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223wx.cc,[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是一块木制的箭靶。
放在距离人二十步远的位置。
站在箭靶后的孩子看起来也就十岁上下, 略不到五尺的身高,持着一把专门为孩童打造的短弓站在那里。
一枚玉韘套在她的拇指之上,经由配套的绳索绑在腕部。
当她张弓搭箭的时候, 那弓弦便借助着玉韘弯钩的带动和指腹的拉扯往后而去。
直到弦张如弯月, 上头的那支木杆铁头长箭对准了箭靶。
夏日的微风在靶场上徐徐吹过, 将持弓箭之人鬓边的头发吹起, 有其中的一缕还吹到了她的眼睛边上。
但她好像浑然未觉,并没有露出任何一点异样的表情。
那双紧紧盯着箭矢前端和箭靶的眼睛里, 已带上了一抹锐利的锋芒。
突然之间门, 她手中的弓弦一松,箭矢自风中穿过, 宛如一道流光直扑箭靶而去。
只听得一声“咄”响, 箭矢就已牢牢扎在了箭靶上。
还正中那靶心
别看这箭靶的距离还不算远, 可对于接触到弓箭时间门还不长的李清月来说, 已是个不小的长进了。
李清月顿时跳了起来,甚至当即转身,朝着后方不远处站着的两人挥了挥手。
或者说是挥了挥她手中的短弓。
“阿耶阿娘,你们看到了吗”
她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雀跃, “我射中啦”
“看到了看到了。”武媚娘也顺势朝着她招了招手, “你当心着点,别让弓弦割伤自己的手。”
见李清月朝着她点头, 像是听明白了她的意思, 武媚娘这才放心地继续往前走去。
只是当女儿已不在她的视线之中后,她还是不由朝着身边之人嗔怪了一句, “您不该跟她说这样的话。”
什么话
自然是那句“大唐还缺属于自己的,年轻的,且能独当一面的将领”。
可李治哪里会想到, 李清月跑来问这句话本就是别有所图,甚至在弘化公主求援失败的现实面前,更为确信自己想要加快脚步的计划没什么错,这才朝着他发出了这样一个具有诱导性的问题。
而李治,他是真觉得那句话既不显得敷衍,又能将自己的形象挽回一下。
至于阿菟说的什么,想要给父亲分忧,找到这样的将领,李治反正是权当她在开玩笑的。又或者,这最多能够算是小孩子的孝心。
哪知道
唉。
吐谷浑那边的情况,在媚娘提出了调度西州都督府长史裴行俭前去的建议后,最终被敲定了。
李唐暂时分不出人手来支援,这一点在朝堂上的意见很统一。不仅是将领不足,物资也不支持远上青海,和打“游击战”的吐蕃相持。
相比之下,派遣出一名有本事的官员协助吐谷浑作战,在必要的时候负责斩杀吐谷浑族中叛将,更符合大唐的利益。
裴行俭也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治将其改任兰州都督府长史,又另加了个名号,叫做“吐谷浑督军镇抚”。他要履行的是何种职务,在这个官职名字中已表现得很明显了。
结果李治随即就听到小女儿问起了裴行俭的年龄。
当听到他当年的“年少气盛”是三十多岁的“年少”,现在都已满了四十岁后,发出了一句感慨,“不年轻了呀”。
然后又听她向着母亲问起了大唐近来表现出色的年轻官员,一问之下又发觉,居然没有一个能独当一面的。
这可好了,正该按照她之前的话做下去
找不到人怎么办本着要为阿耶分忧的想法,那就努力努力自己上吧
别人说这种话,可能经历过几次挫折,也就差不多能确定,自己不是干这件事的料了。
可李治的这个女儿不一样啊。
早几年间门就已展现出的聪慧,让她在分析起局势的时候还挺头头是道的。按照武媚娘和李治所说,那个启用裴行俭的想法,还得算是得到了阿菟的提示。
再看她自己的实际表现好了。
若说此前的演练武艺,已经能让人看出她的体质拔群,像是真能练出点东西,那么在她陆续进行了骑马和射箭的学习后,这个长进的速度就更不是寻常孩童能有的。
她是认真地要来一出“我行我上”
李治都看得有点震惊。
尤其是当他自己还在康复进程之中,女儿却已经开始督促自己往武将方向成长的情况下,他很难不生出几分微妙的无言情绪。
在听到那句怪责后,他还下意识地回道“可她真有这样的天赋”
纵容她练练也无妨吧。
等等他不该这么说。
李治的脑中也忽然灵光一闪,“不对啊媚娘,昨天我经过这里的时候还看到你在她后头,帮着她一起矫正射箭的姿势。”
要是她真觉得女儿这个年纪不应该练习羿射之术,那根本不必等到今日来跟他说这一句,前阵子就能拦下了。
可她分明是让女儿在母亲这里得到了一番鼓励,以至于对此更是抱有了更大的热忱。
现在纯属就是将这个责任推卸到他的身上。
不能因为他现在的眼神还有点不好使,就当他瞎吧
要知道,他近日的恢复还算不错的,前几日还在与朝臣商议,等在洛阳度过这段苦夏时日,他便能够回到长安去了。
武媚娘侧过头来,带着几分打趣的语气问道“可您说说看,这算不算是被您怂恿出来的吧。”
“您知道吗之前因为刘仁轨被指派去征兵离开洛阳的缘故,我向您给阿菟求了个恩典,让她能在弘文馆中听课。结果她可倒好,自弘化携圣旨回返吐谷浑后的两个多月里,课恐怕是没怎么听的,光顾着在那里找书看了。”
李治疑惑,“看书不是好事吗”
武媚娘忍笑,“那也得看看她看的是什么书吧。她从弘文馆中翻出了一本书,叫做六军镜。”
李治顿时觉得自己有点头疼。
六军镜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挺文艺,但带了个“军”字,总还是和行军打仗有关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相关。
因为这是十二年前过世的唐初名将李靖写下的一本兵书。
更有意思的是,几乎在同时,比阿菟大上一岁多的太子也同样展现出了其聪明才智,在东宫佐官的协助下,收集古今文集,修编瑶山玉彩一书。
他都不知道是应该感慨女儿的孝心可嘉,还是应该感慨,她竟是真同太子完全形成了一文一武的对照组,也不知道应不应该做出点其他的应对。
却又已听武媚娘说道“其实方今这样也挺好的,阿菟是陛下的女儿,合该有此资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陛下不也喜欢看到她那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吗”
“何况打从她多在人前露面以来,每次都是在为陛下分忧的。”
洛水修桥,促成了玄奘法师提出管教考核僧侣的建议,让李治在抬举佛教的同时予以打压,有了配套的手段。
她往蜀中去寻孙思邈,既让李旭轮的出生可无后顾之忧,又让这进而成立的东都尚药局为李治的头风病服务。
她将一批西域商人请到洛阳来,既是为了帮母亲一起发展洛阳,又何尝不是在为彼时的献俘大会服务。
要不是此事不适合告知于李治,武媚娘甚至还能说,那改元的吉兆还是出自女儿之手呢。
李治想了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可再一品味,“媚娘,你这可不只是在说不必拘着阿菟的行动,总归是我教唆的,也是在劝我别因为女儿行动迥异于旁人,便不喜欢她了吧。”
武媚娘但笑不语。
她确实是有这个意思,不过这种话就不用揭穿了。
反正她说的都只是事实而已。
李清月也正如武媚娘所说的那样,在练习完了今天的射箭之后收拾好了东西,继续回到了... -->>
那是一块木制的箭靶。
放在距离人二十步远的位置。
站在箭靶后的孩子看起来也就十岁上下, 略不到五尺的身高,持着一把专门为孩童打造的短弓站在那里。
一枚玉韘套在她的拇指之上,经由配套的绳索绑在腕部。
当她张弓搭箭的时候, 那弓弦便借助着玉韘弯钩的带动和指腹的拉扯往后而去。
直到弦张如弯月, 上头的那支木杆铁头长箭对准了箭靶。
夏日的微风在靶场上徐徐吹过, 将持弓箭之人鬓边的头发吹起, 有其中的一缕还吹到了她的眼睛边上。
但她好像浑然未觉,并没有露出任何一点异样的表情。
那双紧紧盯着箭矢前端和箭靶的眼睛里, 已带上了一抹锐利的锋芒。
突然之间门, 她手中的弓弦一松,箭矢自风中穿过, 宛如一道流光直扑箭靶而去。
只听得一声“咄”响, 箭矢就已牢牢扎在了箭靶上。
还正中那靶心
别看这箭靶的距离还不算远, 可对于接触到弓箭时间门还不长的李清月来说, 已是个不小的长进了。
李清月顿时跳了起来,甚至当即转身,朝着后方不远处站着的两人挥了挥手。
或者说是挥了挥她手中的短弓。
“阿耶阿娘,你们看到了吗”
她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雀跃, “我射中啦”
“看到了看到了。”武媚娘也顺势朝着她招了招手, “你当心着点,别让弓弦割伤自己的手。”
见李清月朝着她点头, 像是听明白了她的意思, 武媚娘这才放心地继续往前走去。
只是当女儿已不在她的视线之中后,她还是不由朝着身边之人嗔怪了一句, “您不该跟她说这样的话。”
什么话
自然是那句“大唐还缺属于自己的,年轻的,且能独当一面的将领”。
可李治哪里会想到, 李清月跑来问这句话本就是别有所图,甚至在弘化公主求援失败的现实面前,更为确信自己想要加快脚步的计划没什么错,这才朝着他发出了这样一个具有诱导性的问题。
而李治,他是真觉得那句话既不显得敷衍,又能将自己的形象挽回一下。
至于阿菟说的什么,想要给父亲分忧,找到这样的将领,李治反正是权当她在开玩笑的。又或者,这最多能够算是小孩子的孝心。
哪知道
唉。
吐谷浑那边的情况,在媚娘提出了调度西州都督府长史裴行俭前去的建议后,最终被敲定了。
李唐暂时分不出人手来支援,这一点在朝堂上的意见很统一。不仅是将领不足,物资也不支持远上青海,和打“游击战”的吐蕃相持。
相比之下,派遣出一名有本事的官员协助吐谷浑作战,在必要的时候负责斩杀吐谷浑族中叛将,更符合大唐的利益。
裴行俭也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治将其改任兰州都督府长史,又另加了个名号,叫做“吐谷浑督军镇抚”。他要履行的是何种职务,在这个官职名字中已表现得很明显了。
结果李治随即就听到小女儿问起了裴行俭的年龄。
当听到他当年的“年少气盛”是三十多岁的“年少”,现在都已满了四十岁后,发出了一句感慨,“不年轻了呀”。
然后又听她向着母亲问起了大唐近来表现出色的年轻官员,一问之下又发觉,居然没有一个能独当一面的。
这可好了,正该按照她之前的话做下去
找不到人怎么办本着要为阿耶分忧的想法,那就努力努力自己上吧
别人说这种话,可能经历过几次挫折,也就差不多能确定,自己不是干这件事的料了。
可李治的这个女儿不一样啊。
早几年间门就已展现出的聪慧,让她在分析起局势的时候还挺头头是道的。按照武媚娘和李治所说,那个启用裴行俭的想法,还得算是得到了阿菟的提示。
再看她自己的实际表现好了。
若说此前的演练武艺,已经能让人看出她的体质拔群,像是真能练出点东西,那么在她陆续进行了骑马和射箭的学习后,这个长进的速度就更不是寻常孩童能有的。
她是认真地要来一出“我行我上”
李治都看得有点震惊。
尤其是当他自己还在康复进程之中,女儿却已经开始督促自己往武将方向成长的情况下,他很难不生出几分微妙的无言情绪。
在听到那句怪责后,他还下意识地回道“可她真有这样的天赋”
纵容她练练也无妨吧。
等等他不该这么说。
李治的脑中也忽然灵光一闪,“不对啊媚娘,昨天我经过这里的时候还看到你在她后头,帮着她一起矫正射箭的姿势。”
要是她真觉得女儿这个年纪不应该练习羿射之术,那根本不必等到今日来跟他说这一句,前阵子就能拦下了。
可她分明是让女儿在母亲这里得到了一番鼓励,以至于对此更是抱有了更大的热忱。
现在纯属就是将这个责任推卸到他的身上。
不能因为他现在的眼神还有点不好使,就当他瞎吧
要知道,他近日的恢复还算不错的,前几日还在与朝臣商议,等在洛阳度过这段苦夏时日,他便能够回到长安去了。
武媚娘侧过头来,带着几分打趣的语气问道“可您说说看,这算不算是被您怂恿出来的吧。”
“您知道吗之前因为刘仁轨被指派去征兵离开洛阳的缘故,我向您给阿菟求了个恩典,让她能在弘文馆中听课。结果她可倒好,自弘化携圣旨回返吐谷浑后的两个多月里,课恐怕是没怎么听的,光顾着在那里找书看了。”
李治疑惑,“看书不是好事吗”
武媚娘忍笑,“那也得看看她看的是什么书吧。她从弘文馆中翻出了一本书,叫做六军镜。”
李治顿时觉得自己有点头疼。
六军镜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挺文艺,但带了个“军”字,总还是和行军打仗有关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相关。
因为这是十二年前过世的唐初名将李靖写下的一本兵书。
更有意思的是,几乎在同时,比阿菟大上一岁多的太子也同样展现出了其聪明才智,在东宫佐官的协助下,收集古今文集,修编瑶山玉彩一书。
他都不知道是应该感慨女儿的孝心可嘉,还是应该感慨,她竟是真同太子完全形成了一文一武的对照组,也不知道应不应该做出点其他的应对。
却又已听武媚娘说道“其实方今这样也挺好的,阿菟是陛下的女儿,合该有此资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陛下不也喜欢看到她那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吗”
“何况打从她多在人前露面以来,每次都是在为陛下分忧的。”
洛水修桥,促成了玄奘法师提出管教考核僧侣的建议,让李治在抬举佛教的同时予以打压,有了配套的手段。
她往蜀中去寻孙思邈,既让李旭轮的出生可无后顾之忧,又让这进而成立的东都尚药局为李治的头风病服务。
她将一批西域商人请到洛阳来,既是为了帮母亲一起发展洛阳,又何尝不是在为彼时的献俘大会服务。
要不是此事不适合告知于李治,武媚娘甚至还能说,那改元的吉兆还是出自女儿之手呢。
李治想了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可再一品味,“媚娘,你这可不只是在说不必拘着阿菟的行动,总归是我教唆的,也是在劝我别因为女儿行动迥异于旁人,便不喜欢她了吧。”
武媚娘但笑不语。
她确实是有这个意思,不过这种话就不用揭穿了。
反正她说的都只是事实而已。
李清月也正如武媚娘所说的那样,在练习完了今天的射箭之后收拾好了东西,继续回到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