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大宋燕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短短两天时间,两万多士兵无影无踪,从燕京城出发的整整十万大军,还没到真定府城下,便损失一半兵力。
仗已经没法打了,各军将官集体反对,坚决不再继续前进。
章嵩虽然是北伐军大元帅,可他只是暂代,本身在北伐军中就没多少威望可言,众将听令不过是看在北伐军大元帅这个职衔,如今接连决策指挥失误,损兵近半,将士悍然反对也是情理之中。
当兵打仗是为了吃饭升官,可不是为了送死,章嵩几天时间便葬送三万将士性命,跟着这样的统帅指挥官打仗,还不如回家种地。
北伐军将士不听令了,章嵩也毫无办法,他本想找几个典型斩首示众,以示军威,但遭到几乎所有将官反对,到最后他的命令根本传达不下去。
无奈之下,章嵩只能妥协,听从绝大多数将领的建议,率五万残军返回定州,筑城防守。
与此同时,向燕京方向递送军情,请求朝廷派兵增援。
军情送回燕京,得知不过短短十天便损兵五万,赵昚愤怒之余很快冷静下来,
章嵩虽然忠心,能守好都城,带好宿卫军,但并不是适合领兵打仗,因为他根本就不具备这种能力,也没有多少真刀真枪的打仗经历,此次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要怪就怪赵昚自己任人唯亲,任人不明。
怎么挽回败局,才是当务之急,是继续攻打真定府,还是回军燕京,这是一个问题,该如何决策,赵昚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
同时他也明白,在打仗这种事上,找文官商量是没用的,他们除了添乱,并没有多大用处,因为最终要上战场的跟金军拼死搏杀的不是他们。
杨丛义一病不起,称病不出,不再理北伐军之事,赵昚对他的想法很多。
原本不想再为北伐军事征询他的意见,也不想再听从他的建议,但前方战局不顺,眼下也不知道该用何人,赵昚便不得不去看望病中的杨丛义。
到了杨丛义暂居的府中,亲自来到他的病床前,探望他的病情,赵昚跟聊了一会儿,硬是忍住没有提攻打真定府失利之事。
不想杨丛义却当先提起,说他虽然旧伤复发,卧病不起,但还是很关心真定府战局,再次建议不要动用武力,强行攻占真定府,顺便打听最近战况。
赵昚就坡下驴,告诉杨丛义,十万北伐军攻打真定府很不顺利,章嵩并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也不具备野战能力,不到十天时间,接连吃败仗,十万大军死的死逃的逃,如今还剩五万军队,退守定州,筑城防守。
杨丛义沉默良久,然后说既然已经动武,就没有退兵的道理,到了定州,就守在定州,应该一步步压缩真定府金军活动空间,以打迫降,用不了一年,困居在方寸之地的六七万金军只能投降。
赵昚认同杨丛义的建议,接着说章嵩不适合统领节制北伐军,打算让他回来继续掌管殿前司、掌管宿卫军,问杨丛义何人可以接管北伐军。
说实话,这个问题杨丛义很早之前就已经考虑过,现在赵昚这么问,他倒不好匆匆作答。
考虑良久,杨丛义告诉赵昚,北伐军兵力很多,让任何一个人掌管,对朝廷来说都不合适,在军中也很难服众,建议将河间府以北的北伐军分成三部,各自负责一个战场。
南营、东营以明复为元帅,向南配合大名府对真定府作战。北营、西营一部以姚昶为元帅,对燕京西面和北面作战。西营一部、平州、来州北伐军以罗聪为元帅,对锦州、兴中府、大定府作战,如果时机合适,也可与大宋水军东西夹击辽阳府。
杨丛义将心中所想合盘托出,至于赵昚会不会同意,这就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了。
赵昚听后果然没有立刻表明立场,没有认同,也没有提出异议。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之后赵昚嘱咐杨丛义好好养病,争取早日康复,方才起身离去。
当天晚上,赵昚就杨丛义给出的三个人选、三个战区思虑了好久,又找来参与过收复河东之战懂些军事的辛弃疾,就杨丛义的建议问了他的建议。
辛弃疾思虑之后表示赞同,他说杨大人所说的三个战区都十分复杂,能分开最好,如若合一,恐怕三个战场都很难兼顾,至于三个战区元帅人选,他也觉得比较合适。首先他们都是能征善战的高级将领,有独领一军打胜仗的能力。其次,他们三人在北伐之战中都立下大功,如今已经拿下燕京城,就该及时擢升重用,以免将士寒心。
两天后,赵昚颁下诏令,任命明复为燕京南部战区元帅,统帅七万大军对真定府作战,任命姚昶为燕京西部、北部战区元帅,统帅六万大军对西部、北部作战,任命罗聪为燕京东部战区元帅,统帅五万大军对东部锦州、兴中府、大定府作战。
同时下令召回章嵩,解除其北伐大元帅之职。
幽燕地区的战局,从此进入新阶段,但跟杨丛义已经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 短短两天时间,两万多士兵无影无踪,从燕京城出发的整整十万大军,还没到真定府城下,便损失一半兵力。
仗已经没法打了,各军将官集体反对,坚决不再继续前进。
章嵩虽然是北伐军大元帅,可他只是暂代,本身在北伐军中就没多少威望可言,众将听令不过是看在北伐军大元帅这个职衔,如今接连决策指挥失误,损兵近半,将士悍然反对也是情理之中。
当兵打仗是为了吃饭升官,可不是为了送死,章嵩几天时间便葬送三万将士性命,跟着这样的统帅指挥官打仗,还不如回家种地。
北伐军将士不听令了,章嵩也毫无办法,他本想找几个典型斩首示众,以示军威,但遭到几乎所有将官反对,到最后他的命令根本传达不下去。
无奈之下,章嵩只能妥协,听从绝大多数将领的建议,率五万残军返回定州,筑城防守。
与此同时,向燕京方向递送军情,请求朝廷派兵增援。
军情送回燕京,得知不过短短十天便损兵五万,赵昚愤怒之余很快冷静下来,
章嵩虽然忠心,能守好都城,带好宿卫军,但并不是适合领兵打仗,因为他根本就不具备这种能力,也没有多少真刀真枪的打仗经历,此次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要怪就怪赵昚自己任人唯亲,任人不明。
怎么挽回败局,才是当务之急,是继续攻打真定府,还是回军燕京,这是一个问题,该如何决策,赵昚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
同时他也明白,在打仗这种事上,找文官商量是没用的,他们除了添乱,并没有多大用处,因为最终要上战场的跟金军拼死搏杀的不是他们。
杨丛义一病不起,称病不出,不再理北伐军之事,赵昚对他的想法很多。
原本不想再为北伐军事征询他的意见,也不想再听从他的建议,但前方战局不顺,眼下也不知道该用何人,赵昚便不得不去看望病中的杨丛义。
到了杨丛义暂居的府中,亲自来到他的病床前,探望他的病情,赵昚跟聊了一会儿,硬是忍住没有提攻打真定府失利之事。
不想杨丛义却当先提起,说他虽然旧伤复发,卧病不起,但还是很关心真定府战局,再次建议不要动用武力,强行攻占真定府,顺便打听最近战况。
赵昚就坡下驴,告诉杨丛义,十万北伐军攻打真定府很不顺利,章嵩并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也不具备野战能力,不到十天时间,接连吃败仗,十万大军死的死逃的逃,如今还剩五万军队,退守定州,筑城防守。
杨丛义沉默良久,然后说既然已经动武,就没有退兵的道理,到了定州,就守在定州,应该一步步压缩真定府金军活动空间,以打迫降,用不了一年,困居在方寸之地的六七万金军只能投降。
赵昚认同杨丛义的建议,接着说章嵩不适合统领节制北伐军,打算让他回来继续掌管殿前司、掌管宿卫军,问杨丛义何人可以接管北伐军。
说实话,这个问题杨丛义很早之前就已经考虑过,现在赵昚这么问,他倒不好匆匆作答。
考虑良久,杨丛义告诉赵昚,北伐军兵力很多,让任何一个人掌管,对朝廷来说都不合适,在军中也很难服众,建议将河间府以北的北伐军分成三部,各自负责一个战场。
南营、东营以明复为元帅,向南配合大名府对真定府作战。北营、西营一部以姚昶为元帅,对燕京西面和北面作战。西营一部、平州、来州北伐军以罗聪为元帅,对锦州、兴中府、大定府作战,如果时机合适,也可与大宋水军东西夹击辽阳府。
杨丛义将心中所想合盘托出,至于赵昚会不会同意,这就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了。
赵昚听后果然没有立刻表明立场,没有认同,也没有提出异议。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之后赵昚嘱咐杨丛义好好养病,争取早日康复,方才起身离去。
当天晚上,赵昚就杨丛义给出的三个人选、三个战区思虑了好久,又找来参与过收复河东之战懂些军事的辛弃疾,就杨丛义的建议问了他的建议。
辛弃疾思虑之后表示赞同,他说杨大人所说的三个战区都十分复杂,能分开最好,如若合一,恐怕三个战场都很难兼顾,至于三个战区元帅人选,他也觉得比较合适。首先他们都是能征善战的高级将领,有独领一军打胜仗的能力。其次,他们三人在北伐之战中都立下大功,如今已经拿下燕京城,就该及时擢升重用,以免将士寒心。
两天后,赵昚颁下诏令,任命明复为燕京南部战区元帅,统帅七万大军对真定府作战,任命姚昶为燕京西部、北部战区元帅,统帅六万大军对西部、北部作战,任命罗聪为燕京东部战区元帅,统帅五万大军对东部锦州、兴中府、大定府作战。
同时下令召回章嵩,解除其北伐大元帅之职。
幽燕地区的战局,从此进入新阶段,但跟杨丛义已经没有多少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