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23wx.cc,宝金卡蓝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心慕卢沟桥已经很久很久,那是一个所有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地方。小学、中学、大学的历史课本中都要提到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我于是去了,去了结一段情缘,去圆一个梦想。
一个冬日晴朗的上午,我乘公交车先到卢沟新桥。站立新桥上,遥望旧桥,见旧桥如长虹伏波,稳稳立在永定河上,心中不由一阵狂喜。永定河上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北京的冬天非常寒冷,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十几度。所以在旧中国,每年的冬天北京都会冻死人,用马车拉出来,扔掉。
新卢沟桥与一般的大桥没啥两样,笔直的桥身,宽阔平整的路面,白色单调的栏板。一辆又一辆的汽车呼啸而过,行人寥寥无几。
我往北走,走到抗日雕塑园门口,再往南拐,拐到一条大马路上,一直往西走,终于看见宛平城。城墙一如昔日的雄伟高大。城楼上有“宛平城”三个大字。城墙上有累累的弹痕,这是免费参观的。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宛平城的对面就是卢沟桥。现在已经用一座大院子围起来。淡季门票是二十元,旺季是四十元(2011年的价格)。正值旅游淡季,人很少。有两个日本男子也来参观,正絮叨着日语。铁栏杆做的大门外,有几个农民工正手扶着铁栏杆,使劲往里面瞅。这是想看又看不起的穷人,有良知的穷人。
卢沟桥,也有人称为“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制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帝时毁于洪水,康熙帝三十七年(1686年)重建。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11个涵孔,桥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大小石狮501个,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分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特别是桥墩造法颇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为抗击流水的冲击。
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数之不尽的石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为什么数不清呢?因为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每根望柱上除了一只大狮子外,还有的雕了些小狮子。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子,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头晕眼花,最后只有作罢。我也试着数一下,但是刚数到几十个,又看到桥面保留的条石,一分神,忘了。
卢沟桥的石狮子,每一只都要不一样,各具神彩。这让我不禁想起秦始皇的兵马俑,也是一像一貌,绝不相同。古人还追求艺术的独创性,而现在
的中国人呢,盖出的楼房一模一样,画的画一模一样,写的文章也是一模一样,拍的电影、电视剧也是一模一样,这是当代艺术的悲哀。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
我本想仔细观察这些石狮子,无奈时间仓促,只能走马观花,匆匆而过。我在想一个问题:卢沟桥上为什么要雕刻这么多石狮子?为什么不雕花鸟虫鱼,不雕老虎,而非要雕狮子呢?
中国古代没有野生的狮子,狮子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相传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中国的雕刻大师将石狮子雕刻得异常壮丽,而且逼真:头披卷发,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石狮子是一种吉祥物。一种观点认为,狮子可以驱除邪恶。而北京形势大略一书中则认为:“石者实也,狮者思也,言思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之不易也。”而卢沟桥的狮子,我认为这两种意义兼而有之。
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大院内还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传述建桥历史。东西两侧各有雕塑作品,生动再现建桥过程。大院内还摆有几架大炮,游人可上前抚摩,合影留念。
参观结束,我犹沉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北京的冬天无论多冷,也不会冻死了。但是,居安思危,现在的北京城已经做成一张圆形的大饼,易攻难守。一旦爆发战争,则首尾难顾,顾此失彼。隐忧啊,我只能轻叹。
心慕卢沟桥已经很久很久,那是一个所有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地方。小学、中学、大学的历史课本中都要提到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我于是去了,去了结一段情缘,去圆一个梦想。
一个冬日晴朗的上午,我乘公交车先到卢沟新桥。站立新桥上,遥望旧桥,见旧桥如长虹伏波,稳稳立在永定河上,心中不由一阵狂喜。永定河上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北京的冬天非常寒冷,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十几度。所以在旧中国,每年的冬天北京都会冻死人,用马车拉出来,扔掉。
新卢沟桥与一般的大桥没啥两样,笔直的桥身,宽阔平整的路面,白色单调的栏板。一辆又一辆的汽车呼啸而过,行人寥寥无几。
我往北走,走到抗日雕塑园门口,再往南拐,拐到一条大马路上,一直往西走,终于看见宛平城。城墙一如昔日的雄伟高大。城楼上有“宛平城”三个大字。城墙上有累累的弹痕,这是免费参观的。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宛平城的对面就是卢沟桥。现在已经用一座大院子围起来。淡季门票是二十元,旺季是四十元(2011年的价格)。正值旅游淡季,人很少。有两个日本男子也来参观,正絮叨着日语。铁栏杆做的大门外,有几个农民工正手扶着铁栏杆,使劲往里面瞅。这是想看又看不起的穷人,有良知的穷人。
卢沟桥,也有人称为“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制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帝时毁于洪水,康熙帝三十七年(1686年)重建。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11个涵孔,桥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大小石狮501个,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分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特别是桥墩造法颇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为抗击流水的冲击。
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数之不尽的石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为什么数不清呢?因为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每根望柱上除了一只大狮子外,还有的雕了些小狮子。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子,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头晕眼花,最后只有作罢。我也试着数一下,但是刚数到几十个,又看到桥面保留的条石,一分神,忘了。
卢沟桥的石狮子,每一只都要不一样,各具神彩。这让我不禁想起秦始皇的兵马俑,也是一像一貌,绝不相同。古人还追求艺术的独创性,而现在
的中国人呢,盖出的楼房一模一样,画的画一模一样,写的文章也是一模一样,拍的电影、电视剧也是一模一样,这是当代艺术的悲哀。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
我本想仔细观察这些石狮子,无奈时间仓促,只能走马观花,匆匆而过。我在想一个问题:卢沟桥上为什么要雕刻这么多石狮子?为什么不雕花鸟虫鱼,不雕老虎,而非要雕狮子呢?
中国古代没有野生的狮子,狮子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相传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中国的雕刻大师将石狮子雕刻得异常壮丽,而且逼真:头披卷发,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石狮子是一种吉祥物。一种观点认为,狮子可以驱除邪恶。而北京形势大略一书中则认为:“石者实也,狮者思也,言思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之不易也。”而卢沟桥的狮子,我认为这两种意义兼而有之。
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大院内还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传述建桥历史。东西两侧各有雕塑作品,生动再现建桥过程。大院内还摆有几架大炮,游人可上前抚摩,合影留念。
参观结束,我犹沉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北京的冬天无论多冷,也不会冻死了。但是,居安思危,现在的北京城已经做成一张圆形的大饼,易攻难守。一旦爆发战争,则首尾难顾,顾此失彼。隐忧啊,我只能轻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