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琵琶三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兵部简直是一团糟。
还是采行节度使制,在全国分设十六个节度使一人主之,自行筹饷练兵,用以捍卫地方,储藏武力,节度使只受朝廷节制。
安禄山本是范阳节度使,附从起兵谋叛的只是三四个节度使区而已,大部份都按兵不动,皇帝若是自行亲出主军,相信他们还是肯接受调度的。
首先皇帝降旨由各使区中调集精兵,而后再降旨将哥舒翰擒处问罪,因为哥舒翰手中虽只有一批老残兵众,但他若固守关隘,以潼关天险,尚可拒贼,哥舒翰不该骄狂自大,漠视敌众,轻易出击,以致于全军覆没潼关失守。
圣旨到达前,哥舒翰已经自杀了。
不过
杨国忠不只是做了一件最糊涂的事,他压下了最新的军情,安禄山的军队已经逼近京畿了,他却取出前几天的军报,说敌人还在远处。
他是怕情形据实报上,皇帝一怒之下会砍他的脑袋。而皇帝则以几天前的状况作根据,调兵遣将,也是以临近地区为主。
这一耽误,使得远水救不及近火,那些将领接到圣旨要去配合作战的地方,早已沦陷几天了。
只得按兵不发,再行上表请示新的动向。
有些将领则带了兵,跟在安禄山的后面。
一直到兵临长安附近,遭受兵难的民众,纷纷逃入长安,长安的人才警觉,顿时乱成一片。
有钱的立刻准备逃难,穷人只好坐以观变。
皇帝听了这个消息,正是早朝的时候,杨国忠吓得面无人色,皇帝也没空再去怪他。虽然明知道又是他误的事,但是只能怪自己太大意,将国事托之非人。
而今之计,只有先应付难关再说。
朝臣中分成两派,一派力主据京师坚守,等待各地的勤王之师,尤其是太子在灵武所训练的新军,一到必可灭贼而解围。这么做当然有几分冒险。
另外一派则比较稳重,他们认为勤王之师自管讨贼,皇帝就不必要冒险,还是避一避的妙。这一派的人多半是跟杨国忠一气的,他们的中心权力支柱是皇帝,只有捧住皇帝,他们才能混下去。
守城,太危险了,万一守不住,自然是完了,即使勉强守住,等太子勤王,回来击退贼兵,他们势必成为长安的新贵,这批旧的人就得拱手让位了。所以,他们一定要捧著皇帝,到安全的地方。
这样,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他们都是保驾的功臣,即使皇帝有所不测,他们也可以控制一点拥立的大计,因而邀功确保自己的地位,这一派人多势众,因此,在廷争上取得了上风,决定了皇帝的移驾避乱。
皇帝也是年纪大了,没有年轻时的那股劲,他的心里对生命也特别地珍惜起来,所以他也是希望能暂避的,因为他根本没有冒险的必要。
太子非常仁孝,他若是勤王驱贼之后,自己的帝位不会成问题,即使由于时势的需要,自己放开了手,把大权交给太子,居于太上皇的地位,依然高高在上,享万人之尊而无忧国之劳,那岂不更为安逸?
因此,皇帝就顺从了群臣的公意避难了。
皇帝出跸是大事,虽然在仓促之间,也还能维持个差不多的样子,御林军还有好几万,六部大臣以及京中像样的官儿,都跟著一起走。
走到那儿去呢?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到灵武去,跟太子会合,那儿有新练的兵,足堪一战。
但是到了灵武,等于是去投奔,皇帝当然不受影响,那些大臣却难免会有寄人篱下,大权旁落之感,在一个握惯了权势的人来说,失势是仅次于死亡的痛苦事,甚至于尚有过之。
皇帝心中也不想到灵武去,这对一个做父亲的来说,好好的一片江山,弄得被人赶了出来,投靠儿子,也是大失尊严的事。再者,太子跟杨贵妃一直不太融洽,把他们放在一起,必有冲突,也叫他居中为难。
此外,只有向西行入蜀,那边最安静,跟安禄山背向而行,不怕他追上来,而且有剑门蜀道之险,可以拒敌,万一贼势太强,三五年内打不垮他,川中可以坚守。再老,蜀中气候温暖,风景秀丽,物产丰阜,可以在那儿作长久立足之计,徐图复兴。
大队人马,加上文武百官,就这样向蜀中撤退而去,有的人跟著皇帝一起逃了。
有的人避乱他乡,当然也有人准备迎接大燕王入主,而成为长安市上的新贵,这些人多半是跟安禄山早就有旧,还有则是一些胡人,他们与安禄山是同族,自然十分起劲。
至于韩宏他们呢?韩宏的官既不大,职位也不够重要,跟著走固然可以,不走也没人管他,可是跟著御驾走却不能携眷。韩宏实在不舍得柳青儿,因此,他决心留下不走了。
安禄山的叛军终于入了长安,大燕王坐上了金銮殿的宝座,开始做起中原的皇帝了,他觉得十分过瘾。
要点缀他的新王朝,自然也有不少人给他出馊主意,像组成朝廷以治天下啦!尽速恢复旧观以影盛世啦!安禄山自己什么都不懂,自然只有由得人胡来。
首先,组织朝廷就不是容易的事。理国必须要文人,但旧日朝廷的班底都跟著玄宗皇帝走了。剩下来的只有一些芝麻绿豆官儿,欲求贤能,只有从名士中找。
韩宏自然是被考虑的一个,大家都知道他没走,于是派人来找他,韩宏当然也不愿意在胡儿底下任仕,他早就躲了起来,住在长安城郊的一个乡下人家中,而柳青儿与玉芹,则躲进附近的一家尼庵中。
因为要点缀升平,首先就想到了要恢复旧日的平康里巷,凡是长安的名妓,都在被徵召复起之列,那怕已经从良或落籍的,也都硬被拉了出来。
柳青儿是长安名妓,虽然她已于归韩宏,而且也是长安的大事,但安禄山却不知道这件事,在他的印象中却还知道有这么一位名妓,亲口提了出来。
没有人告诉他柳青儿早已于归,大燕王亲口下旨要召柳青儿,这还得了?大家拚命地找这位昔日名花。
长安城中,侦骑四出,在找这夫妇二人,吓得他们镇日躲在屋里不敢出来,虽近在咫尺,却也不敢相见。
这天玉芹忽向柳青儿建议:“相公不是跟那位朱大侠是莫逆之交吗?我们到他那儿去避一避,有他们夫妇保护,那可比躲在这里安全多了。”
柳青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自己不敢外出,便交待玉芹去见韩宏。
韩宏本来也想到这条路的,但仍然有些犹豫不决。
“相公,这是什么节骨眼了,凭你和朱大侠的交清,难道还有什么顾忌的?”
韩宏只好拿定主意:“好,我这就去见他们,你先回去等候消息,千万不要再旨险离开尼庵。”
玉芹领命而去后,韩宏立即去见朱丹。
但他到达时,却见那茅屋静悄悄的,神箫翁他们老少四人早已离去,从此不知去向。
这天却有个不速之客,跑来找韩宏,那是许俊,他是从灵武专程赶来的,带来了侯希逸的口谕。
长安陷贼,皇帝西行避乱,太子在灵武已经发布宣言,自任监国,号令各路诸侯勤王。
因为皇帝进行到马鬼坡时,随行的兵众突地起哄,停军不前,要求皇帝追究祸国奸臣。
这当然是一些将领们趁机要排挤杨国忠。
皇帝在这时候可神气不起来了,为了要保全老命,无可奈何,只有接受了他们的条件,在阵前处决了杨国忠。
但是乱兵犹不满足,杨国忠之所以当势是由于杨贵妃的缘故,他们要求一并处置杨贵妃。
皇帝无可奈何之下,只有把杨贵妃也交出来,眼睁睁地看着她被一幅白绫,活活地绞死了。
杨氏兄妹都被处决了,一干从犯也都分别地受到了惩处,总算平息了众怒。一行人再度启行,驻驾于成都。
皇帝的权威已经被剥夺殆尽,朝廷当然也无法再行使权力了。但太子这边却干得很有起色,各地节度使响应勤王的很多。太子任命了郭子仪为帅,征讨逆燕,并以监国的身份,视理政事。
侯希逸的身份自然重要起来,他想把韩宏调去,这正是个立功的机会。
不过韩宏尚在长安,要找他却不容易,而且也相当危险,只有许俊与韩宏的交情不同,自愿来冒险。
韩宏幸亏是人缘好,他躲藏的地方是曹二虎他们找的,许俊潜行来到长安,找到曹二虎等人,自然也很容易找到了韩宏。
说明了侯希逸的意思后,韩宏自是喜出望外,他舍不得柳青儿,但长安已经待不下去了,趁这个机会离开,还可以立功求个前程,是一举两得的事。
不过
行前,他总得跟柳青儿告别一声。许俊虽然希望他能快点走,但是想到人家伉俪清深,这一去不知要分别多久,倒也无法反对,只有陪著他前去。
柳青儿等寄居的那所尼庵是一所家庵,住持是位自小出家的皇族,规定很严,庵门内绝对禁止男人进入,这件事已实行多年,长安市上,几乎无人不知,柳青儿有一次到乡下来,途经庵堂,进去烧了一灶香,庵中住持很喜欢她,口许她日后有困难时,可以来求助。
柳青儿住在那庵堂中,主要是因为安静,没有别人会前来,而且韩宏又住在不远,隔墙一呼,便可出来相见,不会引人耳目。
韩宏寄住的那家乡下人,家中屋子虽大,而且也很可靠,曹二虎的一个弟兄,是他家的亲戚,韩宏住下来,只说是一个朋友,来此养病的,而且大家都称他为韩大郎,没人会想到他是韩宏。
如若柳青儿主仆二人也住在一起,以她们的姿色、风仪,必然会在这小村落中激起风波来,那就瞒不了人了。
而长安市中,对于他们夫妇二人都追索甚力,甚且派了骑兵,四下搜索,以期找到那些藏起来的人。
派出搜索队中,更有一些长安市上的地老鼠,那多半是些败落的富户子弟,他们现在虽已没落,但当初却风光过一阵子,长安市上的闲人,他们全都认识,若是落入他们眼中,即使化了装也漏不掉。
据说有不少人,就是被他们认出来后,抓了回去,肯降的倒不会受虐待,客客气气的立刻担任要职,不肯从的就惨了。
安禄山为人没有耐性,认为这些人连高官都不肯做,明明是瞧不起,咋喳一刀砍了,首级示众。
这是对付男的,榜上有名的女人可就更惨了,一经找到,不由分说,抓了就往平康里巷一送,即时开始重操旧业接客,但战后的长安,生意箫条,百业已停,做官的也多半走了,寻常人那里有钱去逛窖子?更何况城中多了一批新贵,全是安禄山手下的胡儿军官,这些人平素就已蛮横不讲理,酒后更为乱来了,动不动就拿刀子砍人,男的瞧不顺眼要杀,女的不能合他们的意也要杀。
韩宏等听见这个消息,愈发地不敢露面了,平常他跟青儿相见,都是在晚上天黑之后,那时已无巡兵,也不太容易为人所见,这次却是为了紧急离去,不得不冒险一行了。来到尼庵后墙,叫了两声,柳青儿和玉芹就探头出来了,在墙上焦急地问道:“爷怎么在这时候来了,出了什么事吗?”
韩宏道:“你们放心,没出事!只是许兄弟来了。”
“许兄弟来了?他不是在灵武吗?”
“是的,太子即将监国勤王,侯大人要我到那儿去、说正是立功的机会。”
“阿弥陀佛!太子出来监国,号召勤王,一定可以把贼兵赶走了,我们也可以有好日子过了爷!许兄弟呢?”
“他在前面路上看着人,你们快出来,我们说几句话后,我就要走了。”
“啊!这么快就要走?我们怎么来得及准备呢?”
这是玉芹在叫,韩宏叹了口气道:
“玉芹,只是我一个人走,你们不走。”
玉芹更为着急了,叫道:“我们不走?那怎么行呢?爷!这个庵里也只能暂住,可不能一直待下去的。多两个人吃用,庵里倒不在乎,但是吃用增加,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庵里原来只有住持老师太跟两位小师父,每月耗费的米粮都有定量,由城里送来的,又不敢叫他们增加送的数量,这一个月是他们师徒三个人省下来的份量,再搭上一些庵里自己种的地瓜,下个月连地瓜都没了。”
她还在唠唠叨叨地数说下去,韩宏却叹道:
“玉芹,我是要去打仗,那是不能携眷的,再说四乡都设了关口,我跟许兄弟还容易混出去,带了你们是绝对没办法的。”
玉芹道:“爷!您总得想办法,不能把我们搁下的。”
柳青儿听说韩宏要走,早已由门口转了出来,来到韩宏的身边,听见玉芹还在跟韩宏唠叨,忙斥止道:
“玉芹!别跟爷烦了,这是什么时候,你还讲这些”
玉芹嘟著嘴道:
“娘子,正因为是兵荒马乱的时候,我才要爷带著我们”
“事实上不可能,你没听爷说,他是去打仗?打仗是不能带家眷的,你别瞎胡闹!”
“我不是瞎胡闹,即使不要我们跟著打仗,也得找个地方把我们安顿下来。”
韩宏一叹道:
“我何尝不想?但是要你们能离得开才行呀!,每一条出去的路上都设有关卡,男的还好,每个女的出去,都要搜身,脱掉衣服,把全身浸在水里检查,说是怕有人乔装逃出去,你们通得过吗?”
玉芹道:“慢慢想总有办法的,平康里的姑娘有几个还是逃了出去!像王家的玉秋,赵家的容容。”
柳青儿道:“玉芹,你只知道她们逃出去了,可不知道她们如何逃出去的。”
韩宏忙道:“她们是如何逃出去的?”
柳青儿道:
“她们化了装,扮成卖荼的乡妇,但还是被查了出来,只有苦苦哀求,最后赔上身子,陪两个胡儿军官玩了两天,又把身边的细软全部奉献上去,才算获得了释放。”
玉芹道:
“那总比留在平康里,整天受那些胡狗糟蹋好一点吧!钱财也丢不了多少,她们的钱都换成了金子,找地方埋起来了,等乱过了,再挖出来。”
柳青儿一叹道:“玉芹,不是钱的问题,这一年多来,爷的收入很好,我们已经攒了几十万钱了,只要能换得自由,我一起拿出来也不心痛,问题是那些胡狗贪财又贪色,要钱还要人,那种方式是不能接受的。”
玉芹还要说话,柳青儿已经沉下脸道:“王芹!爷马上就要走了,你不说些正经的,尽说些废话,不许说了。”
玉芹一赌气道:“不说就不说,我可没什么好担心的,我是替娘子您在担心。”
她乾脆缩下了墙头,也不出来了。
韩宏既难过又惭愧,顿了一顿道:“要不我也不走了,大家守在一块儿,生死都在一起吧!”
柳青儿忙道:“爷!你别听玉芹胡扯!”
玉芹躲在墙角哼道:“我才不是胡扯呢!前天那两个小尼姑就在我面前直哼叫饿,嘴里不敢说,心里可恨死了我们分了她们的粮食。”
柳青儿笑道:
“她们是小孩子,吃不饱自然会叫饿,不过住持师太已经吩咐过送粮食的人,下个月加送两倍来,说是庙里多了几个人吃饭。”
韩宏一惊道:“那不会引人来查问吗?”
柳青儿道:
“查问是难免的,但是可以叫人出去顶,事实上有两个亲戚女眷,也要住进来修心,不怕查问,而且住持的家里跟安禄山尚有一父情,他们没有随驾而行,却也在受到保护,未经蹂躏,安贼的部下也不敢来骚扰的。”
韩宏道:“你们能再躲一阵子就好了,等这一阵子乱过去了,贼兵就不会再乱找人了。
那时你们再设法逃出来。”
柳青儿道:
“不必了,离开长安举目无亲,我们更难安身,再说长安有安禄山在,多少会好一点,别处的胡人更凶,还兼乱兵闹事,更不安定,有许多人逃了出去,反而丢掉了性命,你放心去好了,我们会照顾自己的。”
韩宏道:“我是担心你们。”
“我们没什么好担心的,倒是侯大人想到你,给了你这个机会,千万不能放过了,而许兄弟冒著生命的危险,到长安来接你,更是不容易。”
韩宏道:“这也亏是他,别人是不会为我冒险的,唯其如此,我才无法拒绝。”
柳青儿道:“爷说的是那儿话,这么好的机会,别人求都求不到,爷竟还想放弃,太子监国勤王,相信不日就可收复两京,消灭叛贼,等到皇驾东返,也不太可能再复位,你能在新君跟前立功,争个前程”
韩宏道:
“老实说,我倒不在乎什么富贵前程,只希望能和你相守此生。”
柳青儿道:“那也得等天下太平才行,爷的家乡也沦陷了,爷到军中去出点力,也好使天下早日太平。”
韩宏苦笑道:“我只能动动笔杆,杀贼没我的份。”
柳青儿道:
“起草文书,订定策划,管理军需,都需要文人,侯大人也是因为听爷以前说起的种种计划,十分激赏,因此才想到要你去,这正是你一展抱负的时候,爷怎么妄自菲薄起来了呢?”
说得韩宏十分惭愧地低下了头,忽然许俊冲了过来道:“不好!有逻兵来了,赶快躲一下。”
韩宏已穿了一身庄稼人的衣裳,脸也涂黑了,柳青儿则本来穿了粗布衣服,手中还提著个篮子跟一把剪刀,像是要挑野菜,听许俊一说,正待躲起,但四下俱是田野,除了一棵大树之外,别无藏身之处。
许俊窜上了大树,伸手要拉韩宏上去,韩宏道:
“不行,我不能留下青娘在此!”
许俊跳下来,正想把柳青儿托上去,但闻马蹄声落地如雷,他只得放下柳青儿道:“来不及了,相机敷衍一下能搪过最好,否则就乾脆摆明身份,免得他们动粗,兄弟再想办法来营救兄嫂。”
他才来得及纵身上树隐去身子,斜刺里三骑急马冲了过来,柳青儿连忙蹲在地上挑野菜。
韩宏也挤在一起,骑马上是两个胡儿,一名汉人,韩宏见那汉人獐头鼠目,一脸邪妄之色,但幸好不认识,倒也安了心。究竟读书人,而且还练过几天拳脚,养气工夫不错,在慌乱中渐渐镇定下来。
那三匹马跑了过头去,绕了一圈后,又转了回来,那汉人首先勒马,像是要问他们,那胡人却道。
>
兵部简直是一团糟。
还是采行节度使制,在全国分设十六个节度使一人主之,自行筹饷练兵,用以捍卫地方,储藏武力,节度使只受朝廷节制。
安禄山本是范阳节度使,附从起兵谋叛的只是三四个节度使区而已,大部份都按兵不动,皇帝若是自行亲出主军,相信他们还是肯接受调度的。
首先皇帝降旨由各使区中调集精兵,而后再降旨将哥舒翰擒处问罪,因为哥舒翰手中虽只有一批老残兵众,但他若固守关隘,以潼关天险,尚可拒贼,哥舒翰不该骄狂自大,漠视敌众,轻易出击,以致于全军覆没潼关失守。
圣旨到达前,哥舒翰已经自杀了。
不过
杨国忠不只是做了一件最糊涂的事,他压下了最新的军情,安禄山的军队已经逼近京畿了,他却取出前几天的军报,说敌人还在远处。
他是怕情形据实报上,皇帝一怒之下会砍他的脑袋。而皇帝则以几天前的状况作根据,调兵遣将,也是以临近地区为主。
这一耽误,使得远水救不及近火,那些将领接到圣旨要去配合作战的地方,早已沦陷几天了。
只得按兵不发,再行上表请示新的动向。
有些将领则带了兵,跟在安禄山的后面。
一直到兵临长安附近,遭受兵难的民众,纷纷逃入长安,长安的人才警觉,顿时乱成一片。
有钱的立刻准备逃难,穷人只好坐以观变。
皇帝听了这个消息,正是早朝的时候,杨国忠吓得面无人色,皇帝也没空再去怪他。虽然明知道又是他误的事,但是只能怪自己太大意,将国事托之非人。
而今之计,只有先应付难关再说。
朝臣中分成两派,一派力主据京师坚守,等待各地的勤王之师,尤其是太子在灵武所训练的新军,一到必可灭贼而解围。这么做当然有几分冒险。
另外一派则比较稳重,他们认为勤王之师自管讨贼,皇帝就不必要冒险,还是避一避的妙。这一派的人多半是跟杨国忠一气的,他们的中心权力支柱是皇帝,只有捧住皇帝,他们才能混下去。
守城,太危险了,万一守不住,自然是完了,即使勉强守住,等太子勤王,回来击退贼兵,他们势必成为长安的新贵,这批旧的人就得拱手让位了。所以,他们一定要捧著皇帝,到安全的地方。
这样,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他们都是保驾的功臣,即使皇帝有所不测,他们也可以控制一点拥立的大计,因而邀功确保自己的地位,这一派人多势众,因此,在廷争上取得了上风,决定了皇帝的移驾避乱。
皇帝也是年纪大了,没有年轻时的那股劲,他的心里对生命也特别地珍惜起来,所以他也是希望能暂避的,因为他根本没有冒险的必要。
太子非常仁孝,他若是勤王驱贼之后,自己的帝位不会成问题,即使由于时势的需要,自己放开了手,把大权交给太子,居于太上皇的地位,依然高高在上,享万人之尊而无忧国之劳,那岂不更为安逸?
因此,皇帝就顺从了群臣的公意避难了。
皇帝出跸是大事,虽然在仓促之间,也还能维持个差不多的样子,御林军还有好几万,六部大臣以及京中像样的官儿,都跟著一起走。
走到那儿去呢?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到灵武去,跟太子会合,那儿有新练的兵,足堪一战。
但是到了灵武,等于是去投奔,皇帝当然不受影响,那些大臣却难免会有寄人篱下,大权旁落之感,在一个握惯了权势的人来说,失势是仅次于死亡的痛苦事,甚至于尚有过之。
皇帝心中也不想到灵武去,这对一个做父亲的来说,好好的一片江山,弄得被人赶了出来,投靠儿子,也是大失尊严的事。再者,太子跟杨贵妃一直不太融洽,把他们放在一起,必有冲突,也叫他居中为难。
此外,只有向西行入蜀,那边最安静,跟安禄山背向而行,不怕他追上来,而且有剑门蜀道之险,可以拒敌,万一贼势太强,三五年内打不垮他,川中可以坚守。再老,蜀中气候温暖,风景秀丽,物产丰阜,可以在那儿作长久立足之计,徐图复兴。
大队人马,加上文武百官,就这样向蜀中撤退而去,有的人跟著皇帝一起逃了。
有的人避乱他乡,当然也有人准备迎接大燕王入主,而成为长安市上的新贵,这些人多半是跟安禄山早就有旧,还有则是一些胡人,他们与安禄山是同族,自然十分起劲。
至于韩宏他们呢?韩宏的官既不大,职位也不够重要,跟著走固然可以,不走也没人管他,可是跟著御驾走却不能携眷。韩宏实在不舍得柳青儿,因此,他决心留下不走了。
安禄山的叛军终于入了长安,大燕王坐上了金銮殿的宝座,开始做起中原的皇帝了,他觉得十分过瘾。
要点缀他的新王朝,自然也有不少人给他出馊主意,像组成朝廷以治天下啦!尽速恢复旧观以影盛世啦!安禄山自己什么都不懂,自然只有由得人胡来。
首先,组织朝廷就不是容易的事。理国必须要文人,但旧日朝廷的班底都跟著玄宗皇帝走了。剩下来的只有一些芝麻绿豆官儿,欲求贤能,只有从名士中找。
韩宏自然是被考虑的一个,大家都知道他没走,于是派人来找他,韩宏当然也不愿意在胡儿底下任仕,他早就躲了起来,住在长安城郊的一个乡下人家中,而柳青儿与玉芹,则躲进附近的一家尼庵中。
因为要点缀升平,首先就想到了要恢复旧日的平康里巷,凡是长安的名妓,都在被徵召复起之列,那怕已经从良或落籍的,也都硬被拉了出来。
柳青儿是长安名妓,虽然她已于归韩宏,而且也是长安的大事,但安禄山却不知道这件事,在他的印象中却还知道有这么一位名妓,亲口提了出来。
没有人告诉他柳青儿早已于归,大燕王亲口下旨要召柳青儿,这还得了?大家拚命地找这位昔日名花。
长安城中,侦骑四出,在找这夫妇二人,吓得他们镇日躲在屋里不敢出来,虽近在咫尺,却也不敢相见。
这天玉芹忽向柳青儿建议:“相公不是跟那位朱大侠是莫逆之交吗?我们到他那儿去避一避,有他们夫妇保护,那可比躲在这里安全多了。”
柳青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自己不敢外出,便交待玉芹去见韩宏。
韩宏本来也想到这条路的,但仍然有些犹豫不决。
“相公,这是什么节骨眼了,凭你和朱大侠的交清,难道还有什么顾忌的?”
韩宏只好拿定主意:“好,我这就去见他们,你先回去等候消息,千万不要再旨险离开尼庵。”
玉芹领命而去后,韩宏立即去见朱丹。
但他到达时,却见那茅屋静悄悄的,神箫翁他们老少四人早已离去,从此不知去向。
这天却有个不速之客,跑来找韩宏,那是许俊,他是从灵武专程赶来的,带来了侯希逸的口谕。
长安陷贼,皇帝西行避乱,太子在灵武已经发布宣言,自任监国,号令各路诸侯勤王。
因为皇帝进行到马鬼坡时,随行的兵众突地起哄,停军不前,要求皇帝追究祸国奸臣。
这当然是一些将领们趁机要排挤杨国忠。
皇帝在这时候可神气不起来了,为了要保全老命,无可奈何,只有接受了他们的条件,在阵前处决了杨国忠。
但是乱兵犹不满足,杨国忠之所以当势是由于杨贵妃的缘故,他们要求一并处置杨贵妃。
皇帝无可奈何之下,只有把杨贵妃也交出来,眼睁睁地看着她被一幅白绫,活活地绞死了。
杨氏兄妹都被处决了,一干从犯也都分别地受到了惩处,总算平息了众怒。一行人再度启行,驻驾于成都。
皇帝的权威已经被剥夺殆尽,朝廷当然也无法再行使权力了。但太子这边却干得很有起色,各地节度使响应勤王的很多。太子任命了郭子仪为帅,征讨逆燕,并以监国的身份,视理政事。
侯希逸的身份自然重要起来,他想把韩宏调去,这正是个立功的机会。
不过韩宏尚在长安,要找他却不容易,而且也相当危险,只有许俊与韩宏的交情不同,自愿来冒险。
韩宏幸亏是人缘好,他躲藏的地方是曹二虎他们找的,许俊潜行来到长安,找到曹二虎等人,自然也很容易找到了韩宏。
说明了侯希逸的意思后,韩宏自是喜出望外,他舍不得柳青儿,但长安已经待不下去了,趁这个机会离开,还可以立功求个前程,是一举两得的事。
不过
行前,他总得跟柳青儿告别一声。许俊虽然希望他能快点走,但是想到人家伉俪清深,这一去不知要分别多久,倒也无法反对,只有陪著他前去。
柳青儿等寄居的那所尼庵是一所家庵,住持是位自小出家的皇族,规定很严,庵门内绝对禁止男人进入,这件事已实行多年,长安市上,几乎无人不知,柳青儿有一次到乡下来,途经庵堂,进去烧了一灶香,庵中住持很喜欢她,口许她日后有困难时,可以来求助。
柳青儿住在那庵堂中,主要是因为安静,没有别人会前来,而且韩宏又住在不远,隔墙一呼,便可出来相见,不会引人耳目。
韩宏寄住的那家乡下人,家中屋子虽大,而且也很可靠,曹二虎的一个弟兄,是他家的亲戚,韩宏住下来,只说是一个朋友,来此养病的,而且大家都称他为韩大郎,没人会想到他是韩宏。
如若柳青儿主仆二人也住在一起,以她们的姿色、风仪,必然会在这小村落中激起风波来,那就瞒不了人了。
而长安市中,对于他们夫妇二人都追索甚力,甚且派了骑兵,四下搜索,以期找到那些藏起来的人。
派出搜索队中,更有一些长安市上的地老鼠,那多半是些败落的富户子弟,他们现在虽已没落,但当初却风光过一阵子,长安市上的闲人,他们全都认识,若是落入他们眼中,即使化了装也漏不掉。
据说有不少人,就是被他们认出来后,抓了回去,肯降的倒不会受虐待,客客气气的立刻担任要职,不肯从的就惨了。
安禄山为人没有耐性,认为这些人连高官都不肯做,明明是瞧不起,咋喳一刀砍了,首级示众。
这是对付男的,榜上有名的女人可就更惨了,一经找到,不由分说,抓了就往平康里巷一送,即时开始重操旧业接客,但战后的长安,生意箫条,百业已停,做官的也多半走了,寻常人那里有钱去逛窖子?更何况城中多了一批新贵,全是安禄山手下的胡儿军官,这些人平素就已蛮横不讲理,酒后更为乱来了,动不动就拿刀子砍人,男的瞧不顺眼要杀,女的不能合他们的意也要杀。
韩宏等听见这个消息,愈发地不敢露面了,平常他跟青儿相见,都是在晚上天黑之后,那时已无巡兵,也不太容易为人所见,这次却是为了紧急离去,不得不冒险一行了。来到尼庵后墙,叫了两声,柳青儿和玉芹就探头出来了,在墙上焦急地问道:“爷怎么在这时候来了,出了什么事吗?”
韩宏道:“你们放心,没出事!只是许兄弟来了。”
“许兄弟来了?他不是在灵武吗?”
“是的,太子即将监国勤王,侯大人要我到那儿去、说正是立功的机会。”
“阿弥陀佛!太子出来监国,号召勤王,一定可以把贼兵赶走了,我们也可以有好日子过了爷!许兄弟呢?”
“他在前面路上看着人,你们快出来,我们说几句话后,我就要走了。”
“啊!这么快就要走?我们怎么来得及准备呢?”
这是玉芹在叫,韩宏叹了口气道:
“玉芹,只是我一个人走,你们不走。”
玉芹更为着急了,叫道:“我们不走?那怎么行呢?爷!这个庵里也只能暂住,可不能一直待下去的。多两个人吃用,庵里倒不在乎,但是吃用增加,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庵里原来只有住持老师太跟两位小师父,每月耗费的米粮都有定量,由城里送来的,又不敢叫他们增加送的数量,这一个月是他们师徒三个人省下来的份量,再搭上一些庵里自己种的地瓜,下个月连地瓜都没了。”
她还在唠唠叨叨地数说下去,韩宏却叹道:
“玉芹,我是要去打仗,那是不能携眷的,再说四乡都设了关口,我跟许兄弟还容易混出去,带了你们是绝对没办法的。”
玉芹道:“爷!您总得想办法,不能把我们搁下的。”
柳青儿听说韩宏要走,早已由门口转了出来,来到韩宏的身边,听见玉芹还在跟韩宏唠叨,忙斥止道:
“玉芹!别跟爷烦了,这是什么时候,你还讲这些”
玉芹嘟著嘴道:
“娘子,正因为是兵荒马乱的时候,我才要爷带著我们”
“事实上不可能,你没听爷说,他是去打仗?打仗是不能带家眷的,你别瞎胡闹!”
“我不是瞎胡闹,即使不要我们跟著打仗,也得找个地方把我们安顿下来。”
韩宏一叹道:
“我何尝不想?但是要你们能离得开才行呀!,每一条出去的路上都设有关卡,男的还好,每个女的出去,都要搜身,脱掉衣服,把全身浸在水里检查,说是怕有人乔装逃出去,你们通得过吗?”
玉芹道:“慢慢想总有办法的,平康里的姑娘有几个还是逃了出去!像王家的玉秋,赵家的容容。”
柳青儿道:“玉芹,你只知道她们逃出去了,可不知道她们如何逃出去的。”
韩宏忙道:“她们是如何逃出去的?”
柳青儿道:
“她们化了装,扮成卖荼的乡妇,但还是被查了出来,只有苦苦哀求,最后赔上身子,陪两个胡儿军官玩了两天,又把身边的细软全部奉献上去,才算获得了释放。”
玉芹道:
“那总比留在平康里,整天受那些胡狗糟蹋好一点吧!钱财也丢不了多少,她们的钱都换成了金子,找地方埋起来了,等乱过了,再挖出来。”
柳青儿一叹道:“玉芹,不是钱的问题,这一年多来,爷的收入很好,我们已经攒了几十万钱了,只要能换得自由,我一起拿出来也不心痛,问题是那些胡狗贪财又贪色,要钱还要人,那种方式是不能接受的。”
玉芹还要说话,柳青儿已经沉下脸道:“王芹!爷马上就要走了,你不说些正经的,尽说些废话,不许说了。”
玉芹一赌气道:“不说就不说,我可没什么好担心的,我是替娘子您在担心。”
她乾脆缩下了墙头,也不出来了。
韩宏既难过又惭愧,顿了一顿道:“要不我也不走了,大家守在一块儿,生死都在一起吧!”
柳青儿忙道:“爷!你别听玉芹胡扯!”
玉芹躲在墙角哼道:“我才不是胡扯呢!前天那两个小尼姑就在我面前直哼叫饿,嘴里不敢说,心里可恨死了我们分了她们的粮食。”
柳青儿笑道:
“她们是小孩子,吃不饱自然会叫饿,不过住持师太已经吩咐过送粮食的人,下个月加送两倍来,说是庙里多了几个人吃饭。”
韩宏一惊道:“那不会引人来查问吗?”
柳青儿道:
“查问是难免的,但是可以叫人出去顶,事实上有两个亲戚女眷,也要住进来修心,不怕查问,而且住持的家里跟安禄山尚有一父情,他们没有随驾而行,却也在受到保护,未经蹂躏,安贼的部下也不敢来骚扰的。”
韩宏道:“你们能再躲一阵子就好了,等这一阵子乱过去了,贼兵就不会再乱找人了。
那时你们再设法逃出来。”
柳青儿道:
“不必了,离开长安举目无亲,我们更难安身,再说长安有安禄山在,多少会好一点,别处的胡人更凶,还兼乱兵闹事,更不安定,有许多人逃了出去,反而丢掉了性命,你放心去好了,我们会照顾自己的。”
韩宏道:“我是担心你们。”
“我们没什么好担心的,倒是侯大人想到你,给了你这个机会,千万不能放过了,而许兄弟冒著生命的危险,到长安来接你,更是不容易。”
韩宏道:“这也亏是他,别人是不会为我冒险的,唯其如此,我才无法拒绝。”
柳青儿道:“爷说的是那儿话,这么好的机会,别人求都求不到,爷竟还想放弃,太子监国勤王,相信不日就可收复两京,消灭叛贼,等到皇驾东返,也不太可能再复位,你能在新君跟前立功,争个前程”
韩宏道:
“老实说,我倒不在乎什么富贵前程,只希望能和你相守此生。”
柳青儿道:“那也得等天下太平才行,爷的家乡也沦陷了,爷到军中去出点力,也好使天下早日太平。”
韩宏苦笑道:“我只能动动笔杆,杀贼没我的份。”
柳青儿道:
“起草文书,订定策划,管理军需,都需要文人,侯大人也是因为听爷以前说起的种种计划,十分激赏,因此才想到要你去,这正是你一展抱负的时候,爷怎么妄自菲薄起来了呢?”
说得韩宏十分惭愧地低下了头,忽然许俊冲了过来道:“不好!有逻兵来了,赶快躲一下。”
韩宏已穿了一身庄稼人的衣裳,脸也涂黑了,柳青儿则本来穿了粗布衣服,手中还提著个篮子跟一把剪刀,像是要挑野菜,听许俊一说,正待躲起,但四下俱是田野,除了一棵大树之外,别无藏身之处。
许俊窜上了大树,伸手要拉韩宏上去,韩宏道:
“不行,我不能留下青娘在此!”
许俊跳下来,正想把柳青儿托上去,但闻马蹄声落地如雷,他只得放下柳青儿道:“来不及了,相机敷衍一下能搪过最好,否则就乾脆摆明身份,免得他们动粗,兄弟再想办法来营救兄嫂。”
他才来得及纵身上树隐去身子,斜刺里三骑急马冲了过来,柳青儿连忙蹲在地上挑野菜。
韩宏也挤在一起,骑马上是两个胡儿,一名汉人,韩宏见那汉人獐头鼠目,一脸邪妄之色,但幸好不认识,倒也安了心。究竟读书人,而且还练过几天拳脚,养气工夫不错,在慌乱中渐渐镇定下来。
那三匹马跑了过头去,绕了一圈后,又转了回来,那汉人首先勒马,像是要问他们,那胡人却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