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山河不夜天[穿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国子监下了学, 唐慎拿着今天写好的试帖诗, 来尚书府找王溱。
王溱身为户部尚书, 每日当差忙碌, 唐慎来十次, 有六次他是不在的。往常他就把写好的课业交给管家, 等王溱看好后, 自会给他批阅, 并且第二天会抽空在府中等他上门。但今日唐慎思索再三, 对管家道:“我可否在府上能子丰师兄回来?”
管家一愣,道:“唐小公子若是有空,自然可以。”
管家将唐慎迎进门,恭敬地接待。
月上枝头,星子漫天时, 王溱穿着簇新的正红官袍,从外头回来。管家告诉他唐慎还在府上等着, 他脚步微顿, 低声说了句“这样么”,接着便没有一丝惊讶,仿佛早就知道今天唐慎会等他似的。
唐慎在花厅里喝茶,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 只见王溱穿着官服便来找他。烛光与月辉的交映中, 王子丰俊雅的面容显得十分温和近人,他清雅地笑道:“小师弟等很久了?”
唐慎:“只是半个时辰而已。”
“用过饭了?”
“等师兄,不敢用饭。”
王溱转身对管家说:“小师弟来府上这么久, 你竟没有招待他用饭,可是失责了。”
管家连连向唐慎道歉。
王溱道:“那便与我一起用饭吧。”
两人来到正厅,唐慎坐在餐桌旁等了会儿,王溱去换了身锦白色的长袍,从里屋出来了。不穿官袍时,他就像个俊美秀雅的读书人,真当的上那句“状元无双”。唐慎心想,哪怕穿着官服,他这位师兄也着实和其他大官迥然不同,出类拔萃,卓然众人。
侍女上菜,桌子上摆了一道煨煮鲟蟥片、一道黄芽菜煨火腿,还有时鲜四道,以及一道江瑶柱汤。
唐慎和王溱都是江南人,两人口味相似,上的菜也大多是江南口味。
正所谓“食不言,寝不语”,两人吃完饭,又去了花厅喝茶。王溱拿着唐慎写的试帖诗,看了几遍。这次他没有点评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而是道:“《法门寺碑》临摹多久了?”
唐慎没明白他怎么会问这个:“快两个月了。”
“小师弟的字练得很快。”
“师兄过奖了。”唐慎神色平静,语气中没有点骄傲的意思。
在姑苏府时,他每天都会练五十张大字。而到了盛京,这本《法门寺碑》他已经临摹了整整一千三百二十一遍。他不想浪费一点时间,八月的秋闱,他定要获得一个好名次。至少进前十。如此等到了明年春闱,他才不会与其他举人有太大差距。
王溱拿着唐慎的字,轻轻念出了上面写的诗:“月皎连空照,星垂定海楼……”念完后,王溱停顿了片刻,惋惜地叹气:“小师弟的八股制艺,立意新颖,结构严谨森然,只要不偏题,终归是不会出错。只是你的试帖诗,写得只能说一般了。”
唐慎也知道自己的试帖诗写得很一般。
如果说八股制艺考的主要是考生的逻辑思维、议论结构,那试帖诗更考了一个人的才学。唐慎哪怕再过目不忘,倒背如流,他也不能平白无故地就从一个理工生变成大才子。写诗靠的不仅仅是技巧,更靠那灵光一闪,更靠真正的天赋才气。
王溱:“若是小师弟的试帖诗能有长进,这次国子监的馆课应当能进前三了罢。”
突然提到国子监的馆课,唐慎眸光一闪,抬头看向王溱。
唐慎今天特意在府上等王溱回来,不是因为他想见王溱,而是因为——天子临雍!他想知道天子为什么突然要去辟雍宫讲课,这次的讲课是否会出什么问题。
思索片刻,唐慎道:“每月国子监的馆课,因为我的试帖诗写得一般,大多获得乙级,没获得过甲级。”
王溱笑道:“寻常也就算了,天子临雍时若是能获得前三,自然好处不斐。”
唐慎一怔,定定地看着王溱,惊道:“师兄?!”
唐慎少有这种错愕的模样,双眼瞪得滚圆。王溱来了兴致,他用白扇轻轻挑起唐慎的下巴,声音轻柔,微笑道:“小师弟,你能获得前三么?”
十日后,六月初一,国子监的馆课考试开始了。
数百位学子端坐于讲堂中,打开这次的馆课考题,神情举止比过往每一次的馆课更为严肃郑重。唐慎坐在正意堂的中间座位上,他翻开八股制艺的题目,这题目上写的是“天之高也”。
《孟子·离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意思是虽然天高地阔,星辰浩瀚无边,但是只要能推算出其中的规律,哪怕是千年之后的节日也能按照规律推算出来。
唐慎愁眉紧锁。
这道题看似简单,说的就是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只要找到规律,按照事物的规则去做事,就一定会成功。这是《孟子》中常见的讲究哲理的一句话。以“天之高也”为题目,可以从“事物万象复杂”上切题,也可以追根究底,从本质的“万物规律”上入题。前者会更加保险,后者题目太大,很容易写偏甚至写错。
然而……他这次一定要获得前三名!
唐慎心一横,提笔写下:“欲求造化之大,必尽伦理之妙。凡八卦尽为极,凡万物必生一……”
花了整整一个时辰的功夫写完一篇制艺,唐慎检查没有错字后,工工整整地誊抄到了考卷上。然后他翻开试帖诗的题目。
国子监每月的馆课只考校两道题,一道制艺题,一道试帖诗题。
这次的试帖诗题目是“星斗分明”。这句话原句是“星斗分明在身畔”,是前朝一位诗人写的登山观星诗。
登山,观星……
唐慎凝眉思索,足足小半个时辰后,他在草稿纸上写下第一句诗:“风起连山絮,影入星月痕。”
这句诗其实是个倒装句,讲的是连绵的山脉起了风,吹起山上的树叶。星辰与月亮的影子没入山的倒影中,不见了痕迹。然而刚写完,唐慎静静地看着这句诗,默默不语。
国子监共有五百六十一个学生,其中超过四十岁的有两人,超过... -->>
国子监下了学, 唐慎拿着今天写好的试帖诗, 来尚书府找王溱。
王溱身为户部尚书, 每日当差忙碌, 唐慎来十次, 有六次他是不在的。往常他就把写好的课业交给管家, 等王溱看好后, 自会给他批阅, 并且第二天会抽空在府中等他上门。但今日唐慎思索再三, 对管家道:“我可否在府上能子丰师兄回来?”
管家一愣,道:“唐小公子若是有空,自然可以。”
管家将唐慎迎进门,恭敬地接待。
月上枝头,星子漫天时, 王溱穿着簇新的正红官袍,从外头回来。管家告诉他唐慎还在府上等着, 他脚步微顿, 低声说了句“这样么”,接着便没有一丝惊讶,仿佛早就知道今天唐慎会等他似的。
唐慎在花厅里喝茶,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 只见王溱穿着官服便来找他。烛光与月辉的交映中, 王子丰俊雅的面容显得十分温和近人,他清雅地笑道:“小师弟等很久了?”
唐慎:“只是半个时辰而已。”
“用过饭了?”
“等师兄,不敢用饭。”
王溱转身对管家说:“小师弟来府上这么久, 你竟没有招待他用饭,可是失责了。”
管家连连向唐慎道歉。
王溱道:“那便与我一起用饭吧。”
两人来到正厅,唐慎坐在餐桌旁等了会儿,王溱去换了身锦白色的长袍,从里屋出来了。不穿官袍时,他就像个俊美秀雅的读书人,真当的上那句“状元无双”。唐慎心想,哪怕穿着官服,他这位师兄也着实和其他大官迥然不同,出类拔萃,卓然众人。
侍女上菜,桌子上摆了一道煨煮鲟蟥片、一道黄芽菜煨火腿,还有时鲜四道,以及一道江瑶柱汤。
唐慎和王溱都是江南人,两人口味相似,上的菜也大多是江南口味。
正所谓“食不言,寝不语”,两人吃完饭,又去了花厅喝茶。王溱拿着唐慎写的试帖诗,看了几遍。这次他没有点评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而是道:“《法门寺碑》临摹多久了?”
唐慎没明白他怎么会问这个:“快两个月了。”
“小师弟的字练得很快。”
“师兄过奖了。”唐慎神色平静,语气中没有点骄傲的意思。
在姑苏府时,他每天都会练五十张大字。而到了盛京,这本《法门寺碑》他已经临摹了整整一千三百二十一遍。他不想浪费一点时间,八月的秋闱,他定要获得一个好名次。至少进前十。如此等到了明年春闱,他才不会与其他举人有太大差距。
王溱拿着唐慎的字,轻轻念出了上面写的诗:“月皎连空照,星垂定海楼……”念完后,王溱停顿了片刻,惋惜地叹气:“小师弟的八股制艺,立意新颖,结构严谨森然,只要不偏题,终归是不会出错。只是你的试帖诗,写得只能说一般了。”
唐慎也知道自己的试帖诗写得很一般。
如果说八股制艺考的主要是考生的逻辑思维、议论结构,那试帖诗更考了一个人的才学。唐慎哪怕再过目不忘,倒背如流,他也不能平白无故地就从一个理工生变成大才子。写诗靠的不仅仅是技巧,更靠那灵光一闪,更靠真正的天赋才气。
王溱:“若是小师弟的试帖诗能有长进,这次国子监的馆课应当能进前三了罢。”
突然提到国子监的馆课,唐慎眸光一闪,抬头看向王溱。
唐慎今天特意在府上等王溱回来,不是因为他想见王溱,而是因为——天子临雍!他想知道天子为什么突然要去辟雍宫讲课,这次的讲课是否会出什么问题。
思索片刻,唐慎道:“每月国子监的馆课,因为我的试帖诗写得一般,大多获得乙级,没获得过甲级。”
王溱笑道:“寻常也就算了,天子临雍时若是能获得前三,自然好处不斐。”
唐慎一怔,定定地看着王溱,惊道:“师兄?!”
唐慎少有这种错愕的模样,双眼瞪得滚圆。王溱来了兴致,他用白扇轻轻挑起唐慎的下巴,声音轻柔,微笑道:“小师弟,你能获得前三么?”
十日后,六月初一,国子监的馆课考试开始了。
数百位学子端坐于讲堂中,打开这次的馆课考题,神情举止比过往每一次的馆课更为严肃郑重。唐慎坐在正意堂的中间座位上,他翻开八股制艺的题目,这题目上写的是“天之高也”。
《孟子·离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意思是虽然天高地阔,星辰浩瀚无边,但是只要能推算出其中的规律,哪怕是千年之后的节日也能按照规律推算出来。
唐慎愁眉紧锁。
这道题看似简单,说的就是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只要找到规律,按照事物的规则去做事,就一定会成功。这是《孟子》中常见的讲究哲理的一句话。以“天之高也”为题目,可以从“事物万象复杂”上切题,也可以追根究底,从本质的“万物规律”上入题。前者会更加保险,后者题目太大,很容易写偏甚至写错。
然而……他这次一定要获得前三名!
唐慎心一横,提笔写下:“欲求造化之大,必尽伦理之妙。凡八卦尽为极,凡万物必生一……”
花了整整一个时辰的功夫写完一篇制艺,唐慎检查没有错字后,工工整整地誊抄到了考卷上。然后他翻开试帖诗的题目。
国子监每月的馆课只考校两道题,一道制艺题,一道试帖诗题。
这次的试帖诗题目是“星斗分明”。这句话原句是“星斗分明在身畔”,是前朝一位诗人写的登山观星诗。
登山,观星……
唐慎凝眉思索,足足小半个时辰后,他在草稿纸上写下第一句诗:“风起连山絮,影入星月痕。”
这句诗其实是个倒装句,讲的是连绵的山脉起了风,吹起山上的树叶。星辰与月亮的影子没入山的倒影中,不见了痕迹。然而刚写完,唐慎静静地看着这句诗,默默不语。
国子监共有五百六十一个学生,其中超过四十岁的有两人,超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