阳当然欣喜若狂,可惜的是,公子宝鼎创造奇迹的目的是想影响和干涉朝政,是想在拥有更大实力的基础上改变国策,这触犯了咸阳的底线,两者之间由矛盾发展为斗争,变成你死我活的决斗了。
顿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赶赴中原,代表秦王政与武烈侯公子宝鼎进行一次正面对决。
目前的局面对咸阳其实非常不利,武烈侯完全控制着主动,咸阳在这场对决中没有多大的胜算。
武烈侯选择的对决时机太好了。现在中原陷入严重危机,大灾、大饥荒、难民潮、挥眈眈的敌国、蠢蠢欲动的叛逆,还有惶惶不安的巨贾豪富,甚至就连中原的军队和官吏们在危机的重压下也变得恐惧而绝望。此刻的中原就好比滚滚洪流,而武烈侯就是拦截洪流的堤坝,这道堤坝如果倒了,中原势必毁于旦夕之间。
武烈侯拿整个中原做赌注,与咸阳做一次对决,可想而知这次对决的结果。
秦王政敢不敢拿中原做赌博?拿下武烈侯并不难,但拿下武烈侯就要丢掉中原,秦王政有没有这样的大气魄?
秦王政或许有这样的大气魄,但他需要文武大臣们的支持,否则君臣离心,必败无疑。偏偏此刻华阳太后薨亡了,楚系外戚急需确立王统,以便找到新的支撑代替华阳太后。秦王政若想在击败武烈侯的同时保住中原,他就必须赢得楚系外戚的支持,也就是说,他必须立王后,立太子。
华阳太后辞世了,秦王政独霸王权,正要一展鸿图,此刻他若向楚系外戚低头,他失去的不仅仅是控制朝政的机会,其个人威信更是遭到了重创。
这才是此次对决的关键所在。秦王政输了,其个人威信遭到重创,不论对他本人还是对于那些忠诚于他的大臣,都是一次沉重打击。华阳太后在世,秦王政处处受制,华阳太后死了,秦王政还是处处受制,这对秦王政心理上的打击太严重了,
武烈侯的天才之处就体现在这里,他对人性的理解,对局势的判断,对时机的把握,已经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
秦王政如果不应战,他就只能放弃中原的控制权,任由武烈侯坐大,将来必定尾大不掉,朝政国策必定会受制于武烈侯。如果应战,他输了,他不但丢掉了中原的控制权,眼睁睁地看着武烈侯坐大,他还损失了个人威信。大王没有威信就没有足够威力,没有威力就无法震慑朝中各方势力,其结果就是一场灾难。
秦王政必须应战,必须赢,那么他必须向楚系外戚低头,而这一做法的结果更是一场大灾难,因为武烈侯会在临死之前发动致命一击,中原肯定丢失,最终秦王政输掉了一切。
也就说,秦王政应战之后,不论是赢还是败,他都是最大的输家,所以上上之策就是不应战,维持目前的局面,答应武烈侯的所有条件,等待时机。
秦王政岂肯服输?武烈侯的“长剑”尚未出鞘,条件尚未提出,秦王政就果断应战,长剑腾空而起。
顿弱就是秦王政手里的剑。
顿弱日夜兼程,飞车赶到函谷关。蒙武在关隘相迎。见面之后,顿弱迫不及待地问道“灾民情况如何?”
“武烈侯调动了中原所有可用的马车,日夜运送灾民南下。”蒙武脸色灰败,两眼红肿,神色极度疲惫“灾民太多了,就像洪水一般倾泻而下。中原的军队和官吏们已经全部出动,依旧难以控制局面,很多地方出现了烧杀掳掠的事情。好在武烈侯准备充分,及时平下端,没有酿成大祸。”
说到这里,蒙武仰天长叹“大王应该亲自来看看。如果没有武烈侯几个月的精心准备,没有武烈侯的西南策略,中原现在已经完了,即便我们有十万军队,也无法守住中原。”
顿弱沉默不语。蒙武这句话说得很委婉,其实就是对咸阳不满。此刻大王应该全力支持武烈侯,怎能为了争权夺利而置百万生灵于不顾?
“可怕,太可怕了。”蒙武手指“很快你就能看到滚滚的难民大潮了。在那些饥饿的难民面前,不要说军队,就是一座城池也会被他们活活吞噬。”
“中原各地的庶民怎么样?”顿弱问道。
“河北饥民蜂拥而来,你可以想像得到中原庶民的惊慌和害怕。”蒙武叹道“所以我们必须以最快速度转移灾民,转移速度越快,中原就能越早摆脱危机。”蒙武望着顿弱,摇摇头,欲言又止。你不该来啊,这时候你来中原,只会让中原形势变得更加恶劣。
顿弱似乎从蒙武的眼睛里读懂了他的心思,眉头微微皱起,又问道“齐国可有动静?韩魏两国的叛逆是否还在进攻?”
“齐国的军队都在长城一线蓄势待发。”蒙武说道“韩魏两国的叛逆依旧在边境一带攻击,但因为河北饥民涌入,他们暂时停了下来,等待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顿弱手抚长须,想了片刻,脸上露出一丝莫测高深的笑容“局势会进一步恶化吗?”
蒙武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现在就要看河北到底有多少饥民南下,饥民南下的速度快不快。按照我们的预测,假如我们能在一个月内把所有... -->>
第277章老天一定会惩罚他
顿弱,历史上大秦统一期间曾有留名,事迹见于战国策。从战国策中的事迹来推测,他也是一个纵横家,和姚贾一样,在大秦统一之前奔走于关东诸国,以重金贿赂他国重臣,暗中干着“反间”等一系列破坏他国稳定的事情。韩魏两国的败亡,赵国李牧的死亡,都和他的“纵横”之策有直接关系。
真实历史上,顿弱是个何等人物?顿弱是魏国人,鬼谷学派的名士,在中原士人中颇有声名,人称顿子。这个时代以“子”称之的大贤,肯定是某个学派的泰斗人物,顿弱就是当今鬼谷学派的一个显赫标志。顿弱有贤名,但在仕途上屡遭挫折,于是心灰意冷,隐于山野,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纵情于山水。
他的朋友大都出自鬼谷一派,其中就有尉缭。尉缭也是魏人,同是鬼谷学派的大贤,偏重于兵家,志在谋取天下,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和平世界。带着这种“救世”的理想,尉缭到了咸阳,做了秦王政的客卿,帮助秦王政统一天下。
嫪毐(li)之-本文转自-,楚系外戚独霸朝堂,秦王政急切想扩大自己的实力,想招揽更多的大贤,于是尉缭向他推荐了顿弱。顿弱的才能毋庸置疑,他和尉缭一文一武,尽力辅佐秦王政,而首要之务就是打击楚系外戚,集中王权,其中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把公子宝鼎从北疆放出来,利用公子宝鼎的特殊背景,挑起老秦人与楚系外戚之间的斗争。
任何一个策略的实施,都带有很大的风险。公子宝鼎假如不堪大用,此策必定半途而废;如果尚可造就,此策即便不能成功,也能达到一定目的。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公子宝鼎竟然是个罕见的天才,这个天才反过来利用他们的策略迅速崛起,从而彻底打乱了他们的部署,导致大秦政局逐渐脱离了他们的控制。
现在回头再看,把公子宝鼎赶出咸阳是个无法挽回的错误,是个重大失策。从公子宝鼎离京就国开始,大秦的政局便开始失控,中原局势的风云变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公子宝鼎不仅仅是个罕见的天才,他似乎和天上的神有某种联系,总是能准确预测局势的发展,总是能提前布局,结果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如果公子宝鼎仅仅是给大秦创造奇迹,给大秦带来一个个胜利,咸阳当然欣喜若狂,可惜的是,公子宝鼎创造奇迹的目的是想影响和干涉朝政,是想在拥有更大实力的基础上改变国策,这触犯了咸阳的底线,两者之间由矛盾发展为斗争,变成你死我活的决斗了。
顿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赶赴中原,代表秦王政与武烈侯公子宝鼎进行一次正面对决。
目前的局面对咸阳其实非常不利,武烈侯完全控制着主动,咸阳在这场对决中没有多大的胜算。
武烈侯选择的对决时机太好了。现在中原陷入严重危机,大灾、大饥荒、难民潮、挥眈眈的敌国、蠢蠢欲动的叛逆,还有惶惶不安的巨贾豪富,甚至就连中原的军队和官吏们在危机的重压下也变得恐惧而绝望。此刻的中原就好比滚滚洪流,而武烈侯就是拦截洪流的堤坝,这道堤坝如果倒了,中原势必毁于旦夕之间。
武烈侯拿整个中原做赌注,与咸阳做一次对决,可想而知这次对决的结果。
秦王政敢不敢拿中原做赌博?拿下武烈侯并不难,但拿下武烈侯就要丢掉中原,秦王政有没有这样的大气魄?
秦王政或许有这样的大气魄,但他需要文武大臣们的支持,否则君臣离心,必败无疑。偏偏此刻华阳太后薨亡了,楚系外戚急需确立王统,以便找到新的支撑代替华阳太后。秦王政若想在击败武烈侯的同时保住中原,他就必须赢得楚系外戚的支持,也就是说,他必须立王后,立太子。
华阳太后辞世了,秦王政独霸王权,正要一展鸿图,此刻他若向楚系外戚低头,他失去的不仅仅是控制朝政的机会,其个人威信更是遭到了重创。
这才是此次对决的关键所在。秦王政输了,其个人威信遭到重创,不论对他本人还是对于那些忠诚于他的大臣,都是一次沉重打击。华阳太后在世,秦王政处处受制,华阳太后死了,秦王政还是处处受制,这对秦王政心理上的打击太严重了,
武烈侯的天才之处就体现在这里,他对人性的理解,对局势的判断,对时机的把握,已经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
秦王政如果不应战,他就只能放弃中原的控制权,任由武烈侯坐大,将来必定尾大不掉,朝政国策必定会受制于武烈侯。如果应战,他输了,他不但丢掉了中原的控制权,眼睁睁地看着武烈侯坐大,他还损失了个人威信。大王没有威信就没有足够威力,没有威力就无法震慑朝中各方势力,其结果就是一场灾难。
秦王政必须应战,必须赢,那么他必须向楚系外戚低头,而这一做法的结果更是一场大灾难,因为武烈侯会在临死之前发动致命一击,中原肯定丢失,最终秦王政输掉了一切。
也就说,秦王政应战之后,不论是赢还是败,他都是最大的输家,所以上上之策就是不应战,维持目前的局面,答应武烈侯的所有条件,等待时机。
秦王政岂肯服输?武烈侯的“长剑”尚未出鞘,条件尚未提出,秦王政就果断应战,长剑腾空而起。
顿弱就是秦王政手里的剑。
顿弱日夜兼程,飞车赶到函谷关。蒙武在关隘相迎。见面之后,顿弱迫不及待地问道“灾民情况如何?”
“武烈侯调动了中原所有可用的马车,日夜运送灾民南下。”蒙武脸色灰败,两眼红肿,神色极度疲惫“灾民太多了,就像洪水一般倾泻而下。中原的军队和官吏们已经全部出动,依旧难以控制局面,很多地方出现了烧杀掳掠的事情。好在武烈侯准备充分,及时平下端,没有酿成大祸。”
说到这里,蒙武仰天长叹“大王应该亲自来看看。如果没有武烈侯几个月的精心准备,没有武烈侯的西南策略,中原现在已经完了,即便我们有十万军队,也无法守住中原。”
顿弱沉默不语。蒙武这句话说得很委婉,其实就是对咸阳不满。此刻大王应该全力支持武烈侯,怎能为了争权夺利而置百万生灵于不顾?
“可怕,太可怕了。”蒙武手指“很快你就能看到滚滚的难民大潮了。在那些饥饿的难民面前,不要说军队,就是一座城池也会被他们活活吞噬。”
“中原各地的庶民怎么样?”顿弱问道。
“河北饥民蜂拥而来,你可以想像得到中原庶民的惊慌和害怕。”蒙武叹道“所以我们必须以最快速度转移灾民,转移速度越快,中原就能越早摆脱危机。”蒙武望着顿弱,摇摇头,欲言又止。你不该来啊,这时候你来中原,只会让中原形势变得更加恶劣。
顿弱似乎从蒙武的眼睛里读懂了他的心思,眉头微微皱起,又问道“齐国可有动静?韩魏两国的叛逆是否还在进攻?”
“齐国的军队都在长城一线蓄势待发。”蒙武说道“韩魏两国的叛逆依旧在边境一带攻击,但因为河北饥民涌入,他们暂时停了下来,等待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顿弱手抚长须,想了片刻,脸上露出一丝莫测高深的笑容“局势会进一步恶化吗?”
蒙武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现在就要看河北到底有多少饥民南下,饥民南下的速度快不快。按照我们的预测,假如我们能在一个月内把所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