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杜正坤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千禧之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我陪友人游览了渝东边陲誉称“深山明珠”的中梁乡龙头嘴。

    清晨,层峦叠嶂的山峰刚从夜色中显现出冷灰色的轮廓,我们便驱车来到这里。独特的山水,确实引人入胜。

    龙头嘴酷似一条莽莽苍龙把长长的头伸进大宁河上游的汤家坝

    河与枷担弯河交汇处,痛饮宁河水。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有一座长约200米的石拱公路大桥,活像栩栩如生的龙须盘圜在龙头嘴上。远观川流不息的车辆,好似蚂蚁在龙须上蠕动。据有关人士考证,这条巨大的“神龙”龙身是沿大巴山南侧的金子山、五峰山等山脉蜿蜒蜷曲而来,逶迤数百公里,龙尾直伸到巴山深处的城口县和达川市境内。

    我们来到龙头亭。亭前有一株蟠根虬枝,高约30余米,两三个人才能合抱的黄莲树,十分引人注目。在当地人们心目中,这是一根奇美挺秀而又通灵性、忧国忧民的神奇之树。一位在此游玩的耄耋老人告诉我们,这株大树不知“死”了多少次。老人津津乐道地向我们讲述了他曾经目睹这棵黄莲树几次死而复生的经历:1947年至1948年,这黄莲树没有发芽、长叶,1949年黄莲树竟然超常的枝繁叶茂。后来人们才明白,这树不发芽、不长叶,预兆蒋介石王朝的灭亡;超常的枝叶葱茏,象征了新中国的诞生和蒸蒸日上。1960年到1962年,我国遭受三年特大自然灾害,这株黄莲树又“死”了三年。1963年,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舟共济战胜了自然灾害,夺得了国民经济的好转,黄莲树又长得浓荫蔽日了。1976年,这棵黄莲树有两根主枝没有发芽、长叶,这年我们国家仙逝了两位伟人——朱德和毛泽东。接着老人的话头,一位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退休干部对我们说:“这是一株人见人爱的千年古树。”1976年冬,当地一个农民乘“文革”余波未尽之机,砍下一根直径50公分粗的枝条做禾,当即受到了区乡党政部门的严肃处理。

    龙头嘴正前方的左右河岸,都是刀劈斧切过似的峭壁。远看一片苍翠覆盖着,近看峭壁上垂下来的千万条长着肥肥大大叶片的青藤和葛藤,像两幅巧夺天工的碧玉珠帘。石缝中劲松挺立,曲枝弯杆,形态万千。

    龙头嘴两侧的山峰兀然耸立,岩壁成鱼肚白颜色,好像龙的两肋,恬静而秀美,如酣睡的孩童。刀削一般平直,披散着翠绿的藤蔓,好似少女额前的“刘海”枷担弯河的河水从龙头右腮旁款款而来,河水因地而歌,有如松涛,有如竖琴,雷鸣倾盆之气,铮铮淙淙之音,响彻山谷,萦绕于龙头亭。汤家坝河从龙头左腮旁峡谷中奔腾而至,燕子寨峡谷的水花变成乳白色浓雾,顺着峡谷不断升腾滚动,慢慢地把整个山谷笼罩起来。眼前满山遍野、妖妖灼灼的映山红,珍奇罕见的异卉奇葩,渐渐地被云雾吞没。这时的龙头嘴,好像一座小岛,眨眼间被淹没在云海之中。

    龙头亭旁有一古坟。墓碑已不存在,但见长约2米,宽约1米的土堆尚存。有人传说是新中国某开国元帅的祖坟,但无法考证。只是在这渝东边陲一带,至今仍流传着葬坟时的许许多多神秘兮兮的故事。

    古坟后方200米处,有一公里左右的山坳,这就是龙的颈项。远看龙颈,阵阵清风把龙颈上的天然森林吹拂得波光粼粼,似巨龙抖动鳞甲在旋转翻滚,不断变换着颜色。进入龙颈的森林中,地面上尽是天然堆砌的重重叠叠的嶙峋怪石,游人逼真地感觉到是在龙的鳞甲间穿行。香气馥郁的野生兰草和各种树木都是从龙的鳞甲缝隙中长出来的。浏览于龙颈上的绿树红花之间,听着河水欢歌,鸟鹊争鸣,鸟语花香,真使人流连忘返。

    最后,我们来到龙头嘴两河交汇的河滩上。只见河水碧绿清澈,一眼可以看见河底一块块五彩缤纷的宁河石和活蹦乱跳的小鱼儿。河水一边缓,一边激。缓缓流淌的枷担弯河,好似无数仙女飘舞着碧绿的丝带,轻歌慢舞,因风作态而来;居高临下的汤家坝河,犹如成群野马冲破紧扣的羁绊,气势磅礴,浩浩荡荡而至。在两河交汇处激起无数浪花,不时发出“哗哗”的声响。河畔流沙中,有数不清的晶莹的宁河石,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十分耀眼。站在河中眺望,龙头嘴公路大桥像一道靓丽的彩虹高高的横跨在天上。

    丽日过早地隐移到山的背后,余辉映照在青山绿水之间,又是一番别有情趣的景致。我们不得不便车离去。友人游兴未尽,感叹到:啊!龙头嘴,你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珠联璧合的人文景观,神奇美丽的传说,多么令人神往!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