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223wx.cc,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鸟鸣涧》,诗境优美,将佛性和道性两种德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堪称绝作。
每日口服一首,对身心绝对有益。话说人家王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将身心溶于佛道并存而兼修。
能写出这样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也不足为奇。“一生佛道趣,空向绮词中”。
他做得到,但是这样的境界对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事儿。这不,在他一百年之前的北周王朝,有个人也曾想这样做,可惜就做不到。此人名叫卫元嵩,现在在四川成都的野安寺里,你看这寺名,估计生意就不怎么样。
虽然他现在的职业是个出家的和尚,可他感觉自己实在不是做和尚的料,每天和师兄弟一起挑水打柴、诵经打坐、吃斋念佛,最大的娱乐活动也就是聊天,还不能讲荤段子。
再加上寺里的生意又不怎么样,香火少得可怜。那些来的施主越来越少,大款那就更少了。那位问为什么
?这个我们在后面讲,总之一句话,卫元嵩后悔了。要不是听说当了和尚福利比较好,当初怎么会遁入空门呢?打死也不干啊。不过这做和尚和其他行业都一样,只要不是太监,后悔都来得及。卫元嵩一想,人生总得有点理想吧,那就辞职吧。
于是跟师父亡名法师说了声拜拜,然后跳槽了,从佛教空翻到了道教,蓄发留须,工作服也从黑色(缁衣)换成了黄色(黄服)。
还把自己的定位为道士中最舒服的一类:云游道士。为什么和尚不做作道士呢?可能卫元嵩认为这个和自己的专业比较对口。因为他对道家的玄学有一些研究
一切就绪,卫元嵩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成都,到长安淘金去了。到了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长安,一看,首都就是首都,做八抬大轿的多得很,相当于现在的宝马奔驰了,果然是个有钱的地方,再看看自己,典型的驴友,他感到北漂一族真的不容易,抬头无亲友,低头思故乡,可既然出来了,那个鸟不拉屎的野安寺是不想回去了,我就不相信,偌大的长安城,难道就没有我卫元嵩的一碗饭吃,哪怕是羊肉泡馍也行啊。
可是,物价上涨的厉害,羊肉泡馍也吃不了几顿了。就在卫元嵩自叹命苦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此人名叫张宾,也是道士,也是到长安淘金的,两人一认识,同是长安淘金人,有缘千里来相逢。
那真是英雄相惜,臭味相投。两个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谈人生,谈理想,什么都谈,就是不谈钱。
太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可是生死之间的几十年总要用吧。终于在两人一边谈理想,一边肚子响的时候,张宾提议说,人才如果是被饿死的,那太惨了点,得想点办法。
卫元嵩表示赞同。据说人在压力的情况下,能够激发巨大的潜能,在公元564年的长安,在没有电气设备的油灯下,在肠胃的抗议声中,两个一无所有的年轻道士,为了生存,策划出了一个高超的方案。
这个方案现在看来都是极具现代营销创意的。第一步:建立炒作团队。第二步:制造话题,引发争议第三步:自我包装,吸引眼球。第四步:成功签约,名利双收。
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首先炒作团队骨干就是他们两个人。然后制造话题:这个要点水准的。前段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李一事件”,大家也许听说过,有个道士李一,利用了健康养生的话题套了大批的明星富豪。但是在一千四百年前,在那个出行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的年代,工作节奏比较慢,亚健康的人也不多,所以养生说还不流行。
但是当时流行一种东西,叫谶(chen)语。所谓谶语,就是一种类似于预言的说法。这个可比什么现在的末世预言之类的牛叉多了。
因为是应验过的(多数是巧合),更容易使人相信其说法的准确性,所以有的谶语能使社会和谐,有的谶语能使社会陷入恐慌和躁动。张宾和卫元嵩两人一想,对啊,就利用这个谶语。
编造一些花边新闻,来吸引眼球。第三步就开始自我包装了。首先制造谶语,要用占卜做幌子,反正这玩意一般人也不懂,好忽悠。会占卜排卦的多为道士,而且要是法术高深的道士,否则没人信呐。这哥俩一想,不行,得包装啊,得把自己搞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骨灰级大师,还要有自己已经出版的著作,那就编几本吧。
于是卫元嵩写了一本《元包经》和《齐三教论》,《元包经》是讲解八卦排序之类的。此书至今在道界仍然颇受推崇,为什么,因为它神秘难解。越难懂、越故弄玄虚就越觉得高深,此类的书都是这样。
著作是有了,这形象也得包装,现在的明星不都靠包装嘛,麻雀包成凤凰,**包成姑娘。张宾说,我们也包装,不过我在长安城混长了,熟人太多,你来吧,反正没几个人认识你。
卫元嵩一想,我来就我来。人家卫元嵩也包装,但不是比帅,人家比傻,披头散发,装疯卖傻。那形象比犀利哥好不了多少。
这个在现在可是很流行的炒作方法:叫出位。万事俱备,行动吧。于是不久,长安城里出现一个疯疯癫癫的道士,写了一本疯疯癫癫的书,嘴里说着疯疯癫癫的话,见人口中念念有词,仔细一听又听不清楚,再仔细问,他已经不理你了。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果然不久,长安城街头巷尾、饭桌炕头都传开了,有的人还传的神乎其神,...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鸟鸣涧》,诗境优美,将佛性和道性两种德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堪称绝作。
每日口服一首,对身心绝对有益。话说人家王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将身心溶于佛道并存而兼修。
能写出这样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也不足为奇。“一生佛道趣,空向绮词中”。
他做得到,但是这样的境界对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事儿。这不,在他一百年之前的北周王朝,有个人也曾想这样做,可惜就做不到。此人名叫卫元嵩,现在在四川成都的野安寺里,你看这寺名,估计生意就不怎么样。
虽然他现在的职业是个出家的和尚,可他感觉自己实在不是做和尚的料,每天和师兄弟一起挑水打柴、诵经打坐、吃斋念佛,最大的娱乐活动也就是聊天,还不能讲荤段子。
再加上寺里的生意又不怎么样,香火少得可怜。那些来的施主越来越少,大款那就更少了。那位问为什么
?这个我们在后面讲,总之一句话,卫元嵩后悔了。要不是听说当了和尚福利比较好,当初怎么会遁入空门呢?打死也不干啊。不过这做和尚和其他行业都一样,只要不是太监,后悔都来得及。卫元嵩一想,人生总得有点理想吧,那就辞职吧。
于是跟师父亡名法师说了声拜拜,然后跳槽了,从佛教空翻到了道教,蓄发留须,工作服也从黑色(缁衣)换成了黄色(黄服)。
还把自己的定位为道士中最舒服的一类:云游道士。为什么和尚不做作道士呢?可能卫元嵩认为这个和自己的专业比较对口。因为他对道家的玄学有一些研究
一切就绪,卫元嵩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成都,到长安淘金去了。到了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长安,一看,首都就是首都,做八抬大轿的多得很,相当于现在的宝马奔驰了,果然是个有钱的地方,再看看自己,典型的驴友,他感到北漂一族真的不容易,抬头无亲友,低头思故乡,可既然出来了,那个鸟不拉屎的野安寺是不想回去了,我就不相信,偌大的长安城,难道就没有我卫元嵩的一碗饭吃,哪怕是羊肉泡馍也行啊。
可是,物价上涨的厉害,羊肉泡馍也吃不了几顿了。就在卫元嵩自叹命苦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此人名叫张宾,也是道士,也是到长安淘金的,两人一认识,同是长安淘金人,有缘千里来相逢。
那真是英雄相惜,臭味相投。两个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谈人生,谈理想,什么都谈,就是不谈钱。
太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可是生死之间的几十年总要用吧。终于在两人一边谈理想,一边肚子响的时候,张宾提议说,人才如果是被饿死的,那太惨了点,得想点办法。
卫元嵩表示赞同。据说人在压力的情况下,能够激发巨大的潜能,在公元564年的长安,在没有电气设备的油灯下,在肠胃的抗议声中,两个一无所有的年轻道士,为了生存,策划出了一个高超的方案。
这个方案现在看来都是极具现代营销创意的。第一步:建立炒作团队。第二步:制造话题,引发争议第三步:自我包装,吸引眼球。第四步:成功签约,名利双收。
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首先炒作团队骨干就是他们两个人。然后制造话题:这个要点水准的。前段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李一事件”,大家也许听说过,有个道士李一,利用了健康养生的话题套了大批的明星富豪。但是在一千四百年前,在那个出行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的年代,工作节奏比较慢,亚健康的人也不多,所以养生说还不流行。
但是当时流行一种东西,叫谶(chen)语。所谓谶语,就是一种类似于预言的说法。这个可比什么现在的末世预言之类的牛叉多了。
因为是应验过的(多数是巧合),更容易使人相信其说法的准确性,所以有的谶语能使社会和谐,有的谶语能使社会陷入恐慌和躁动。张宾和卫元嵩两人一想,对啊,就利用这个谶语。
编造一些花边新闻,来吸引眼球。第三步就开始自我包装了。首先制造谶语,要用占卜做幌子,反正这玩意一般人也不懂,好忽悠。会占卜排卦的多为道士,而且要是法术高深的道士,否则没人信呐。这哥俩一想,不行,得包装啊,得把自己搞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骨灰级大师,还要有自己已经出版的著作,那就编几本吧。
于是卫元嵩写了一本《元包经》和《齐三教论》,《元包经》是讲解八卦排序之类的。此书至今在道界仍然颇受推崇,为什么,因为它神秘难解。越难懂、越故弄玄虚就越觉得高深,此类的书都是这样。
著作是有了,这形象也得包装,现在的明星不都靠包装嘛,麻雀包成凤凰,**包成姑娘。张宾说,我们也包装,不过我在长安城混长了,熟人太多,你来吧,反正没几个人认识你。
卫元嵩一想,我来就我来。人家卫元嵩也包装,但不是比帅,人家比傻,披头散发,装疯卖傻。那形象比犀利哥好不了多少。
这个在现在可是很流行的炒作方法:叫出位。万事俱备,行动吧。于是不久,长安城里出现一个疯疯癫癫的道士,写了一本疯疯癫癫的书,嘴里说着疯疯癫癫的话,见人口中念念有词,仔细一听又听不清楚,再仔细问,他已经不理你了。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果然不久,长安城街头巷尾、饭桌炕头都传开了,有的人还传的神乎其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