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223wx.cc,大唐之绝版马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于是,这件事也就算定下来了。
……
贞观二十一年,二月甲寅,铁勒十三部上书长安,请立为大唐正式县域。
皇帝大喜,下诏、赐玺书加以确认。将新设各县划入庭州,庭州升格为中州,刺史王达升至正四品上阶。京师赐酺三日。
来自西州的消息总是让皇帝畅快无比,他在宫中大宴群臣,多饮了几杯,忽然在席间便口不能言,连笑也不能笑了。
众臣大惊,连忙请御医诊治,原来是得了与高俭同样的病,也就是“外风”。
这种病放在一般百姓人家,也就是等死。病人自己在床上连翻个身也不能,一个照应不到,病人的腰、背等处便会生出恶疮、逐渐漫延,一旦侵入腰骨,人就彻底完了。
皇帝自十七年太子李承乾之事后,一直郁郁寡欢,再加之亲征高丽,风餐露宿、饮食不当伤了元气,身体一直不是太好。
这次因乐致命,又比阁老因气致病来得稍轻一些。但最初的两天,一应的汤药,皇帝连吞咽都困难。
太子李治亲入宫中侍奉,在皇帝的病榻边衣不解带,又与御医们在一起,听他们的诊治计划。
御医们察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的灵方,以黄芪防风汤置于皇帝的病床下,药气熏蒸,如同烟雾。
太子丝毫没有表现出对药气的厌恶,耐心地服侍。
两天后,皇帝就能开口说话了。又两天后,他的半边身子便能动一动。有些口齿不清地对太子说,“汝之仁孝,吾已尽知也。”
为不使太子过于辛苦,皇帝令后宫派出个人来协助服侍。
很快,一位面色娇好的武姓才人便到了皇帝的病榻前。她叫武媚,在皇帝的后宫中只算是第五等的妃嫔。
显然,侍候这样一位重病皇帝的差事,崇高但有风险,而且还无比辛苦。
她地位低下、年纪才二十几岁,又能够应付熬夜。稍有些身份的妃子们过来,又担心与太子在一起尴尬,她们把武媚娘派过来也就对了。
武媚娘是贞观十一年入的宫,其父名武士皞,高祖于太原府起兵时最早的支持者,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
那年她才十四岁,皇帝已闻其姿色超乎常人,下令将其选为才人。
但她也真够不幸的。皇帝第一次临幸她时,这个十四岁的女子,头一次便表现出与她年龄截然不同的老辣,御人无数的皇帝,在她身上根本看不到同龄处子该有的羞涩与笨拙。
这让他大为光火,又不便发作,因为会有内侍将此事记录下来。
不过,宠幸还未开始,他便大失所望,兴致全无,当即不耐烦地挥手让她退下去。自此之后,一直到她都二十几岁了,皇帝一次也没有想起过她。
她殷勤而又机灵,动作敏捷有度,白天有大臣进来看望陛下时,她便隐于床幔之后不露面,等人们走后才出来。
入夜时,太子与武媚则于病榻边一侧一个,也不经常说话,中间有皇帝卧床,只有陛下要翻个身时,两人才同时起身去扶,手偶尔触到一起时她也不躲避。
其实,李治已经不止一次地观察这个女子,贞观二十一年时李治也已经虚岁二十了,他发现这个武媚可以用美若天仙来形容。
如果真要给她找出两个对手的话,李治认为,在他认识的女人里,只有西州大都督高峻的大夫人柳玉如、三夫人樊莺了。
李治在阁老的府上曾经见过那两位女子,他暗自在三个女子间进行无数次的揣度、比较。
这个武媚娘,只要不同西州大都督家的那两个女人紧挨着并排站在一起,她便可称作是天底下最美的女人了。
她肌肤光洁,体态圆满,眼神灵活,年纪正该处于柳玉如和樊莺之间,但与柳夫人比,武媚娘明显有失于娴静端庄,与樊莺比却又少了洁净脱俗之气。
而当他在脑海中趋散西州那两个女人的影像之后,眼前这人重又完美起来。李治甚至认为眼前这人更懂风情一些。
皇帝沉沉而睡,两人都有些百无聊赖,太子见她也在打量自己,便隔了床指指她,又指指东南西北四处方位,再指了指地下。
对方眨了下眼,冲李治举起一只手掌,掌心向着他,另一只手在里面写了一个“文”,再写了一个“水”。
李治惊讶于对方的聪颖,他问的正是她的祖籍。原来她是并州文水县的。
过了一会儿,李治又指指自己的牙齿、再指指对方。
武媚皱起眉,露出红润的舌尖儿舔了一下自己的牙齿,随后一只手冲他比划一个“二”,另一只手比划了个“四”。
然后征询地看他,意思是,我答的对是不对题?
李治冲她微笑,点了点头,知道她今年二十四岁了。
不知不觉,这个不同于以往的枯燥的夜晚就熬过去了,内侍站在寝殿的门外奏道,“赵国公长孙大人、通直散骑常侍褚大人、兵部尚书李大人求见!”
武媚娘冲李治吐吐舌头,很灵巧地起身躲到床幔的后边去,殿外的三位大人已经进来了。
两人问过皇帝病情,欣慰于陛下病情康复之快。
然后,褚遂良奏道,“陛下圣体欠安,正是太子磨炼的机会,如何总是让他守在床第之间呢?”
又说,“臣闻陛下后宫也有人在这里值夜,那么太子更该到朝堂上去。”
皇帝对此不是没有想过,但他观察过,自己每次醒来,李治与武才人都是隔床而坐,两人之间连个大言语都没有。
在他生病的这段日子里,太子的服侍周到又耐心,他有些舍不得。
长孙大人不见皇帝有什么表示,便暗示褚大人休言。
然后他和李士勣又回禀了一件正事:驻守辽东的薛礼飞鸽传书,高丽对北边唐军忽然加强了戒备,而且对南方的新罗开战了。薛礼飞书请示唐军下一步的行动。
算算日子,高丽对新罗动兵的日子,正是皇帝发病前后。
此时新罗的求援信还没有见到,因为陆上的通道被高丽截断,海路也被其西边的百济阻拦了。
皇帝在床上问三位重臣,他们对此事有什么见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认为,陛下正在病中,此事不能操之过急。褚大人还说,正在生着病的宰相房玄龄也是这个意思。
皇帝听了禁不住苦笑,高俭走了,自己病着,房玄龄居然也病着!但事情却不在乎他们是否病着,高丽反而像是借题发挥,抓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他将目光投向了兵部尚书李士勣,李士勣道,“新罗未曾求援,大唐师出无名啊。再者事起仓促,调兵怕来不及。”
进攻高丽,辽东平原是个军需供应的基地,而李士勣在辽东将领中的威信是很高的,说话举足轻重。
李士勣一向好战,甚至连赦俘都从不赞成。若在以往他早就请缨了,今天显然是改变了思路。>
于是,这件事也就算定下来了。
……
贞观二十一年,二月甲寅,铁勒十三部上书长安,请立为大唐正式县域。
皇帝大喜,下诏、赐玺书加以确认。将新设各县划入庭州,庭州升格为中州,刺史王达升至正四品上阶。京师赐酺三日。
来自西州的消息总是让皇帝畅快无比,他在宫中大宴群臣,多饮了几杯,忽然在席间便口不能言,连笑也不能笑了。
众臣大惊,连忙请御医诊治,原来是得了与高俭同样的病,也就是“外风”。
这种病放在一般百姓人家,也就是等死。病人自己在床上连翻个身也不能,一个照应不到,病人的腰、背等处便会生出恶疮、逐渐漫延,一旦侵入腰骨,人就彻底完了。
皇帝自十七年太子李承乾之事后,一直郁郁寡欢,再加之亲征高丽,风餐露宿、饮食不当伤了元气,身体一直不是太好。
这次因乐致命,又比阁老因气致病来得稍轻一些。但最初的两天,一应的汤药,皇帝连吞咽都困难。
太子李治亲入宫中侍奉,在皇帝的病榻边衣不解带,又与御医们在一起,听他们的诊治计划。
御医们察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的灵方,以黄芪防风汤置于皇帝的病床下,药气熏蒸,如同烟雾。
太子丝毫没有表现出对药气的厌恶,耐心地服侍。
两天后,皇帝就能开口说话了。又两天后,他的半边身子便能动一动。有些口齿不清地对太子说,“汝之仁孝,吾已尽知也。”
为不使太子过于辛苦,皇帝令后宫派出个人来协助服侍。
很快,一位面色娇好的武姓才人便到了皇帝的病榻前。她叫武媚,在皇帝的后宫中只算是第五等的妃嫔。
显然,侍候这样一位重病皇帝的差事,崇高但有风险,而且还无比辛苦。
她地位低下、年纪才二十几岁,又能够应付熬夜。稍有些身份的妃子们过来,又担心与太子在一起尴尬,她们把武媚娘派过来也就对了。
武媚娘是贞观十一年入的宫,其父名武士皞,高祖于太原府起兵时最早的支持者,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
那年她才十四岁,皇帝已闻其姿色超乎常人,下令将其选为才人。
但她也真够不幸的。皇帝第一次临幸她时,这个十四岁的女子,头一次便表现出与她年龄截然不同的老辣,御人无数的皇帝,在她身上根本看不到同龄处子该有的羞涩与笨拙。
这让他大为光火,又不便发作,因为会有内侍将此事记录下来。
不过,宠幸还未开始,他便大失所望,兴致全无,当即不耐烦地挥手让她退下去。自此之后,一直到她都二十几岁了,皇帝一次也没有想起过她。
她殷勤而又机灵,动作敏捷有度,白天有大臣进来看望陛下时,她便隐于床幔之后不露面,等人们走后才出来。
入夜时,太子与武媚则于病榻边一侧一个,也不经常说话,中间有皇帝卧床,只有陛下要翻个身时,两人才同时起身去扶,手偶尔触到一起时她也不躲避。
其实,李治已经不止一次地观察这个女子,贞观二十一年时李治也已经虚岁二十了,他发现这个武媚可以用美若天仙来形容。
如果真要给她找出两个对手的话,李治认为,在他认识的女人里,只有西州大都督高峻的大夫人柳玉如、三夫人樊莺了。
李治在阁老的府上曾经见过那两位女子,他暗自在三个女子间进行无数次的揣度、比较。
这个武媚娘,只要不同西州大都督家的那两个女人紧挨着并排站在一起,她便可称作是天底下最美的女人了。
她肌肤光洁,体态圆满,眼神灵活,年纪正该处于柳玉如和樊莺之间,但与柳夫人比,武媚娘明显有失于娴静端庄,与樊莺比却又少了洁净脱俗之气。
而当他在脑海中趋散西州那两个女人的影像之后,眼前这人重又完美起来。李治甚至认为眼前这人更懂风情一些。
皇帝沉沉而睡,两人都有些百无聊赖,太子见她也在打量自己,便隔了床指指她,又指指东南西北四处方位,再指了指地下。
对方眨了下眼,冲李治举起一只手掌,掌心向着他,另一只手在里面写了一个“文”,再写了一个“水”。
李治惊讶于对方的聪颖,他问的正是她的祖籍。原来她是并州文水县的。
过了一会儿,李治又指指自己的牙齿、再指指对方。
武媚皱起眉,露出红润的舌尖儿舔了一下自己的牙齿,随后一只手冲他比划一个“二”,另一只手比划了个“四”。
然后征询地看他,意思是,我答的对是不对题?
李治冲她微笑,点了点头,知道她今年二十四岁了。
不知不觉,这个不同于以往的枯燥的夜晚就熬过去了,内侍站在寝殿的门外奏道,“赵国公长孙大人、通直散骑常侍褚大人、兵部尚书李大人求见!”
武媚娘冲李治吐吐舌头,很灵巧地起身躲到床幔的后边去,殿外的三位大人已经进来了。
两人问过皇帝病情,欣慰于陛下病情康复之快。
然后,褚遂良奏道,“陛下圣体欠安,正是太子磨炼的机会,如何总是让他守在床第之间呢?”
又说,“臣闻陛下后宫也有人在这里值夜,那么太子更该到朝堂上去。”
皇帝对此不是没有想过,但他观察过,自己每次醒来,李治与武才人都是隔床而坐,两人之间连个大言语都没有。
在他生病的这段日子里,太子的服侍周到又耐心,他有些舍不得。
长孙大人不见皇帝有什么表示,便暗示褚大人休言。
然后他和李士勣又回禀了一件正事:驻守辽东的薛礼飞鸽传书,高丽对北边唐军忽然加强了戒备,而且对南方的新罗开战了。薛礼飞书请示唐军下一步的行动。
算算日子,高丽对新罗动兵的日子,正是皇帝发病前后。
此时新罗的求援信还没有见到,因为陆上的通道被高丽截断,海路也被其西边的百济阻拦了。
皇帝在床上问三位重臣,他们对此事有什么见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认为,陛下正在病中,此事不能操之过急。褚大人还说,正在生着病的宰相房玄龄也是这个意思。
皇帝听了禁不住苦笑,高俭走了,自己病着,房玄龄居然也病着!但事情却不在乎他们是否病着,高丽反而像是借题发挥,抓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他将目光投向了兵部尚书李士勣,李士勣道,“新罗未曾求援,大唐师出无名啊。再者事起仓促,调兵怕来不及。”
进攻高丽,辽东平原是个军需供应的基地,而李士勣在辽东将领中的威信是很高的,说话举足轻重。
李士勣一向好战,甚至连赦俘都从不赞成。若在以往他早就请缨了,今天显然是改变了思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