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公主万万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元孟冬眉梢微动,她轻轻瞥了朝歌一眼,后者神色自若,甚至还对她微微笑了笑。
“还请师兄赐教。”元孟冬跳下马背拱手。
“师妹久居君子城,倒也难怪你不知道。”穆东舍叹息,接着道,“齐国连续两年在东南一代有旱情,如今情势日益严峻,已有许多流民往君子城方向来了。城主虽不对外开放城禁,却也吩咐我等每日运送些米粮给他们。”
“人越来越多了,这些米也不过杯水车薪罢了。”边上的学官跟着叹息道。
元孟冬眉间掠过一丝怔然。
齐国,旱情,丹宛的建议,纤阿和朝歌的态度等等迹象迅速流过心头,此刻就算她再蠢上一百倍也能猜到,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已经发生了。
丹宛认为她回齐国比较好。
纤阿则笃定形势会让她们结盟。
而且令人意外的是,丹宛和长宁虽然素无交情,可两人的做法竟全然默契一致——孟冬,你得离开君子城,走到外面瞧一瞧,到时候自然会做出该做的决定。
苦笑还没浮上唇角便被压下,元孟冬回头,柔和道:“纤阿,我们去看看情况如何?”
“好呀。”车厢内元纤阿安坐不动,手里依然握着那支杏花,笑着回答道,“阿姐要去,那我当然也去。”
穆东舍略略寒暄之后,和同行之人匆匆而去。
城门外,停着四驾大车,学官们将羊角车上的粮食依次卸到大车上,一旦装满便启程向北驶去。
君子城城区有内外之分,核心地段是十二书院的所在,再往外便是各色学斋,而日前对外开放,放各国众人入城观碑的区域则是北陬城,君子城四大外城之一。
城门外,田连阡陌,郁郁葱葱。
“这里庄稼的长势倒还凑合。”元孟冬俯下身,探了探土壤,看着田中的青苗道。
朝歌抱臂坐在马上解释道:“君子城的水源是自陈国曲水引来的支流,包括浣湖在内,都与齐地并不相干。”顿了顿,“殿下再往外走百里,便可知道了。”
元孟冬点头:“我们先去一趟半亩苑。”
元纤阿倚在靠垫上,闻言,唇角露出一丝微妙的笑意。
半亩苑是如今齐国官员在君子城域内的居所。
元孟冬以公主之尊在外求学,自然不可能孤身一人,在她幼年时随行的女官长史被特允入内城侍奉,到了十二岁时,长史率先移居外城,十四岁后,连女官也只好呆在郊外,等他家殿下每旬一次的出城相见。
半亩苑所在的村落靠近大路,约莫百户人家,此时日未过午,村落的上空有炊烟袅袅升起,蝴蝶停在篱笆外的野花上小憩,又被村塾中儿童的读书声惊起,翩跹飞舞。
朝歌停车,元孟冬下马,将缰绳系在门口的枣树上。
半亩苑中看家的独眼顾苍头见主家来到,拄杖出门作揖,他休退之前曾在齐国七曜军中任校尉,因早年受过崔皇后家的恩惠,离开军队后便来这里照看幼主。
“殿下,郡主娘娘。”
元纤阿被朝歌扶下马车,闻言一笑:“顾将军好。”
顾苍头对“将军”两字恍若未问,佝偻着背,恭恭敬敬的的将两位主人让进瓦屋中。
菜畦边上,乌髻雪肤的中才人薛莲正高高挽着袖口做活,鬓边已有细汗,长史崔十一负责劈柴,至于负责杀鸡的则是——
“那是清河王司马,偏将军梁绍。”元纤阿站在堂姐身旁,小声介绍道。
元孟冬转头意味深长的看了自家妹妹一眼,笑问:“怎么,这次陪你过来的竟不是莫清音莫大人?”你带位王司马来这里作甚?
司马,王国主兵之官也,元孟冬知道皇伯父驻地中约有五万军队,而莫清音则是元纤阿的女史,兼任象理院郡司丞,清河王属国都尉。
这两人比较起来,莫清音官位虽低,职能却更加灵活,而梁绍则有调动清河王辖地官军的权利。
然而齐国有律,亲王军队无事决不可离开封地,这里距元纤阿父女的辖区,尚有不小的距离。
元纤阿顾盼嫣然:“藏兵伏子,自然是有所图谋。”
元孟冬揉了揉妹妹的脑袋,温和道:“万事小心。”
薛莲上前,双手交叠,敛衽盈盈一拜:“微臣见过殿下。”她家先祖是崔皇后娘家祖先的偏将,后人也保留了这等主从关系,薛莲年幼时因在机关小巧之术上有些天赋,就被重点培养,成人后随皇后入宫,后来又离国侍奉公主。
元孟冬示意免礼,道:“几位大人,孤有事相询。”
薛莲眼中极快的掠过一丝诧异,崔十一也放下手中的工作,双双站起身来。
两人短暂的交换了下眼神,薛莲笑着道:“臣等知无不言。”
元孟冬微微点头,走进屋去。
顾苍头关门,双手插袖,眯着眼睛坐到了园子外面的木凳上。
堂屋中,元孟冬坐主位,元纤阿居右首,朝歌次第而下,其他三人则在中央恭敬肃立。
“关于国内旱情,几位可有了解?”
崔十一上前回禀:“臣有所闻。”娓娓道来,“这次的旱情始于前年,主要集中在焉州,刚开始并非特别严重,地方诸员尚且能控制的住,可去年天象依旧不利农时,到了今春,情况虽然好些,百姓却已有些不安了。”
“只是有些不安?”元孟冬重复,问,“流民约有多少?”
崔十一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弃家者约两万户。”元纤阿纤长的手指拈着花瓣,淡淡道。
两万户……
元孟冬心中哀叹一声,简直想以头抢地。
以齐国的情况而来,通常一户人家约为四到十人左右,两万户,那就是差不多十万人口。
而且是在焉州。
焉州在齐国十四州中处于偏南方位,与东胡相邻,南接君子城,人口本密度只有近京诸州的四成,十万户,排除掉虚籍的数量,对于焉州而言,已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了吧。
“朝廷莫非没有派人赈灾?”元孟冬又问。
&nb... -->>
元孟冬眉梢微动,她轻轻瞥了朝歌一眼,后者神色自若,甚至还对她微微笑了笑。
“还请师兄赐教。”元孟冬跳下马背拱手。
“师妹久居君子城,倒也难怪你不知道。”穆东舍叹息,接着道,“齐国连续两年在东南一代有旱情,如今情势日益严峻,已有许多流民往君子城方向来了。城主虽不对外开放城禁,却也吩咐我等每日运送些米粮给他们。”
“人越来越多了,这些米也不过杯水车薪罢了。”边上的学官跟着叹息道。
元孟冬眉间掠过一丝怔然。
齐国,旱情,丹宛的建议,纤阿和朝歌的态度等等迹象迅速流过心头,此刻就算她再蠢上一百倍也能猜到,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已经发生了。
丹宛认为她回齐国比较好。
纤阿则笃定形势会让她们结盟。
而且令人意外的是,丹宛和长宁虽然素无交情,可两人的做法竟全然默契一致——孟冬,你得离开君子城,走到外面瞧一瞧,到时候自然会做出该做的决定。
苦笑还没浮上唇角便被压下,元孟冬回头,柔和道:“纤阿,我们去看看情况如何?”
“好呀。”车厢内元纤阿安坐不动,手里依然握着那支杏花,笑着回答道,“阿姐要去,那我当然也去。”
穆东舍略略寒暄之后,和同行之人匆匆而去。
城门外,停着四驾大车,学官们将羊角车上的粮食依次卸到大车上,一旦装满便启程向北驶去。
君子城城区有内外之分,核心地段是十二书院的所在,再往外便是各色学斋,而日前对外开放,放各国众人入城观碑的区域则是北陬城,君子城四大外城之一。
城门外,田连阡陌,郁郁葱葱。
“这里庄稼的长势倒还凑合。”元孟冬俯下身,探了探土壤,看着田中的青苗道。
朝歌抱臂坐在马上解释道:“君子城的水源是自陈国曲水引来的支流,包括浣湖在内,都与齐地并不相干。”顿了顿,“殿下再往外走百里,便可知道了。”
元孟冬点头:“我们先去一趟半亩苑。”
元纤阿倚在靠垫上,闻言,唇角露出一丝微妙的笑意。
半亩苑是如今齐国官员在君子城域内的居所。
元孟冬以公主之尊在外求学,自然不可能孤身一人,在她幼年时随行的女官长史被特允入内城侍奉,到了十二岁时,长史率先移居外城,十四岁后,连女官也只好呆在郊外,等他家殿下每旬一次的出城相见。
半亩苑所在的村落靠近大路,约莫百户人家,此时日未过午,村落的上空有炊烟袅袅升起,蝴蝶停在篱笆外的野花上小憩,又被村塾中儿童的读书声惊起,翩跹飞舞。
朝歌停车,元孟冬下马,将缰绳系在门口的枣树上。
半亩苑中看家的独眼顾苍头见主家来到,拄杖出门作揖,他休退之前曾在齐国七曜军中任校尉,因早年受过崔皇后家的恩惠,离开军队后便来这里照看幼主。
“殿下,郡主娘娘。”
元纤阿被朝歌扶下马车,闻言一笑:“顾将军好。”
顾苍头对“将军”两字恍若未问,佝偻着背,恭恭敬敬的的将两位主人让进瓦屋中。
菜畦边上,乌髻雪肤的中才人薛莲正高高挽着袖口做活,鬓边已有细汗,长史崔十一负责劈柴,至于负责杀鸡的则是——
“那是清河王司马,偏将军梁绍。”元纤阿站在堂姐身旁,小声介绍道。
元孟冬转头意味深长的看了自家妹妹一眼,笑问:“怎么,这次陪你过来的竟不是莫清音莫大人?”你带位王司马来这里作甚?
司马,王国主兵之官也,元孟冬知道皇伯父驻地中约有五万军队,而莫清音则是元纤阿的女史,兼任象理院郡司丞,清河王属国都尉。
这两人比较起来,莫清音官位虽低,职能却更加灵活,而梁绍则有调动清河王辖地官军的权利。
然而齐国有律,亲王军队无事决不可离开封地,这里距元纤阿父女的辖区,尚有不小的距离。
元纤阿顾盼嫣然:“藏兵伏子,自然是有所图谋。”
元孟冬揉了揉妹妹的脑袋,温和道:“万事小心。”
薛莲上前,双手交叠,敛衽盈盈一拜:“微臣见过殿下。”她家先祖是崔皇后娘家祖先的偏将,后人也保留了这等主从关系,薛莲年幼时因在机关小巧之术上有些天赋,就被重点培养,成人后随皇后入宫,后来又离国侍奉公主。
元孟冬示意免礼,道:“几位大人,孤有事相询。”
薛莲眼中极快的掠过一丝诧异,崔十一也放下手中的工作,双双站起身来。
两人短暂的交换了下眼神,薛莲笑着道:“臣等知无不言。”
元孟冬微微点头,走进屋去。
顾苍头关门,双手插袖,眯着眼睛坐到了园子外面的木凳上。
堂屋中,元孟冬坐主位,元纤阿居右首,朝歌次第而下,其他三人则在中央恭敬肃立。
“关于国内旱情,几位可有了解?”
崔十一上前回禀:“臣有所闻。”娓娓道来,“这次的旱情始于前年,主要集中在焉州,刚开始并非特别严重,地方诸员尚且能控制的住,可去年天象依旧不利农时,到了今春,情况虽然好些,百姓却已有些不安了。”
“只是有些不安?”元孟冬重复,问,“流民约有多少?”
崔十一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弃家者约两万户。”元纤阿纤长的手指拈着花瓣,淡淡道。
两万户……
元孟冬心中哀叹一声,简直想以头抢地。
以齐国的情况而来,通常一户人家约为四到十人左右,两万户,那就是差不多十万人口。
而且是在焉州。
焉州在齐国十四州中处于偏南方位,与东胡相邻,南接君子城,人口本密度只有近京诸州的四成,十万户,排除掉虚籍的数量,对于焉州而言,已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了吧。
“朝廷莫非没有派人赈灾?”元孟冬又问。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