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医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旉对此虽然有些不忍,但并未因此后悔当初的决定“就算要‘藏富于民’,也不能藏在这些违法奸商手里啊!”而当他拿到李充上贡的好处——二百多万贯铜钱、十多万两白银和一万七千两黄金之后,他就更加不后悔了。
但赵旉却很愤怒,当初明明说好是五五分账,可李充上缴的财物却以铜钱为主,很明显他私吞了很多。因为宋朝对私人手中存有的铜钱是有金额限制的,最多不能超过一万贯,所以即使是那些利用钱银差价赚取暴利的“倒爷”也只可能在出海前才将手中财物想办法换成铜钱,平时存量必定不多。
也即是说,对那些被抄没家产的商人来说,其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应该是金银,而非铜钱,可李充上缴的财物中铜钱却占了一大半,这不是很令人怀疑吗?而后来赵旉又从一些泉州的合法商人口中得知,光被抄没的那些人家的房产庄园,价值就超过了五百万两白银,赵旉终于动了杀机。
而李充本就已经将本地同行得罪光了,一旦赵旉放开对他的暗中保护,很快便成了众矢之的。一年以后,李充一家遭人灭门,泉州的官府对此竟然不了了之,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偌大的泉州,居然没有一个人为其鸣冤。
而李充的庞大家产之中,固定资产全部赔给苦主,价值五百多万两银子的金银珠宝都被赵旉通过一些大商人设法侵吞,分得赃款三百六十万两白银,而当地官吏则拿走了古玩书画等珍品,可谓是皆大欢喜
虽然此时赵旉只拿到了不到三百万贯的财物,但对于小小的淮西来说也算是一笔巨款了。赵旉不但如期向朝廷上缴了十万贯税款,而且也有足够的财力推行他的一些想法,他不但开始兴建更多的学校,还在淮西创办了筹谋已久的淮西月刊,并动员一切力量在淮西扫盲。
有些机警的读书人渐渐发现了一点怪异之处,无论是学校、报纸还是扫盲班,都是使用横列书写,而且基本抛弃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而代之以加注了标点(赵旉并没全部引入西方的标点,只用了逗号方便断句,至于其他标点,等东西方有机会交流再说吧。)的白话文。
赵旉这样做固然是为了引入阿拉伯字母,方便知识的传播,但也有故意令淮西与大宋别的地方不同的想法。由于白话文对普通民众来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横列也比竖列更加方便,尤其是记数的时候,淮西特区的政令因此要比南宋其他地区通畅得多。这不但利于改革措施的推行,也缩短了知识分子与下层民众的距离,更令淮西人有了一个区别于外界的文化标记,这使得淮西上下更加团结。
不过朝中的大臣们可都看不下去了,他们纷纷向赵构上表弹劾淮西的“乱象”本来赵构也有些犹疑起来,可他们说着说着就将矛头转到赵构身上,说他一开始就不该派太子出镇地方,最后甚至说到某某地方天灾都是赵构不修德政引起的。结果被激怒的赵构反而打消了让儿子回来的念头,以“拟写罪己诏”为由连续停了多天的朝会,大臣们只得作出妥协。
毕竟在他们看来,淮西就那么大点地方,纵然全都是异端又能如何?至于赵旉,大臣们虽然有些惊异,倒并没有将他放在眼里,毕竟赵旉现在才八岁,实在是太小了。这时谁都没有料到,赵旉现在的所作所为会在后来引致所谓“横党”与“竖党”的长期对立
就在赵旉励精图治,在淮西放手大干的时候,沉寂了一年多的金军终于又亮出了它锐利的爪牙。赵旉刚过完八岁生日,内卫系统便遵循他“宁看错,勿放过”的要求,将金军一些不正常调动的情况早早上报。再加上随着南宋政权逐渐稳固,一些当年无奈降金的大宋旧臣也开始向朝... -->>
赵旉对此虽然有些不忍,但并未因此后悔当初的决定“就算要‘藏富于民’,也不能藏在这些违法奸商手里啊!”而当他拿到李充上贡的好处——二百多万贯铜钱、十多万两白银和一万七千两黄金之后,他就更加不后悔了。
但赵旉却很愤怒,当初明明说好是五五分账,可李充上缴的财物却以铜钱为主,很明显他私吞了很多。因为宋朝对私人手中存有的铜钱是有金额限制的,最多不能超过一万贯,所以即使是那些利用钱银差价赚取暴利的“倒爷”也只可能在出海前才将手中财物想办法换成铜钱,平时存量必定不多。
也即是说,对那些被抄没家产的商人来说,其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应该是金银,而非铜钱,可李充上缴的财物中铜钱却占了一大半,这不是很令人怀疑吗?而后来赵旉又从一些泉州的合法商人口中得知,光被抄没的那些人家的房产庄园,价值就超过了五百万两白银,赵旉终于动了杀机。
而李充本就已经将本地同行得罪光了,一旦赵旉放开对他的暗中保护,很快便成了众矢之的。一年以后,李充一家遭人灭门,泉州的官府对此竟然不了了之,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偌大的泉州,居然没有一个人为其鸣冤。
而李充的庞大家产之中,固定资产全部赔给苦主,价值五百多万两银子的金银珠宝都被赵旉通过一些大商人设法侵吞,分得赃款三百六十万两白银,而当地官吏则拿走了古玩书画等珍品,可谓是皆大欢喜
虽然此时赵旉只拿到了不到三百万贯的财物,但对于小小的淮西来说也算是一笔巨款了。赵旉不但如期向朝廷上缴了十万贯税款,而且也有足够的财力推行他的一些想法,他不但开始兴建更多的学校,还在淮西创办了筹谋已久的淮西月刊,并动员一切力量在淮西扫盲。
有些机警的读书人渐渐发现了一点怪异之处,无论是学校、报纸还是扫盲班,都是使用横列书写,而且基本抛弃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而代之以加注了标点(赵旉并没全部引入西方的标点,只用了逗号方便断句,至于其他标点,等东西方有机会交流再说吧。)的白话文。
赵旉这样做固然是为了引入阿拉伯字母,方便知识的传播,但也有故意令淮西与大宋别的地方不同的想法。由于白话文对普通民众来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横列也比竖列更加方便,尤其是记数的时候,淮西特区的政令因此要比南宋其他地区通畅得多。这不但利于改革措施的推行,也缩短了知识分子与下层民众的距离,更令淮西人有了一个区别于外界的文化标记,这使得淮西上下更加团结。
不过朝中的大臣们可都看不下去了,他们纷纷向赵构上表弹劾淮西的“乱象”本来赵构也有些犹疑起来,可他们说着说着就将矛头转到赵构身上,说他一开始就不该派太子出镇地方,最后甚至说到某某地方天灾都是赵构不修德政引起的。结果被激怒的赵构反而打消了让儿子回来的念头,以“拟写罪己诏”为由连续停了多天的朝会,大臣们只得作出妥协。
毕竟在他们看来,淮西就那么大点地方,纵然全都是异端又能如何?至于赵旉,大臣们虽然有些惊异,倒并没有将他放在眼里,毕竟赵旉现在才八岁,实在是太小了。这时谁都没有料到,赵旉现在的所作所为会在后来引致所谓“横党”与“竖党”的长期对立
就在赵旉励精图治,在淮西放手大干的时候,沉寂了一年多的金军终于又亮出了它锐利的爪牙。赵旉刚过完八岁生日,内卫系统便遵循他“宁看错,勿放过”的要求,将金军一些不正常调动的情况早早上报。再加上随着南宋政权逐渐稳固,一些当年无奈降金的大宋旧臣也开始向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