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天启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跟明朝整个“以文治武”、“以文压武”的大背景息息相关的。

    除了明朝开国那些年跟明末年天下大乱那几年以外,明朝的武将能够做到的最高官位仅仅是“总兵”,一旦打起仗来,朝廷便会派一二文臣过来指挥这个带兵打仗的总兵去平叛,去剿匪,去驱除鞑虏云云。总之,大多数时候,明朝廷对武将的需要仅仅是“敢拼敢打”、“敢打干干”、“悍不畏死”罢了,至于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之类的动脑子的事情,让文臣来做就可以了。以至于明中后期以来,朝廷武举的科目便删除了文化课的考试(程文)。这个“程文”,其实就是考试武举举子们的兵法韬略。可是因为明朝长期以来重文抑武,武将社会地位低下,有能力的家庭都把孩子往“文曲星”方面发展,只有没能力的家庭,才让孩子到武举科碰碰运气。没能力、没资财的家庭是很难培养出一个熟读兵法的武举举子的,更甚至连让孩子读书识字的本钱都捉襟见肘。

    关于这个问题,前文已有交代。在农业社会中,读书考试是一个负担相当重的事情。读书嘛,最好专心致志,假如一个家庭出现了一个读书人,那么便意味着这个家庭将失去一个壮劳力,就少了一份生产(农业社会嘛)。然后还要备置笔墨纸砚,还要上私塾,最可怕的是读书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短时间内压根看不到回报。资质好的十年左右能够依靠恩科出人头地,资质不好的譬如范进同志,可能就要一条道走到黑,到了七老八十的时候,还在考场里混日子。

    所以说,明代武将的粗鄙,是文臣士大夫们可以而为之,是一种“制度下”的粗鄙,没文化,而不是明代武将自身的不上进。

    朱由校盯着大有“群臣激愤”驾驶的众臣,连忙摆了摆手,道:“朕几时说过见他俩,就是要重用他俩?朕只是关心辽事,像找他俩手谈罢了。此二者虽是败军之将,但毕竟是朝野上下鲜有的精通辽事之人,朕意已决,诸卿不必再议。”

    不必再议?

    朱由校话音刚刚落下,赵*南星便站出来打脸道:“陛下关心辽事,本是好事,可为何要找杨、李那般的奸佞小人了解情况?下臣举荐一人,名唤袁应泰者,其才胜过杨镐百倍,胜过熊廷弼十倍!陛下大可将他招之塌下面谈。”

    刚说了不必再议,这个赵*南星就跳出来哔哔,他眼里实在是没有朱由校这个皇帝啊,这让朱由校如何不恼,又如何不惊?如何不怒?

    “既然袁应泰那么厉害,你为何早不为国举才?非要等到萨尔浒之败?赵卿,莫非你这葫芦里还卖着别的药?”朱由校用心险恶的发问道。

    闻言,不止赵*南星,满堂的大臣(除了武将,他们水平太低,压根听不出弦外之音)都是面色大变。

    是啊,既然你赵*南星觉

    得袁应泰那么厉害,为什么不早早替国家举荐他出来做事,何至于等到萨尔浒之战后又跳出来?

    你是和居心?

    赵*南星被问的冷汗都下来了,他本就不善言辞,是个能够耐住寂寞,专心做学问的老学究式的人物,让他在东林书院当当教书匠,呼朋唤友小聚一场,抨击朝政倒还罢了。若是玩弄阴谋诡计,巧舌如簧,无理横三分这般泼皮无赖的勾当,却是万万不能胜任。

    赵*南星支支吾吾的嚷道:“那会儿...这个...那会儿老臣官职低微,生怕神宗皇帝不允,也就没多嘴......”

    这话倒是恳切,毕竟那会儿神宗皇帝打击东林党,重用的都是浙党、楚党之类的文臣武将。

    不过朱由校却不领情,他冷冷的嚷道:“古来圣贤尝曰:位卑未敢忘忧国。赵卿,亏得你们还常常拿圣贤、君子标榜己身。今日看来,想是夸大其词,沽君卖直了些吧?”

    赵*南星面如死灰,连忙跪倒在地,口称死罪。

    见状,赵*南星的党羽们纷纷替他求情,特别是“铁齿铜牙”的杨涟、左光斗二人,言辞尤为恳切激烈。朱由校面色难堪,他知道现在朝野上下都是东林的人,如若自己当真抓着赵*南星的小辫不放,恐怕到时候大家一拍两散,谁都落不得好。东林党的势力太大了,朱由校现在的政治资源还远远不足以对抗,否则,他也不会下诏继续启用叶向高了。

    朱由校摆了摆手,喝道:“奉天殿不是菜市口,如此闹哄哄的,整合体统?赵卿,既然你如此的推崇这个袁应泰,那便由你来给朕说说,这个袁应泰到底有何奇异之处?”

    赵*南星闻言,总算是松了口气,知道皇帝投鼠忌器,不敢继续深究。不过经此一役,他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朱由校的手腕,不敢再拿朱由校年纪小,而轻视他。赵*南星恭敬的回答道:“袁应泰于万历二十三年中进士,授临漳知县,筑长堤四十余里,捍御漳水,民得其利者不知凡几。迁工部主事,起河南右参政,官至兵部侍郎。今年九月,擢右佥都御史,代周永春巡抚辽东。今年以来,东虏屡次兴兵攻边,袁应泰加紧练兵并修备武器,关外所需粮草、火药之类都能及时供应,深受经略熊廷弼信赖。 是个精明能干,值得托付辽事的能臣贤臣啊,陛下!”

    朱由校点了点头,赵*南星的禀告基本上跟骆养性给他的报告无二。朱由校自己也对这个袁应泰做过评价:能臣也。至少他比现在泛滥朝野的嘴炮党强多了。一者:袁应泰勉强算是技术官僚,懂得兴修河堤;二者袁应泰负责后勤的确有两把刷子。

    至于领兵打仗嘛......

    朱由校不好说,毕竟,从他为官二十多年的履历中看,似乎从没有担任过任何经略武事兵事的职务,也就是说他从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

    沉默半晌后,朱由校道:“辽事吃紧,半点儿不能离了袁应泰这样的股肱大臣。为了能让朕了解辽事,便令袁应泰离开那么重要岗位进京面圣,得不偿失啊。”此话一出,算是彻底封堵住了东林党人的口。不过为了安抚东林党人,朱由校还补充了一句,“诸卿尽管放心,朕向来赏罚分明,杨镐、李如柏二人丧师辱国,罪不可赦,官职一撸到底,再无复起的可能了。朕见他们一面,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最了解辽事,最了解东虏的缘故罢了。常言道:失败是成功的亲娘,想来此二人经历了萨尔浒一败后,定是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些经验便是朕不计前嫌,再次召见他们的原因啊。”

    皇帝都拉下脸面,亲自解释到这个份上了,东林党人也就没办法继续撒泼打诨了,只能硬着头皮喊了句皇上英明之类的屁话了事。

    又过了会儿,鸿胪寺的官员从承天门宣告新皇帝的诏书归来,登基大典便完成了。群臣便上述更改了新的年号。今年是万历四十八年,可是在这个年份里,一共诞生了三位皇帝,八月以前的皇帝是万历,八月到九月是朱常洛,九月以后是刚登基的朱由校。

    群臣们给出的法子是今年八月以前仍旧归万历皇帝所有,但是八月以后至今年年底,属于朱常洛,为“泰昌元年”,不过这个年份只有八月到十二月,仅仅四个月而已,不足一年。而从明年开始,改元为“天启元年”。

    所以说,从今天开始,朱由校这个人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天启帝三个字。因为成为皇帝以后,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不能再提及,无论是平时讲话还是写字,都不能再出现“朱由校”三个字。本书以后的章节为了避讳,就统统改称天启帝。

    天启帝瞥了眼鸿胪寺的官员,心说你来的真不是时候,朕这会儿还有最后一道诏书没有颁布呐。清了清嗓子,天启帝嚷道:“登基大典结束了,不过群臣且住,都别忙着回家的,朕还要更新今天的最后一条动态!王安,颁诏。”

    “朕登基了,想娶个媳妇,充实后宫。下诏到应天府寻着一个名唤王珂的姑娘,替朕告诉她,朕看上她了,让她洗白白,等着朕用八抬大轿娶她过门儿,钦此!”

    闻言,群臣尽皆哗然失色。

    他们都一副不可思议的神色望着上头端坐着的天启帝。

    天啊!

    这诏书中怎么尽是污言秽语?

    成何体统?

    登基第一天,不思励精图治倒也罢了,竟然满脑子想的都是那种龌龊事?

    你他娘的忘了你爹是咋死的了吗?

    昏君啊!昏君!

    真是气死老夫了————

    自诩忠君爱国的一帮士大夫们无不在心中悲叹道。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