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相思行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范老师生病了,六年五班毕业生召集着要去探望,班长和副班长分别联络男女生。第一次时人来不少,等于开了个小型同学会。

    棒一周,承熙决定再去探视,因为范老师没有家眷,此番胃病开刀起卧不便,有事自然弟子服其劳。第二回找的人不多,就涵娟、曼玲、梁如龙和一些住得比较近的同学。

    入秋了,台湾平地的叶不落,但仍浸漫着淡淡的萧索,树有霜白,水有寒烟。范老师的宿舍在仁爱路,要经过大片的稻田及眷村,配合着曼玲的脚步,一个半小时才走到。

    那时公车并不普遍,双脚是孩子们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戏称“十一路。”路程呢“小时”不算什么,他们一走就是以“半日”或“整日”来计数。

    范老师的家在一排房舍的最尾间,空间小,但整洁,木桌上堆着邻居学生送来的饭菜,虚弱的主人正在屋后升炉子烧水,他的白发似乎增添不少,洒盐巴似的。

    “老师,我们来做吧!”涵娟接过他手中的旧报纸,点火燃煤球:曼玲则拿竹片扇子扬风。

    范老师见她们做得有模有样,才放心回屋说:“烧完水后顺便熬个稀饭。”

    “老师,煤炉太麻烦,我们家都用大同电锅了。”有人说。

    “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大同电锅。”范老师说。

    炉子炙红,涵娟小心端进来,纯熟地摆上茶壶。范老师忍不住说:“你好能干呀,看到你老想到我的女儿。”

    “老师有女儿呀?她在哪里?”曼玲问。

    “留在大陆。我离开时她才一岁多,眉眼和伍涵娟有点像。”范老师转向涵娟“你籍贯哪儿呢?”

    “台中。”涵娟回答。

    “呀,我忘了,老以为你是外省孩子。”范老师说。

    “我是山东人,爱吃馒头面条的。”曼玲说。

    接着大家都七嘴八舌谈起自己,涵娟才知道承熙是道地的台北人,在这儿已经住几代了。

    阳光转弱,天黑得快,范老师见邻居准备晚炊,就要他们回家。走出眷村,稻田燃着几处白烟,有禾香谷熟的味道,野菊花在沟渠旁一簇簇聚生展颜。

    过了稻田,余宾的摩托车噗噗而来,前后还挤着太太儿女,半途要接曼玲去喝同乡喜酒。他传话给涵娟说:“你爸妈去庙里用斋饭,叫你自己到巷口吃面。”

    “我晓得了。”涵娟说。

    一路上同学陆续离去,最后连梁如龙也拐进自家巷子,就只剩承熙和涵娟。

    小学时也有过这种情况,被老师留下谈话,出了校门,学生都散了,空荡荡的马路只有他们两个。涵娟在前,承熙在后,他从不超越她,彼此沉默尴尬地走着,黄昏影长,各怀心思。

    有些痴心傻气吧,明明有许多回家的途径,为何偏要走同一条路呢?

    他想,该不该和她并肩而行呢?初三的生活又回到暗无天日,加上周末市场的工作,虽耗尽心力,仍止不住思念她。

    十五岁的思念,就是想多看她一眼,为这一眼可以做出很多傻事来。但人在眼前了却又笨拙失措,任时间在指尖流逝。

    或许他快走一步,再两步,以此类推就自然到她身旁了突然,角落有几只野狗窜出,打破了所有的犹豫和僵持。涵娟吓得后退,对狗有一套的承熙英雄救美,一会就逼得小畜牲们快坑邙逃。

    “我怕狗。”涵娟惊魂未定说。

    “我知道。狗也有好坏之分,你应该和我家来福多玩玩,你会发现狗其实很可爱,它们忠贞又善良,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承熙一下冒出许多话,像憋了长久。

    “来福还在呀?”涵娟接话。

    “当然。它来我家时还是婴儿,现在正当壮年,不乱吃乱跑的话,可以活个十几年。我一直把它看成弟弟。不过我成长的速度不如它快,我阿姨说,以狗龄来换算,我该尊称它为叔叔了,再过几年又会成为祖父,曾祖父”他会不会太多嘴?但和她独处说话一点也不难,就像碧潭雨季的流水滔滔,注入百渠而舒畅。

    路边有熟食的摊子,传来鱼丸米粉汤的香味。涵娟问:“你饿不饿?我们叫些东西吃。”

    “我”他没有带钱。

    “我有晚餐钱,够两人吃了,我请你。”她走到摊子前,不容他拒绝。

    两个中学生走在一起多少令人侧目。承熙没什么便服,一年四季都是卡其裤,幸好个子高,可穿父叔的上衣,松垮的话就扎紧些。

    涵娟很幸运,总有余妈妈为她改的捐赠衣物。比如她现在穿的浅青逃陟绒背心,肩头镶珠白圆扣的,就是她最爱的一件,既遮住了里面洗白的旧洋装,也映得她肌肤柔细有光泽。

    当他们坐在小桌时,因为神态自然,反而像一对兄妹。

    她叫两碗米粉,大的给承熙,并为他加肉片和卤蛋,他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我爸老怕我吃不饱,我不喜欢蛋,你能帮我吃掉就太好了。”她流利说。

    这当然是谎言。她见过承熙的胃口,一碗面下肚还能塞好几个馒头,汤水更像永远灌不饱。长得快的人需要大量的热能营养,若不够,她这碗也可以给他。

    小摊的灯泡亮起,氤氲着炉上的白烟,旁边一棵叫屈的榕树轻送着风,沙沙嗦嗦的,是秋日向晚特有的宁静。

    絮白的云都藏人幽暗的天空,月亮银盘形带笑,只有几颗孤星相随,河汉寂怯无声,是秋日向晚特有的晶蓝。

    这美好的感觉,差不多等同于母亲为她买那件小红外套的愉悦。涵娟低头微笑,仿佛,仿佛这许多年来,就一直等着和他共进这一餐。

    “天黑了”他饱着肚子说。

    “该回家了,不然你爸妈会担心。”她起身付钱。

    “他们都不在。我妈陪我小阿姨回新店山上相亲,我爸在工地。”他说。

    而她父母还在庙里。于是,很有默契的,两人都不往家的方向走。

    “现在功课准备得怎么样了?”涵娟问。

    “还好。”他简短说。

    她很敏感,见他有闪避之意,又问:“你要留校直升,还是参加高中联考?”

    “呃,还没有决定。”他踢着路上的一颗石头说。

    “什么时候了还没决定!”她直觉问:“是不是你爸又反对你升学了?”

    他们已来到塯公圳旁,月亮挂在树梢头,再漂映水中。偶尔几辆照闪银光的车及几声蛙鸣,与黑夜纵横交错着。这不再有避暑人群的凉秋里,一切幽静如梦。

    “你为什么不说话?”她有些急。

    “我爸说初中毕业就不错了,不必去工厂,可以考个公家机关由工友做起。我妈希望我去念师专,学费全免之外还有钱领。”他说。

    涵娟突然心窒口塞。承熙这堂堂仪表和大将之风,在她眼中,当工友太委屈,当教师又太埋没,他应该有更大的成就才对。她不知如何驳辩,只说:“我是一定要念高中大学的,绝不许有任何理由来阻止我。”

    “你有个好爸爸,他那么疼你”他说。

    “再疼也是个女儿。他耳根子软,亲戚间闲话一多心就动摇,还得靠我自己的坚持。”涵娟停一会又说:“只要坚持到底,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我知道要坚持,但每次看我妈那么辛苦,还有四个弟妹要养我大妹小学毕业就到工厂,小小年纪就赚钱养家,我身强力壮的,实在不忍心再成为她们的负担”他低声说。

    “那些都是暂时的呀,不会永远如此,你总有熬出头的时候吧。”她咬咬唇又说:“你是男生,又是六年五班的班长,怎么能不如我呢?”

    她的语气令承熙想起她曾说的“你是班长”那句话,总搞不清楚,她到底是轻视他,抑或看重他?

    “我记得你以前老强调‘班长’两个字,还有一段时间借我抄作业考卷,让我毕业时没落到十名之外,还没谢谢你呢。”他说着,没料到能往事重提。

    涵娟微微脸红,当年感觉仍朦胧,如今渐晓人事“情”字上了心头。

    “那时不懂你为什么老迟到,结果在巷口看见你,呃,扫地工作”似又回到那迷茫清晨的一幕,错愕隐藏许多年后,她嗫嚅开口:“我应该打招呼的,只是猜想,你或许不希望被人看到”

    “但你的确是看到我了呀,若你不想认一个扫马路的同学,我不会怪你的。”

    “不!我不是那种人,我晓得你很孝顺,总全力帮助家庭,真的很教人佩服。”她说:“我赶紧走开,是怕伤了你的自尊心。”

    “自尊心?我倒还好,怕的是你认为我没有出息。”他苦笑说。

    “我凭什么?我也不过是个菜贩的女儿而已。”涵娟轻声说,步履向家的那一头,路灯在夜里幽淡亮着。

    “不,在我眼里你一直是与众不同的,像飞在云端的天使。”他努力表达:“四年级时我将生平第一张卡片送给你,上面画的就是天使,可惜你把它丢到学校的花圃里踩坏了。”

    “有吗?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承熙的种种记忆要到晚一年才真正进入她的脑海,涵娟不明白,说:“我不信,如果我不要的话也会还你,不可能做那么恶劣的事。”

    “我想也不是你,一定是李蕾。”他马上说,担心她不自在。

    他不明白,提到李蕾更是涵娟的痛,幸好家门在望,她不必去接这个话题。

    伍家一片漆黑,月在斜斜瓦檐后仿佛窥视的眼晴,某处桂花正吐着芳香。

    “谢谢你今晚的米粉汤,还有卤蛋呃,我可以请你看电影吗?算是回报”承熙有些结巴。

    “看电影?”她睁大眸子。

    “是免费的。我小阿姨在国际学舍后面的电影院当收票员,我偶尔会溜进去看。”他忙解释:“不过那都是美国片子,专门给外国学生和美国阿兵哥看,英文得用猜的。”

    是约会吗?说好还是不好呢?他眼中有热切与期盼,她抑住羞怯说:“可以呀,不过你得用功读书,考上高中才行。”

    “你好像很喜欢逼我”他半认真说。

    远处有铃响,一辆三轮车由塯公圳的烟气中慢慢出现。

    “可能是我爸妈回来了,你快走吧!”她有些惊慌,催促他。

    也来不及目送,她匆匆进屋,心还噗噗跳着。喜欢?他用了喜欢两个字?没错呀,她就是爱逼他,对他比对别人多怀一份心肠。

    三轮车辘辘踏过门前,帆布猎猎作响,并没有停下,所以不是爸妈归来。

    哎,真该多留他一会,这夜有着甘糖般温甜的滋味,未结束已令人怀念了。

    细微如毛的雨丝,东西南北飘着若有又若无,缓缓洗蓝了天空,蕴化出鲜翠的气味。外省婆迈着小脚步定出杂货店,望着不远处的塯公圳,叹口气说:“若不贪求的话,这还真像江南侬家的三月天。”

    旁边的两个女孩不理会她的叨念,迳自挑选鞭子里的蜜饯和糖果。外省婆的怪是中段有名的,老纠愁着眉,一身黑灰对襟衫。丈夫死于逃难,相依为命的就只有一个时髦洋化的女儿。

    女儿高挑漂亮,进出总卷发浓妆及短裙高跟鞋,听说是和美国大兵交往的酒吧女郎。幸好她们对小孩还不错,生意尚佳。

    店面极小,由甘蔗板分里外,板上贴了很多黄梅调剧照,好不容易发现一张时装的,曼玲大叫:“是尤敏耶,我正收集她的画报,太棒了!”

    尤敏确实美,眼睛清媚极富现代感“玉女明星”四个字就是因她而创的流行词汇。涵娟问:“婆婆,那张可以送我们吗?”

    “拿去拿去!我那板儿不扒光,你们心里总不舒坦。”外省婆说。

    两个女孩马上将画报放进袋子里,免得外省婆反悔,然后笑嘻嘻地穿过马路到国际学舍。

    春天到了,几株矗高的椰子树特别青绿有精神,阔扇叶在风里摇曳生姿,矮的灌木丛则开满粉白嫣红的杜鹃花,灿烂夺目。

    “还有十分钟,我们先不要去吵叶承熙。”涵娟看看手上的表,那是金枝为换新表“好心”给她的。虽然大壳面黑腕带很上气,但能显示时间她就满足了。

    编木丛后是铁丝网围起来的运动场地,常有外国人在里面比赛,承熙说是“网球。”涵娟看过几次,承熙也解释过规则,但她还是不全懂。

    再走下去是篮球场。外国人不用时,本地人也会来打球,像承熙和他同学就常在这儿杀得满场飞。

    小路的另一边有脚踏车棚和管理处,即承熙新的打工地方,比菜市场好,因为可以安静地念书写作业。

    自从去年那餐鱼丸米粉汤后,两人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电影约会。承熙的小阿姨玉雪曾听过有涵娟这号人物,头一回见承熙带她出现在戏院时,先张大眼再忍住笑,当晚自然逃不过审讯。

    “不是女朋友啦,伍涵娟帮我很多忙,她也爱看电影,反正我很容易”他口齿不清说。

    “你容易,我可不容易,都是利用我哇!”玉雪看着脸红似关公的外甥,又是大笑。十五岁半的男孩已收过情书,但涵娟是唯一在嘴边念过的。

    玉雪是卖票收票的小堡友,再每天清一下空运来台的可乐及爆米花机器。她不太看洋片,因为英文没懂几句,除非俊男美女或梦幻卡通才瞄上两眼。以她看来,那些叽叽呱呱的洋姐洋哥,怎么都比不上“山河美人”的林黛和赵雷哩!

    但承熙和涵娟可不同,他们看得很认真,散场后还热烈讨论,尤其萤幕没有翻译,两人猜测难免有出入,更增添乐趣。

    慢慢长大见识广后,才知道他们看的电影是美国直接来的,比西门盯首轮戏院还快,甚至台湾不放映;有“国王与我”、“金玉盟”、“北非谍影”、“仙履奇缘”等无数影片,包括这一天上演的“乱世佳人。”

    “时间到了吧?”含着糖的曼玲急急说。她一发现承熙和涵娟的电影约会后,也要求加入,但她对英文没兴趣,浪漫爱情片才看,不是相守就是分开,比较好了解嘛!

    曼玲特别迷“乱世佳人”因为场面壮观音乐动听,男女主角一出来,不必开口就教人心醉神迷了。这部片子太长,上回只看一半,今天来赶结局的,她可挂念好几天了,连弹钢琴时都好像在一大片棉花田里。

    承熙正在棚子内修脱掉的铁炼,见她们来,说:“等我把这辆脚踏车处理好,一个英国人的,他会付我tip。”

    “tip?”涵娟不懂。

    “英文的小费啦。”承熙解释,并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