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甸甸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条河,从古流到今。
所有的幸福与忧伤,在汩汩的流淌中,穿过无数的浊水与污泥,亭亭地浮现在历史的水面。这条河就是京杭大运河!曾经像母亲一般忍辱负重,用丰盈的乳汁滋养着历史。而历史又告诉了后人有关它的一些什么?
历史只告诉后人有关大运河的枯干与瘦枝以及凭临秋天的纷纷落叶!
历史告诉人们: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河。它的最早开创期不在隋朝,而从春秋时期始!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接下去,每个朝代都会断断续续地修运河。直到隋代统一中国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发展江淮漕运,同时增强北方边防力量,从公元584年到公元610年,前后20余年,在前朝运河的基础上,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对江南运河作了重新修整,终于打通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的涿郡、南达浙江杭州的大运河。历史上有一句话,叫“隋朝开河,唐宋受益”其实,受益的岂只唐宋,而金、而元、而明、而清四个朝代均建都北京,各朝统治者对运河都非常重视。
而历史没想到要告诉后人,运河是一条国脉!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史是一条经线,而运河无疑是一条纬线。经纬交叉,方可成格局,才可以稳定国家。这么说,有人也许会觉得太过。其实,一点也不!纵观历史上各朝代,凡运河畅通者,上治下达,国泰民安;反之,则上堵下塞,民不聊生。元朝的忽必烈、明朝的永乐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等都非常重视运河的疏通工作,使大运河成为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中心地位。许多统治者都十分清楚,只要控制了运河这个理想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那么,大局就不难驾驭。因为皇朝递变与变革之际,发生在运河区域的战争(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农民战争和民族战争等)最多、最激烈。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谁控制了运河,谁就能控制全国的局势,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运河问题,不光是一个交通运输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对历代统治者来说,是一个政治生命线的问题!
运河——国脉——生命线!
一个朝代腐败、贫弱之际,运河肯定是在哭泣:或枯干或涝灾。他们不可能花精力去整治运河,以至造成运河湮废。运河一旦湮废,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严重一点,可以导致皇朝灭亡。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北徙后改由山东入海,致使山东境内黄河两岸的运河航道淤塞,河道废弃。这时,是咸丰帝主政,清政府内忧外患,进入腐朽衰败的阶段,自顾尚且无暇,哪有时间来管运河?大清国有如一个血源枯竭的老人,只剩奄奄一脉。
这是运河给它的嘲弄!
整个民国时期,从北洋军阀到国民党政府,积年累月地进行内战,忙于镇压人民,排除异己,根本无法顾及运河的治理问题。民国时期,各大新闻媒体对运河失修的报道连篇累牍,触目惊心。但国民党政府无心也无力整治运河,致使运河各段自行废弃。
有人说,运河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要道,当然重要。而今,我们的交通工具十分发达了,再也不需要运河了,运河不再是国脉了。
果真如此么?非也。运河的运输地位确实不比以往重要了,但它的意义已经不再是运输上的了,而是具有了文物性质的宝贵遗产了。它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
运河不再是新中国的国脉了,但它依然是祖国母亲身上的一条血脉!一条不可或缺的血脉!
让历史告诉我们的后人:运河永远是中国大地上最为美丽的血脉!
2002年3月24日
一条河,从古流到今。
所有的幸福与忧伤,在汩汩的流淌中,穿过无数的浊水与污泥,亭亭地浮现在历史的水面。这条河就是京杭大运河!曾经像母亲一般忍辱负重,用丰盈的乳汁滋养着历史。而历史又告诉了后人有关它的一些什么?
历史只告诉后人有关大运河的枯干与瘦枝以及凭临秋天的纷纷落叶!
历史告诉人们: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河。它的最早开创期不在隋朝,而从春秋时期始!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接下去,每个朝代都会断断续续地修运河。直到隋代统一中国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发展江淮漕运,同时增强北方边防力量,从公元584年到公元610年,前后20余年,在前朝运河的基础上,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对江南运河作了重新修整,终于打通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的涿郡、南达浙江杭州的大运河。历史上有一句话,叫“隋朝开河,唐宋受益”其实,受益的岂只唐宋,而金、而元、而明、而清四个朝代均建都北京,各朝统治者对运河都非常重视。
而历史没想到要告诉后人,运河是一条国脉!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史是一条经线,而运河无疑是一条纬线。经纬交叉,方可成格局,才可以稳定国家。这么说,有人也许会觉得太过。其实,一点也不!纵观历史上各朝代,凡运河畅通者,上治下达,国泰民安;反之,则上堵下塞,民不聊生。元朝的忽必烈、明朝的永乐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等都非常重视运河的疏通工作,使大运河成为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中心地位。许多统治者都十分清楚,只要控制了运河这个理想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那么,大局就不难驾驭。因为皇朝递变与变革之际,发生在运河区域的战争(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农民战争和民族战争等)最多、最激烈。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谁控制了运河,谁就能控制全国的局势,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运河问题,不光是一个交通运输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对历代统治者来说,是一个政治生命线的问题!
运河——国脉——生命线!
一个朝代腐败、贫弱之际,运河肯定是在哭泣:或枯干或涝灾。他们不可能花精力去整治运河,以至造成运河湮废。运河一旦湮废,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严重一点,可以导致皇朝灭亡。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北徙后改由山东入海,致使山东境内黄河两岸的运河航道淤塞,河道废弃。这时,是咸丰帝主政,清政府内忧外患,进入腐朽衰败的阶段,自顾尚且无暇,哪有时间来管运河?大清国有如一个血源枯竭的老人,只剩奄奄一脉。
这是运河给它的嘲弄!
整个民国时期,从北洋军阀到国民党政府,积年累月地进行内战,忙于镇压人民,排除异己,根本无法顾及运河的治理问题。民国时期,各大新闻媒体对运河失修的报道连篇累牍,触目惊心。但国民党政府无心也无力整治运河,致使运河各段自行废弃。
有人说,运河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要道,当然重要。而今,我们的交通工具十分发达了,再也不需要运河了,运河不再是国脉了。
果真如此么?非也。运河的运输地位确实不比以往重要了,但它的意义已经不再是运输上的了,而是具有了文物性质的宝贵遗产了。它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
运河不再是新中国的国脉了,但它依然是祖国母亲身上的一条血脉!一条不可或缺的血脉!
让历史告诉我们的后人:运河永远是中国大地上最为美丽的血脉!
200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