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223wx.cc,梦想涟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隐公四年〉: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31.东施效颦
出自《庄子天运》:说越国有一个绝色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叫东施的丑姑娘。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接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
后以“东施效颦”来比喻“丑拙”盲目机械地效仿“美巧”,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柄。
李白就有: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32.呆若木鸡
《庄子·达生》: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庄子用这个故事,愿意是指为了说明有些事情不必亶承天生自然之理,经过人为的训练,也能积习成性,达到改造“物”的目的。
但是传到了后世,却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神态,则全用为贬义。
想想也真是好笑啊,这句成语的出处与现在的解释居然如此不着边啊。呵呵,古人也很有意思。
33.盗憎主人
出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春秋时,晋伯宗(晋大夫孙伯纠之子)为人正直,在朝常直言不讳,妻子常劝他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好直言,必及于难。”后来伯宗果然因为结怨过多而被杀。
“盗憎主人”是说盗贼憎恨被他盗窃、抢劫的主人,后来就比喻坏人怨恨正直的人,无道恨有道,恶恨善,丑恨美,坏人恨好人。
34.得鱼忘筌
出自〈庄子·外物〉:庄子说:“筌(就是一种捕鱼的竹器)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蹄(捕兔的哭具)都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指语言,言词)所以在意(要表达的意思、事理),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就是说深悟其道、专心致意却并不侈于言辞的人,其实难得,故庄子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他交谈)!’”
庄子在这里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为比喻,并不从消极的意义上使用,承上启下,目的在于比照说明“得意忘言”的道理。
后世用“得鱼忘筌”却改变了原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在消极的意义上,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可见这也是一个后世用意与出处不相符的成语。也不知是怎么传的。
35.断织(孟母继织)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及〈列女传〉: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孟子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如此生气,既害怕又难过。孟母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像我剪断布线,一个人要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就一事无成。”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
后来就用“断织”为勉励努力求学,不可中道荒废的典故。此外人们也用断织来表示贤妇劝学。
唐代骆宾王的《上衮州张司启》里有这个典故:“加以承断织之慈训,得锐志于书林。”
另外一个有关断织的故事就是乐羊子妻劝其夫进学的故事,和孟母劝告孟子的形式大致相同。而且目的也都达到了。
36.高山流水
出自于战国时期,郑国列御寇的名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琴却只弹出了音符,却少了神韵,少了对音乐透彻理解,他的老师成连先生于是带他到蓬莱岛去找成连的老师方子春,以便给伯牙指导。伯牙来到浩瀚的大海,极目无边,波涛绚烂,而树木郁郁葱葱,飞鸟悲号,伯牙顿时心旷神怡,完全融入了对自然的陶醉之中,音随意转,琴随心动,一首《高山流水》自然的抚于琴上。同王羲之醉后作《兰亭序》一样,《高山流水》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完全由作者随性而作,表达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和最高的创作水平,堪称绝唱。
一天夜里,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不禁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弹得正是那一首《高山流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伯牙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凡伯牙琴声所表达的,樵夫就能感受到,并发出同样的感叹,伯牙兴奋极了,二人融入了同一个世界,一个只有琴声的高雅世界。这个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二人成为知己。
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伯牙悲痛欲绝,认为子期是唯一能听懂他琴声的人,而现在这唯一的知己也离开了。于是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最心爱的琴,并终生不抚琴,以谢子期。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遂成千古绝唱!
37.天下无双
出自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长平之战,赵国残败,损失惨重。而秦国在长平之战后不久,就发动了对赵国首都邯郸的攻势,妄图一举拿下邯郸,灭亡赵国。赵国平原君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军前往救援,但经不住秦王的威胁,命令部队带赵国边境停留下来。而魏信陵君决意救赵,遂盗得魏王兵符,杀死魏军首领,自己带领大军救援赵国,经过殊死战斗,打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信陵君在胜利之后,因为盗兵符,杀大将的原因,不敢回国,便在赵国住了下来。公子在赵期间,礼贤下士,寻找藏匿在市井之间的能人志士,与他们结交。平原君甚为不解,故说了上面这句话。
大意是有看不起信陵君的意思,信陵君知道后,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平原君门下的门客也大约有一半的跑到信陵君门下去了。
总的说来,信陵军是四君子里面最礼贤下士的一个,也是最善良最具同情心的一个,他领导了山东六国的最后一次合纵伐秦,并取得胜利。应该说,用“天下无双”来形容他应该是不为过的。
38.高枕无忧
出自《战国策·齐策》: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是投奔田文的一个门客,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再三向田文提出丰厚的待遇,田文都满足了他。他后来担任了替田文向农民收租的任务,但是他却将所有的契约,免去了农民的负担,为田文在国民中赢得了好的名声,而在田文受到齐王怀疑的时候,田文封地的民众争相迎接。
而冯谖在这个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他通过让梁国重金聘用田文,从而使齐王害怕田文为梁国服务而使其国家强大,就命请田文为齐国相。于是田文在其后的十年间都在齐国为相。
《战国策》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因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一定的牵强,其可信性值得怀疑。《战国策·齐策》也是如此,有很多可疑之处,以上的事件未必没有添油加醋之嫌,具体的就不一一在此辨别了。
39.利令智昏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司马迁在文末的评述中说:“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长平一战之前,秦攻打韩,韩国的一部分土地与韩国本土失去了联系,这一块地就是上党地区,韩国便把它割让给秦国,以求苟且。但是上党的军民痛恨秦国,他们在冯亭的带领下要求向赵投降。
在赵国内部,关于是否接受冯亭的投降起了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接受投降,必然引起秦国的恼怒,到时候,秦必定大举来攻打,这是赵国不愿意看到的。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一部分人则主张,上党地区是咽喉要地,且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何乐而不为。
赵国最终接受了上党的投降,并由此引发了战国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战争的结果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40.兵不厌诈
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春秋时期,齐国自齐桓公称霸之后,因为后继不力,退出了霸主地位。在整个中华大地,一个新的霸主呼之欲出。而楚、秦、晋都是有力的争夺者。
这个时候,楚国与晋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楚欲称霸必须向北进,而晋又如何肯向楚国低头。公元前633年。楚攻宋,宋虽然不失为一个二等强国,但也绝非是十七正盛的楚国的对手,宋向晋求救。
这个时候,晋国出了个公子重耳,他在王位的争夺中败下了阵来,无奈之余。晋国并未派出大军与楚国正面交锋,而是攻打了楚国的附庸国曹和卫。楚国于是派并前来与晋决战,战争初期,楚占据上风,晋却使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使得秦齐皆助晋国。此时,楚成王见局势对己不利,便下令撤退。但是楚军主将子玉一心与晋决战,于是带领部队前来与晋军交战。
晋文公重耳当初争夺王位失利,被迫离开晋国落难他国的时候,一些小国却并不礼遇他,而楚王却给了盛情款待了他。楚王问重耳,如果他日你当上晋国国君,如何报答我?重耳恭敬的回答:如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于此时),再与您交战。
晋国面队来势汹汹的楚军,就主动的退后了三舍的距离,到达城濮。晋军的主动后退起到了诱敌深入(这个词的典故应该是出自于毛主席,而不是战国时期)的目的,也履行了当初重耳的诺言,可谓一石二鸟,得了便宜还卖了乖。
最终,晋在城濮大胜了楚军,战争的过程就不必讲了,大家都清楚。楚国完败,子玉继承了楚军主将在战败后自杀的传统,但也不能用“惨”字来形容楚国,毕竟楚军主力还在,并未太多的伤及筋骨。这一战确立了晋的霸主地位,楚国也并未完全退出霸主的争夺,但秦晋在此一段时间内成为争霸的主角。
兵不厌诈”近乎完美的表现在了整个大战过程中,这也是晋国的优良传统,也是“诈”的最完美最忠实的执行者,秦楚等国常常是其玩弄的对象,例如赵盾先迎秦军,以立襄公弟,后反悔,不迎接不说,反而派并攻打护送的秦军。晋之后,秦国人优良的学习传统得到了发挥,也在“诈”字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和氏壁、骗楚王入秦扣押等等,可谓学有所成;而楚国在“诈”字上自然比不上前两位了,吃亏当然也就是不计其数了。
41.马首是瞻
出自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春秋时期,晋国作为中原大国,处于天下的政治中心和地理中心,其他大国如要称霸,必须要过晋国这一关,反之,如果晋国要确立其霸主地位,也必须击败其他的挑战者。所以,秦、楚都与晋国发生过多次的大规模战争,总的来说,各有胜负,任何一方都没有确立绝对的优势。
在周灵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的时候,晋国率领着其鲁、齐、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及郑等附庸国向秦国发动进攻,并且一路打到了咸阳的附近。秦军的顽强的拒绝求和,并在泾水上下毒,联军伤亡不少。联军统帅荀偃于是下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意思就是说:“鸡鸣套车,填塞水井,铲平土灶,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前进”。但是联军并不是团结一气,各国军队只是拼凑起来的,并不齐心。栾黡首先就违抗命令,带领下军回国了。荀偃没有办法,也就只好下令诸侯军队全部撤离了秦国。
总的来说,荀偃大有破釜沉舟,团结一致,共同对秦军发动致命一击的决心,无奈,诸侯军队各怀鬼胎,哪能按照他的意思去办,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了。
~~~~~~
珍惜时光,珍惜自己,
因为他们都不能重来。
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
那就找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
生活本来就这么简单。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
真正的高贵是不断优于过去的自己。
祝福祝福!
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隐公四年〉: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31.东施效颦
出自《庄子天运》:说越国有一个绝色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叫东施的丑姑娘。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接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
后以“东施效颦”来比喻“丑拙”盲目机械地效仿“美巧”,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柄。
李白就有: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32.呆若木鸡
《庄子·达生》: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庄子用这个故事,愿意是指为了说明有些事情不必亶承天生自然之理,经过人为的训练,也能积习成性,达到改造“物”的目的。
但是传到了后世,却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神态,则全用为贬义。
想想也真是好笑啊,这句成语的出处与现在的解释居然如此不着边啊。呵呵,古人也很有意思。
33.盗憎主人
出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春秋时,晋伯宗(晋大夫孙伯纠之子)为人正直,在朝常直言不讳,妻子常劝他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好直言,必及于难。”后来伯宗果然因为结怨过多而被杀。
“盗憎主人”是说盗贼憎恨被他盗窃、抢劫的主人,后来就比喻坏人怨恨正直的人,无道恨有道,恶恨善,丑恨美,坏人恨好人。
34.得鱼忘筌
出自〈庄子·外物〉:庄子说:“筌(就是一种捕鱼的竹器)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蹄(捕兔的哭具)都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指语言,言词)所以在意(要表达的意思、事理),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就是说深悟其道、专心致意却并不侈于言辞的人,其实难得,故庄子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他交谈)!’”
庄子在这里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为比喻,并不从消极的意义上使用,承上启下,目的在于比照说明“得意忘言”的道理。
后世用“得鱼忘筌”却改变了原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在消极的意义上,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可见这也是一个后世用意与出处不相符的成语。也不知是怎么传的。
35.断织(孟母继织)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及〈列女传〉: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孟子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如此生气,既害怕又难过。孟母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像我剪断布线,一个人要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就一事无成。”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
后来就用“断织”为勉励努力求学,不可中道荒废的典故。此外人们也用断织来表示贤妇劝学。
唐代骆宾王的《上衮州张司启》里有这个典故:“加以承断织之慈训,得锐志于书林。”
另外一个有关断织的故事就是乐羊子妻劝其夫进学的故事,和孟母劝告孟子的形式大致相同。而且目的也都达到了。
36.高山流水
出自于战国时期,郑国列御寇的名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琴却只弹出了音符,却少了神韵,少了对音乐透彻理解,他的老师成连先生于是带他到蓬莱岛去找成连的老师方子春,以便给伯牙指导。伯牙来到浩瀚的大海,极目无边,波涛绚烂,而树木郁郁葱葱,飞鸟悲号,伯牙顿时心旷神怡,完全融入了对自然的陶醉之中,音随意转,琴随心动,一首《高山流水》自然的抚于琴上。同王羲之醉后作《兰亭序》一样,《高山流水》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完全由作者随性而作,表达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和最高的创作水平,堪称绝唱。
一天夜里,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不禁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弹得正是那一首《高山流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伯牙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凡伯牙琴声所表达的,樵夫就能感受到,并发出同样的感叹,伯牙兴奋极了,二人融入了同一个世界,一个只有琴声的高雅世界。这个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二人成为知己。
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伯牙悲痛欲绝,认为子期是唯一能听懂他琴声的人,而现在这唯一的知己也离开了。于是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最心爱的琴,并终生不抚琴,以谢子期。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遂成千古绝唱!
37.天下无双
出自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长平之战,赵国残败,损失惨重。而秦国在长平之战后不久,就发动了对赵国首都邯郸的攻势,妄图一举拿下邯郸,灭亡赵国。赵国平原君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军前往救援,但经不住秦王的威胁,命令部队带赵国边境停留下来。而魏信陵君决意救赵,遂盗得魏王兵符,杀死魏军首领,自己带领大军救援赵国,经过殊死战斗,打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信陵君在胜利之后,因为盗兵符,杀大将的原因,不敢回国,便在赵国住了下来。公子在赵期间,礼贤下士,寻找藏匿在市井之间的能人志士,与他们结交。平原君甚为不解,故说了上面这句话。
大意是有看不起信陵君的意思,信陵君知道后,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平原君门下的门客也大约有一半的跑到信陵君门下去了。
总的说来,信陵军是四君子里面最礼贤下士的一个,也是最善良最具同情心的一个,他领导了山东六国的最后一次合纵伐秦,并取得胜利。应该说,用“天下无双”来形容他应该是不为过的。
38.高枕无忧
出自《战国策·齐策》: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是投奔田文的一个门客,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再三向田文提出丰厚的待遇,田文都满足了他。他后来担任了替田文向农民收租的任务,但是他却将所有的契约,免去了农民的负担,为田文在国民中赢得了好的名声,而在田文受到齐王怀疑的时候,田文封地的民众争相迎接。
而冯谖在这个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他通过让梁国重金聘用田文,从而使齐王害怕田文为梁国服务而使其国家强大,就命请田文为齐国相。于是田文在其后的十年间都在齐国为相。
《战国策》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因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一定的牵强,其可信性值得怀疑。《战国策·齐策》也是如此,有很多可疑之处,以上的事件未必没有添油加醋之嫌,具体的就不一一在此辨别了。
39.利令智昏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司马迁在文末的评述中说:“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长平一战之前,秦攻打韩,韩国的一部分土地与韩国本土失去了联系,这一块地就是上党地区,韩国便把它割让给秦国,以求苟且。但是上党的军民痛恨秦国,他们在冯亭的带领下要求向赵投降。
在赵国内部,关于是否接受冯亭的投降起了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接受投降,必然引起秦国的恼怒,到时候,秦必定大举来攻打,这是赵国不愿意看到的。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一部分人则主张,上党地区是咽喉要地,且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何乐而不为。
赵国最终接受了上党的投降,并由此引发了战国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战争的结果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40.兵不厌诈
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春秋时期,齐国自齐桓公称霸之后,因为后继不力,退出了霸主地位。在整个中华大地,一个新的霸主呼之欲出。而楚、秦、晋都是有力的争夺者。
这个时候,楚国与晋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楚欲称霸必须向北进,而晋又如何肯向楚国低头。公元前633年。楚攻宋,宋虽然不失为一个二等强国,但也绝非是十七正盛的楚国的对手,宋向晋求救。
这个时候,晋国出了个公子重耳,他在王位的争夺中败下了阵来,无奈之余。晋国并未派出大军与楚国正面交锋,而是攻打了楚国的附庸国曹和卫。楚国于是派并前来与晋决战,战争初期,楚占据上风,晋却使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使得秦齐皆助晋国。此时,楚成王见局势对己不利,便下令撤退。但是楚军主将子玉一心与晋决战,于是带领部队前来与晋军交战。
晋文公重耳当初争夺王位失利,被迫离开晋国落难他国的时候,一些小国却并不礼遇他,而楚王却给了盛情款待了他。楚王问重耳,如果他日你当上晋国国君,如何报答我?重耳恭敬的回答:如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于此时),再与您交战。
晋国面队来势汹汹的楚军,就主动的退后了三舍的距离,到达城濮。晋军的主动后退起到了诱敌深入(这个词的典故应该是出自于毛主席,而不是战国时期)的目的,也履行了当初重耳的诺言,可谓一石二鸟,得了便宜还卖了乖。
最终,晋在城濮大胜了楚军,战争的过程就不必讲了,大家都清楚。楚国完败,子玉继承了楚军主将在战败后自杀的传统,但也不能用“惨”字来形容楚国,毕竟楚军主力还在,并未太多的伤及筋骨。这一战确立了晋的霸主地位,楚国也并未完全退出霸主的争夺,但秦晋在此一段时间内成为争霸的主角。
兵不厌诈”近乎完美的表现在了整个大战过程中,这也是晋国的优良传统,也是“诈”的最完美最忠实的执行者,秦楚等国常常是其玩弄的对象,例如赵盾先迎秦军,以立襄公弟,后反悔,不迎接不说,反而派并攻打护送的秦军。晋之后,秦国人优良的学习传统得到了发挥,也在“诈”字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和氏壁、骗楚王入秦扣押等等,可谓学有所成;而楚国在“诈”字上自然比不上前两位了,吃亏当然也就是不计其数了。
41.马首是瞻
出自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春秋时期,晋国作为中原大国,处于天下的政治中心和地理中心,其他大国如要称霸,必须要过晋国这一关,反之,如果晋国要确立其霸主地位,也必须击败其他的挑战者。所以,秦、楚都与晋国发生过多次的大规模战争,总的来说,各有胜负,任何一方都没有确立绝对的优势。
在周灵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的时候,晋国率领着其鲁、齐、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及郑等附庸国向秦国发动进攻,并且一路打到了咸阳的附近。秦军的顽强的拒绝求和,并在泾水上下毒,联军伤亡不少。联军统帅荀偃于是下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意思就是说:“鸡鸣套车,填塞水井,铲平土灶,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前进”。但是联军并不是团结一气,各国军队只是拼凑起来的,并不齐心。栾黡首先就违抗命令,带领下军回国了。荀偃没有办法,也就只好下令诸侯军队全部撤离了秦国。
总的来说,荀偃大有破釜沉舟,团结一致,共同对秦军发动致命一击的决心,无奈,诸侯军队各怀鬼胎,哪能按照他的意思去办,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了。
~~~~~~
珍惜时光,珍惜自己,
因为他们都不能重来。
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
那就找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
生活本来就这么简单。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
真正的高贵是不断优于过去的自己。
祝福祝福!