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邓仲祥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兰桥相会等。
五乐队:传统秧歌的乐队通常由三弦、二胡、板胡、笛子、木鱼、撞铃、棒子等民乐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吸收了手风琴、小号等西方乐器,大大提高了伴奏效果。乐队的任务是为行进间和进场后表演的“四大光棍”及“跑驴”等小节目的表演做伴奏。主要负责伴奏的曲令有柳青、八谱、四季歌、采茶扑蝶、十二个月等。
2、中三角
“中三角”的组成,人数最多,为秧歌的主体,排在“前五角”之后,在行进和进场后“舞花场”最有声势。其组成为:
一霸王鞭:亦称童子鞭,由少年儿童扮演,武生打扮,一般由二人或四人组成。表演者执一米长竹(木)制成的鞭杆一根,鞭之两端装响环,鞭身以红、白、黑漆涂染,鞭之粗细以执鞭者用之适宜为佳,表演时,随鼓点节奏在跳跃腾转中用鞭的两端击打身体的肩、肘、腿、脚等部位,其动作矫健灵活,是秧歌队不可缺少的儿童表演项目。
二膏药灯:是一种木制纸糊、画有八卦图案的灯笼,下方接有约1。5尺长的木柄,总长约一米多,夜间表演时则装有蜡烛。玩手一般有2人或4人,表演者右手掌灯(木柄),左手持铃(装有钢珠的圆形铁铃,摇动时发出清脆的响声)。掌灯者传统上扮为古代武将形象,身着战裙,头戴武生巾,两身侧插雉尾长羽,脸谱为一红一黑,威武凶猛,排在身子队列前边,在秧歌行进时,各领一分队,身子队列队形的变换和表演,都以其手中的响铃为号。
三身子:身子是由中郎(男角)和腊花姐(女角)搭配组合而成。通常为十对四十人组成,有时也可视秧歌的规模可增减,但须双数。身子中腊花姐大多数踩高跷(跷高一米以上,木制),衣着打扮与“四大光棍”中女角无异。男角不踩高跷,装束与“四大光棍”中的男角相同。行进中的舞步听鼓点指挥,进入表演场地时最先表演,男引女跟,左右穿插,前后照应,配合十分密切,称作“舞花场”[传统的称谓是“载(音zhai,去声)花场”],在舞的同时,在乐队的伴奏下演唱传统的十盏灯、孟姜女等曲令,是和政秧歌最具地方特色的精华所在。身子的表演形式分为行进表演和场地表演二种,行进表演节奏慢、动作简单;场地表演则节奏快而动作复杂,整个过程在进场和退场时最为精彩,表演者大步奔跑,摇身狂舞,此时满场彩带飘扬,锣鼓震天、全场雷动,表现出“社火”故有的热闹、红火、欢快的气氛。
3、后五角
后五角是秧歌的最后一部分,是由鼓(有大鼓、小鼓之分)、锣、钹、唢呐等组成,统一由一位玩手手持拂尘(多用牛尾巴制成,俗称“缨刷”)来指挥。鼓在秧歌里起统揽全局的作用,秧歌队的行进、队形变换,均听从鼓点指挥。唢呐在秧歌行进时吹奏,以壮声势和体现喜庆吉祥的气氛,在旱船表演时进行伴奏,其他项目中不再多用。后五角中,大鼓只作为秧歌舞蹈的总指挥,小鼓却能单独表演,钹、锣等一般只配合鼓点而用,没有独立的操作形式。2003年,和政部分秧歌引进了兰州的太平鼓,增加了和政秧歌的阵容和气势。
4、杂角
杂角是正角之外的其他角色,主要有:妖婆、鬼子(男丑角)、笑和尚、驾鹰、尕黑驴、猎人与狗熊、春牛、纸马(竹马)、社火官(春官)、货郎等等。杂角的表演形式不拘一格,主要以滑稽动作和幽默语言来打趣逗乐观众,营造喜庆气氛,增加秧歌的趣味性。其中妖婆、鬼子在表演时以说吉利话、祈福祝愿为主要表现形式,辅以歌唱,并适时宣传计划生育、科技推广、和谐社会建设等党的方针、政策。
和政秧歌的基本特征:
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性。秧歌亦称“社火”由原始的春祀秋报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成,自明代逐步成形以来,经清代、民国近600年历史的演变发展,时至今日,仍保留着传统的特色和玩春牛、竹马、旱船等传统节目及庄稼会,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各秧歌队中所有角色均由男性扮演。
具有博大精深的包容性。其特色鲜明,人数众多,场面宏大,气势恢宏,花样繁多。除了主体多,还能容纳百戏,阵容宠大。适应性强,有规模宏大、节目内容丰富的大秧歌,也有小村庄组织形式单一的小秧歌。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政秧歌因地域不同,形式上有了明显区别。首先是有地蹦子和高跷的区别,和政县的罗家集、马家堡两个乡镇部分山区地带,还保留着古老的地蹦子秧歌,其余乡镇为高跷秧歌。其次是有大鼓和小鼓的区别。和政秧歌中的大鼓数量较少,少则一面,多则八面或十面,小鼓数量多,一般有二十至四十面组成(但必须是双数),可变换队列队形,变换击法,表演形式多样,传统打法有:雪花盖顶、古树盘根、鹞子翻身、牡丹开花等。城关、三合、新庄和吊滩一带为大鼓秧歌,其余地方多为小鼓秧歌。
具有极强的宣传推广性。和政秧歌不仅是传统上的春祀秋报的敬神形式和群众文化活动,而且也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和政、推介和政、展示和政风采、提升和政知名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秧歌曲唱词的创新上,如玩牛歌:“三农政策放光芒,农民(的)生活有保障;千年奇迹免皇粮,百姓(的)心里暖洋洋;义务教育免杂费,贫困(的)学生上学堂;合作医疗真实惠,农民(的)身心保健康;与日俱进谋发展,富民(的)政策万代传!”又如进场曲:“党中央领导真英明,国有强,民有富,天下太平;前五角踏的是五谷丰登,中五角扭的是风调雨顺,鬼子哥、妖大嫂前后照应,打鼓匠打了个国泰民安。”
具有固定的表演时间和线路。和政各地的秧歌在入冬后农闲时节由本村社德高望重和技术娴熟的“玩把式”倡导、组织,并进行排练。在正月初三以后陆续“出马”(外出表演),然后依照各自活动的范围进行演出,一般是按清代地方的会社组织和信奉地方神庙的范围,形成一条串乡表演的路线,称作“马路”并逐步形成如下四个传统的秧歌会:正月十三秧歌会,凡城关镇麻藏以下及三合、陈家集、梁家寺、达浪、卜家庄及新庄乡北部等地秧歌队,都要在正月十三集中在县城会演,俗称“上十三”正月十三秧歌会是有县内参加秧歌最多、规模最大的秧歌会。正月十六秧歌会,罗家集、马家堡一带的秧歌队,在正月十六集中于罗家集茨洼河会演。正月十七秧歌会,买家集镇、新营乡、新庄乡南部以及城关镇麻藏一带的秧歌队,在正月十七集中于买家集镇大族村盘那寺中降香会演。历史上陈家集、梁家寺乡的秧歌队,也有正月十七日上赵家寺(现属东乡县百和乡)集中会演的传统,今已废止。石咀社火——庄稼会,买家集镇石咀村群众在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迎“喜神”的活动叫庄稼会,其主旨是迎喜神。它不同于其他各地的秧歌,一般有20多人进行表演,内容多以“祈福禳灾”为主,是和政唯一现存、最具传统的社火。每个秧歌队根据各自的马路结束演出叫“歇马”、“谢将”
和政秧歌历史悠久,在全州乃至全省都具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每年正月十四和政秧歌应邀到州府临夏市进行表演,深受群众喜爱和青睐,和政秧歌经过漫长的生长和发展,不断继承和创新,形成了雅俗共赏、红火热闹、推陈出新、日臻完美的地方艺术特色,堪称“一座活动的大舞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民间艺术家,传承和发展了民间文化艺术。和政秧歌做为一个具有独具魅力的地方民间奇葩,必将在传统艺术的百花园中绽放出绰约的风姿。
兰桥相会等。
五乐队:传统秧歌的乐队通常由三弦、二胡、板胡、笛子、木鱼、撞铃、棒子等民乐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吸收了手风琴、小号等西方乐器,大大提高了伴奏效果。乐队的任务是为行进间和进场后表演的“四大光棍”及“跑驴”等小节目的表演做伴奏。主要负责伴奏的曲令有柳青、八谱、四季歌、采茶扑蝶、十二个月等。
2、中三角
“中三角”的组成,人数最多,为秧歌的主体,排在“前五角”之后,在行进和进场后“舞花场”最有声势。其组成为:
一霸王鞭:亦称童子鞭,由少年儿童扮演,武生打扮,一般由二人或四人组成。表演者执一米长竹(木)制成的鞭杆一根,鞭之两端装响环,鞭身以红、白、黑漆涂染,鞭之粗细以执鞭者用之适宜为佳,表演时,随鼓点节奏在跳跃腾转中用鞭的两端击打身体的肩、肘、腿、脚等部位,其动作矫健灵活,是秧歌队不可缺少的儿童表演项目。
二膏药灯:是一种木制纸糊、画有八卦图案的灯笼,下方接有约1。5尺长的木柄,总长约一米多,夜间表演时则装有蜡烛。玩手一般有2人或4人,表演者右手掌灯(木柄),左手持铃(装有钢珠的圆形铁铃,摇动时发出清脆的响声)。掌灯者传统上扮为古代武将形象,身着战裙,头戴武生巾,两身侧插雉尾长羽,脸谱为一红一黑,威武凶猛,排在身子队列前边,在秧歌行进时,各领一分队,身子队列队形的变换和表演,都以其手中的响铃为号。
三身子:身子是由中郎(男角)和腊花姐(女角)搭配组合而成。通常为十对四十人组成,有时也可视秧歌的规模可增减,但须双数。身子中腊花姐大多数踩高跷(跷高一米以上,木制),衣着打扮与“四大光棍”中女角无异。男角不踩高跷,装束与“四大光棍”中的男角相同。行进中的舞步听鼓点指挥,进入表演场地时最先表演,男引女跟,左右穿插,前后照应,配合十分密切,称作“舞花场”[传统的称谓是“载(音zhai,去声)花场”],在舞的同时,在乐队的伴奏下演唱传统的十盏灯、孟姜女等曲令,是和政秧歌最具地方特色的精华所在。身子的表演形式分为行进表演和场地表演二种,行进表演节奏慢、动作简单;场地表演则节奏快而动作复杂,整个过程在进场和退场时最为精彩,表演者大步奔跑,摇身狂舞,此时满场彩带飘扬,锣鼓震天、全场雷动,表现出“社火”故有的热闹、红火、欢快的气氛。
3、后五角
后五角是秧歌的最后一部分,是由鼓(有大鼓、小鼓之分)、锣、钹、唢呐等组成,统一由一位玩手手持拂尘(多用牛尾巴制成,俗称“缨刷”)来指挥。鼓在秧歌里起统揽全局的作用,秧歌队的行进、队形变换,均听从鼓点指挥。唢呐在秧歌行进时吹奏,以壮声势和体现喜庆吉祥的气氛,在旱船表演时进行伴奏,其他项目中不再多用。后五角中,大鼓只作为秧歌舞蹈的总指挥,小鼓却能单独表演,钹、锣等一般只配合鼓点而用,没有独立的操作形式。2003年,和政部分秧歌引进了兰州的太平鼓,增加了和政秧歌的阵容和气势。
4、杂角
杂角是正角之外的其他角色,主要有:妖婆、鬼子(男丑角)、笑和尚、驾鹰、尕黑驴、猎人与狗熊、春牛、纸马(竹马)、社火官(春官)、货郎等等。杂角的表演形式不拘一格,主要以滑稽动作和幽默语言来打趣逗乐观众,营造喜庆气氛,增加秧歌的趣味性。其中妖婆、鬼子在表演时以说吉利话、祈福祝愿为主要表现形式,辅以歌唱,并适时宣传计划生育、科技推广、和谐社会建设等党的方针、政策。
和政秧歌的基本特征:
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性。秧歌亦称“社火”由原始的春祀秋报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成,自明代逐步成形以来,经清代、民国近600年历史的演变发展,时至今日,仍保留着传统的特色和玩春牛、竹马、旱船等传统节目及庄稼会,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各秧歌队中所有角色均由男性扮演。
具有博大精深的包容性。其特色鲜明,人数众多,场面宏大,气势恢宏,花样繁多。除了主体多,还能容纳百戏,阵容宠大。适应性强,有规模宏大、节目内容丰富的大秧歌,也有小村庄组织形式单一的小秧歌。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政秧歌因地域不同,形式上有了明显区别。首先是有地蹦子和高跷的区别,和政县的罗家集、马家堡两个乡镇部分山区地带,还保留着古老的地蹦子秧歌,其余乡镇为高跷秧歌。其次是有大鼓和小鼓的区别。和政秧歌中的大鼓数量较少,少则一面,多则八面或十面,小鼓数量多,一般有二十至四十面组成(但必须是双数),可变换队列队形,变换击法,表演形式多样,传统打法有:雪花盖顶、古树盘根、鹞子翻身、牡丹开花等。城关、三合、新庄和吊滩一带为大鼓秧歌,其余地方多为小鼓秧歌。
具有极强的宣传推广性。和政秧歌不仅是传统上的春祀秋报的敬神形式和群众文化活动,而且也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和政、推介和政、展示和政风采、提升和政知名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秧歌曲唱词的创新上,如玩牛歌:“三农政策放光芒,农民(的)生活有保障;千年奇迹免皇粮,百姓(的)心里暖洋洋;义务教育免杂费,贫困(的)学生上学堂;合作医疗真实惠,农民(的)身心保健康;与日俱进谋发展,富民(的)政策万代传!”又如进场曲:“党中央领导真英明,国有强,民有富,天下太平;前五角踏的是五谷丰登,中五角扭的是风调雨顺,鬼子哥、妖大嫂前后照应,打鼓匠打了个国泰民安。”
具有固定的表演时间和线路。和政各地的秧歌在入冬后农闲时节由本村社德高望重和技术娴熟的“玩把式”倡导、组织,并进行排练。在正月初三以后陆续“出马”(外出表演),然后依照各自活动的范围进行演出,一般是按清代地方的会社组织和信奉地方神庙的范围,形成一条串乡表演的路线,称作“马路”并逐步形成如下四个传统的秧歌会:正月十三秧歌会,凡城关镇麻藏以下及三合、陈家集、梁家寺、达浪、卜家庄及新庄乡北部等地秧歌队,都要在正月十三集中在县城会演,俗称“上十三”正月十三秧歌会是有县内参加秧歌最多、规模最大的秧歌会。正月十六秧歌会,罗家集、马家堡一带的秧歌队,在正月十六集中于罗家集茨洼河会演。正月十七秧歌会,买家集镇、新营乡、新庄乡南部以及城关镇麻藏一带的秧歌队,在正月十七集中于买家集镇大族村盘那寺中降香会演。历史上陈家集、梁家寺乡的秧歌队,也有正月十七日上赵家寺(现属东乡县百和乡)集中会演的传统,今已废止。石咀社火——庄稼会,买家集镇石咀村群众在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迎“喜神”的活动叫庄稼会,其主旨是迎喜神。它不同于其他各地的秧歌,一般有20多人进行表演,内容多以“祈福禳灾”为主,是和政唯一现存、最具传统的社火。每个秧歌队根据各自的马路结束演出叫“歇马”、“谢将”
和政秧歌历史悠久,在全州乃至全省都具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每年正月十四和政秧歌应邀到州府临夏市进行表演,深受群众喜爱和青睐,和政秧歌经过漫长的生长和发展,不断继承和创新,形成了雅俗共赏、红火热闹、推陈出新、日臻完美的地方艺术特色,堪称“一座活动的大舞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民间艺术家,传承和发展了民间文化艺术。和政秧歌做为一个具有独具魅力的地方民间奇葩,必将在传统艺术的百花园中绽放出绰约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