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梁山终结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砰~
扫落御案上的一堆东西,赵佶吼道:“立刻传旨淮西,五月必须平定王庆,六月大军立刻前往江南平叛!”
呼哧呼哧喘了两口粗气,赵佶继续说道:“传旨,王黻弄权误国,致使江南方腊积重难返,势大难治,赐死!”
众臣齐齐拜下,道:“陛下英明,臣等拜服。”
这一刻,再也没人敢说废话了。
江宁失守,方腊即将建国称帝。
朝堂的人都知道,南北对峙形势已成。
形势便如同北宋对南唐。
只是不同于南唐末期沉疴入骨,方腊势力正是朝阳初生的时候,上下战斗意志和战斗力都很强劲。
而且,方腊势力已经占据了滁州、高邮军,触角已经筋骨。进入了江淮地区,比南唐只有大江天险的形势,好了许多。
反观赵宋,弊病重重,已是日落西山之时。
当然,赵佶是不会这样认为的。
他惊怒异常,是因为收回燕云的夙愿彻底破灭。
从宋太祖赵匡胤起,宋帝便对燕云十六州念念不忘,只是一直未能收复。
赵佶正打算联合金国,南北夹攻辽国以收回燕云十六州。
若是能成,他便可一跃超过太祖太宗,成为赵宋第一帝王。
此时江南丢失,绝非短期可以平定,迁延日久之下,怕是只能坐视燕云十六州又被金国占据。
赵宋第一帝的美梦破灭,赵佶如何不怒?
赵佶踱着步子,道:“说,可有平贼之策?”
童贯出列,道:“臣愿领军,前往江南平贼。”
“准!”赵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在他的眼里,童贯便是他的曹彬和潘美,当然要用。
蔡京出列,道:“可效太祖故智,着人于荆南整训军队,建造大船,再沿江东下,必可破贼。”
“准!”
确定了两路并进的策略,赵佶又道:“诸卿,东南贼势汹汹,须得立刻镇压,还有良策,皆可提出。”
宿元景出列道:“宋江进剿淮西,无往而不利,王庆之流已然胆丧,只是坚守城池不出。
虽然难以给我军造成杀伤,却极其耽误时间。
臣以为,或可招安王庆,令其会同宋江,一同东下进剿。”
“臣以为不可。”蔡攸出列道:“王庆已经是瓮中之鳖,不日可下。
左右童相调兵遣将需要些时日,着令宋江抓紧破贼便可。”
蔡攸反对,倒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他那个傻儿子头上一片绿,不把王庆弄死了绝不甘心。
“臣以为宿元景之言可行。”蔡京出列,道:“招安王庆,可以节约时间、钱粮,又可以获得进剿方腊的兵员,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难得的,蔡京同意了宿元景的提议。
此时蔡家父子俩为了争权夺利,已经反目,蔡京反驳蔡攸,并不奇怪。
再则,蔡京发现了,赵佶有意招安。
这才是他附议宿元景的根本原因。
他那傻儿子,还是太年轻了,根本没把准赵佶的脉搏。
果然,赵佶道:“如何招安王庆,众卿可各抒己见。”
此言一出,招安已成定局。
商议一阵后,赵佶令宿元景前去淮西,宣读招安赦书。
宿元景被方天定摆了一道,正是郁闷的时候,当然想抓住这个机会重新证明自己招安小能手的风范。
于是,童贯整顿禁军,准备南下,郑居中前往两湖操练水军,准备东下。
宿元景领了圣旨,前往淮西。
房州,李助领着王庆等人,检点从东南带来的兵员物资。
李助道:“大王,东南给了五千兵,钱粮各十万,兵甲两万套,足见诚心。”
王庆仔细看去。
五千兵,剔除老弱,能有四千青壮,足可称为精兵。
从车内抽出一把朴刀,只见刀身雪亮,刃口锋利,也是好兵器。
甲以皮甲为主,保养完好,其中一千套步人甲,引起了众人一阵赞叹。
... -->>
砰~
扫落御案上的一堆东西,赵佶吼道:“立刻传旨淮西,五月必须平定王庆,六月大军立刻前往江南平叛!”
呼哧呼哧喘了两口粗气,赵佶继续说道:“传旨,王黻弄权误国,致使江南方腊积重难返,势大难治,赐死!”
众臣齐齐拜下,道:“陛下英明,臣等拜服。”
这一刻,再也没人敢说废话了。
江宁失守,方腊即将建国称帝。
朝堂的人都知道,南北对峙形势已成。
形势便如同北宋对南唐。
只是不同于南唐末期沉疴入骨,方腊势力正是朝阳初生的时候,上下战斗意志和战斗力都很强劲。
而且,方腊势力已经占据了滁州、高邮军,触角已经筋骨。进入了江淮地区,比南唐只有大江天险的形势,好了许多。
反观赵宋,弊病重重,已是日落西山之时。
当然,赵佶是不会这样认为的。
他惊怒异常,是因为收回燕云的夙愿彻底破灭。
从宋太祖赵匡胤起,宋帝便对燕云十六州念念不忘,只是一直未能收复。
赵佶正打算联合金国,南北夹攻辽国以收回燕云十六州。
若是能成,他便可一跃超过太祖太宗,成为赵宋第一帝王。
此时江南丢失,绝非短期可以平定,迁延日久之下,怕是只能坐视燕云十六州又被金国占据。
赵宋第一帝的美梦破灭,赵佶如何不怒?
赵佶踱着步子,道:“说,可有平贼之策?”
童贯出列,道:“臣愿领军,前往江南平贼。”
“准!”赵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在他的眼里,童贯便是他的曹彬和潘美,当然要用。
蔡京出列,道:“可效太祖故智,着人于荆南整训军队,建造大船,再沿江东下,必可破贼。”
“准!”
确定了两路并进的策略,赵佶又道:“诸卿,东南贼势汹汹,须得立刻镇压,还有良策,皆可提出。”
宿元景出列道:“宋江进剿淮西,无往而不利,王庆之流已然胆丧,只是坚守城池不出。
虽然难以给我军造成杀伤,却极其耽误时间。
臣以为,或可招安王庆,令其会同宋江,一同东下进剿。”
“臣以为不可。”蔡攸出列道:“王庆已经是瓮中之鳖,不日可下。
左右童相调兵遣将需要些时日,着令宋江抓紧破贼便可。”
蔡攸反对,倒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他那个傻儿子头上一片绿,不把王庆弄死了绝不甘心。
“臣以为宿元景之言可行。”蔡京出列,道:“招安王庆,可以节约时间、钱粮,又可以获得进剿方腊的兵员,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难得的,蔡京同意了宿元景的提议。
此时蔡家父子俩为了争权夺利,已经反目,蔡京反驳蔡攸,并不奇怪。
再则,蔡京发现了,赵佶有意招安。
这才是他附议宿元景的根本原因。
他那傻儿子,还是太年轻了,根本没把准赵佶的脉搏。
果然,赵佶道:“如何招安王庆,众卿可各抒己见。”
此言一出,招安已成定局。
商议一阵后,赵佶令宿元景前去淮西,宣读招安赦书。
宿元景被方天定摆了一道,正是郁闷的时候,当然想抓住这个机会重新证明自己招安小能手的风范。
于是,童贯整顿禁军,准备南下,郑居中前往两湖操练水军,准备东下。
宿元景领了圣旨,前往淮西。
房州,李助领着王庆等人,检点从东南带来的兵员物资。
李助道:“大王,东南给了五千兵,钱粮各十万,兵甲两万套,足见诚心。”
王庆仔细看去。
五千兵,剔除老弱,能有四千青壮,足可称为精兵。
从车内抽出一把朴刀,只见刀身雪亮,刃口锋利,也是好兵器。
甲以皮甲为主,保养完好,其中一千套步人甲,引起了众人一阵赞叹。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