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怒之威 (1/2)
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票呀,月票呀,谁还有,给老醋来两张!!
秦燕双方的昌平君和荆轲虽然谁都不愿意做更多的让步,但议和谈判,本来就是来回折冲妥协的过程,双方既然没有哪一个更能占据上风,让步当然是彼此都有,经过三日的争辩之后,双方在一系列陆续趋同,比如上党郡目前在燕赵手里的各城,秦国同意划给赵国,为赵国之土,双方就以目前的战线为准,各自罢兵不战。
至于太原郡北部各县,处理的则稍微复杂些:狼盂、繁峙、阳邑、盂县、原、南广武等县邑,燕国退还给秦国,同时秦国又将上述各县邑作为太子丹原来在秦所封的昌安君的封邑赐给太子丹所有。
虽说都是给了燕国,但有何直接划给燕国有所不同。如果是正式给了燕国,那么这些地方就是燕国之地,秦军再来那就是侵入。可绕这么一个弯子,这些县邑名义上还是秦国之地,不过是赏给了昌安君而已。一旦这个封号不在,或者太子丹有了什么变故,从惯例来说,秦国是有权收回这些县邑的。
对于这个问题,荆轲当然一清二楚,但却毫不在乎,很是痛快的答应了昌平君。
在荆轲看来,有没有权力收回是一回事,能不能收回是另一回事。如果燕国实力更强,不惧和秦军交手,足以战而胜之,那秦军想得回这些地盘就绝不可能。反之如燕国衰弱,就算是成为燕国固有之土,受秦之压,割让给秦国那也是常事。所以说,什么名目占有不重要,占住就好,至于到底日后属谁,关键还是看实力。
但双方对于榆次的归属,却始终争执不下。
关键还是在于榆次的位置。
榆次是从平坦城到晋阳等太原郡所属汾水河谷各地的门户,从榆次,东可达寿阳邑、平坦城,东南可达上党的沁水上游一带,向西向南,则是平坦无险的汾水河谷。
榆次如果被燕或赵所据,还在秦国管辖下太原郡所属各县就始终向燕或赵敞开着大门,作为太原郡首城的晋阳城,始终就必须保有一支不小的力量来防备来自东方的攻击。这和过去晋阳作为秦军北上或东下的大本营那可大相径庭。
而一旦秦国拿回榆次,则秦国只要在榆次有一定的力量,就可以完全堵住来自东面赵军的攻击,凭此坚城,让赵军无功而返。
东有榆次,北有忻城,秦国太原郡剩下的部分地形就相当的完整,燕赵两国向骚扰太原郡各地,那就变得非常的困难。
一城之地却事关战略的主动权,两人当然不肯放弃,谈判数日,始终没法达成妥协。
秦王政问时,昌平君遂将此事禀报给了大王。
秦王政身边,常有蒙恬诸人参议军事,对于榆次在目前军事布局上的重要性也很清楚,于是对昌平君道:“荆卿善辩,定不肯轻易让步,且让寡人一见,或可折之。”
大王要亲自出马,一旦谈不拢,那就连转圈的余地都不好找,昌平君对此并不以为然,只是大王既然说了,昌平君也不好驳回,只得应了,下去安排。
过了一日,秦王政将荆轲招入宫中。除了侍立的郎官大夫之外,重臣一个都不要,就是大王和荆轲两人。
秦王政对于荆轲,心里很是赞赏的,见面先自亲切的问了荆轲一些出身经历,又说起和太子丹往日交往之事,态度倒非常和蔼。
出手不打笑脸人,秦王政如此亲近,荆轲也是恭敬作答,丝毫无倨傲之态。
闲谈良久,秦王政说起榆次之事,道:“寡人与燕太子,幼时亲如兄弟,如今随过去近二十年,两国也颇有不和,但寡人心中,却依然亲近如往日。”
“如非燕太子在彼主军,寡人不忍伤了两人情分,焉能让燕赵窃据我大秦十余城而允卿之和?”
“榆次之地,乃我太原郡东面门户,事关我太原各县。太原北面数县,寡人已赐予燕太子为封邑,缘何区区榆次一城,燕不肯还我?”
说着话,这面色也变得不好看了,双目炯炯,盯着荆轲。
荆轲恭敬的拱手为礼,回道:“大王,臣亦固知榆次乃太原门户也。”
“然论三国之势,燕赵联手,未必如秦之强也。秦一攻赵,得邺地九城,二攻赵,得河济于上党地,非赵侥幸,焉能退秦大兵也?”
“燕赵两军攻秦,遇秦大军而只能守之,非不愿攻也,实难攻也。”
“榆次在燕赵之手,不过为榆次坚城,塞山路之口,守榆次,足以屏蔽寿阳平坦,乃至井陉,皆可得安也。”
“燕赵不肯让榆次者,非为攻秦,实为自保之故也!”
秦王政揪然不乐,道:“三国既议和,自当各遵和议,秦既不攻,燕赵何须考虑自保之事!”
荆轲微微一笑道:“既三国议和,自当各遵和议,燕赵本弱于秦,定不敢攻秦,榆次门户也好,不门户也罢,左右无战事,在燕赵手中,又有何妨?”
荆轲以子之矛攻子... -->>
ps:票呀,月票呀,谁还有,给老醋来两张!!
秦燕双方的昌平君和荆轲虽然谁都不愿意做更多的让步,但议和谈判,本来就是来回折冲妥协的过程,双方既然没有哪一个更能占据上风,让步当然是彼此都有,经过三日的争辩之后,双方在一系列陆续趋同,比如上党郡目前在燕赵手里的各城,秦国同意划给赵国,为赵国之土,双方就以目前的战线为准,各自罢兵不战。
至于太原郡北部各县,处理的则稍微复杂些:狼盂、繁峙、阳邑、盂县、原、南广武等县邑,燕国退还给秦国,同时秦国又将上述各县邑作为太子丹原来在秦所封的昌安君的封邑赐给太子丹所有。
虽说都是给了燕国,但有何直接划给燕国有所不同。如果是正式给了燕国,那么这些地方就是燕国之地,秦军再来那就是侵入。可绕这么一个弯子,这些县邑名义上还是秦国之地,不过是赏给了昌安君而已。一旦这个封号不在,或者太子丹有了什么变故,从惯例来说,秦国是有权收回这些县邑的。
对于这个问题,荆轲当然一清二楚,但却毫不在乎,很是痛快的答应了昌平君。
在荆轲看来,有没有权力收回是一回事,能不能收回是另一回事。如果燕国实力更强,不惧和秦军交手,足以战而胜之,那秦军想得回这些地盘就绝不可能。反之如燕国衰弱,就算是成为燕国固有之土,受秦之压,割让给秦国那也是常事。所以说,什么名目占有不重要,占住就好,至于到底日后属谁,关键还是看实力。
但双方对于榆次的归属,却始终争执不下。
关键还是在于榆次的位置。
榆次是从平坦城到晋阳等太原郡所属汾水河谷各地的门户,从榆次,东可达寿阳邑、平坦城,东南可达上党的沁水上游一带,向西向南,则是平坦无险的汾水河谷。
榆次如果被燕或赵所据,还在秦国管辖下太原郡所属各县就始终向燕或赵敞开着大门,作为太原郡首城的晋阳城,始终就必须保有一支不小的力量来防备来自东方的攻击。这和过去晋阳作为秦军北上或东下的大本营那可大相径庭。
而一旦秦国拿回榆次,则秦国只要在榆次有一定的力量,就可以完全堵住来自东面赵军的攻击,凭此坚城,让赵军无功而返。
东有榆次,北有忻城,秦国太原郡剩下的部分地形就相当的完整,燕赵两国向骚扰太原郡各地,那就变得非常的困难。
一城之地却事关战略的主动权,两人当然不肯放弃,谈判数日,始终没法达成妥协。
秦王政问时,昌平君遂将此事禀报给了大王。
秦王政身边,常有蒙恬诸人参议军事,对于榆次在目前军事布局上的重要性也很清楚,于是对昌平君道:“荆卿善辩,定不肯轻易让步,且让寡人一见,或可折之。”
大王要亲自出马,一旦谈不拢,那就连转圈的余地都不好找,昌平君对此并不以为然,只是大王既然说了,昌平君也不好驳回,只得应了,下去安排。
过了一日,秦王政将荆轲招入宫中。除了侍立的郎官大夫之外,重臣一个都不要,就是大王和荆轲两人。
秦王政对于荆轲,心里很是赞赏的,见面先自亲切的问了荆轲一些出身经历,又说起和太子丹往日交往之事,态度倒非常和蔼。
出手不打笑脸人,秦王政如此亲近,荆轲也是恭敬作答,丝毫无倨傲之态。
闲谈良久,秦王政说起榆次之事,道:“寡人与燕太子,幼时亲如兄弟,如今随过去近二十年,两国也颇有不和,但寡人心中,却依然亲近如往日。”
“如非燕太子在彼主军,寡人不忍伤了两人情分,焉能让燕赵窃据我大秦十余城而允卿之和?”
“榆次之地,乃我太原郡东面门户,事关我太原各县。太原北面数县,寡人已赐予燕太子为封邑,缘何区区榆次一城,燕不肯还我?”
说着话,这面色也变得不好看了,双目炯炯,盯着荆轲。
荆轲恭敬的拱手为礼,回道:“大王,臣亦固知榆次乃太原门户也。”
“然论三国之势,燕赵联手,未必如秦之强也。秦一攻赵,得邺地九城,二攻赵,得河济于上党地,非赵侥幸,焉能退秦大兵也?”
“燕赵两军攻秦,遇秦大军而只能守之,非不愿攻也,实难攻也。”
“榆次在燕赵之手,不过为榆次坚城,塞山路之口,守榆次,足以屏蔽寿阳平坦,乃至井陉,皆可得安也。”
“燕赵不肯让榆次者,非为攻秦,实为自保之故也!”
秦王政揪然不乐,道:“三国既议和,自当各遵和议,秦既不攻,燕赵何须考虑自保之事!”
荆轲微微一笑道:“既三国议和,自当各遵和议,燕赵本弱于秦,定不敢攻秦,榆次门户也好,不门户也罢,左右无战事,在燕赵手中,又有何妨?”
荆轲以子之矛攻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