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左岸读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每天早晨起来,看看cctv-1“朝闻天下”里的“图说改革三十年”很有感触,往事一幕幕,亲切的,遥远的,沧桑的,一去不复返的嗯,很多东西都在变!不知大家是顺势而为者,还是逆势的淘金者?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语录之政事第一(艾君编)
1。包产到户
1978年安徽小岗村,一群农民出于吃饱肚子的创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十几个农民结"同盟"的红手印见证了那段历史。包产到户官方术语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来的"包干到户"则被概括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1981年10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中央印发了关于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结束了此前包产到户30年的争论。
家庭联产承包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最终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30年后,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改革事业由农村再出发。
2。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最早是1978年9月20日,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三个月后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会议期间,邓小平再次提出了"先富"的思想,当时的提法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部分人",包括"企业、地区、社员",邓小平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会后,邓小平关于"先富"的标准说法被表述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3。摸着石头过河
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讲话称:"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陈云文选第3卷第279页)。邓小平对陈云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说"完全赞同。邓小平说提出的"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来",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摸着石头过河",是在勇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是改革开放3条经验——"猫论"、"摸论"、"不争论"中的其中一条。"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大胆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成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话语。
4。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量身订制,却率先运用到了香港问题的解决上。1981年9月,叶剑英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建议: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等。1982年1月,邓小平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指出,叶剑英提出的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一国两制"概念的第一次明确提出。
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中国政府先后同英国、葡萄牙政府签署联合声明,用"一国两制"原则圆满解决了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问题。
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87年秋,胡耀邦获辞中共中央总书记。继之,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此次会议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此时,改革开放已近十年,国内思潮涌动,基本路线之提出实欲为中国未来之发展建规立矩。1992年,邓公南巡至深圳,言曰:"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
6。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南巡"期间,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谈到"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至此,"发展是硬道理"传播开来。这句话加上他说的另一个"三个有利于"的论断,后来就成了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这些论断有力地打碎了"姓社姓资"问题的精神枷锁,再次推动了全国的思想大解放,迎来了又一轮的经济大发展。
7。"入世"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即"复关"),从此,在经历了从"复关"到"入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松谈判。1999年3月15日,总理朱镕基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进行复关和入世谈判已经13年,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该结束这个谈判了"。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了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也由此经历了新一轮的繁荣增长。
8。三个代表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同年11月14日,十六大一致同意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2006年10月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10。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的"崛起"历史悠久,能够成为一个坊间话语,概因2006年央视推出的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这部电视片讲述了500年来人类现代化进程过程城中,相继出现的9个世界性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兴衰更替的过程,以期从中找到中国现代化崛起之路。对此电视片本身优劣的评论逐渐延及到"中国何以崛起"的深刻话题的讨论,尽管结论莫衷一是,但也因此至少扩张了民众从"世界历史"角度看自己的视野。衡量一个国家"大国崛起",必然要先具备这样的视野和胸怀,并完成了自己的现代化转型,胜任了"世界公民"的责任角色。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语录之世风第二(五岳散人编)
1。手术刀不如杀猪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
在80年代,类似的话语充斥着街道。似乎在那个时代里,知识已经贬值到不如上街卖红薯的地步,到处都是随便做些什么就发家致富的人。知识贬值如此的时候,有人发出世风日下、国将不国的哀叹。
此言流行过十年,逐渐被人遗忘。知识依然还是知识,杀猪刀与茶叶蛋里,没有站出几个能够上位的人物。倒是操手术刀的,靠"红包"致富者不计其数。不过,没有那些拿杀猪刀的与卖茶叶蛋的,也就冲不破计划经济时代观念的藩篱,手术刀还是不值钱,与杀猪刀相似。
2。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此语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风格上看,颇有大跃进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风范。资本的精神说到底是一种冒险的精神,改革刚开始,谁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就连"投机倒把"这种完全不靠谱的罪名还堂而皇之的有一席之地的时候,从事商业活动需要的就远不是面对投资失败这么简单了,甚或还应该有坐牢的勇气。然而,突破体制禁区往往也能获得超出想象的回报。这是重涉商业社会的中国人最普遍的精神写照。
这句本来是表明民间勇气的话,几年之后变形为描述官商勾结的意思。"双轨制"的机制就需要足够的胆量把紧俏物资用批条的形式弄到手。权钱交易赤裸裸的表现让很多人吃的很饱,撑死的都是一小撮。
3。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
完整版大致是这样:吃饭基本靠请、抽烟基本靠送,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起于8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江南北传诵一时。当然,普通人是没有这个待遇的,这说的是当时掌握权力的官员。权力不但能满足人的统治欲,还是饭票、提款机、春药以及其他。
流行超过一定时间就消失的语句,不是因为环境改变了,就是因为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该顺口溜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不见有人提起。
4。小姐、同志
语言的变迁如同阿米巴虫一样,本来是好意思的词,渐渐就有了新的代指。
"小姐"一直到1949年以前都算是个好意思的词,然后,就在大陆成了"植物人"。上世纪80年代,随着街上流行红裙子以后"小姐"才猛然苏醒,醒了10年后就变成从事特种无烟行业从业人员的代称。此时,良家堕落,与发展同行。
"同志"一词80年代开始不甚流行死而不僵,在正式场合还是使用的。在世纪交替之际,庙堂上固然应用如故,民间话语就直指男性同性恋了。
5。今天你离婚了没有
此口头禅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风行于一时,进入新世纪以后渐渐无人如此问候了。社会流动性基本没有的时候,婚姻算是一种无奈的稳固。当流动性增强的时候,婚姻的变数也就加大。在社会观念还滞后的时候,总是听见婚变之类的信息,而惶惑中有些不安的情绪需要发泄出来,于是变成了这样的问候语。
幽默总是一种无奈。现在,见面基本上是说:"今天这位是上次我见的那个吗"。
6。中国可以说不
1996年出版的中国可以说不引爆了一种语言模式,什么都"说不",还有"何以说不"、"怎么说不"、"要不要说不",其根源是日本人写的一本书,叫做日本可以说不。
此书虽畅销一时,如今说到脑子进水的热血青年,总是拉出来批斗一下。当年攒写此书的几位作者,现在是否还在继续"说不"已不得而知。至少是有人开上宝马、有人潜心学问后到了被"说不"的国家。
7。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
"学雷锋"活动虽在改革开放之后保持了下来,却已江河日下。每年三月,残存的居委会或者其他什么就会出面组织大家来义务工作,从事的多是免费剃头以及打扫卫生。一般来说,到了四月就没人干这个了。每年一次的节目,把日子都过成了必须的桥段。现在,更流行的此类词语是"志愿者"。
新世纪之后,学雷锋也开始有风险。2007年,南京有个叫彭宇的小伙子做好事,搀扶了一位摔倒的老太太,结果被告上法庭,索赔数万元。学雷锋学到如此地步,情何以堪。当年冬天,江南大雪,南京多位老太摔倒街头,无人敢扶。
8。做人要厚道
这句话用普通话说出来没有喜剧效果,一定要用"川普"、也就是四川普通话作为念白。中国的老百姓其实一直都是挺厚道,未必需要总是强调这件事。
但此语风行,除了川普带来的喜剧效果外,乃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急于出位的人太多,而且往往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就是借着别人的痛苦找到自己的幸福那种。比如说满嘴跑舌头的宋祖德大师,以及看到别人捐款少了就怒发冲冠的爱国人士,都应该每天对着镜子念上几遍这句话。
9。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典出2004年电影无间道。黑帮电影有这么一句话就值得不朽。小兵张嘎有句台词说的是一个意思:别看你现在跳的欢,当心秋后拉清单。简洁直接虽不如此句,但意思肯定是一样。
这话的意思一旦进入民间的语序,自然也就被引申之。加上"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之类的古训,自然是深入人心。当然,细思量起来,要还的东西还真是不少。环境、人口,以及老百姓的血汗钱,最后总是要还的。
10。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2008年初,"艳照门"事件出台,电视台出面进行采访,当问及某青年对此是怎么看时,他诧异曰:"关我什么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于是一语风行。
冷幽默之所以流行,是因为黑色幽默还有点悲剧色彩,正经幽默未免夸张太甚。足够冷的环境里,自然就有足够冷的幽默存在。围绕各种事件,总有不可言说的无力感,打酱油是一种现实主义——说不出来我就不说,然后用貌似不搭界的说法表明态度。此语被广泛应用在一些场合,有些人士在表态打酱油的同时,还顺便做几个俯卧撑。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语录之商道第三(孤云编)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极易被漠视的一句口号,盖因耳熟能详耳。殊不知,1982年袁庚将之树立于蛇口工业区之时,曾引起轩然大波。直至邓公表态,争议方才烟消云散。标语一时风靡全国,成为改革开放响亮的口号,透露了一个国家谋求经济发展的迫切心态。同时,它也不幸地预示了改革今后可能走入的误区。多年后的效率与公平之争,即发端于此。时间就是金钱,但对长时间加班的民工而言,未必如此;效率就是生命,但效率有时也可能谋害生命。——这是口号遮蔽的另一面真实。
2。10亿人民9亿商,还有1亿待开张
改革初期,下海、经商风起云涌,几成全民皆商之势。这一口号尚有若干版本及衍生版本,比如"10亿人民9亿倒,还有1亿在寻找",等等。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头,随便在路边摆个摊都有望成为"万元户";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三令五申都阻止不了官员下海;那也是一个迷乱不已的时期,仅一"倒"字足以道破个中奥秘。财富那么让人陶醉,"投机倒把"的大盖帽却又如此冰冷。许多年后,"投机倒把罪"才从刑法中废除,而民众早就用脚投了反对票。"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3。低头向钱看,抬头向前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
上世纪80年代初,彼时的"中国第一农民企业家"禹作敏可谓语出惊人。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的"前"隐指"社会主义"。意思是,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搞好社会主义。尔后,"向钱看就是向前看"几经辗转变为"一切向钱看";版权亦屡番更迭,或谓出自权威经济学家于光远。于是波澜乍起,引发80年代中期一场大批判。无论当年批判指向何人何方,"一切向钱看"思维居然挥之不去,遂酿成经济恶性发展一祸根。当年说这句话的人,也已不在人世间。
4。老大(工人)靠了边,老二(农民)分了田,老九(知识分子)上了天,不三不四赚了钱
改革自农村起步,农民和个体户乃市场化最早受益者。一时之间,"脑体倒挂"怨气冲天。"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亦出自此阶段。就此而言,标语成了改革初期一本"变天帐",反映彼时社会阶层之变动。
然则彼一时此一时,如今该靠边的还靠边,分了田的(一部分)还被征了去,'不三不四'(个体户、民营企业)依然穿着小鞋蹒跚前行。
5。政府托市,企业圈钱
贯穿中国特色股市之始终也。中国股市肇始,便定位于为国企融资服务,其'政策市'特点异常鲜明。2000年,经济学家吴敬琏痛批股市黑幕,一语点醒梦中人。股市'赌场论',顿时甚嚣尘上。时至今日,中国股市几轮牛熊,仍然难以摆脱先天基因,企业前赴后继圈钱,股民前赴后继入局。不无吊诡的是,只要股票大跌,便有企业、股民、学者异口同声吁请'救市',莫非中国股市不是个'市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只是说说而已?
6。烂光不如卖光,卖光不如送光
国企改革之惨烈,于此可见一斑。整个国有企业改革史,从厂长负责制、承包制到卖光、送光,一言以蔽之,解套而已。时在90年代初,山东诸城市市委书记陈光一举卖掉全市272家国有(集体)企业,人称'陈卖光'。1996年,朱镕基赴诸城考察,直至离开,均无表态。随后,诸城经验得到肯定,'一卖就灵'流行神州。不同之处,就在于'卖给谁'而已——卖给经营者,美其名曰'mbo';卖给民营资本,则曰'国退民进'。其最终结果,便是造就今日一批叱诧风云、风光无限的国有垄断企业。
7。要先把自己变成狼
入世后,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国际竞争?这就是2001年海尔张瑞敏给出的答案。'狼论'逻辑为,入世以后就是与狼共舞的时代,而我们不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因此要使自己先变成狼。果然,国内大大小小企业争先恐后扮演'狼外婆',只是冲出国门厮杀者少,在国内市场上横冲直闯者多。于是乎,在一些有狼性而无人性的企业眼里,消费者成了可怜的羔羊。'狼与羔羊'的故事,前有'大头娃娃'今有'结石婴儿',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8。与国际接轨
改革三十年,'接轨说'始终流行不衰。举凡制度、典章、服饰、生活习惯,无不以此为标杆。抬眼望去,铺往现代化的一条条却是轨道或宽或窄、高低不平,甚而方向相反。可见与谁接轨、如何接轨,大有文章可作。在某些人看来,接轨无非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有接轨接到第三世界的,有该接轨不接轨、不必接轨乱接轨的,更有油价这东西——国际价格上涨喊接轨,下跌时竟不接轨了。感觉不爽?还有一句话相送:国情不同。
9。8亿件衬衫换不回一架飞机
迄今为止对'中国制造'最为形象的概括。2005年5月,时任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曰:'中国只有卖出八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意在平息欧盟贸易代表对中国出口纺织品的怨气。孰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内引发激辩。'衬衫换飞机'式的经济发展路径,由此进入深层次反思阶段。低成本、低价格、低工资的'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这是当前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10。开发商只为富人造房
在赚钱赚到手软的房地产界,任志强是个异数。别人忙着闷声发大财,就他时不时煽风点火,巴不得老百姓群起而攻之。冷静对之,却也有几分道理。此言还有后半句,即'为穷人造房是政府的责任'。在一个市场化社会,此论言之有理:在开发商眼里,房子乃贵重商品,有钱者得之;不为富人造房而为穷人造房者,那是慈善家。问题是,国内房价畸高并非有钱人竞相购买(市场因素)所致,而是官商合谋的一个恶果。正因如此,房价高,百姓苦;跌,百姓亦苦。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语录之讽喻第四(莫之许编)
1。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文革结束同时伴随着意识形态的破灭,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彷徨,如潘晓的焦虑:'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
但在顾城这样的悲观主义者看来,黑夜并未过去,过往时代的阴影依旧笼罩在人们追寻光明的心灵之上。那些自以为可以站立起来宣称'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的人',其实也不过在运用习惯黑暗的眼睛。当他们试图用个人英雄主义宣称'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时候,现实的世界里卑鄙依旧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高尚却是卑鄙者的通行者。
与顾城相比,北岛的激越显得苍白,也预示了文革后一代青年的虎头蛇尾。
2。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高考改变的不仅是部分人的命运,而在于建立了垂直流动的可能,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知识改变命运'。高考的相对公平性,还为改革之初的社会变革的合法性提供了佐证。
但很快就有了'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知识受到了商业的挑战,到了今天,则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知识又受到了权力的凌辱。于此可见知识及其分子在中国的命运坎坷,也难怪中国一直高居海外留学生不回归排行榜的第一名,在海龟日... -->>
每天早晨起来,看看cctv-1“朝闻天下”里的“图说改革三十年”很有感触,往事一幕幕,亲切的,遥远的,沧桑的,一去不复返的嗯,很多东西都在变!不知大家是顺势而为者,还是逆势的淘金者?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语录之政事第一(艾君编)
1。包产到户
1978年安徽小岗村,一群农民出于吃饱肚子的创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十几个农民结"同盟"的红手印见证了那段历史。包产到户官方术语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来的"包干到户"则被概括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1981年10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中央印发了关于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结束了此前包产到户30年的争论。
家庭联产承包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最终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30年后,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改革事业由农村再出发。
2。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最早是1978年9月20日,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三个月后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会议期间,邓小平再次提出了"先富"的思想,当时的提法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部分人",包括"企业、地区、社员",邓小平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会后,邓小平关于"先富"的标准说法被表述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3。摸着石头过河
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讲话称:"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陈云文选第3卷第279页)。邓小平对陈云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说"完全赞同。邓小平说提出的"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来",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摸着石头过河",是在勇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是改革开放3条经验——"猫论"、"摸论"、"不争论"中的其中一条。"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大胆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成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话语。
4。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量身订制,却率先运用到了香港问题的解决上。1981年9月,叶剑英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建议: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等。1982年1月,邓小平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指出,叶剑英提出的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一国两制"概念的第一次明确提出。
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中国政府先后同英国、葡萄牙政府签署联合声明,用"一国两制"原则圆满解决了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问题。
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87年秋,胡耀邦获辞中共中央总书记。继之,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此次会议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此时,改革开放已近十年,国内思潮涌动,基本路线之提出实欲为中国未来之发展建规立矩。1992年,邓公南巡至深圳,言曰:"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
6。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南巡"期间,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谈到"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至此,"发展是硬道理"传播开来。这句话加上他说的另一个"三个有利于"的论断,后来就成了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这些论断有力地打碎了"姓社姓资"问题的精神枷锁,再次推动了全国的思想大解放,迎来了又一轮的经济大发展。
7。"入世"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即"复关"),从此,在经历了从"复关"到"入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松谈判。1999年3月15日,总理朱镕基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进行复关和入世谈判已经13年,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该结束这个谈判了"。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了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也由此经历了新一轮的繁荣增长。
8。三个代表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同年11月14日,十六大一致同意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2006年10月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10。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的"崛起"历史悠久,能够成为一个坊间话语,概因2006年央视推出的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这部电视片讲述了500年来人类现代化进程过程城中,相继出现的9个世界性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兴衰更替的过程,以期从中找到中国现代化崛起之路。对此电视片本身优劣的评论逐渐延及到"中国何以崛起"的深刻话题的讨论,尽管结论莫衷一是,但也因此至少扩张了民众从"世界历史"角度看自己的视野。衡量一个国家"大国崛起",必然要先具备这样的视野和胸怀,并完成了自己的现代化转型,胜任了"世界公民"的责任角色。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语录之世风第二(五岳散人编)
1。手术刀不如杀猪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
在80年代,类似的话语充斥着街道。似乎在那个时代里,知识已经贬值到不如上街卖红薯的地步,到处都是随便做些什么就发家致富的人。知识贬值如此的时候,有人发出世风日下、国将不国的哀叹。
此言流行过十年,逐渐被人遗忘。知识依然还是知识,杀猪刀与茶叶蛋里,没有站出几个能够上位的人物。倒是操手术刀的,靠"红包"致富者不计其数。不过,没有那些拿杀猪刀的与卖茶叶蛋的,也就冲不破计划经济时代观念的藩篱,手术刀还是不值钱,与杀猪刀相似。
2。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此语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风格上看,颇有大跃进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风范。资本的精神说到底是一种冒险的精神,改革刚开始,谁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就连"投机倒把"这种完全不靠谱的罪名还堂而皇之的有一席之地的时候,从事商业活动需要的就远不是面对投资失败这么简单了,甚或还应该有坐牢的勇气。然而,突破体制禁区往往也能获得超出想象的回报。这是重涉商业社会的中国人最普遍的精神写照。
这句本来是表明民间勇气的话,几年之后变形为描述官商勾结的意思。"双轨制"的机制就需要足够的胆量把紧俏物资用批条的形式弄到手。权钱交易赤裸裸的表现让很多人吃的很饱,撑死的都是一小撮。
3。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
完整版大致是这样:吃饭基本靠请、抽烟基本靠送,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起于8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江南北传诵一时。当然,普通人是没有这个待遇的,这说的是当时掌握权力的官员。权力不但能满足人的统治欲,还是饭票、提款机、春药以及其他。
流行超过一定时间就消失的语句,不是因为环境改变了,就是因为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该顺口溜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不见有人提起。
4。小姐、同志
语言的变迁如同阿米巴虫一样,本来是好意思的词,渐渐就有了新的代指。
"小姐"一直到1949年以前都算是个好意思的词,然后,就在大陆成了"植物人"。上世纪80年代,随着街上流行红裙子以后"小姐"才猛然苏醒,醒了10年后就变成从事特种无烟行业从业人员的代称。此时,良家堕落,与发展同行。
"同志"一词80年代开始不甚流行死而不僵,在正式场合还是使用的。在世纪交替之际,庙堂上固然应用如故,民间话语就直指男性同性恋了。
5。今天你离婚了没有
此口头禅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风行于一时,进入新世纪以后渐渐无人如此问候了。社会流动性基本没有的时候,婚姻算是一种无奈的稳固。当流动性增强的时候,婚姻的变数也就加大。在社会观念还滞后的时候,总是听见婚变之类的信息,而惶惑中有些不安的情绪需要发泄出来,于是变成了这样的问候语。
幽默总是一种无奈。现在,见面基本上是说:"今天这位是上次我见的那个吗"。
6。中国可以说不
1996年出版的中国可以说不引爆了一种语言模式,什么都"说不",还有"何以说不"、"怎么说不"、"要不要说不",其根源是日本人写的一本书,叫做日本可以说不。
此书虽畅销一时,如今说到脑子进水的热血青年,总是拉出来批斗一下。当年攒写此书的几位作者,现在是否还在继续"说不"已不得而知。至少是有人开上宝马、有人潜心学问后到了被"说不"的国家。
7。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
"学雷锋"活动虽在改革开放之后保持了下来,却已江河日下。每年三月,残存的居委会或者其他什么就会出面组织大家来义务工作,从事的多是免费剃头以及打扫卫生。一般来说,到了四月就没人干这个了。每年一次的节目,把日子都过成了必须的桥段。现在,更流行的此类词语是"志愿者"。
新世纪之后,学雷锋也开始有风险。2007年,南京有个叫彭宇的小伙子做好事,搀扶了一位摔倒的老太太,结果被告上法庭,索赔数万元。学雷锋学到如此地步,情何以堪。当年冬天,江南大雪,南京多位老太摔倒街头,无人敢扶。
8。做人要厚道
这句话用普通话说出来没有喜剧效果,一定要用"川普"、也就是四川普通话作为念白。中国的老百姓其实一直都是挺厚道,未必需要总是强调这件事。
但此语风行,除了川普带来的喜剧效果外,乃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急于出位的人太多,而且往往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就是借着别人的痛苦找到自己的幸福那种。比如说满嘴跑舌头的宋祖德大师,以及看到别人捐款少了就怒发冲冠的爱国人士,都应该每天对着镜子念上几遍这句话。
9。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典出2004年电影无间道。黑帮电影有这么一句话就值得不朽。小兵张嘎有句台词说的是一个意思:别看你现在跳的欢,当心秋后拉清单。简洁直接虽不如此句,但意思肯定是一样。
这话的意思一旦进入民间的语序,自然也就被引申之。加上"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之类的古训,自然是深入人心。当然,细思量起来,要还的东西还真是不少。环境、人口,以及老百姓的血汗钱,最后总是要还的。
10。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2008年初,"艳照门"事件出台,电视台出面进行采访,当问及某青年对此是怎么看时,他诧异曰:"关我什么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于是一语风行。
冷幽默之所以流行,是因为黑色幽默还有点悲剧色彩,正经幽默未免夸张太甚。足够冷的环境里,自然就有足够冷的幽默存在。围绕各种事件,总有不可言说的无力感,打酱油是一种现实主义——说不出来我就不说,然后用貌似不搭界的说法表明态度。此语被广泛应用在一些场合,有些人士在表态打酱油的同时,还顺便做几个俯卧撑。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语录之商道第三(孤云编)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极易被漠视的一句口号,盖因耳熟能详耳。殊不知,1982年袁庚将之树立于蛇口工业区之时,曾引起轩然大波。直至邓公表态,争议方才烟消云散。标语一时风靡全国,成为改革开放响亮的口号,透露了一个国家谋求经济发展的迫切心态。同时,它也不幸地预示了改革今后可能走入的误区。多年后的效率与公平之争,即发端于此。时间就是金钱,但对长时间加班的民工而言,未必如此;效率就是生命,但效率有时也可能谋害生命。——这是口号遮蔽的另一面真实。
2。10亿人民9亿商,还有1亿待开张
改革初期,下海、经商风起云涌,几成全民皆商之势。这一口号尚有若干版本及衍生版本,比如"10亿人民9亿倒,还有1亿在寻找",等等。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头,随便在路边摆个摊都有望成为"万元户";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三令五申都阻止不了官员下海;那也是一个迷乱不已的时期,仅一"倒"字足以道破个中奥秘。财富那么让人陶醉,"投机倒把"的大盖帽却又如此冰冷。许多年后,"投机倒把罪"才从刑法中废除,而民众早就用脚投了反对票。"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3。低头向钱看,抬头向前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
上世纪80年代初,彼时的"中国第一农民企业家"禹作敏可谓语出惊人。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的"前"隐指"社会主义"。意思是,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搞好社会主义。尔后,"向钱看就是向前看"几经辗转变为"一切向钱看";版权亦屡番更迭,或谓出自权威经济学家于光远。于是波澜乍起,引发80年代中期一场大批判。无论当年批判指向何人何方,"一切向钱看"思维居然挥之不去,遂酿成经济恶性发展一祸根。当年说这句话的人,也已不在人世间。
4。老大(工人)靠了边,老二(农民)分了田,老九(知识分子)上了天,不三不四赚了钱
改革自农村起步,农民和个体户乃市场化最早受益者。一时之间,"脑体倒挂"怨气冲天。"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亦出自此阶段。就此而言,标语成了改革初期一本"变天帐",反映彼时社会阶层之变动。
然则彼一时此一时,如今该靠边的还靠边,分了田的(一部分)还被征了去,'不三不四'(个体户、民营企业)依然穿着小鞋蹒跚前行。
5。政府托市,企业圈钱
贯穿中国特色股市之始终也。中国股市肇始,便定位于为国企融资服务,其'政策市'特点异常鲜明。2000年,经济学家吴敬琏痛批股市黑幕,一语点醒梦中人。股市'赌场论',顿时甚嚣尘上。时至今日,中国股市几轮牛熊,仍然难以摆脱先天基因,企业前赴后继圈钱,股民前赴后继入局。不无吊诡的是,只要股票大跌,便有企业、股民、学者异口同声吁请'救市',莫非中国股市不是个'市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只是说说而已?
6。烂光不如卖光,卖光不如送光
国企改革之惨烈,于此可见一斑。整个国有企业改革史,从厂长负责制、承包制到卖光、送光,一言以蔽之,解套而已。时在90年代初,山东诸城市市委书记陈光一举卖掉全市272家国有(集体)企业,人称'陈卖光'。1996年,朱镕基赴诸城考察,直至离开,均无表态。随后,诸城经验得到肯定,'一卖就灵'流行神州。不同之处,就在于'卖给谁'而已——卖给经营者,美其名曰'mbo';卖给民营资本,则曰'国退民进'。其最终结果,便是造就今日一批叱诧风云、风光无限的国有垄断企业。
7。要先把自己变成狼
入世后,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国际竞争?这就是2001年海尔张瑞敏给出的答案。'狼论'逻辑为,入世以后就是与狼共舞的时代,而我们不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因此要使自己先变成狼。果然,国内大大小小企业争先恐后扮演'狼外婆',只是冲出国门厮杀者少,在国内市场上横冲直闯者多。于是乎,在一些有狼性而无人性的企业眼里,消费者成了可怜的羔羊。'狼与羔羊'的故事,前有'大头娃娃'今有'结石婴儿',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8。与国际接轨
改革三十年,'接轨说'始终流行不衰。举凡制度、典章、服饰、生活习惯,无不以此为标杆。抬眼望去,铺往现代化的一条条却是轨道或宽或窄、高低不平,甚而方向相反。可见与谁接轨、如何接轨,大有文章可作。在某些人看来,接轨无非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有接轨接到第三世界的,有该接轨不接轨、不必接轨乱接轨的,更有油价这东西——国际价格上涨喊接轨,下跌时竟不接轨了。感觉不爽?还有一句话相送:国情不同。
9。8亿件衬衫换不回一架飞机
迄今为止对'中国制造'最为形象的概括。2005年5月,时任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曰:'中国只有卖出八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意在平息欧盟贸易代表对中国出口纺织品的怨气。孰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内引发激辩。'衬衫换飞机'式的经济发展路径,由此进入深层次反思阶段。低成本、低价格、低工资的'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这是当前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10。开发商只为富人造房
在赚钱赚到手软的房地产界,任志强是个异数。别人忙着闷声发大财,就他时不时煽风点火,巴不得老百姓群起而攻之。冷静对之,却也有几分道理。此言还有后半句,即'为穷人造房是政府的责任'。在一个市场化社会,此论言之有理:在开发商眼里,房子乃贵重商品,有钱者得之;不为富人造房而为穷人造房者,那是慈善家。问题是,国内房价畸高并非有钱人竞相购买(市场因素)所致,而是官商合谋的一个恶果。正因如此,房价高,百姓苦;跌,百姓亦苦。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语录之讽喻第四(莫之许编)
1。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文革结束同时伴随着意识形态的破灭,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彷徨,如潘晓的焦虑:'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
但在顾城这样的悲观主义者看来,黑夜并未过去,过往时代的阴影依旧笼罩在人们追寻光明的心灵之上。那些自以为可以站立起来宣称'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的人',其实也不过在运用习惯黑暗的眼睛。当他们试图用个人英雄主义宣称'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时候,现实的世界里卑鄙依旧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高尚却是卑鄙者的通行者。
与顾城相比,北岛的激越显得苍白,也预示了文革后一代青年的虎头蛇尾。
2。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高考改变的不仅是部分人的命运,而在于建立了垂直流动的可能,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知识改变命运'。高考的相对公平性,还为改革之初的社会变革的合法性提供了佐证。
但很快就有了'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知识受到了商业的挑战,到了今天,则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知识又受到了权力的凌辱。于此可见知识及其分子在中国的命运坎坷,也难怪中国一直高居海外留学生不回归排行榜的第一名,在海龟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