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帝国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崛起》更多支持!第五百六十五章有关真理
咨议局的风波过去了,新成立的江南咨议局,得到了皇帝朱由检的高度重视,并亲自派来最信任的太监王承恩,赶在成立的当天咨议局的当天出现,宣布了一道旨意。
什么意思呢?省一级的咨议局成员,赐举人出身,府一级的咨议局成员,可纳捐为监生,县一级的咨议局成员,则赐进士出身。这道旨意下来后,别说整个江南了,整个大明都哑口无言。皇帝这是要干啥啊?如此的一意孤行?更为意外的是,整个大明官场,集体失声。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动摇大明读书人绝对地位的事件,商人在这个事件发生后,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个举动,说明了朱由检在长期依赖文臣治理天下,却毫无一点成效的前提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如果没有陈燮这个人物的出现,朱由检是不会这么做,也不敢这么做。陈燮这个人物,带给朱由检的不仅仅是一个稳定的大局,还有大明朝万世不易的希望。看见这个希望之后,朱由检自然敢于下注,要做一个千古一帝。
崇祯十六年底,朱由检面临的国内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天灾还在肆虐,但是得到了有利的财政支持后,赈济的工作在进行,大明的百姓只要有口吃的。就不会造反。军事方面,孙传庭已经完成了驱赶的任务,逃亡木邦的张献忠、罗汝才等辈,兵力不足五千人,辎重丢的一干二净。根本就成不了气候了。这时候只要大明自己不犯错,那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朱由检做出了一个决定,马祥麟为云南总兵,镇守边境,以防张献忠杀回头。其余各部,陆续返回京师。自百战精兵中挑选25岁以下精锐,充入新军之中,取代过去的京营。原先带兵的勋贵,必将慢慢的退出军队中,成为大明朝真正意义上混吃等死之辈。
这个时候。朱由检把朱慈烺送到陈燮身边的目的,才算是图穷匕见。大明官场已经彻底的看清楚了,这不是一代皇帝的意思,而是要把这个意思贯彻到两代甚至更多代皇帝的心中。大明朝的变革,迎来了一个由不得你变还是不变的时代。一个以陈燮为未来大明外朝中坚核心的构图,清晰的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皇帝或者会短寿,但是陈燮在家伙,现在看上去也就是三十不到的样子。怎么看都是能活很久的货色。
一边在高度肯定咨议局,一边朱由检又颁布了一道诏令,让内阁重新审议考成法。把咨议局监督作为一个打分标准,结合京查一起,新编出一个考成法来,交给皇帝审议。什意思呢?就是让内阁领衔,把考成法拿出来,京查之外。搞一个咨议局监督打分的机制,作为官员是否能得到升迁的标准。这一招真是太狠了。对于官员来说,真是无法忍受的一件事情。被同类监督就算了。那些咨议局算得什么?就在百官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准备着,只要有人站出来挑头,就跟着一起上的时候。江南传来了另外一股风暴,立刻把大家的吸引力抓住了,新的考成法这个东西,居然不是主要话题了。
这顾风暴是怎么回事呢?起因还是《明报》这份媒体引发的,十月底,一篇文章在明报的头版刊发。名曰:格物致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署名为陈燮,也就是说陈燮撸袖子赤膊上阵了。
文章的内容就一个,什么才是格物致知的正确解释,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格物致知的最初意思,不是什么后来大儒们解释的那种,而是另外一个意思。通过格物,解释这个世界上看见的一切事情的道理,这才叫格物致知。那么,怎么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呢?单纯的空想,根本就不解决问题,甚至会发生歪曲圣人言论的现象,并且严重的误导后人。世间万物,表象背后,都有其必然的道理,通过格物,去找这个道理,掌握其中的道理和规律,这才叫格物致知。
这篇文章出现之后,整个文人阶层出离愤怒了。以前陈燮在其他领域搞风搞雨,大家忍一忍也就算了。这一次,是在他们自以为绝对统治的领域来指手画脚了。居然敢于颠覆圣人,敢于颠覆先贤,这个怎么忍?
南京国子监、太学,这两个地方数百学生在报纸刊登的当天,就... -->>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崛起》更多支持!第五百六十五章有关真理
咨议局的风波过去了,新成立的江南咨议局,得到了皇帝朱由检的高度重视,并亲自派来最信任的太监王承恩,赶在成立的当天咨议局的当天出现,宣布了一道旨意。
什么意思呢?省一级的咨议局成员,赐举人出身,府一级的咨议局成员,可纳捐为监生,县一级的咨议局成员,则赐进士出身。这道旨意下来后,别说整个江南了,整个大明都哑口无言。皇帝这是要干啥啊?如此的一意孤行?更为意外的是,整个大明官场,集体失声。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动摇大明读书人绝对地位的事件,商人在这个事件发生后,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个举动,说明了朱由检在长期依赖文臣治理天下,却毫无一点成效的前提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如果没有陈燮这个人物的出现,朱由检是不会这么做,也不敢这么做。陈燮这个人物,带给朱由检的不仅仅是一个稳定的大局,还有大明朝万世不易的希望。看见这个希望之后,朱由检自然敢于下注,要做一个千古一帝。
崇祯十六年底,朱由检面临的国内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天灾还在肆虐,但是得到了有利的财政支持后,赈济的工作在进行,大明的百姓只要有口吃的。就不会造反。军事方面,孙传庭已经完成了驱赶的任务,逃亡木邦的张献忠、罗汝才等辈,兵力不足五千人,辎重丢的一干二净。根本就成不了气候了。这时候只要大明自己不犯错,那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朱由检做出了一个决定,马祥麟为云南总兵,镇守边境,以防张献忠杀回头。其余各部,陆续返回京师。自百战精兵中挑选25岁以下精锐,充入新军之中,取代过去的京营。原先带兵的勋贵,必将慢慢的退出军队中,成为大明朝真正意义上混吃等死之辈。
这个时候。朱由检把朱慈烺送到陈燮身边的目的,才算是图穷匕见。大明官场已经彻底的看清楚了,这不是一代皇帝的意思,而是要把这个意思贯彻到两代甚至更多代皇帝的心中。大明朝的变革,迎来了一个由不得你变还是不变的时代。一个以陈燮为未来大明外朝中坚核心的构图,清晰的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皇帝或者会短寿,但是陈燮在家伙,现在看上去也就是三十不到的样子。怎么看都是能活很久的货色。
一边在高度肯定咨议局,一边朱由检又颁布了一道诏令,让内阁重新审议考成法。把咨议局监督作为一个打分标准,结合京查一起,新编出一个考成法来,交给皇帝审议。什意思呢?就是让内阁领衔,把考成法拿出来,京查之外。搞一个咨议局监督打分的机制,作为官员是否能得到升迁的标准。这一招真是太狠了。对于官员来说,真是无法忍受的一件事情。被同类监督就算了。那些咨议局算得什么?就在百官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准备着,只要有人站出来挑头,就跟着一起上的时候。江南传来了另外一股风暴,立刻把大家的吸引力抓住了,新的考成法这个东西,居然不是主要话题了。
这顾风暴是怎么回事呢?起因还是《明报》这份媒体引发的,十月底,一篇文章在明报的头版刊发。名曰:格物致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署名为陈燮,也就是说陈燮撸袖子赤膊上阵了。
文章的内容就一个,什么才是格物致知的正确解释,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格物致知的最初意思,不是什么后来大儒们解释的那种,而是另外一个意思。通过格物,解释这个世界上看见的一切事情的道理,这才叫格物致知。那么,怎么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呢?单纯的空想,根本就不解决问题,甚至会发生歪曲圣人言论的现象,并且严重的误导后人。世间万物,表象背后,都有其必然的道理,通过格物,去找这个道理,掌握其中的道理和规律,这才叫格物致知。
这篇文章出现之后,整个文人阶层出离愤怒了。以前陈燮在其他领域搞风搞雨,大家忍一忍也就算了。这一次,是在他们自以为绝对统治的领域来指手画脚了。居然敢于颠覆圣人,敢于颠覆先贤,这个怎么忍?
南京国子监、太学,这两个地方数百学生在报纸刊登的当天,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