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民国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一年的夏天特别的长,因为有一个闰六月的缘故。
四月初十(5月8日),上谕宣布新内阁官制。这是所谓“立宪筹备方案”的实践头一炮,难免引人注目。结果等来了这么一个“皇族内阁”
此前的立宪风潮中,对于立宪后如何任人有其共识,如戴鸿慈、端方出洋考察后挂名撰写的欧美政治要义即称:“决不以其私意进退宰相,又不必以其忠于王权始加任用,唯考政治之实况,察舆论之趋向,而取其有适良之主义,堪以为辅弼者授之大命。”但原则归原则,真到作用时“忠于王权”和“私意”的因素仍然甚重。
郑孝胥只是记录了内阁名单,未置一评,以他与内阁多人交往频仍的位势,也不便评。少年吴宓倒不在乎皇族不皇族,气魄很大地一笔扫去:“中国政府今日并无一人才能出众,可为国家有所建树者,终日改头换面、掉此易彼、往复其间者,实不过此数人而已。吁,国事尚可问哉!”
从政治立场上说,吴宓对革命党颇有同情,曾在3月15日日记里对上海民立报报馆被焚深表遗憾,而且怀疑有人播弄其间。因为民立报主编于右任,是他的乡党,吴宓生父去上海,也是借住在于寓。因此吴宓看清廷变革,眼光要更冷一些。
只有念念于光绪的恽毓鼎,反而最为愤激。他在三月底刚刚申请翰林侍读学士开缺,而且不打算再谋起复,一心行他的医术,办他的学堂。恽毓鼎对内阁名单的分析,更能代表权力中心之外的非革命者的心声:“共计十七人,而满人居其十二。满人中,宗室居其八,而亲贵竟居其七。(国务大臣)十三人中,而满人居其九。九人中宗室居其六,觉罗居其一,亦一家也。宗室中,王、贝勒、贝子、公,又居六七。处群情离叛之秋,有举火积薪之势,而犹常以少数控制全局,天下乌有是理!其不亡何待?”
“皇族内阁”并非外界的命名,上谕发布两天后,奕劻请辞内阁总理大臣,并称“诚不欲开皇族内阁之端,以负皇上者负天下臣民之望”不过,摄政王载沣还是拒绝了他的辞呈。
内阁上谕发布一个星期前,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的消息才传到京师。郑孝胥、吴宓日记均未记,恽毓鼎记了一笔:“革命党自香港入广州,以火弹、手枪轰击总督张鸣岐未成,焚毁督署大堂,伤人无算。凶犯旋就擒,并搜获军火甚多。”事情不能不算大,但闻者似乎有些麻木,国事中枢糜烂,这些边地疥癣之疾,已经引不起强烈关注了。
即使仕途正热的郑孝胥,也未尝不时刻打着归隐抽身的小算盘。就在黄花岗起义的次日,他接到儿子的信,在上海营建的海藏楼初步选址已见眉目,女词人吕碧城也愿意将徐家汇的一块地卖给郑家。内阁上谕颁布两天后,郑孝胥赴六国饭店,与预备立宪公会同仁(郑是会长)商讨开报馆推行宪政。孟昭常主张在北京办一份宪报,郑孝胥表示,如果报馆要成为将来政党的根据地,还是以在上海为宜。
然而就算有了皇族内阁,具体办事还是离不开汉人。力主铁路国有的盛宣怀,是眼下最炙手可热的实权派。6月9日,盛宣怀急电正在上海收拾房产的郑孝胥:“川、粤汉大局粗定,朝廷注重速成,午帅、莘帅会商,非赖公毅力熟手,难赴目的。本拟即日发表,午帅欲请公来面商办法,已发公电,务乞速临,至盼至祷!”川汉、粤汉两条铁路的了局,是近期朝廷举措的重中之重,已确定负责川汉路的端方,负责粤汉路的瑞澂,都眼巴巴地指望着郑孝胥帮手,足见海藏楼主人位置之重,也足见如吴宓所说,朝廷可用之人太少。
6月13日中午,郑孝胥从上海赶回北京,一到宅即急电盛宣怀。盛宅答,正在宴客,请即来。席间郑孝胥见到了状元商人张謇,他也是被朝廷征调进京备咨询的。就在这天下午,张謇入大内,应对摄政王载沣。
郑孝胥开始了新一轮的频繁交际。仅在回京次日,他便连续两次约见端方,又一次见到盛宣怀。就大佬们最关心的铁路问题,他还是向盛... -->>
这一年的夏天特别的长,因为有一个闰六月的缘故。
四月初十(5月8日),上谕宣布新内阁官制。这是所谓“立宪筹备方案”的实践头一炮,难免引人注目。结果等来了这么一个“皇族内阁”
此前的立宪风潮中,对于立宪后如何任人有其共识,如戴鸿慈、端方出洋考察后挂名撰写的欧美政治要义即称:“决不以其私意进退宰相,又不必以其忠于王权始加任用,唯考政治之实况,察舆论之趋向,而取其有适良之主义,堪以为辅弼者授之大命。”但原则归原则,真到作用时“忠于王权”和“私意”的因素仍然甚重。
郑孝胥只是记录了内阁名单,未置一评,以他与内阁多人交往频仍的位势,也不便评。少年吴宓倒不在乎皇族不皇族,气魄很大地一笔扫去:“中国政府今日并无一人才能出众,可为国家有所建树者,终日改头换面、掉此易彼、往复其间者,实不过此数人而已。吁,国事尚可问哉!”
从政治立场上说,吴宓对革命党颇有同情,曾在3月15日日记里对上海民立报报馆被焚深表遗憾,而且怀疑有人播弄其间。因为民立报主编于右任,是他的乡党,吴宓生父去上海,也是借住在于寓。因此吴宓看清廷变革,眼光要更冷一些。
只有念念于光绪的恽毓鼎,反而最为愤激。他在三月底刚刚申请翰林侍读学士开缺,而且不打算再谋起复,一心行他的医术,办他的学堂。恽毓鼎对内阁名单的分析,更能代表权力中心之外的非革命者的心声:“共计十七人,而满人居其十二。满人中,宗室居其八,而亲贵竟居其七。(国务大臣)十三人中,而满人居其九。九人中宗室居其六,觉罗居其一,亦一家也。宗室中,王、贝勒、贝子、公,又居六七。处群情离叛之秋,有举火积薪之势,而犹常以少数控制全局,天下乌有是理!其不亡何待?”
“皇族内阁”并非外界的命名,上谕发布两天后,奕劻请辞内阁总理大臣,并称“诚不欲开皇族内阁之端,以负皇上者负天下臣民之望”不过,摄政王载沣还是拒绝了他的辞呈。
内阁上谕发布一个星期前,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的消息才传到京师。郑孝胥、吴宓日记均未记,恽毓鼎记了一笔:“革命党自香港入广州,以火弹、手枪轰击总督张鸣岐未成,焚毁督署大堂,伤人无算。凶犯旋就擒,并搜获军火甚多。”事情不能不算大,但闻者似乎有些麻木,国事中枢糜烂,这些边地疥癣之疾,已经引不起强烈关注了。
即使仕途正热的郑孝胥,也未尝不时刻打着归隐抽身的小算盘。就在黄花岗起义的次日,他接到儿子的信,在上海营建的海藏楼初步选址已见眉目,女词人吕碧城也愿意将徐家汇的一块地卖给郑家。内阁上谕颁布两天后,郑孝胥赴六国饭店,与预备立宪公会同仁(郑是会长)商讨开报馆推行宪政。孟昭常主张在北京办一份宪报,郑孝胥表示,如果报馆要成为将来政党的根据地,还是以在上海为宜。
然而就算有了皇族内阁,具体办事还是离不开汉人。力主铁路国有的盛宣怀,是眼下最炙手可热的实权派。6月9日,盛宣怀急电正在上海收拾房产的郑孝胥:“川、粤汉大局粗定,朝廷注重速成,午帅、莘帅会商,非赖公毅力熟手,难赴目的。本拟即日发表,午帅欲请公来面商办法,已发公电,务乞速临,至盼至祷!”川汉、粤汉两条铁路的了局,是近期朝廷举措的重中之重,已确定负责川汉路的端方,负责粤汉路的瑞澂,都眼巴巴地指望着郑孝胥帮手,足见海藏楼主人位置之重,也足见如吴宓所说,朝廷可用之人太少。
6月13日中午,郑孝胥从上海赶回北京,一到宅即急电盛宣怀。盛宅答,正在宴客,请即来。席间郑孝胥见到了状元商人张謇,他也是被朝廷征调进京备咨询的。就在这天下午,张謇入大内,应对摄政王载沣。
郑孝胥开始了新一轮的频繁交际。仅在回京次日,他便连续两次约见端方,又一次见到盛宣怀。就大佬们最关心的铁路问题,他还是向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