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大地狮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西塞罗说:探究哲理就是为死亡做思想准备。因为研究和沉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使得我们的心灵脱离躯体,心灵忙忙碌碌,可与身体毫无关系。这有点像是在学习死亡,与死亡很相似;抑或因为人类的一切智慧和思考都归结为一点:教会我们不要惧怕死亡。
——米歇尔德蒙田(16世纪法国思想家)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高龄时自拟墓志铭云:“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迟早总会发生的。”无论愿意与否,死亡是生命轨迹必经的一点。正如英国桂冠诗人约。德莱顿所说:我们像旅人那样走向目的地,世界是客栈,死亡是旅行的终点。可大多数人却很恋栈,惧怕走向这旅行的终点。哲学家为了引领大众去坦然面对死亡,一直在不停探索死亡的意义。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学习哲学即是学习如何去死。”有了对死亡的思想准备,此生就会多了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地享受生命中的风景。可想要坦然面对死亡,必须通过头脑的训练,这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死亡是人生最后的挑战。在这次挑战前,很多人为之要准备一生,甚至这一生都不够。
伊壁鸠鲁说:“最可怕的恶是死,但死却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当死亡来到的时候,我们又已经不存在了。死亡既然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那么享受生命理应就在质量而不在数量上。故此,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目的,是善的唯一标准。”这种“死亡和我们毫无关系”的论调,在中国的古书中也有论述。冲虚至德真经?天端讲子列子说:“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人是精神与肉体的组合物,但只在肉体有生命时才有意识,当人们活着时,意识不到死;人死之后,无知无觉,也不知生。所以,死作为一种实存状态,与人的精神意识完全分离。如此来说,人们一切对死的忧虑、恐惧、害怕都毫无必要了,那么,对死何必“容心”呢?
此番见解,大部分人在理智上理解,并且认同。可面对死亡时,我们依旧感到无法克服的恐惧。即使活着痛苦,也不敢走向死亡,也许瞬间的死亡比活着的痛苦要少得多,可人越接近死亡,就越贪恋生命,害怕死亡。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写道:“我不愿意死。不,我既不愿意死,也不愿意愿意死。我要求这个‘我‘,这个能使我感觉到我活着的可怜的‘我‘,能活下去。因此,我的灵魂的持存问题便折磨着我。”正道出了生命的无奈和愚痴,人类无法控制贪生的心态和欲望。
正是因为对生命的无限留恋,自古以来追求永生的人前仆后继。中国的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晚年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劳民伤财,干出了许多荒唐之事。一代明君唐太宗为求长生不死,甚至因误食丹药而丧命。可仔细想来,永生的意义何在呢?人生不如意事,原本十之八九。清朝的蒋坦在秋灯琐忆中写道:“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仅存者,十之一二耳,况我辈蒲柳之质,犹未必百年者乎!”英国诗人杰弗雷。乔叟说:“世界是一条充满苦恼的大道,而我们是来去匆匆的旅人;死亡是世上每个人的归宿。”人生在世,与忧俱生,生命之路充满苦恼,长寿的人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这种生命又何必永久经历下去呢?卢克莱修说:"我们永远生存和活动在同样事物中间,即使我们再活下去,也不能铸造出新的快乐。"既然如此,还不如突破生死线外,寻求另一种体验。也许会柳暗花明,进入另一个更加广阔的生命空间。
在人类思想上上,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亡留给后世丰富的精神财产。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在生命的最后一天,苏格拉底一如既往,诲人不倦,与来探望他的年轻人从容谈论哲学。由于自知大限将至,他谈话的中心便围绕着死亡问题。苏格拉底反复论证着哲学家之所以不但不怕死、而且乐于赴死的道理。这道理归结起来便是:哲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使灵魂摆脱肉体而获得自由,而死亡无非就是灵魂彻底摆脱了肉体,因而正是哲学所要寻求的那种理想境界。一个人如果在有生之年就努力使自己淡然于肉体的快乐,专注于灵魂的生活,他的灵魂就适合于启程前往另一个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活动。所以哲学就是“预习死亡”当赐之死刑的毒酒端来之后,苏格拉底镇定自若,面不改色,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勇敢实践了他的哲学理论。他最后的遗言是:“我们曾向克雷皮乌斯借过一只公鸡,请你不要忘记付钱给他。”死亡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仿佛欣赏生命中的一道风景,绝不是一件恐惧的事。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了其对生死问题的哲学观点。在柏拉图哲学中,人的存在首先是肉体与灵魂的结合,而肉体是灵魂的监狱。灵魂渴望着从肉体的束缚中得到解放,这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和根本追求。人只要活着,灵魂就离不开肉体,因此,柏拉图说:“哲学是死亡的练习。”哲学家从来,也不应该惧怕死亡。
哲学流派中的斯多葛派认为,既然死亡是无法逃避的必然,那就主动地接受吧,顺从自然,服从命运,心甘情愿地接受死亡。这种观点影响了许多古希腊的勇士和智者。据说,奥东皇帝决定在夜里自刎。他先整理了自己的东西,给仆人们分了钱财,磨快了准备自杀的剑刃。然后,因为只等弄清各位朋友是否都已安然撤离,他便睡起觉来。他睡得那么深沉,仆人们竟然听到他的鼾声;小加图在失去法官职位的那一夜,是在玩乐中度过的,而他将要自杀的那一夜,仍然在读书;对他而言,失去生命和失去官职是一回事。
平静对待生死已经很高明了,若能玩笑处之,更显得其境界非同一般。法国有个著名的哲学家,他临死时处在昏迷状态,朋友来看他,见他眼睛闭着,不知道他死没死,就说我们摸他脚,如果脚是凉的,这个人就死了。当朋友去摸他脚时,他眼睛忽然睁开,讲了一句话:“圣女贞德死的时候,脚还是热的”为什么呢?因为贞德是被烧死的,从下面点火烧死的,所以脚还是热的。他在生死关头还在开玩笑,然后从容死去;挪威著名文学家易卜生临死的时候,很多朋友围着他,他闭着眼睛躺在那里。一名护士在旁边跟别人讲一句话说:“他好像情况好了一点”这时候他就睁开了眼睛,回了一句话:“你说我的情况好了一点,正好相反,我现在就要死了”然后他就死掉了。
这种对待死亡的达观和幽默,让人不但由衷佩服,且减少了对死亡的恐惧。
各类宗教的目的也是教人学会坦然面对死亡。哲学家叔本华强调说:“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各种宗教和哲学达到这种目的的程度,虽然千差万别互有不同,然而,它们的确远较其他方面更能给予人平静面对死亡的力量。”在基督教中,死后可以进入天堂。耶稣给我们做了示范,因为他完全可以不上十字架。在佛法中,死后可以进入极乐世界。自古高僧大德,临危之际,有偈曰: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寥寥二十... -->>
西塞罗说:探究哲理就是为死亡做思想准备。因为研究和沉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使得我们的心灵脱离躯体,心灵忙忙碌碌,可与身体毫无关系。这有点像是在学习死亡,与死亡很相似;抑或因为人类的一切智慧和思考都归结为一点:教会我们不要惧怕死亡。
——米歇尔德蒙田(16世纪法国思想家)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高龄时自拟墓志铭云:“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迟早总会发生的。”无论愿意与否,死亡是生命轨迹必经的一点。正如英国桂冠诗人约。德莱顿所说:我们像旅人那样走向目的地,世界是客栈,死亡是旅行的终点。可大多数人却很恋栈,惧怕走向这旅行的终点。哲学家为了引领大众去坦然面对死亡,一直在不停探索死亡的意义。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学习哲学即是学习如何去死。”有了对死亡的思想准备,此生就会多了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地享受生命中的风景。可想要坦然面对死亡,必须通过头脑的训练,这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死亡是人生最后的挑战。在这次挑战前,很多人为之要准备一生,甚至这一生都不够。
伊壁鸠鲁说:“最可怕的恶是死,但死却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当死亡来到的时候,我们又已经不存在了。死亡既然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那么享受生命理应就在质量而不在数量上。故此,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目的,是善的唯一标准。”这种“死亡和我们毫无关系”的论调,在中国的古书中也有论述。冲虚至德真经?天端讲子列子说:“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人是精神与肉体的组合物,但只在肉体有生命时才有意识,当人们活着时,意识不到死;人死之后,无知无觉,也不知生。所以,死作为一种实存状态,与人的精神意识完全分离。如此来说,人们一切对死的忧虑、恐惧、害怕都毫无必要了,那么,对死何必“容心”呢?
此番见解,大部分人在理智上理解,并且认同。可面对死亡时,我们依旧感到无法克服的恐惧。即使活着痛苦,也不敢走向死亡,也许瞬间的死亡比活着的痛苦要少得多,可人越接近死亡,就越贪恋生命,害怕死亡。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写道:“我不愿意死。不,我既不愿意死,也不愿意愿意死。我要求这个‘我‘,这个能使我感觉到我活着的可怜的‘我‘,能活下去。因此,我的灵魂的持存问题便折磨着我。”正道出了生命的无奈和愚痴,人类无法控制贪生的心态和欲望。
正是因为对生命的无限留恋,自古以来追求永生的人前仆后继。中国的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晚年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劳民伤财,干出了许多荒唐之事。一代明君唐太宗为求长生不死,甚至因误食丹药而丧命。可仔细想来,永生的意义何在呢?人生不如意事,原本十之八九。清朝的蒋坦在秋灯琐忆中写道:“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仅存者,十之一二耳,况我辈蒲柳之质,犹未必百年者乎!”英国诗人杰弗雷。乔叟说:“世界是一条充满苦恼的大道,而我们是来去匆匆的旅人;死亡是世上每个人的归宿。”人生在世,与忧俱生,生命之路充满苦恼,长寿的人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这种生命又何必永久经历下去呢?卢克莱修说:"我们永远生存和活动在同样事物中间,即使我们再活下去,也不能铸造出新的快乐。"既然如此,还不如突破生死线外,寻求另一种体验。也许会柳暗花明,进入另一个更加广阔的生命空间。
在人类思想上上,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亡留给后世丰富的精神财产。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在生命的最后一天,苏格拉底一如既往,诲人不倦,与来探望他的年轻人从容谈论哲学。由于自知大限将至,他谈话的中心便围绕着死亡问题。苏格拉底反复论证着哲学家之所以不但不怕死、而且乐于赴死的道理。这道理归结起来便是:哲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使灵魂摆脱肉体而获得自由,而死亡无非就是灵魂彻底摆脱了肉体,因而正是哲学所要寻求的那种理想境界。一个人如果在有生之年就努力使自己淡然于肉体的快乐,专注于灵魂的生活,他的灵魂就适合于启程前往另一个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活动。所以哲学就是“预习死亡”当赐之死刑的毒酒端来之后,苏格拉底镇定自若,面不改色,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勇敢实践了他的哲学理论。他最后的遗言是:“我们曾向克雷皮乌斯借过一只公鸡,请你不要忘记付钱给他。”死亡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仿佛欣赏生命中的一道风景,绝不是一件恐惧的事。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了其对生死问题的哲学观点。在柏拉图哲学中,人的存在首先是肉体与灵魂的结合,而肉体是灵魂的监狱。灵魂渴望着从肉体的束缚中得到解放,这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和根本追求。人只要活着,灵魂就离不开肉体,因此,柏拉图说:“哲学是死亡的练习。”哲学家从来,也不应该惧怕死亡。
哲学流派中的斯多葛派认为,既然死亡是无法逃避的必然,那就主动地接受吧,顺从自然,服从命运,心甘情愿地接受死亡。这种观点影响了许多古希腊的勇士和智者。据说,奥东皇帝决定在夜里自刎。他先整理了自己的东西,给仆人们分了钱财,磨快了准备自杀的剑刃。然后,因为只等弄清各位朋友是否都已安然撤离,他便睡起觉来。他睡得那么深沉,仆人们竟然听到他的鼾声;小加图在失去法官职位的那一夜,是在玩乐中度过的,而他将要自杀的那一夜,仍然在读书;对他而言,失去生命和失去官职是一回事。
平静对待生死已经很高明了,若能玩笑处之,更显得其境界非同一般。法国有个著名的哲学家,他临死时处在昏迷状态,朋友来看他,见他眼睛闭着,不知道他死没死,就说我们摸他脚,如果脚是凉的,这个人就死了。当朋友去摸他脚时,他眼睛忽然睁开,讲了一句话:“圣女贞德死的时候,脚还是热的”为什么呢?因为贞德是被烧死的,从下面点火烧死的,所以脚还是热的。他在生死关头还在开玩笑,然后从容死去;挪威著名文学家易卜生临死的时候,很多朋友围着他,他闭着眼睛躺在那里。一名护士在旁边跟别人讲一句话说:“他好像情况好了一点”这时候他就睁开了眼睛,回了一句话:“你说我的情况好了一点,正好相反,我现在就要死了”然后他就死掉了。
这种对待死亡的达观和幽默,让人不但由衷佩服,且减少了对死亡的恐惧。
各类宗教的目的也是教人学会坦然面对死亡。哲学家叔本华强调说:“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各种宗教和哲学达到这种目的的程度,虽然千差万别互有不同,然而,它们的确远较其他方面更能给予人平静面对死亡的力量。”在基督教中,死后可以进入天堂。耶稣给我们做了示范,因为他完全可以不上十字架。在佛法中,死后可以进入极乐世界。自古高僧大德,临危之际,有偈曰: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寥寥二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